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棉花学报论文格式

2023-02-27 2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棉花学报论文格式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广西大学博士发表论文要求求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

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

(西大学位字〔2012〕54号)

校属各单位:

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

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

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

(2012年6月15日修订)

1

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1.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8);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2.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2.0);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1.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7);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1.4);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1.3);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2)。

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

3.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

4.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

5.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

1.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

2.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3.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

4.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

5.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

6.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2

生物学

(一级学科)

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

2.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

3.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

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

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

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

2.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3

生态学

(一级学科)

1.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

2.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

3.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

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

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2.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4

电气

工程

(一级学科)

基本条件:

(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

(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

(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

(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

(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

(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

1.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

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

3.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

1.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

2.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

3.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

4.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

5.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5

土木

工程

(一级学科)

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

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

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

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

[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

[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

[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

[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

[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

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6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

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成果折算:

(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

(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

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7

作物学

(一级学科)

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

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8

兽医学

(一级学科)

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

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9

制糖工程

(二级学科)

1.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

2.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

3.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

(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

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

2.从2012级开始执行。





学科名称

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

备 注

10

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

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

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

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

1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二级学科)

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

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

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

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

(一)电气工程类

1.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5.151)

2.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2.355)

3.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1.425)

4.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0.722)

5.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1.152)

6.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0.872)

7.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0.816)

8.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1.202)

9. Applied Energy(2区,IF=3.915)

10. Solar Energy(2区,IF=2.172)

11.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6.07)

(二)应用数学类

1.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CI:1区,IF=1.970)

2.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2.091)

3.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2.159)

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

附录C SCI收录期刊:

(一) 电气工程类

1.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1.235)

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1.562)

3.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2.328)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2.212)

5.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0.450)

6.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0.577)

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0.779)

8. Power(4区,IF=0.133)

9.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1.072)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0.744)

11.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0.902)

1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0.368)

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0.165)

14. Electromagnetics(4区,IF=0.844)

15.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0.840)

16.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1.580)

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1.334)

18.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1.712)

19. Energy Sources

20. Energy Journal(3区,IF=1.402)

21.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1.767)

22. Powder Technology(3区,IF=1.887)

23.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0.495)

24.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1.283)

25.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1.11)

26.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的论文范例

1、棉花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现状及未来2、玉米种质资源对六种重要病虫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3、繁殖群体量及隔离对蚕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4、基于地高辛标记对小麦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5、小麦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6、76份特用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7、冀鲁豫花生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8、茶梅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9、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粱温敏雄性不育系冀130A育性变化规律及花粉败育研究10、云南红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11、肉质色不同萝卜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12、河北省冬小麦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指标分析13、不同生态区罂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14、基于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发掘抗玉米丝黑穗病主效QTL15、盐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ThGPX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韩召军的发表论文

