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快乐王子研究论文

2023-02-28 12: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快乐王子研究论文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
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

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

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
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

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
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

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
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

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
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

“巴金”笔名的由来
《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

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
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

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
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

巴金的编辑思想
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

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
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

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
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

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
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巴金、朱雯与赛珍珠
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
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

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
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

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
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

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
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

“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
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

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
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

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
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

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
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

“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
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

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
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
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

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
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

黄裳谈巴金
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

巴金《鸟的天堂》赏析
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好书选版 || 王尔德的童话版本那么多,到底选哪个呢?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建议读书,要找最经典的作品读。如果是外国文学,那必然得找外国文学中的经典、最好的译本读,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作品上。”我深以为然,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来说,时间是多么多么的宝贵啊!时间如果花在了这里,就肯定不能花在那里。

所以,同样的阅读时间,为什么不用来阅读经典作品呢?

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写这类文的原因,虽然个人之力微薄,于茫茫书海中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如果因为看到了我的文章,你因此在选书的时候,多了一分探究,多了一分甄选,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有章节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王尔德童话,它是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推荐必读书之一。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大名鼎鼎的奥斯卡·王尔德,他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和奠基人,是世界闻名的爱尔兰籍作家、诗人、戏剧家和童话作家,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富含深刻的唯美主义思想。

王尔德一生共创造了童话9篇,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它》出版,立刻轰动一时。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石榴之屋》问世。

王尔德的童话集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受读者的喜爱。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王尔德传》的作者谢拉尔德甚至认为,在英国文学里找不出能够与其作品相媲美的童话。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通过电影、话剧、动画片等艺术形式重现和纪念这部诞生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

早在1909年,王尔德童话就由周作人先生译介到了国内,他翻译了王尔德最著名的《The Happy Prince》,篇名当时译为“安乐王子”,此后穆木天译为“幸福王子”,之后巴金先生译为“快乐王子”,从此,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

周作人先生的《安乐王子》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并作为首篇收录在1909年他与鲁迅先生合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中。从周作人先生翻译之后到20世纪30年代,因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对王尔德的评价很高,将其与托尔斯泰、左拉、雨果一道列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国内文坛从此掀起了翻译王尔德作品的第一次热潮。

解放后,巴金先生将王尔德的9篇童话全部翻译了出来,以《快乐王子集》为名于1948年出版,这是最为流行的译本。在此之后到1978年以前,因为当时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王尔德被国内看做是颓废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全部被禁止发行,其翻译也出现了停滞。

20世纪80年代,随着动乱时期的结束,国内对王尔德作品的翻译掀起了第二次翻译热潮,出现了很多译本。通过在文库、知乎、知网等平台上查看王尔德作品的汉译研究,其中被各论文多次提到的版本有王林译本、谈瀛洲译本、苏福忠译本等等。

同时,在网上名为“小作家起跑线”的百度文章里称:“比较经典和权威的,应该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王林教授翻译的版本。”

知乎上有博主“非常推荐谈瀛洲的译本:首先,谈瀛洲本人曾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攻打英美文学专业硕士,英文功底非常好。而且,他研究过王尔德,也研究过那个时期的唯美主义。翻译的文和风格都更忠于原文,贴合原意。”

本来想选取王林译本看看,可是因为电商上王林译本比较稀缺,而且找不到电子版,所以不得已只能放弃。

结合多方面的信息,本文选取巴金译本、苏福忠译本和谈瀛洲译本作为对象来进行对比阅读。

翻译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专业的事情不查看专家意见怎么能行。所以,首先,我们来看看两段专业论文中关于这三个译本的摘录: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选取《快乐王子》汉译本中的巴金译本和王林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目的论三原则——翻译目的、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分析对比两译本中的译例。通过分析总结,本文发现在目的论视角下,巴金译本旨在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反映人民大众苦难,王林译本则侧着于教育年轻一代,发展儿童文学,因此两译本在翻译策略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使得译本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摘自《目的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但伊丽,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虽然王林译本没有找到,但是我们看看这里对于巴金和王林译本的评论)

