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壤肥料论文题目

2023-02-28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壤肥料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找一些关于农业对环境污染的相关论文中的文献或报道等

  农业非点源氮磷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摘要 农业非点源氮磷引起地表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不断增加,造成地表水体的水质恶化。提出了对农业氮磷污染源的控制措施及对污染水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 氮 磷 地表水

  1 污染概况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非点源氮磷已日益成为地表水环境的重要污染因素。山东南四湖来自农田径流的氮磷分别占到总负荷的35%~68%[1]。太湖、滇池和巢湖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对总氮的贡献率分别为59%、33%和63%,对总磷的贡献率分别为30%、41%和73%〔2〕。

  氮磷注入地表水体后,会造成水体不同程度的营养化。由于氮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大量增加,势必引起水生生物和某些藻类的过度生长和繁殖,从而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引发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大量死亡,而腐败的生物体又会加剧水体的污染。在我国的各大湖泊中,巢湖、太湖、滇池等水体由于受农业氮磷污染的影响,已处于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以太湖为例,目前太湖97%面积的水体已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过量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苏南太湖地区缺钾)以及农田排水直接进入湖中等一系列因素,加剧了太湖的富营养化〔4〕。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氮磷的主要来源有2个:

  (1) 农田径流

  近年来,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由于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20%~30%[3],土壤表面及耕作层内的大量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会通过农田排水、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并污染地表水体。

  (2) 养殖废水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养殖场不断涌现。据调查,畜禽饲料中,有70%的氮通过粪便排泄。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30%左右流失,尿液有60%流失,冲洗水有80%以上流失〔4〕。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尿液、残余饲料、场地冲洗水进入地表水体。对于水产养殖,由于鱼虾粪便、残余饵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因此它们对水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 控制措施

  根据氮磷的主要来源,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措施可以分为2个方面:(1) 减少土壤及养殖废水中氮磷的流失,阻断损失途径;(2) 采取措施治理水体中氮磷污染。减少农田的氮磷损失,控制氮磷对水环境污染的首要措施是设法将潜在污染物保留在原地,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田回归水中氮磷的含量,从而也就减少了进入地表水的氮磷总量。而对养殖污染的控制措施则主要是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以及合理的饵料投放。

  2.1土壤中氮磷流失的控制

  2.1.1改进施肥技术

  一般而言,为减少化肥的挥发及受降水、灌溉的冲刷作用,宜相应增加施肥深度。据报道,氮肥在稻田表面撒施,利用率为30%~50%,而深施后利用率可提高到50%~80%[5]。另外,要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尽可能在作物的需肥高峰期施肥,少量频施,以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残余养分含量。

  2.1.2 优化肥料结构

  单一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氮的积累,而选择氮磷钾合理配施的配方施肥则可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土壤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另外,钾氮配施可以减少氮的渗漏损失,主要原因是配施增加了作物对氮的利用[6]。

  2.1.3 采用缓释及膜技术

  大多数肥料,尤其是铵类氮肥,均为速效肥,具有易分解、易挥发、易损失的特点。而缓释肥则能使肥料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缓慢释放,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利用膜物质来抑制水稻田氨的挥发,可以减少氮素的损失。据报道,该方法可使氮肥的利用率提高6.5%~11.6%[7]。因此,合理地采用缓释及膜技术,可以减少氮磷的损失。

  2.1.4 加强侵蚀控制

  侵蚀控制可以减少表土及氮磷污染物的流失。利用植被对裸露地面的表面覆盖,可以削减雨水冲击作用,减少侵蚀;利用植被系带可以有效地沉淀和拦截地表径流污染物。

  2.1.5 改进灌溉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为以“浇地”为主的漫灌,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会将土壤中大量未被作物利用的氮磷带走,降低了氮磷的利用效率,污染了地表水环境。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雾灌等“浇作物”的灌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灌溉用水以及氮磷的利用效率。

  2.2 畜禽粪便污染及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

  2.2.1畜禽粪便污染的控制

  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要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要及时清扫畜禽栏舍内的粪尿,清理干净后再行冲洗。同时要及时清扫养殖场,防止粪便散落。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可以采用厌氧发酵,既可节能,还可获得沼气。另外,也可以将粪便制作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2.2.2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

  对于网箱养鱼,应合理选择布设位置,合理设置网箱间距。根据经验,为加速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的稀释扩散,防止局部污染物浓度过高,网箱最好应布设在水的深度及流速较大处,并且网箱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以保持水流的畅通,使污染物能及时被带走。饵料要根据鱼虾的实际需要量投放,防止过量投放饵料,而且在网箱下面应设置可截留残余饵料的设施。

