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鸟巢论文知网

2023-02-27 18: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鸟巢论文知网

鸟巢型结构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颖美观的结构形式,主要可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目前对这种新型结构的研究尚不多见,仅限于对鸟巢型网架和索穹顶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对其他结构形式的性能的研究仍为空白。因此对鸟巢型结构的深入研究及理论的完善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针对鸟巢型的索网结构进行了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 目前已有研究的鸟巢型结构包括两种,即网架结构与索穹顶结构,本文为鸟巢型索网结构研究的首例。通过对以上三种结构在受力形式、用钢量、有效空间率、建筑美感和施工方法五个指标上对比分析及优化,结果显示索网结构形式是鸟巢型结构的较优形式。圆形鸟巢形索网是由统一长度、统一规格的悬索组成,本文中使用外环支撑点数和每条索两支承点间对应外环多边形的边数来描述鸟巢型索网的不同外部形态,通过对索网形态的对比分析,确定了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六种鸟巢型索网形式。 鸟巢型索网结构的静力特性分析中,本文主要采用了简化计算的方法,过程中运用连续性薄膜理论,把结构简化为薄膜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微分方程,实现了求解结构内力和挠度的目的。同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解析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鸟巢型索网结构的自由振动的特性分析中,求解结构自振频率与振型主要使用了两种方法,即基于能量法的计算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数值方法。计算得到鸟巢型索网结构自振频率的分布特征,振型的特点以及各因素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同时对BN245型到BN2410型的不同自振特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为结构的选型提供了依据。 论文最后总结了上述的研究内容以及结论与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本文对鸟巢型索网结构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力学特性认识,有利于此结构的完善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当年投资34亿建造的“鸟巢”,现在还有在用吗?变成什么样了?

一定要拨乱反正!特意翻了一下评论,真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评论集中在鸟巢是耗资巨大、摆设玩意、形象工程云云。虽然非此专业,但基于对鸟巢这个我最爱的北京地标的热爱,还是要抛开感情因素,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认真回答一次。

先说结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但鸟巢不一样,她以及一路之隔的水立方,无论知名度、经营利用还是溢出效应,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走出了一条别具中国特色的场馆运营之路。知名度想必不用多说,全中国最知名的 体育 场,这不仅因为是奥运会主场馆的因素,更是因为她漂亮啊,360度无死角的漂亮。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不重要。为回击这些评论,我决定从受批评最多的场馆利用角度着重谈一谈。

“鸟巢”投资大不大?最初建设估算是34亿元,后来因为安全等因素,减了10个亿。所以 整个建设成本不超过25亿。 而这个25亿很多吗?伦敦办奥运会节俭吧?主场馆伦敦碗从2007年开始建造,耗资约为7.85亿美元,算下来是鸟巢的接近一倍。明年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呢?据说光批准的工程造价费用就为13.5亿英镑(一说12亿美元),又是伦敦的近一倍。所以,中国真没有打肿脸充胖子,算是节俭办会了。

那么鸟巢建成之后亏本了吗?当然是不亏,首先,根据学术论文的披露,场馆运营费用确实不少,一年下来估计得有两亿左右。这里面包括不到1亿的折旧费用,8000万左右的运营费用,还有6000万左右的贷款利息(这个贷款现在是否还清不得而知), 所以每年收入起码得超过2.2个亿才能盈利。

那么鸟巢盈利了吗?通过见诸官方的采访文章或者学术文章, 应该说每年收益2亿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赚不了多少钱,但也没怎么赔钱。不过说实话,这个收入让我也有点失望,国内几个大型展览馆光展会租金就远超这个数。这说明开发利用的确实不够,可以做的更好。不过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重点是鸟巢的建设到底对不对得起纳税人!

第一是门票收入,这个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先谈谈个人观感。国外的 体育 场馆,我曾经去过悉尼和希腊的奥运会主办地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而鸟巢和旁边的水立方只要是节假日,那可是人如过江之鲫,特别是 旅游 团黄帽子、红帽子一排一排的可谓一景。说鸟巢是北京二环外最著名的地标,估计没有人会怀疑。北京 旅游 团到鸟巢即使不买票,打个卡总是少不了的。光这个知名度,建这么一个场馆就值了!更何况这个场馆还能挣钱!2018年,北京奥运举办十周年之际, 历史 参观人次超3500万!就算只有2000万人是买全价票(50元)的,那也收了10亿的费,占了总造价的接近一半。应该说,受益于中国的巨国效应,鸟巢创下了国外任何大型 体育 馆所没能实现的奇迹——仅仅是 旅游 门票,就可以轻松应付运营费用。

