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生论文教学

2023-02-27 22: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研究生论文教学

写作思路:可以写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等

正文: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rapid replacement of the old and new thing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hings. As far as higher education is concerned, it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update and add new contents. College teaching content is also closely following the pulse of the times, is a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knowledge, so it has a certain frontier of the times.

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新旧事物的快速更替,新事物不断涌现。就高等教育而言,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增添新的内容。高校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是现代知识发展的一个缩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前沿性。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r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Only by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changing the single teaching 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scientific research nature,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improved.

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进行科研和就业准备的。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改变高校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科研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The teaching form should be more practical,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n open process. It is a process of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是课内与课外相互配合,认识和实践相互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过程,是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整体推进的过程。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ansform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怎么写?

写作思路:根据导师的要求定好题目,再根据题目拟大纲,但是要先给导师看一下是否可行。

论文选题推荐:

1、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思想政治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3、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4、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

5、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6、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7、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8、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9、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

10、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

11、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2、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13、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14、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15、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6、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7、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18、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19、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20、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内容,从端正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刚走上科研道路的研究生来说, 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论文缺乏创新性、缺乏规范性、缺乏理论性等 。使研究生尽快熟悉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 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对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尤为重要。

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内容包括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方法以及科技论文需要遵循的各种标准、规范、语言习惯等。该课程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已将其列入必修课程,并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

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分析讨论、 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使研究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内涵与写作方法,提高科技写作能力,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对研究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 研究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如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这些行为不仅有害于研究生个人的成长,而且是对科学研究事业的亵渎,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学术道德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 有效地发挥学术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 把他们可能出现的不良作风遏制在萌芽阶段。

研究生一般是刚开始接触科技论文写作,对其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迫于毕业的压力才进行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把撰写论文当成是获得学位的过场。所以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而是不求甚解,草率地完成写作,致使所作论文质量偏低。

研究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过程,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写出高水平的论文,除了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成熟的研究理论外, 还需要过硬的写作能力来支撑。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通过对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能使他们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从而在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并不是单纯讲授现有知识内容,更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地讲授创新理论与方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兴趣,使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具备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习惯,深化对创新的`认识。

标准化、规范化是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前提。 科技论文写作中所涉及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是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内容, 也是课程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同时也是研究生最能直观学习到的部分, 是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发挥作用的最直接体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他们不仅在科技论文写作上获得必要的知识,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写出科学性强、符合规范、语言精炼的文章,而且有助于他们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科学研究事业中保持良好的学术作风,这对研究生的成长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英语教学法的

你要哪个?我给你。

[1]刘东红,.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1).
[2]廖燕慧. 创新与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试探[J]. 龙岩师专学报,2001,(S1).
[3]赵玉君. 浅谈突破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J]. 石油教育,2003,(3).
[4]陈丽霞. 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1).
[5]党兰玲. 英语教学应重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李春梅. 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7]红英.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4).
[8]李冲. 英语教学中的智力因素[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6).
[9]赵大中.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J].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S1).
[10]王灵霞. 浅议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1]徐彩连.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大众科技,2005,(2).
[12]魏纯雅. 英语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 南平师专学报,2004,(3).
[13]谢丽娟. 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4]陆影. 英语思维与英语教学[J]. 台州学院学报,2001,(4).
[15]王爱玲. 英语教学应重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16]金波.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4).
[17]石玉华. 浅谈英语听力教学[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Z1).
[18]张雯. 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
[19]周涛汛.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启发式思维[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20]雷耘. 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1).
[21]刘永红. 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智力开发[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
[22]颜超. 英语教学中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1).
[23]庞绍波,.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2007,(10).
[24]吴雪松. 谈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5]金丽青. 浅谈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6]郭欣宇. 英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
[27]邓炳杰. 立体思维与介词[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28]王吉琼,邓晓华. 创新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S2).
[29]李梅.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0]陈乃赞,赵春燕,.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探[J]. 科学大众,2008,(6).
[31]马建春. 英语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2]郑梅. 对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3]邓秀华,陈贤淑. 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4]龚隽文.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J].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4).
[35]黎振海,乔军钗,郭斌.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6).
[36]杨仙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 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7).
[37]杨为明,曹喜梅. 试论中西方思维文化差异及其语言体现形式[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S1).
[38]郑广俊.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39]张莉,. 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克山师专学报,2002,(2).
[40]李小军,. 中学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9).
[41]王蕾,. 精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科技资讯,2007,(1).
[42]李红.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2).
[43]王荣芝,. 浅议创新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4).
[44]郭立琴. 浅谈文化、思维差异与英语教学[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1).
[45]郭萍利,.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S2).
[46]张慧琴,李晋,. 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7]郭小红. 试论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平原大学学报,2004,(2).
[48]梁红,李津花. 论学生用英语思维时母语向英语的迁移现象[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
[49]崔崧,.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50]葛传红,.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运用与探索[J]. 科学大众,2007,(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