  3 氮磷污染水体的治理

  水环境受到来自农业非点源的氮磷污染后,在积极控制污染源的基础上,要抓紧做好受污染水域的治理工作。

  3.1 化学法除磷杀藻

  对受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严重或产生富营养化的水域,目前常用的除藻方法是化学法[8]。可以向水面喷洒硫酸铜,杀死漂浮藻类;也可向水体投放一定量的化学物质(如石灰),通过凝聚沉淀达到除磷的目的。

  3.2 生物载体去除海洋赤潮藻

  利用生物材料作生物吸附处理含铜离子的工业废水[9],然后将这种吸附铜离子的生物载体投放至海水中,缓慢释放出来铜离子杀灭赤潮生物。

  4 参考文献

  1 徐谦.我国化肥非点源污染状况综述.农村生态环境,1996,12(2):39~43.

  2 刘鸿志,陈永清.我国重点湖泊的水环境管理现状. 环境保护,1998,(12):9~10.

  3 朱兆良.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去向研究的进展.土壤,1985,17(2):2~9.

  4 吕耀.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998,17(1):35~39.

  5 卢增兰主编.土壤肥料科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57.

  6 马茂桐.钾氮配施对土壤氮渗漏的影响.土壤.1999,(3):168.

  7 许前欣,赵振达,李振云.稻田水面分子膜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农业环境保护,1998,17(5):216~218,221.

  8 俞志明,邹景忠,马锡年,等.治理赤潮的化学方法.海洋与湖沼,1993,24(3):314~318.

  9 林荣根,周俊良,黄朋林.螺旋藻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初步研究.海洋环境科学,1998,17(2):8~11.

贾敬芬的发表论文(*为通讯联系人)