第二是各类大型活动收入。到2018年,鸟巢举办各类赛、演活动290余场,而一天的场租200万是底线,四五百万也不算多,那算算场租收入要多少钱?从空置率的角度来看,十年来,平均10天就有一场大型活动(很多活动少则数天,多则几十天),你说算不算闲置?这些活动一方面是自主举办的大型活动。举个栗子,根据官方数据,2009年开始的鸟巢欢乐冰雪季至今已举办八届,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项目实现自主盈利,成为北京市冬季具有代表性的 体育 文化品牌,对于推动冰雪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就带孩子去玩过一次,虽然价格死贵死贵,待了一天花了近千块钱,可是那居然成了我和孩子共同拥有的一次美好回忆。2012年推出视听盛宴《鸟巢吸引》,已成功举办了6个演出季,上演145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这个没听过,想必也是死贵)。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大型客场活动。北京奥运会后,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大利超级杯、南美超级德比杯、滚石三十周年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都在鸟巢举办。至于各种大小明星以在鸟巢举办商演成为是否人生成功的标杆,虽然由于观众席太多,往往成了“票房毒药”。据说五月天演唱会,就收入3000多万,滚石则高达4000多万。前两天更是举办了亚洲文化嘉年华,据说是鸟巢建成以来最大的舞台!

第三就是商业场地出租、特许开发等等。据估计,这个收入估计也占了20%左右。不过平心而论,鸟巢的商业开发还是有待加强。那么大的场地周围就没什么像样的、文化 体育 类的商业展览或者运营购物项目。我去皇马的伯纳乌球场转过一圈,那个皇马主题的tour真是超赞。而每个包厢还都有商业冠名赞助。建议鸟巢好好学学。

综上所述,鸟巢绝对没有让纳税人吃亏,再过几年把折旧、贷款什么的都还清,应该说巨额的盈利绝对没有问题。建议网上多些理性的观点。

那么再多说点,对于北京而言,鸟巢更是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且不说已经成为 08年奥运会的巨大遗产,更是来 北京必打卡的地标性建筑。最为重要的是,以鸟巢为起点的奥林匹克公园带动了从北四环到北五环乃至整个北部北京的 环境大提升、商业大发展、房产大繁荣 。从奥林匹克公园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北部居民节假日必去的休闲健身场所,这一片绿肺是北部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身为南城群众,我只能羡慕嫉妒恨。)至于房产方面就毋庸多言了,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房价甚至赶超中心城区,为我等小民可望不可及。虽然住不起,但至少遍及北京的奥运会场馆(例如五棵松 体育 中心,北工大羽毛球馆等等)可以让为我等小民可以较低的价格甚至免费地享受到北京市为百姓提供的高质量公共产品。鸟巢以及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钱花的值!!!

鸟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起初造价估算38亿;后来在博鳌的投资审查会上曾确定“鸟巢”投资估算35亿;后期高层研讨目标控制在31亿左右。实际造价与估算造价并不匹配,实际造价因为种种原因比估算造价低大概7-8亿。

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当初为举办奥运会投入建设的资金在千亿级,但实际给中国民间带来的收益保守估计仅两百亿,单单从经济效益方面讲,实际上亏损巨大。如今奥运会举办地成为各国刻意躲避的话题,毕竟是亏本的事情。

现在的大众多看到有关鸟巢的新闻多半是某某某的演唱会在鸟巢举办,亦或是某某某在鸟巢举办活动。鸟巢的风光不再也从一方面说明奥运会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风光!

鸟巢当初建造的价值不是34亿,可能很多人都记错了。当初拟定的价值是34亿,没错的,但是建了一半之后因为开支过大,又把预算腰斩了一部分,重新预算之后的建造预算变成了20多亿。

奥运会之后,这个鸟巢跟水立方的情况怎么样?具体我们不知道,但是后来听说是以每年10亿的价格出租了。那是几年前听说的情况吧,现在怎么样?又不知道了。

其实这些场馆建出来时巨亏的,听说所有的场馆和举办这个奥运会花费的钱是两千多亿,但是奥运会带来的民间收益就只有两百多个亿。所以为什么现在国际奥委会找不到举办国,因为现在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其实奥运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风光。