“巴译文忠实的使用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当时的读者多是青年读者和成人读者,他们很喜爱通俗易懂、平实清晰的译文。苏、张译文从三个方面适应了当代的生态环境,一是满足读者的休闲需求。在当代,童话读者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读童话的目的在于获得娱乐,培养性情。苏、张译文的鲜明特色,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省略部分)...这样的译文具有引人入胜的特征。因为其语言更口语化,内容亲切感人。”(摘自《《快乐王子》汉译本时空维度的生态选择与适应——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快乐王子》汉译本比较研究》石春让,李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其中:巴指巴金,苏指苏福忠,张指张敏。

看完了专业评论,接下来我将摘录这三个版本的相同段落,让大家从读者角度感受一下各个版本的不同。先看一下各个版本的出版社:

现在京东在售的有两个版本的巴金译本,都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它们分别为:

上海译文出版社,巴金,2015年4月1日,精装,绿皮

上海译文出版社,巴金,2014年3月1日,平装,黄皮

这两本的正文是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绿皮版里带有苏福忠作的前序,对王尔德以及他的作品进行了具体介绍,另外正文中还有少量黑白插图,而黄皮平装版没有前序也没有插图。

所以在下面的对比中我们选用2015年4月的绿皮精装版。

巴金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4月

苏福忠译本:人民文学出版出版。

谈瀛洲译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前序:

巴金版和苏福忠版的前序都为苏福忠所写,两者基本无大差别,只在前面对王尔德的一生进行介绍时稍有区别,后面的作品介绍如出一辙。

正文:

1、  He was very much admired indeed.”He is as beautiful as a

weathercock,” remarked one of the Town Councillors who wisher to gain a

reputation for having artistic tastes;”only not quite so useful,”he

added,fearing lest people should think him unpractical,which he really was not.

巴译:他的确得到一般人的称赞。一个市参议员为了表示自己有艺术的欣赏力,说过:“他像风信标那样漂亮,”不过他又害怕别人会把他看做一个不无实际的人(其实他并不是不务实际的),便加上一句:“只是他不及风信标那样有用。”

苏译:他确实备受仰慕。“他像风向标一样美丽,”一位市议员发表看法说,一心想附庸风雅,“只是不怎么有用处啊。”他找补一句话说,生怕人们会认为他不讲究实际,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务实的人。

谈译:这塑像常常被人们称赞。“他就像一只风信鸡那样漂亮。”一位市议员这般评论,想赢得有艺术品味的美名。“只是他没有那么实用。”他补充道,因为害怕人们会以为他不切实际,其实并非如此。

2、  “Why can’t you be like the Happy Prince?”asked a sensible mother of

her little boy who was crying for the moon. “The Happy Prince never dreams of

crying for anything.”

巴译:“为什么你不能像快乐王子那样呢?”一位聪明的母亲对她那个哭着要月亮的孩子说,“快乐王子连做梦也没想到会哭着要东西。”

苏译:“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像快乐王子呢?”一位明白事理的母亲对着自己无理哭闹的小孩儿说,“看看人家快乐王子从来不为小事哭闹。”

谈译:“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快乐王子一样呢?”一位明白事理的母亲问她哭着要月亮的儿子,“哭着像别人要东西,这是快乐王子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

3、  “I am glad there is some one in the world who is quite happy.”muttered

a disappointed man as he gazed at the wonderful statue.

巴译:“我真高兴世界上究竟还有一个人是很快乐的。”一个失意的人望着这座非常出色的像喃喃地说。

苏译:“这世上有人活得很幸福,我深感欣慰哪。”一个失望的人打量着这尊奇妙的塑像,喃喃自语道。

谈译:“这世上总算有个快乐的人,这让我很高兴。”一位失意的男子一边凝视着这座没的塑像,一边咕哝。

4、  He had met her early in the spring as she was flying down the river

after a big yellow moth, and had been so attracted by her slender waist that he

had stopped to talk to her.

巴译:他还是在早春遇见她的,那时他正沿着河顺流飞去,追一只黄色飞蛾,她的细腰很引起他的注意,他便站住同她谈起话来。

苏译:他是在春天早些时候遇见她的,当时他追着一只大黄蛾子飞到了河边,一下就被她那纤纤细腰迷住了,忍不住停下来和她搭话。

谈译:春天的时候,燕子在沿河追逐一只黄色大蛾子时遇见了芦苇。她苗条的腰肢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停下来和她搭话。

5、“Shall I love you?” said the Swallow, who liked to come to the point

at once, and the Reed made him a low bow.

