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革命英雄主题论文

2023-02-28 12: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革命英雄主题论文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隆化战斗打响前,在比武中夺得 “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 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

缅怀革命先辈作文

缅怀革命先烈

当我们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一幕幕鲜血淋漓的场面;当我们看到无数老百姓在这场战斗中受伤、而丧命;当我们看到中国人被敌人押去当俘虏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来沉重下来,可在同时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保护神”,是他们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舍生忘死去与敌人战斗;更是他们在烈火与热血中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他们就是我们的革命英雄,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的力量。
记得在牛庄烈士陵园里就有着一些这样的革命英雄们。当时,有一个被人们称之为“豫西匪首”的李子奎,他是建国前豫西匪首、国民党军师长。后来在灵宝县境内主要土匪有12股,匪徒7220余人,由李子奎指挥。阌乡县的主要土匪有3股,匪徒1600余人,由阌乡县县长王琏和县卫总队长李勋指挥。在这15股土匪中,以李子奎匪部气焰最嚣张,活动最猖獗,影响最恶劣。有一次,驻灵宝刘邓大军其部队的七名骑兵战士执行任务时,在牛庄村火神庙处遭到匪首李子奎带领的百名匪徒的截击,有两名战士下马阻击,掩护的解放军战士在北天河潭附近被俘,后被带到牛庄村分别被残害在张家沟前后其中各一名泽州籍战士牺牲时年仅十八岁。他们为了保护情报,宁可舍生忘死,也不会去给敌人当俘虏,他们是多么的英勇善战而又不怕牺牲啊。
郝副营长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因为他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用火柴点着了自己最喜爱的书,举起来为战士们照亮了路,然而他却曝光了,被敌人的机枪打中,光荣的牺牲了。也许,这一仗的胜利是因为他举起了火,也许,是他视死如归,成仁取义,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动了剩下的战士们,他们对自己定下决心一定要是革命胜利才可以为死去的郝副营长报仇。
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战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我相信:他们的英雄事迹会百世流芳的。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作者 佚名 发布于 2011-11-23 02:13 有1230人读过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 佚名 发布于 2011-07-17 11:30 有765人读过
  

  当春天来临时,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嫩绿的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脑袋。草长莺飞,杨柳吐翠,一副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然而,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又逢祭叩的日子,那又怎能叫人不悲伤呢?  

    

  清明节,是我们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日子;而今年,国家又把清明节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这就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纪念这些先烈们。  

    

  走进烈士陵园,望着身旁两侧一排排的松柏青翠欲滴、挺拔俊秀;一座座陵墓庄严肃穆。听着周围阵阵松涛,心中蓦然充满了敬佩之情。陵墓底下,长眠着无数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后人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看着陵墓上鲜红的字迹,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战争时代: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又看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还看见了黄继光在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我甚至还看见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直至最后的胜利……革命英雄们不怕苦、不怕死,圆满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创造出了许多气吞山河的英雄业绩,用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凯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人的生命是那样的短暂,然而它的价值却是那样的宝贵。革命英雄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庄严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燃尽自己的躯体,给了敌人恐惧、国人光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给予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那些英雄们深深地鞠一个躬!愿他们永垂不朽!

革命英雄作文600字

革命英雄是指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人物。下面,的我为大家准备了《革命英雄作文600字》三篇,欢迎各位阅读,希望有所帮助。

你们用生命化作一叶方舟,承载着千年文化,坚强意志,辉煌灿烂,驶向光明的地方……

——题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情,霸王泪,残阳铺江似血,英雄们最终都以高大的身躯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当纷飞战火与浓浓硝烟在中国地土上弥漫时,有那么一批勇士注定将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他们冲在杀敌的前方,他们不顾生命的危险,也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们用鲜血,为中国的发展做好了奠基,他们是英勇的革命战士,他们将一腔热血投入到抗日杀敌中。

滚滚长江淘尽历史英雄,翻腾着民族的血脉,巍巍高山能览众山之小,屹立着民族的志向,千年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这是一个由革命英雄打拼出来的时代。

革命英雄们,为了扞卫和平的幸福,为了拯救被蹂的正义的尊严,为了帮助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他们毅然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奉献自己的青春及生命……

也正是有了他们,时间才会定格在那一刹那:今井武夫显然被受降方正气凛冽的气势镇住了,一边用手帕不停地擦试额角,一边哆嗦着宣读早已设计好的台词。

此时的他早已没有战争中凶狠恶煞的狠样,此时的他,狼狈的如丧家之犬,我为这个傀儡感到好笑和悲哀,日本人羞于启齿的国耻在此定格,同时中国人的欢呼声回想在天穹。

也许一壶酒,一把剑,一路征舞,一身豪迈,就是一个侠士,但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革命英雄,靠的不仅是这些,可他们却只能活在人们心中。

我,一个普通学生,虽不能改变昨天,但我可以决定今天;虽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我珍惜今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像革命英雄学习,让我们大声呼喊:“革命英雄们,您们太棒了”。

峰峦如聚,浪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望古今,意涩苦,多少忠烈都入土,多少英雄都做了古……

前几天,妈妈为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我可爱看了。今天上午,我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集体主义精神开模邱少云》,很快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他们连潜伏在离敌人只有60米的草丛中。当敌人的燃烧弹把邱少云烧着时,他要扑灭身上的火并不难,但这样就会暴露目标。

邱少云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强忍着疼痛,将手深深插入泥土里。烈火在邱少云身上少了整整30分钟,他始终没有动一下、喊一声,直到牺牲。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很快取得了胜利。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性情久久不能平静。邱少云真是个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英雄。虽然邱少云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邱少云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在我们班级中,每个人都要有集体主义精神。

比如上课时,每个人都用该自觉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如果谁违反了记录,就会影响大家上课。这学期,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数学课上,我一直在做小动作,张老师便停下课来批评我。现在想起来真惭愧。

从今以后,我一定以邱少云为榜样,在集体中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违反纪律,做一个人爱集体的好学生。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只乌黑光亮的秀发,一张红艳艳的樱桃嘴,一身血的皮肤。她就是革命英雄——刘胡兰。

十五岁的妙龄少女,应该在学校学习,在享受我们的青春,而刘胡兰却在这种幸福时光英勇牺牲。

在1947年1月12日凌晨,阎锡山的部队又来袭击。村子各个路口都被敌人手的严严实实的,刘胡兰觉得出村子已经不可能了,而藏在别人家却会,于是来到了麦场上。

敌人仔细端详着每个人,一下子就认出了刘胡兰。敌人狞笑着用放了她这个条件让刘胡兰说出村子里还有哪几个共产党员,可刘胡兰嘴巴严得很,他不想出卖别人。敌人眼珠子骨碌一转,把五个活活上的人在铡刀上杀死,企图吓吓刘胡兰。可刘胡兰面对铡刀,不但不害怕,反而语气严肃地说:“我咋个死法?”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她倒在了血泊中。正如毛泽东所说:“刘胡兰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我十分敬佩刘胡兰,她面对诱惑和威胁后不屈服,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相比之下我十分惭愧。21世纪网络风靡全国,刺激、好玩、有趣的网络游戏,让我一下子爱上了网络,把学习抛在了脑后。

为了玩游戏,我们一次又一次欺骗家长,一抓住机会就玩忘了时间,有时连吃饭都忘了。我们面对游戏这么小的诱惑就屈服了,而刘胡兰呢,连面对生存这么大的诱惑都不正眼看一下敌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我爱刘胡兰,爱她那宁死不屈,为国为民的精神,爱她那美丽的,最后的背影……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