2008年,对于中国来讲是非常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中,中国有灾难,但是也有喜事,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鸟巢 体育 馆正式开始,这对于中国来讲是具有非常不一般的意义的,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可以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同时也能够证明,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地位,以及这样的能力去承办奥运会,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而当时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特地建立了鸟巢,水立方等建筑,供奥运会举办所使用,鸟巢 体育 馆就是奥运会的主 体育 场,同时也是我们如今的国家 体育 场,之所以会建造猪鸟巢的外形,是因为这里孕育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尽管钢筋结构直接暴露在外面,却是形成了不一样的外观特色。

当时这个 体育 馆被建造出来时,对外公开的信息中表示,主体结构设计可以使用100年,并且也具有抗震设防烈度8度,可以说,这是一个会长久存在的建筑,三年时,鸟巢方案被选拔出来开始投入建造,当时,而当时为了建造出这个鸟巢,国家至少投入了34亿人民币。

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这个 体育 馆也向大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不过大家也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花了34亿人民币建了一个 体育 馆来举办奥运会,那么,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个 体育 馆又该怎么办呢?事实上,如果关注过新闻的人,就会知道其实鸟巢 体育 馆一直都没有被荒废。

一方面来讲,鸟巢 体育 馆可以作为 旅游 景点对外公开,另外一方面,很多音乐人也会在这里举办演唱会,并且他们也以能够在鸟巢举办演唱会为骄傲,所以 体育 馆可不会就这么废了。

2008年中国举办了目前被国际奥组委认为是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水平最高,办得最好的一家奥运会。

不是吹牛的说2008年奥运会之后,其他国家再要办奥运会的话,那就不得不说是逊色太多了,不管你是后来的巴西奥运会还是伦敦奥运会,我们不好去评价了,只是大家心里面都有干脆眼睛里都有把尺子,孰好孰劣一目了然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确实是发展了各个方面进步了,无论从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的实力,真的是有目共睹的。

奥运会结束以后,整个奥运会的主场馆所在地鸟巢,就成为这次奥运会的一代遗产,其独特的设计结构,令人震撼的外观,感觉真的是高大上,外表看起来像一个鸟巢蜂窝藏的结果,其施工难度,那绝对非同凡响,一方的国家,这个图纸拿过去绝对难以实现,或者实现不了,能够实现鸟巢这一图纸的,就算我过了10年之后之际,世界上也没有10个国家能够原样copy出来的,当然啦,请中国的施工都有过去,问题就变成小case了。

不过目前来说应该是有专门的专业公司在运作,在平常没有人在里面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是作为北京的一个 旅游 窗口老百姓大概是50元左右的门票就可以进场观察。

如果汪峰也好,成龙也罢,想在里面搞一场大型的演唱会,那就要交棚租费了,估计最少也得几百万吧,据说以前也有的歌星想在里面搞一场演唱会,由于自身名气不足,整个鸟巢里面只有几百人在里面看,真的是浪费了这么巨大的空间啊。

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鸟巢的作用那真的是显而易见,在中国目前来说还没有可以替代的这么大的大型厂网吧,如果要想搞一场举世瞩目的大型文化 体育 活动,那么你最好直接签约鸟巢其影响力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每个来北京 旅游 的地方,除了过去的故宫天堂,长城天安门现在最需要去的大概就是鸟巢了吧。

34亿建设的鸟巢,基本上多数时间是处于空场的状态中。不过, 体育 场不同于 体育 馆利用率那么高,而且鸟巢现在叫“国家 体育 场”,地位在那里呢?关键时刻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天天用。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后,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是也将是这里,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鸟巢的再利用问题。 鸟巢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北京的著名 旅游 景点,这个景点非常受欢迎,节假日外地游客到这里的非常多。想参观需要门票,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场馆的运营负担。鸟巢在奥运会之后,就由北京市国资公司司进行商业化运营了,除了 旅游 收入,这里也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 体育 比赛不用说了,文艺活动也有很多。明星的演唱会在这里,明星的婚礼也在这里举行过,当年还有《中国好声音》也在鸟巢竞演。题主如果你要去北京出差,可以去鸟巢看看,去看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吧!到2017年为止,鸟巢已经实现了三年的盈利。鸟巢每年的各项收入加起来据说超过了2亿人民币。

对了,当年鸟巢的审计是带顶棚的。也就是可以关闭顶棚将 体育 场变成 体育 馆,可是考虑到造假实在太高,顶棚的设计就被取消了。预算32亿,现在看是没用上。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人留下了什么遗产?鸟巢,可以算作一个。鸟巢其实也是奥运场馆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盈利的场馆,其他很多的场馆都处于亏损运营中。