巴译:我可以爱你吗?燕子说,他素来就有马上谈到本题的脾气。芦苇对他深深地弯一下腰。

苏译:“我可以爱你吗?”燕子问道,他喜欢单刀直入,有话直说。芦苇听了深深点了一下头。

谈译:“我可以爱你吗?”燕子说话喜欢直截了当。芦苇对他低低地鞠了一躬。

5、  After they had gone he left lonely, and began to tire of his

lady-love. “She has no conversation, ” he said, “and I am afraid that she is a

coquette, for she is always flirting with the wind.” And certainly, whenever

the wind blew, the Reed made the most graceful curtseys. “I admit that she is

domestic, ” he continued, “but I love travelling, and my wife, consequently,

should love travelling also.”

巴译:他们走了以后,他觉得寂寞,讨厌起他的爱人来了。他说:“她不讲话,我又害怕她是一个荡妇,因为她老是跟风调情。”这倒是真的,风一吹,芦苇就行着最动人的屈膝礼。他又说:“我相信她是惯于家居的,可是我喜欢旅行,那么我的妻子也应该喜欢旅行才成。”

苏译:他们飞走后,他感到很孤单,渐渐对他的恋人儿厌倦了。“她不懂得跟人说话,”他说,“我担心她就是一个轻佻女子,看她风一来就摇晃的轻浮样儿。”一点没错,只要起风了,芦苇就风情万种地行屈膝礼。“我承认她是个固守闺房,”燕子继续说,“可我喜欢到处走走,夫唱妇随,我的妻子也应该喜爱到处旅游才是。”

谈译:伙伴们都飞走后燕子感到很孤单,也开始对他的恋人感到厌倦了。“她不说话,”燕子说,“而且恐怕很轻佻,因为她总是跟风调情。”确实,当风吹来时,芦苇总是行着最优雅的屈膝礼。“还有,她太恋家了。”燕子又说,“我爱旅行,因此,我的妻子也必须爱旅行。”

6、“What! is he not solid gold?” said the Swallow to himself. He was

too polite to make any personal remarks out loud.

巴译:“怎么,他并不是纯金的?”燕子轻轻地对自己说,他非常讲究礼貌,不肯高声谈论别人的私事。

苏译:“天哪!他并不是一尊实心金塑像吗?”燕子自己思忖道,“他可真是彬彬有礼,连说说个人意见都细声软语的。”

谈译:“什么!难道他不是纯金的吗?”燕子对自己说。他很有礼貌,没有把对别人私事的评论大声说出来。

7、“Swallow, Swallow, little Swallow, ” said the Prince, “will you not

stay with me for one night, and be my messager? The boy is so thirsty, and the

mother so sad. ”

巴译:“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要求说,“你难道不肯陪我过一夜,做一回我的信差么?那个孩子渴得太厉害了,他妈妈太苦恼了。”

苏译:“燕子,燕子,小燕子啊,”王子说,“你愿意和我呆上一个夜晚,给我当送信人吗?那个孩子渴坏了,可他的母亲干着急没办法啊。”

谈译:“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说,“你就不能做我的信使,再陪我一晚上吗?那男孩口渴得很,而他的母亲又那么悲伤。”

8、“That is because you have done a good action,” said the Prince. And

the little Swallow began to think, and then he fell asleep. Thinging always

made him sleepy.

巴译:“那是因为你做了一件好事,”王子说。小燕子开始想起来,过会他睡着了。他有这样的一种习惯,只要一用思想,就会打瞌睡的。

苏译:“这是因为你干了一件好事啊。”王子说。小燕子开始想事,很快就入睡了。他一想事就要睡觉。

谈译:“这是因为你做了件好事。”王子说。小燕子开始思考起来,然后他就睡着了,思考总是让他犯困。

9、When day broke he flew down to the river and had a bath. “What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 said the Professor of Ornithology as he was passing

over the bridge. “A swallow in winter! ” And he wrote a long letter about it to

the local newspaper. Every one quoted it, it was full of so many words that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巴译:天亮以后他飞下河去洗了一个澡。一位禽学教授走过桥上,看见了,便说,“真是一件少有的事,冬天里会有燕子!”他便写了一封讲这件事的长信送给本地报纸发表。每个人都引用这封信,尽管信里有那么多他们不能理解的句子。