1. 王江波,王毓美,贾敬芬*,海滨香豌豆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发育,西北植物学报2. 徐子勤,贾敬芬,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工程学报3. 步怀宇,景建洲,郝建国,贾敬芬*,不同理化因子对农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骆驼刺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4. 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骆驼刺高效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西北大学学报5. 徐运远,牛炳韬,贾敬芬*,卫星搭载亚麻后代中PEG和NaCl抗性系的初步筛选。西北植物学报6. 徐运远,王鸣刚,贾敬芬*,红豆草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西北植物学报7. 金红,贾敬芬*,郝建国,马洪军,发根农杆菌A4对荞麦的遗传转化。西北大学学报8. 罗建平,贾敬芬*,顾月华,刘兢,沙打旺胚性原生质体培养优化及高频再生植株,生物工程学报9. 赵宇玮,贾敬芬*,郝建国,小麦耐盐变异细胞系的二次离体筛选及植株再生。西北大学学报10. 李武兴,王鸣刚,贾敬芬*,苜蓿乙硫氨酸抗性变异系的筛选,兰州大学学报11. 罗建平,贾敬芬*,顾月华,豆科牧草沙打旺抗乙硫氨酸变异系筛选,作物学报12.贾敬芬,植物肿瘤与遗传转化。《植物》,2000,No113.范昌发,郭骁才,贾敬芬,牛天堂。植物细胞中淀粉代谢与离体形态发生途径决定的关系。华北农学报,14. 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和培育,周光召主编,西部大开发科技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5. 贾敬芬,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邹承鲁主编,《当代生物学》,2000年,中国致公出版社16. 贾敬芬,以现代生物技术拉动西部发展。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9期,中国科学院主管,全国发行17. 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筛选。西北大学学报18. 陈刚、贾敬芬*、金红、郝建国,草木樨状黄芪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西北植物学报19. 王毓美,李武兴,贾敬芬*:几丁质酶基因转化亚麻、红豆草,骆驼刺的同工酶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 Xu Yun-Yuan, Jia Jing-Fen*,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ltured alfalfa Calluses Resistant to Ethionine. Acta Phytophy-siologica Sinica, 200121. 步怀宇,景建洲,贾敬芬*,发根农杆菌对骆驼刺的转化及转化组织的形态发生。实验生物学报22. 徐子勤,贾敬芬,红豆草与苜蓿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小泡的形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3. 范昌发,贾敬芬等,中国茴香属的比较研究及分类处理意见。植物研究24.侯岁稳,贾敬芬*,除虫菊良种快速繁殖中几个关键因素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5. Wang Yu Mei, Wang Jiangbo, Lu Da, Jia JingFen*,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rom Callus tissues of hairy roots, induced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on Alhagi pseudalhagi. Cell Research26. 金红,贾敬芬*,郝建国,荞麦高频离体再生及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西北植物学报。27. 贾敬芬,陈刚,郝建国,葱属植物离体培养和遗传操作,农业生物技术通报,2002,10(2):103-10728. 范昌发,贾敬芬*,2002,高梁胞质雌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PCR条件优化,西北大学学报,2002,29.Hong Jin, Jing Fen Jia*, Jian-guo Hao, 2002, A high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in vitro in Buckwheat.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ure.69:293-295. (SCI)30.王江波,贾敬芬*,发根农杆菌转化海边香豌豆及转化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2):190-19431.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离体筛选的小麦耐盐系后代的分析鉴定:全国植物细胞工程与转基因植物学术会论文2002,5月,厦门32. Hong Jin, Jing-Fen Jia*, Jian-Guo Hao, Protoplasts from Agrobacterium rhezogenes-transformed cell line of Medicago sativa L.regeneratedto hairy roots. In Vitro Plant.Develop.,2003,39:208-211(SCI)33.侯穗稳,贾敬芬,一种简易的植物原生质体记数方法,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1):57-5834.范昌发,孙春昀,贾敬芬,2002,细胞质雄性不育高粱叶绿体ndhD基因的序列变异,遗传学报,29(10):907-91435.刘永军,贾敬芬*等,固定化多菌种及其产酸研究。食品科学,2002,23(12):42-4536.李晶,贾敬芬*,郝建国,骆驼蓬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3):428-432。37.陈刚,贾敬芬*,郝建国,草木犀状黄芪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筛选及鉴定,实验生物学报,2003,36(2):118-11238.陈刚,贾敬芬*,郝建国,沙葱离体培养再生可育植株,植物研究,2003,23(1):51-5439.李晶,贾敬芬*,郝建国,半日花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实验生物学报,2003,36(4):296-30040.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组织芯片研究CD44s 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肿瘤防治杂志,2003,10(7):677-67941.刘永军,贾敬芬,用组织芯片研究nm23RNA 和P16在肺癌中的表达意义。中国癌症杂志,2003,3:42.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 nm23RNA,CD445 和CD44V6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6):561-56643.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盐土田间试验。[植物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2003,53-58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4.周延清,贾敬芬*,影响决明 无菌苗子叶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因素的研究。广西植物,2003,23(4)45.刘永军,贾敬芬*等,草木樨状黄芪变异系中甲硫氨酸代谢相关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西北植物学报,2003,24(1):1-546.张改娜,贾敬芬*,郝建国,三种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毛根的细胞学观察及同工酶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33-153846.郝建国,贾敬芬*,小麦叶基切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西北大学学报,2003,33(4):489-492。47. 贾敬芬,郝建国,王鸣刚,赵宇玮等,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盐土田间试验。《植物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200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3,53-58。48.周延清,贾敬芬*等,怀地黄ISS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4。49.Yongjun Liu,Peisong Yan, Jingfen Jia*,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m23mRNA,CD445 and CD44V6 i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U.S.Chinese J.of lymphology and oncology, 2003,50..金红,贾敬芬**,郝建国,草木樨状黄芪甲硫氨酸抗性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生物工程学报,2004,20(2):221-22651.金红,贾敬芬*,郝建国,,沙打旺与苜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实验生物学报,2004,37(3):167-17552.刘永军 贾敬芬,低分子量聚乙亚胺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及动物皮肤组织基因转染试验。实验生物学报,2004,37(2):91-9553.周延清 贾敬芬*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2):163-17054.郝建国 贾敬芬*。