公开资料投资方的信息是这样的——项目总投资为313900万元,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出资58%,即投资182062万元,中信联合体出资42%。在中信集团联合体42%的投资中,中信集团所占比例为65%、北京城建集团所占比例为30%、美国金州公司所占比例为5%。而中信集团的投资又分为内资部分和外资部分,其中,内资部分占中信集团投资比例的90%,外资部分仅占10%。

怎么样了!当然是继续用啊!平时是 旅游 景点参观还要门票的,每年还有世锦赛、足球赛、演唱会等等赛事举行。

举办这个奥运会花费的钱是2000亿多,但是奥运会带来的收益就只有200个亿。

直接导致了现在没有国家再想去承办。

奥运的奢华之风,这本身就偏离了奥运精神。

中国还是很穷的。一般平民连病都生不起。大病就是等死,很多乡村小孩读不了书。很多城镇下岗工人还没房住。偏远山区贫困还有几百万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鸟巢和水立方是不会亏本的,每天有数不尽的游客来这里观看,经济效益应该很乐观。只是这个庞然大物将来该怎么办?一旦报废怎么处理?应该是个难题。它不像伟人故居,我们祖祖辈辈都会去瞻仰,而且维护费不多,鸟巢和水立方就不一样了,光维修费就不得了啊,而且人们不会像瞻仰伟人故居那样充满感情,所以,游客会越来越少。

鸟巢,大库叉,这两个建筑把中国人脸都丢尽了,什么玩意,太难看了。这也反映了中国目前缺乏大师,缺乏人才的囧境。西安火车站修了一个宽八十多米的城门,真是出够了洋相。一下子亮出了六百年前的人和现代的人在艺术修养上的差距有多大。你看看西安东门,西门的建筑,多美啊,你再看看火车站的城门,只有长着猪头的人才能搞出来。

关于奥运场馆的后期利用的论文或资料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后,巨额的场馆设施维护费用成为长野的大包袱;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部分场馆废弃,少数场馆进行拆除卖废旧建筑材料;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30多个奥运场馆,每年1亿多欧元的高昂维护费用让雅典叫苦不迭……

辉煌过后遭遇尴尬。几乎每次奥运会结束后,主办方都要为大量体育场馆的运营伤透脑筋,一些主办城市,甚至因此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成为世界性难题。

“鸟巢”“水立方”……一批梦幻般的奥运场馆,在这次堪称经典的盛会之后,命运究竟如何?场馆赛后利用,能否如同北京奥运会本身一样,成为又一次“中国式奇迹”。

综合新华社  

人多体育场地少成苦涩的“先天优势”

一个苦涩的“先天优势”使得北京在奥运场馆利用上占有先机——中国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实在太少了。

根据2004年开始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当时在北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平方米,而在这2.2平方米中,还有很多场馆并不对外开放,当时的开放率仅为58%。

与此同时,日本的人均场地面积是19平方米。欧美体育大国的人均场地面积更高。尽管为了举办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新增了12处场馆,建筑面积达到71.7万平方米,但除以巨大的人口基数,北京的人均场地面积增加得并不多。北京的人均场地面积在全国还是靠前的,全国人均场地面积仅有可怜的1.04平方米。因此,场馆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这,就是北京的苦涩的“先天优势”。

拆了浪费,留着更浪费

北京修建场馆前已有准备

拆,还是留?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一些主办城市在奥运结束后将不再具有更大利用价值的场馆和配套设施拆除,土地另行规划使用。拆了浪费,但是留着更浪费:毫无尽头的巨额维护、运转费用足以让一个城市不堪重负。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主办城市越多利用已有设施,将来就会少负债。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在场馆修建之前,就要做好奥运闭幕之后继续使用的规划。

北京就是这么做的——在奥运场馆建设的初期,就从整体布局、赛后利用、市民需求、社区配套和市场运营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和统一规划。北京奥运会场馆在建设规划之中特别注意到兼顾集中与分散的原则。奥运会场馆主要集中在北京城市的北部和西部,共分为4个区域,包括一个中心区和三个分区。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3个分区分别是大学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

可以说,“在北京高校新建一部分场馆,赛后成为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满足学生在室内上体育课、开展大型活动的需求”以及“把一部分场馆建设在人口稠密、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大型社区”,成为北京奥运场馆规划的指导思想。4大区域中,北京奥运中心区作为场馆和设施最集中的区域,奥运会后将成为一个集展览、体育、休闲、商业等活动于一体的大型高品质区域。而大学区的场馆都坐落于各大高校校园内,赛后主要用于教学、训练、比赛等。