苏译:天色大亮时,他飞到河边洗了一个澡。“多么奇怪的现象,”鸟类学教授走过桥时说,“大冬天还有燕子!”他写了一封长信寄给当地报纸,谈及这件怪事。大家都引用那封信里的话,因为里面尽是人们不明白的词儿。

谈译:天亮后,燕子飞到河边,洗了个澡。“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象啊!”一位鸟类学教授在经过桥上时说道,“冬天居然会有燕子!”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当地报社讲这件事。人们都提到这封信,因为里面有那么多他们不认识的字眼。

总结:

青少年儿童是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巴金译本虽然很经典,非常忠实于原著,但是可能因为时代的原因,部分语言放在当下阅读起来有点儿并不是那么适合孩子们来进行阅读,而苏福忠译本和谈瀛洲译本在语言上更加亲切,尤其是谈瀛洲的译本,个人感觉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奥斯卡.王尔德童话的汉译研究》,刘恩琪,《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0期

2.《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的译介与推广》,作者不详,百度文库。

3. 《快乐王子》汉译本时空维度的生态选择与适应——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快乐王子》汉译本比较研究》石春让,李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4. 《目的论视角下《快乐王子》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但伊丽,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对于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研究的必要性

快乐王子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其中有许多关于死亡的意象。死亡在故事中被描述为一种悲伤的结局,但它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转折点,引发快乐王子最终的解放。因此,研究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的必要性很重要。
首先,死亡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快乐王子的故事情节。死亡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快乐王子的结局,也是他最终获得解脱的原因。此外,死亡意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快乐王子的思想意义。死亡是一种转折点,它不仅使快乐王子获得解脱,也使他获得更高的境界。因此,研究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的必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思想意义。
其次,死亡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快乐王子的文化背景。快乐王子是一部古老的童话故事,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死亡在当时的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悲伤的结局,也是一种转折点,引发快乐王子最终的解放。因此,研究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的必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文化背景。
总之,研究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的必要性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思想意义,以及故事背景的文化背景。因此,研究快乐王子中死亡意象的必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谈谈儿童文学与亲子之间500字的关系论文

 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要求内容上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主题上明确突出,形象上要具体鲜明,结构要单纯,语言更要浅显精练。一般来说,文学具有审美,娱乐,认知和教育的功能,儿童文学也不例外。
  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儿童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上面。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儿童文学中往往存在着美与丑,善与恶的分明区别。比如王尔德笔下的 《快乐王子》作者王尔德除遵循一般童话中应有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以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他的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心之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而且在童话写作形式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取得突破,取得实绩,堪称“世上最美的童话”。快乐王子为了帮助苦难中的人们,献出了自己美丽的金片,宝石做的双眼和剑柄上的宝石,于是他变的丑陋不堪。他由“美”变“丑”形象的对比非常的鲜明,从而使小读者在形象的对比中鉴别美和丑,纯真与虚假,使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儿童只有从小感受美、萌生对美的热爱,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攒起足够的心理动力。
  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儿童的天性是热爱自由,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越小,娱乐性需要更强。所以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它有明显的游戏性质。儿童不喜欢枯燥的叙述和乏味的故事,只有新奇有趣的情节、绚丽多彩的图画、活泼悦耳的音韵才能使儿童身材飞扬,心情愉悦。比如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的形象,当孙悟空在天宫中肆意妄为,不屈从管教,偷吃蟠桃,偷喝仙酒,随后不管不顾的呼呼大睡的时候,哪个小读者会不感到一种意外的惊喜和兴奋呢?
  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儿童文学的读者是身心正在发育的儿童,因此儿童文学又担负着扩大儿童眼界,激发儿童求知欲的重担。儿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受到综合训练,阅读刺激着儿童的智力发育,并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问题并发现问题。人在幼儿时期,可塑性强,最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儿童文学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启发儿童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好坏,真伪,善恶,培养孩子们坚强勇敢的性格以及勤劳、友爱、诚实等美好的思想品德。比如,美国大文豪马克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勇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的个性能激励起儿童读者的冒险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汤姆有着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做错事后敢于承认错误、承认缺点的优秀性格特点也会给小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读者的行为和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性极强的作品往往能激发儿童的无尽想象,以其丰富、乐观向上的内容及多彩的样式带给儿童美的享受。儿童文学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