QU Mingjing, HAN Zhaojun*, XU Xinjun and YUE Lina, 2003, Triazophos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77:99-105Liu Zewen, Han Zhaojun, Wang Yinchang, Zhang Lingchun, Zhang Hongwei and Liu Chengjun, 2003, Selection for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in Nilaparvata lugens: cross-resistance pattern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Pest Management Science。周亦红,韩召军, 2003, 褐飞虱对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个体致害性指标。昆虫学报,46(3):305-310周亦红,韩召军,张小敏,庞超,2003,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2):24-28刘泽文,韩召军,张玲春,王荫长,2003,解毒酶系在褐飞虱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发展中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1):24-28韩招久1, 韩召军2,李凤良,李忠英,陈之浩,2003,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1):29-32刘泽文,韩召军,张玲春,董钊,2003,甲胺磷对不同抗性水平褐飞虱品系种群增长的影响。农药学学报,5(1):51-55Han Zhaojiu, Han Zhaojun, Wang Yinchang, Chen Changkun, 2003, Biochemical features of a resistant population of the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昆虫学报,46(2):161-170Liu Zewen, Han Zhaojun, 2003, The roles of carboxylesterase and AChE insensitivity in malathion resistance development in brown planthopper. 昆虫学报,46(2):250-253(简报)刘泽文,张玲春,韩召军,董钊,2002,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监测方法的研究。昆虫知识,39(6):424-427李飞,韩召军,王荫长,2002,棉蚜羧酸酯酶同功酶cDNA片段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棉花学报,14(6):336-339Fei Li & Zhaojun Han, 2002, Two different genes encod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existing in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Genome,45(6):1134-1141Xiaoxia Ren, Zhaojun Han, & Yinchang Wang, 2002, Mechanisms of monocrotophos resistance in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51:103-110Fei Li & Zhaojun Han, 2002,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from Cotton Aphid.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51(1):37-45T Nagata, T Kamimuro, Y C Wang, S G Han & Nik Mohd Noor, 2002, Recent Status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Long-Distance Migrating Rice Planthoppers Monitored in Japan, China and Malaysia.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5(1): 113-116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2,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昆虫学报,45(4):544-547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2,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昆虫学报,45(3):391-396李 飞,韩召军,吴智锋,2002,取食不同寄主棉蚜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5(2):57-60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2,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动物学报,48(1):121-124韩招久, 韩召军,2002,二化螟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动物学研究,23(1):7-13Li Guoqing, Han Zhaojun, Mu Lili, Qin Xiaoran, Chen Changkun, Wang Yinchang,2001,Natural Oviposition-deterring Chemicals in Femal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47: 951-956韩招久,韩召军,陈长琨,王荫长,2001,杀虫单对二化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的抑制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3): 27-30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蚜饲养新方法—笼罩法。昆虫知识,38 (3): 225-227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进展。棉花学报,13 (2): 121-124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植保工作者如何利用英特网。农药科学与管理,22 (1): 37-40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和敏感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2):41-44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1,对久效磷抗性棉铃虫品系的选育及其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1):47-50孙洪武,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铃虫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初探。植物保护学报,28(1):91-93李秀峰,韩召军,陈长琨,李国清,王荫长,2001,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1):43-46刘泽文,韩召军等,2001,褐飞虱抗有机磷品系的交互抗性和适合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4):37-40彭 宇,王荫长,韩召军,2001,蜘蛛对农药敏感性的测定方法。动物学杂志,(3)彭 宇,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田子华,2001,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及对甲胺磷的抗性机理。植物保护学报,28(2):173-177彭 宇,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李国清,2001,二化螟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及增效作用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3): 265-268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1,新烟碱类杀虫剂毒理学研究进展。植物保护学报,28(2):178-182董 健,刘贤进,韩召军,2001,氟虫晴半抗原设计及抗体制备。江苏农业学报,17(3):172-175王心如,陈海燕,肖杭,何冬宁,韩召军,陈长琨,王荫长,何凤生,2001,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农药联合作用的研究。中华卫生劳动职业病杂志,2001,4: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0,南京郊区小菜蛾抗性测定和几种杀虫剂毒力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 21-24孙洪武,韩召军,王荫长,2000,棉铃虫对久效磷抗性的毒理学机制。植物保护学报,27(4):343-348陈长琨,李秀峰,韩召军,李国清,王荫长,200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方法及相对敏感基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25-28彭 宇,韩召军,王荫长,2000,四种杀虫剂对草间钻头蛛和三突花蛛的毒力测定。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116-118刘 瑾,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2000,不同龄期棉铃虫用氰戊菊酯汰选对其抗性发展的影响。昆虫学报,43(4):337-345李秀峰,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2000,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及其机理初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1):35-40陈长琨,李国清,卢 丹,郭慧芳,韩召军,2000,新疆棉铃虫自然敏感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浸叶法的毒力基线。植物保护学报,27(2):168-172Han Zhaojun,Wang Yinchang,Zhang Qiansong,Li Xianchun,Li Guoqing, 1999, Dynamics of pyrethroid resistance in field opulation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in China. Pesticide Science,55(4):462-466许雄山,韩召军,王荫长,1999,羧酸酯酶与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2(4):41-44许雄山,韩召军,王荫长,1999,增效醚对棉铃虫的毒理学研究。农药学学报,1(2):42-46Han Zhaojun,Graham Moores,Alan Devonshire,Ian Denholm, 1998, Association between Biochemical Marks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the Cotton Aphid,Aphis gossypii.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62(1):164-171