用基因枪介导法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4):421-42455.周延清 贾敬芬*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遗传,2004,2656.侯岁稳 贾敬芬,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i of the forage legume 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l。Plant Cell Rep. 2004。 ( SCI)57.侯岁稳 贾敬芬,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Astragalus melilotoides hypocotyls and stem explants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SCI)58.唐永红,贾敬芬,陈刚,烟草K346品种叶数,株高变异株的RAPD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735-73659.刘永军 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变异系中甲硫氨酸代谢相关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560.张改娜.贾敬芬*,盐胁迫下植物基因表达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2):186-19561.何涛,张改娜,王学仁,贾敬芬*,几种高山植物叶绿体淀粉粒的变化特征。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6):545-54862.唐永红,贾敬芬,陈刚,烤烟叶数株高突变株的生长特性及DNA初步鉴定。中国烟草学报,2005,11(2):28-3463.侯岁稳 贾敬芬,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Perilla frutescens from hypocotyls and cotyledon explants, Biologia Plantarum。2005 (SCI)64. 贾敬芬 赵宇玮 郝建国 步怀宇,The utilization of in vitro selection technique for enhancing salinity tolerance in wheat.。Abst.3rd Internl.Conf.on Plant &Environ. Pollution. 2005, Lucknow,India. Pp3465.周延清,贾敬芬*。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山药品种遗传多样性。实验生物学报,2005,3(4):324-33066.何涛,贾敬芬*。不同海拔火绒草光合特性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5,27(6):639-64367.韩晓玲 ,贾敬芬,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土壤肥料,2005,3:51-5367.郝瑞文,景建洲,李振勇,贾敬芬*。霸王基因组RAPD优化条件的建立.中国沙漠,2006,26(2):286-29068. 刘永军, 景建洲 ,贾敬芬*,李振勇,郝建国,陈刚.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盐胁迫下小麦耐盐相关cDNA.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89-9269. 张改娜,王瑛蕐,王学仁,何涛,郝建国,贾敬芬*。鹰嘴紫云英甲硫氨酸抗性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3970. .韩晓玲,步怀宇,郝建国,赵宇玮,贾敬芬*。农杆菌转化的小冠花发状根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1)71. 陈刚, 赵宇玮,贾敬芬*,王瑛蕐,郝建国,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lecular-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 Gigantic Tabacco Mutant. J.Plant Physiol Mol Biol. 2006,3272. 韩晓玲,秋小冬,王冰雪,杜永军,贾敬芬*。叶下珠茎节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4):67973. 韩晓玲,王冰雪,林雪,贾敬芬*。小冠花高效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2006,36(3):420-42374.王英娟,李多伟,索志荣,贾敬芬.RP-HPLC法测定烟草愈伤组织中茄尼醇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2006,26(8):1091-109375. 王英娟,步怀宇,李多伟,贾敬芬*。烟草毛状根诱导及其茄尼醇含量初探.植物学通报,2006,23(4):334-34076. 林雪,贾敬芬,黄琳娟,王仲孚. RP-HPLC用于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食品科学,2006,27(4):192-19577..韩晓玲,王玉蕐,李红民,贾敬芬*.菊苣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植株再生.核农学报,2006,678.刘青芳,步怀宇,赵宇玮,贾敬芬*,紫花苜蓿离体器官发生及再生植株。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1-679? .李红民,郝瑞文,郝建国,贾敬芬.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克隆及其对烟草的转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4):84-9080.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2008小麦耐水分胁迫突变体生理及RAPD特性分析。华北农学报,2007,22(2)81.张改娜,贾敬芬*,植物体细胞杂交及其杂种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82.何涛,贾敬芬*,青藏高原高山植物的形态和解剖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7,27(6)83.王英娟, 贾敬芬*裂叶荆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33285. 王英娟, 贾敬芬*.2008, RP-HPLC法测定不同芦荟中褪黑激素含量.食品科学, 2008(4)86.王英娟,李多伟,贾敬芬.野生烟草中茄尼醇的微量提取工艺优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8(2):258-26187.G.N. ZHANG1,2, (张改娜) J.F. JIA1*, J.G. HAO1, X.R. WANG1 and T. HE1,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Transformed Astragalus melilotoides.Biologia Plantarum.2008,52(2)(SCI)88.何涛,贾敬芬*.基于SSH技术的青稞低温诱导CDNA文库的构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第6期89.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AtNHX1基因对草木樨状黄芪的转化和耐盐性表达研究*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第3期90..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青稞HvBADH1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2008,34(7):1153-115991.张改娜,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和木本霸王的科间体细胞杂交。植物学报,2009,44(4):442-45092.Yi-ping Chen, Jing-fen Jia, Xiao-ling Han. Weak microwave can alleviate water deficit induced by osmotic stress in wheat seedlings.Planta,2009,(SCI).93.何涛,贾敬芬.Breaking dormancy in seeds of Anisodus fanguticus:an endangered medicinal herb of high altitud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SCI)94.何涛,贾敬芬*。青稞hblt14.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作物学报,2009,3595.张改娜,贾敬芬*。骆驼刺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4):367-37196.王英娟1,贾敬芬1**,步怀宇1,赵宇玮1,许耀2,Carl Hirschie Johnson2,Jan Kolá?3 褪黑素合成酶基因转化烟草及转化植株抗氧化系统变化,生物工程学报,2009,25(7):1014-102197.王玉华,韩晓玲,郝建国,贾敬芬。根癌农杆菌介导转褪黑素基因草莓的获得。核农学报,2009,98.赵宇玮,王英娟,步怀宇,郝建国,贾敬芬* AtNHX1基因对菊苣的转化和耐盐性研究,草业学报,2009,18(3):103-10999.张改娜,贾敬芬*,豌豆清蛋白1(PA1)基因的克隆及对苜蓿的转化。草业学报,2009,18(3):117-125100.王瑛华,陈刚,贾敬芬*,郝建国。霸王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草业学报,2009,18(3):110-116101.张改娜,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9,8:46-50102.王英娟,步怀宇,贾敬芬。,毛脉蓼的离体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8):805-806103.郝建国,贾敬芬*。沙葱叶基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998-1001104.王玉华,郝建国,贾敬芬*。‘早红’草莓高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990-997

求几篇关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生论文

中国盐碱土园林十大课题研究
2006-8-10 8:25

摘要:我国有5.2亿亩盐碱地,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多个城市。北方多数是微碱性土壤。盐碱土园林技术的研究在现实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盐碱土绿化开发协作组组织德州市园林处、德州市盐碱土绿化研究所、德州农校、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北京林大、德州市科协开发中心、大庆采油五厂、德州市科协、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等九个单位在全国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陆、滨海、苏打盐碱土三种基本类型,包括德州、天津、东营、大庆、银川进行盐碱土园林十项课题试验,一项获国家奖;三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十大课题"成果系列绿化技术及产品开发,先后完成德州中心广场绿化等多项绿化工程。

关键词:盐碱土 园林 耐盐花木

耐盐草坪"十大课题"是中国园林领域有独特风格的课题,现将全部研究成果要点整理如下。

一、微区改土绿化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中度盐碱土上利用人工生态条件,运用隔离层、筛孔隔盐膜、防碱栽植袋等措施在树穴、树池、花坛、绿地微区改土,形成淡化微区,局部控制土壤返盐,(重盐碱地埋设淋水管或罗纹塑料暗管排水洗盐);能有效地提高树木花卉成活率。作隔盐层的材料可以用炉灰、锯末、麦糠、麦秸、稻草等有机物料。据德洲市财政局审定仅1989~1991年德州市区利用该技术仅节省苗木费一项就创造间接经济效益156万元,该项目在第二届国际发明及专利技术展览会(广州)获铜奖,其论文《盐碱地微区改土植树的盐分变化》在国际盐渍土学术讨论会(南京)上宣读。

(该成果1989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德州市园林绿地绿化设计模式

德州市是全国著名的重盐碱区,探索一条适合德州土壤环境的园林设计模式势在必行。该课题根据德州市的土壤、环境条件,实施筛选出了居民区花园、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分车绿地、庭院绿化几个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最佳模式,突出植物造景,筛选出德州市适地适树、适地适花、适地适草的植物品种。建设生态园林。从而使土壤改良、栽培技术、植物选择和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模式化。

(该成果1989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耐盐花木与地被植物的筛选

在德州市中度盐碱地带设立筛选圃。选择与引进相结合从全国各地共搜集106种园林植物栽植于筛选圃内,进行观察测试,同时,结合进行盆栽耐盐试验。经过三年的观察、对比、评选,筛选出国槐、白腊、垂柳、法桐、臭椿、火炬树、刺槐、毛白杨、加杨、苦楝、侧柏、桧柏、龙柏、枣树、杏树、桑树、梨树、石榴、丰花月季、月季、木槿、荷兰菊、地被菊、秋葵、马蔺、多年生黑麦草、本特、紫羊茅、瓦巴斯、中华结缕草、天堂草419等37种耐盐花木及地被植物。该课题还进行了龙柏、石榴、紫薇、秋葵、荷兰菊耐盐力的研究,调查了德州地区10种耐盐野生地被植物及其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编写了德州市耐盐园林植物名录。

(该课题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第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二等奖(上海)。)

四、地被菊的引种

地被菊是北京林大的重大科研成果,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达到"野化育种"的目的,并将菊花从花盆中解放出来,通过大规模的露地栽培,呈现花团锦簇、色彩斑斓的群体美。可作花坛、块植、带植、切花、盆花等用。它有抗逆性强,抗碱、抗寒、抗旱、花期长、耐粗放管理等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大全国著名的陈俊愉教授亲自来到德州作指导,在德州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带进行栽培试验。历时3年的研究,从15个品种中筛出适合德州地区8个品种,主要有铺地荷花、美矮黄、晚粉、落日红、紫荷等,丰富了德州国庆节应时花卉品种。1995年德州市街头摆花4万余盆,其中80%是地被菊。 .