刘向东的主要论文论著

张爱民,刘向东,2010.灰飞虱的种群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昆虫知识,47(2):326-330(通讯作者)黄建荣,孙启花,刘向东.稻纵卷叶螟危害后水稻叶片的光谱特征.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79-2687(通讯作者)孙启花,刘向东.褐飞虱危害在水稻植株光谱反射率上的表现.中国水稻科学, 2010,24(2):203-209(通讯作者)张谷丰, 刘向东, 朱叶芹, 翟保平.基于开源WebGIS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32(2): 165-169耿桃兰,刘向东. 夏季木槿上棉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寄主利用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4): 1452-1457 (通讯作者)Liu Xiangdong,Zhai Baoping,Zhang Xiaoxi,Gu Hainan. Variability and genetic basis for migratory behaviour in a spring population of the aphid, Aphis gossypii Glover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f China.Bulletin ofEntomological Research,2008,98(5):491-497.Liu Xiang dong,Zhai Bao Ping, Zhang Xiao Xi. Specialized host-plant performance of the cotton aphid is altered by experience.Ecological Research,2008,23(5):919-925.张爱民,刘向东,翟保平,顾晓莹. 温度对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2008,51(6):640-645 (通讯作者) 张爱民, 刘向东. 室内饲养灰飞虱的一种简便方法. 昆虫知识, 2008,45(2):314-316 (通讯作者) .高雪, 刘向东.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产生有性世代能力的分化. 昆虫学报, 2008,51(1):40-45 (通讯作者).高雪, 刘向东, 翟保平. 南京地区棉花和黄瓜上棉蚜性蚜产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昆虫学研究动态(李典谟等主编),2007,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63-466(通讯作者).张爱民, 刘向东, 高雪, 耿桃兰.灰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昆虫学研究动态(李典谟等主编), 2007,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 460-462(通讯作者) .郑彩玲, 刘向东, 翟保平.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寄主适应性及转移通道.生态学报,2007,27(5):1879-1886.刘向东, 胡自强, 翟保平. 高温及水稻类型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 昆虫知识,2007,44(3):348-352.Chang XiaoLi, Zhai BaoPing, Liu XiangDong, Wang Min.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tress and pesticide exposure on fluctuating asymmetry and mortality of Copera annulata (Selys) (Odonata: Zygoptera) larva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7,67:120-127 .刘向东, 翟保平,粱圣爱, 许新华, 龚群辉. 棉蚜迁飞型和居留型及其杂交后代飞行特性的比较研究.昆虫学报, 2006,49(4):619-624刘向东, 翟保平, 刘慈明. 灰飞虱种群暴发成灾原因剖析. 昆虫知识, 2006, 43(2): 141-146刘向东, 参编.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 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Xiang Dong Liu, Bao Ping Zhai, Xiao Xi Zhang, Jian Min Zong. Impact of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on a non-target pest, Aphis gossypii Glover. Ecological Entomology, 2005,30:307-315 .刘向东,张孝羲,翟保平. 蚜虫寄主专化型的成因研究. 昆虫学报,2004,47(4):499-506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陆杨. 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形态和生态适应力的分化.昆虫学报,2004,47(6)768-773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 蚜虫迁飞的研究进展. 昆虫知识,2004,41,(4):301-307 (PDF)刘向东, 翟保平, 张孝羲, 方军.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寄主植物的适合度. 生态学报, 2004, 24(6):1199-1204(PDF)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棉蚜的飞行特性及种群分化.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李典谟,伍一军,武春生,杨冠煌,张金桐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72-474(PDF)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 南京地区棉蚜寄主专化型及其成因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3,36(1):54-58(PDF)刘向东,张孝羲,翟保平. 南京地区棉蚜的飞行活动节律及其飞行能力. 昆虫学报,2003,46(4):489-493(PDF)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熊风. 棉蚜飞行行为与卵巢发育的关系. 昆虫知识,2003,40(1):39-42(PDF)刘向东,张孝羲,等. 棉花和黄瓜上棉蚜相互转换后取食行为EPG研究. 棉花学报,2002,14(1):33-35(PDF)刘向东,张孝羲.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对褐飞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1):38-40(PDF)刘向东,张孝羲,等.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 昆虫学报,2002,45(3):359-364(PDF)刘向东,张孝羲,等. 不同体色棉蚜的体色变化规律及繁殖特征. 植物保护学报,2002,29(2):153-157 (PDF)刘向东,翟保平,等. 转基因棉对棉蚜繁殖与取食行为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27-30(PDF)刘向东,张立建,等. 棉蚜对寄主的选择及寄主专化型研究. 生态学报,2002,22(8):1281-1285(PDF)刘向东,张孝羲,翟保平,孙魁龙. 棉花和瓜类上棉蚜相互转换后的生命特征研究. 武夷科学,2002,18:163-167 (PDF)刘向东,参编《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刘向东,张孝羲,等. 稻田蜘蛛群落对稻飞虱的控制功能作用研究. 生态学报,2001,21(1):100-105(PDF)刘向东,张孝羲,等. 棉蚜对棉花生育期及温度条件的生态适应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4):29-32(PDF)刘向东,张孝羲. 棉蚜对不同寄主的适合度及其季节型研究. 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47-750刘向东,张孝羲. 选择性药剂对稻田蜘蛛群落的影响. 昆虫知识,1999, 36 (2):67-70 (PDF)刘向东,刘莹,张孝羲 等. 单季稻田的蜘蛛群落及其与褐飞虱的相关性研究. 生态学报,1999, 19 (6):876-881 (PDF)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