(该课题1993年通过市科委鉴定。)

五、菊花栽培新技术及切花生产技术开发

菊花是德州市市花,在全国性菊展多次获奖,但传统的栽培技术已远远不适应现代园林绿化的需要,1992年立题研究,目前已筛选出适于德州菊花栽培专用营养土的最佳配方;同时总结出菊花栽培管理的配套措施,包括菊花叶面肥配方。前期尿素0.2%,中期磷酸二氢钾0.3%,育蕾期硫酸镁0.2%,硼酸0.1%,从而达到菊花棵矮、花大、叶全、杆粗、色艳五大标准。德州名菊主要品种有古都瑞雪、绿浪、凤凰振羽、相国之爱、墨菊等。适应于华北盐碱区的水土栽培。

(1997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苏打盐碱土绿化新技术

试验区设在大庆市采油五厂,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出适合东北苏打盐碱土的园林植物,如旱快柳、糖槭、玫瑰、接骨木、榆叶梅等10种园林树种,在中度苏打盐碱土上应用苏打盐碱土改良肥种植糖槭成活率高达93.4%,而比对照42%提高了51个百分点。苏打盐碱土改良肥能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脱盐的作用。该课题总结出了一套应用化学改良技术配合树种选择的寒冷地区苏打盐碱土绿化的新经验。

(1994年10月通过大庆市组织的专家会议鉴定。)

七、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的研制

该产品为有机——无机型复混特种肥料,配方设计利用"钠离子吸附剂"、"化学改良剂"、"全元改良精"等16种原料配制而成。内含氮磷钾8~10%,pH5.5,利用酸碱中和、离子吸附、转化盐类化学反应原理,降低土壤含盐量、酸碱度,改良各种盐碱土壤,全元营养供肥效果明显,而且防止花木黄化病。适用于含盐量0.4%以下的盐碱土,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盆花及保护地鲜切花栽培等。银川市科协用于新疆苗圃,每亩用量100kg,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49cm、0.49cm.用于新疆杨造林,株施改良肥1㎏,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7%,新梢生长量增加3.7cm.用于云杉、侧柏幼林,株施1.5kg,年平均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9cm和4.9cm.以上三处的土壤pH值8.0,施用改良肥四个月以后,测定pH值分别为7.0、6.75、6.25.天津开发区翠亭村小区绿地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种植雪松、月季、草坪等成活率达到95%.

(1997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八、盐碱地草坪栽培与防碱草坪肥的研究

经两年的试验,筛选出耐盐碱草坪品种8个,研究出高羊茅、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不同品种的多元混合配比草种(东方明珠、雪碧、克碱),加大了草坪抗逆性适应性。根据草坪需肥规律和盐碱地的特点,配制成既能改碱又能增肥延长草坪绿期的专用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2万m2中度盐渍土上建植马尼拉草坪,按每平方米1.0kg撒施,2个月后成坪率比对照高80%,未发生返盐黄枯现象;绿色期延长16~20天。1996年由天津刘园苗圃建的开发区净水厂绿化工程,土壤含盐量0.4%,土壤pH值8.5,施用"盐碱地草坪专用肥"40吨,按1kg/m2施用,播黑麦草与高羊茅混合草坪4万余m2,一次成坪。在开发区绿化工程评比中获第二名。在开发区同样的立地条件下,对照区的草坪成坪率仅有70%.

九、盐碱地雪松栽培技术

盐碱地能否栽培雪松是个世界园林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历时十年研究,总结出一整套雪松栽培技术,其要点整理如下:

(一)采取工程措施,利用花坛抬高地面栽培,树高与花坛直径比例为2:1~2,树坛高60~l00cm.在坛底铺放隔盐层、砂粒状"纳离子吸附剂".淋水层控制地下返碱及渍水栏根。

(二)雪松专用培养土,配方如下:

园艺盐碱土改良肥2%、蛭石5%、泥炭20%、素土40%、粗砂30%、矿石砂4%.

(三)立秋后控制水肥,充实植株组织,初冬浇一次抗旱水是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低温下生理干旱现象的发生。

(四)用水质改良剂改良偏碱性水。

十、德州市中心广场绿化新技术应用的研究

德州市中心广场面积4.8公顷,地处新湖东畔,60年代是一片盐碱地,采取综合改良措施,包括利用新型耐盐花木、微区改碱、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及新设计艺术的应用,取得了成功。

园林设计思路采用大线条、大手笔、大色块、大效果简洁明快的抽象式设计手笔,突出彩色观叶植物及花卉造景,各种植物5万余株,绿化面积达到34.2%.总体植物配置以草坪为基调,点缀少量雪松、棕榈等特色树种,用微起伏地形模拟自然山峦景观。整个广场点缀低矮的20多种花灌木以保持全园开阔的空间视野,形成三季有花、多花并开,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图案突出"红黄绿",新颖别致,注重大块色彩对比,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红色的紫叶小檗,黄色的金叶女贞,嫩绿的龙柏球、瓜子黄杨,构成"红黄绿"各种图案,形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广场周边花池,用低矮的龙柏球,组成几十组抽象的"浪花"图,意寓德州经济发展乘风破浪突飞猛进,一丛丛曼海姆丰花月季,火红的花朵,浓郁的芳香,令人精神爽悦。

(德州中心广场1998年获省城市设计精品工程金奖。)

结语:

盐碱地绿化要采取综合的改土措施配合科学选择花木、草坪品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轻度盐碱地可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中度盐碱地用微区改土加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客土);重度盐碱地设暗管排水加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客土)。

毕业论文(农业)

稀土元素作为猪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景绍红 402460

摘要:稀土元素由17种元素组成,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我国,一些稀土元素中的盐份和镧系元素(如其中的镧和铈等)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有大量文献表明添加微量稀土元素混合物的饲料不仅能提高猪、牛、羊、鸡等的体重,而且还能增加奶类和蛋类的产量。近五年,很多西方国家从我国进口稀土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猪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增加猪的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是一种新型、安全并且实惠的新型促生长剂。本文综述了稀土元素主要是镧系元素在国内外农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应用研究成果并解释了其潜在机理,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稀土元素,镧系元素,猪,体增重,饲料转化率

1. 前言

50多年来,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畜禽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如肉类的药物残留;粪便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过度使用使动物产生对抗生素的依赖性甚至抗药性等。从2005年底开始,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欧盟已经被全面禁止。目前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动物蛋白需求量不断增加,唯一的方法是增加肉类生产。而全面禁止抗生素会严重影响动物断奶后的健康和产量。这样一来,建立动物卫生保健战略和发展新型饲料已迫在眉睫,人们需要新的促生长素替代品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必须有效、安全并且有助于环境保护。比如说益生菌、益生素、酶类、有机酸还有中草药提取物等。

目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种新型的稀土元素或稀土元素混合物添加剂,包括钪、钇和镧系中从镧到镥等元素。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并不是非常罕见,但数量有限。特别是镧(La,57号元素)、铈(Ce,58号元素)、还有镨(Pr,59号元素)。镧和铈主要存在于地质浓度类似于重要微量元素钴的地质区,因而不算太稀有。由于世界上80%的稀土元素存在于我国,我国成为了这些元素的主要供应方,它们主要以浓缩品、氧化物、合金的形式出口给其他国家。稀土元素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工业和农业。其中,大约25%的镧矿石被用来制作碳弧灯;25%被用于镧、铈合金的生产,这些合金可以用在火石打火机、镁合金和某些合金铁生产;25%用于玻璃工业:如钕镨混合物、铈盐和其他的镧系元素在玻璃上色和脱色工艺上有重要用途。最后还有25%的镧产品被应用于其他行业,比如电视器件、催化剂、激光器和饲料添加剂。

2.稀土元素在国内农业的应用

2.1.在种植业的应用

在我国,稀土元素,通常是铈、镧和镨的混合物,在农业种植中作为肥料增强剂已经被应用了40余年,并且卓有成效。促进生长和增产的原因至今不清楚,但据推测可能是由于稀土元素与钙元素的相互作用对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

这些效果已被其他国家所证实。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科学家发现施有稀土元素的土壤可以提高15%的农作物产量 ,而且不会残留于农产品。在水溶性的研究中,Tucher等证明了培养基中的镧系元素对植物中的矿物质产生强烈影响,但由于稀土元素的盐是水溶性的,土壤浓度不会有大幅度增加。

2.2.在养殖业的应用

国内还进行了许多养殖业研究,诸多结果被报道。这些报道指出,添加少量稀土元素的饲料不仅能增加牛、猪、鸡、鱼和兔的体重,还能增加牛奶和鸡蛋的产量。此外,饲料转化率在以上物种都有提高。

稀土元素可加强猪生长性能。何若钢等(1998)发现,饲喂补充了稀土元素日粮的平均体重为7千克(5-9千克)组小猪,体重可增加5%到23%[1];饲料转化率可提高4%到19%。在体重13-17千克组,体重可增加11%到20%,饲料转化率提高5%到9% [2]。陈樵等(1994)研究发现,生长肥育猪(30—50千克),稀土元素添加剂可使体重增加9%--13%,饲料转化率提高6%--8%[3]。王和许(2003)发表的最新文章,提出体重可增加13%,饲料转化率提高7%。

总的来说,并不是某些特定的稀土元素添加到饲料中,而是以铈 、镧、镨 为主和其他一些镧系元素中某些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添加这些稀土元素的硝酸盐和氯化物,而最近的研究主要采用添加有机盐类象柠檬酸和葡萄糖之类,有时再辅以氨基酸的蛋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之类。

不同研究采用不同浓度。在国内,猪饲料一般采用100 -600毫克/千克浓度。较大的浓度差异导致研究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对稀土元素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更困难。

3.稀土元素在国外饲养研究应用

欧美国家的饲养条件明显不同于国内,他们更注重家畜品种的选育和饲料的优化,家畜对生长促进剂和增强剂易感性较低。

1999年,Rambeck 等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猪的饲养试验。用稀土元素盐饲养72只德意志和皮特兰仔猪,平均体重7千克,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纯氯化镧(99.7% LaCl3.6H2O),试验组38.0% LaCl3.6H2O + 52.1% CeCl3.6H2O + 3%C rCl3.6H2O,以75毫克/千克和150毫克/千克添加到全价日粮(能量:13兆焦耳/千克;52.7% 大麦,20% 小麦,18.8% 豆类)饲喂五周。结果表明,饲喂了稀土元素混合物的试验组效果最好。体重增加了5%,饲料转化率提高了7%(P〈0.05〉[4]。在He(2001)等进行的另一个试验中,体重17.5千克的杂交仔猪饲喂 300毫克/千克含稀土元素配方。一个月以后,试验组体重明显增加了19%,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1%。继续添加一个月后,体重比对照组高了12%,饲料转化率高3%。在瑞士进行的猪场实验把猪分为两组,一组97头仔猪 (初始重11.2千克),一组176头仔猪(初始重8.3千克)(Schweizer Edelschwein,2003)。分别饲喂16天和30天,与对照组比较,添加了200毫克/千克稀土元素混合物的实验组体重增加3%-10%,饲料转化率提高2%-9%。这是第一次猪场实验证明稀土元素作为添加剂是有效的。

由于负离子的存在,稀土元素盐的生物利用率会受到影响,稀土元素中柠檬酸盐的影响也被考虑。Halle等(2003)发现,柠檬酸盐可以显著提高鸡的体重达7%。但Schuller等(2002)发现,在同样条件下,氯化盐既不能提高体重也不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柠檬酸盐被广泛应用于仔猪饲养试验。另外因为柠檬酸盐比氯化盐的吸湿度要小,作为饲料添加剂比较容易置放。在一项持续了六周的饲养试验中,50、100和200毫克的柠檬酸盐添加给28只仔猪(每组7只,体重8.6千克)。按照剂量比例计算,体重增加高达22%,饲料转化率达19%。2004年,Kessler研究发现,柠檬酸盐对整个育肥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250毫克/千克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对照组达104千克需102天;而实验组只需93天;日增重分别是782克/天VS.851克/天;饲料转化率分别为2.5 VS 2.4;差异特别显著。

稀土元素对家畜的健康和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没有影响。对胴体和肉的质量检测数据显示,所有被测家畜肉是E或U级(两个最高等级,EUROP等级制)。其他有关肉质参数也没有受到稀土元素的影响,例如,PH1和PH24,肉色和瘦肉率均很正常。从试验猪采取的肌肉、肝脏和肾脏样品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稀土元素含量都很低。尽管实验组镧的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所有试验猪的镧沉积速度都很低,接近检测极限。

也有研究发现稀土元素添加剂对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例如,Halle(2003)等做的一项有关猪的肥育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稀土元素负离子氧化物,浓度为100毫克/千克,却没有表现出促生长效应,也许是本试验的浓度太低所致。在另一个实验中,稀土元素氯化物(300毫克/千克饲料)几乎对体增重(-4.7% 对比对照组)和饲料转化率(+1.3%对比对照组) 没有作用。

4.结论

稀土元素对猪生产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据分析,虽然胃肠道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很少,但可影响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从而促进日粮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利用。高浓度的镧系元素通常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低浓度的镧系元素可能促进细菌生长。

稀土元素既有微量元素的特征,可划为营养类添加剂;又可以增加胃肠道消化率和稳定有益菌丛,可被视为益生类添加剂。从目前在国内外养猪业的应用效果来看,稀土元素是一种高效、低价、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参考文献

1.何若钢,夏中生,《稀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广西农业科学
1998年(5)-243-245

2.李德发,余伟民,《添加稀土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饲料博览
1992年(4)-3-4

3. 陈樵,高家骅,《稀土的表观消化率及添加稀土对日粮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1994年(1)-59-61

4. Rambeck W.A., He, M.L., Chang, J., Arnold, R., Henkelmann, R. & SuB, A Possible rol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s growth promoters. In: Vitamine undZusatzstoffe in der Ernahrung von Mensch und Tier. Symposium, 22-23 September 1999, Jena/Thuringen, Germany, pp.311-317 (19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