北京西部缺乏大型的体育设施,五棵松体育中心将很好地填补这个空白。五棵松场馆赛后将为周边社区的居民服务,有效缓解城市西部公共体育设施的紧张状况。至于北部风景旅游区的顺义水上中心和乡村赛马场,由于水上、马术项目是旅游者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奥运会后该区域将成为很有特色的旅游场所。高校奥运场馆的建设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乒乓球馆在北京大学、摔跤馆在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的体育馆在北京工业大学、柔道和跆拳道馆在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的高校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参与单位,有四所高校新建了奥运会比赛场馆,两所高校的体育馆经过改造成为比赛和训练场馆,首都数十万大学生从中直接受益——建在大学里面的体育场馆,根本不存在奥运会后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对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杜巍并不担忧,“筹备奥运会七年当中,大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提高,体育人口在逐年增加,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经超过50%,北京将引导大众有偿进行体育消费。

在“水立方”冲浪

到“鸟巢”观光、购物

把奥运场馆尤其是主体育场建成城市新地标,是很多奥运主办城市的追求,为此不惜投入高额的建造费用。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提出忠告:“大家总想修建宏大而昂贵的建筑。比赛时爆满,门票收入对主办者很重要。但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能否把比赛场地修建得恰如其分,在赛后仍能使用。”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有关方面早在2006年初就开始制订奥运后的运营方案:划分为七大运营板块,包括商业楼、网球场、热身厅、戏水乐园,甚至还包括了商业区。为了适应赛后运营,“水立方”的1.7万个座位赛后将被拆除1.1万个,降低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剩下的6000个坐席也满足了国际泳联关于举办世界比赛的场馆必须拥有4000以上坐席的规定,使“水立方”继续保有举办大型游泳赛事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通过奥运赛后改建,“水立方”的竞赛功能面积届时将只占到总面积的21.4%左右,此后将是一个戏水乐园,运营的主体是人造冲浪海滩,围绕它的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将是北京最大型、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为将来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鸟巢”共设10万个坐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2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根据规划,“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以提高场馆使用效率。

事实上,作为闻名世界的建筑奇迹,“鸟巢”早在竣工前,光靠旅游就收益不少。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鸟巢”里面每天“高朋满座”,这其中不乏田径爱好者,但更多的人,还是来现场感受“鸟巢”。跟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相比,北京奥运会后场馆利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国人日益高涨的旅游热情。光靠观光旅游,“鸟巢”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像“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会场馆,都有自己的业主。以“鸟巢”为例,2003年,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中标成为“鸟巢”项目法人合作方,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

与此前由缺乏专业经营人才的体育部门负责场馆赛后利用相比,把场馆交给企业,用30年的经营时间来完成它的回收,无疑是一大创举。  

视点

场馆利用不能盲目追求利润

辛华

奥运会后,由业主来经营场馆,是一大创新,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企业自然要追求利润,是否会将老百姓挡在场馆之外?

这首先要搞清一个概念:奥运场馆是经营性的,还是公益性的?

用北京奥组委官员魏纪中的话来说:奥运场馆毕竟是公共设施,政府在其中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像税费的减免、财政的投入,所以即使在建设中吸纳了民间资金,但奥运场馆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质。所以奥运场馆经营的利润应该受到限制。

魏纪中曾表示,北京奥运场馆日后的经营可以参考国家大剧院的经验。国家大剧院也是一个投资很大的项目,但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补贴,所以它可以推行一个合理的票价体系,能让大家买得起票。所以,奥运场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较低票价向百姓开放的。

因此,合理的收费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既能使企业经营场馆有利润,又不会群众健身“进场无门”——场馆赛后利用,最主要的还是“人”,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赛后场馆利用,终是一句空话。

同时,建在大学内的场馆,也面临一个如何向普通群众开放的问题。北京市体育局表示,北京将继续促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这也是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奥运会赛后场馆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虽然在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方面做了大量与细致的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将面临不少难题。直面困难、解决问题,在奥运场馆赛后有效利用方面探索出宝贵的经验来,这也是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后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继续贡献。

眼界

昔日奥运主体育场今何在

雅典:沾满尘土,成希腊财政黑洞

雅典奥运会场馆建设、奥运会运营和其他相关支出达120亿美元。由于奥运前,雅典对奥运场馆建设规划不够周全,尤其场馆的建设支出、场馆的赛后利用、场馆建设工期等方面存在很大隐患。奥运会结束后,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迟迟没有定论,这也导致了希腊政府目前每年仍需投入近1亿欧元的维护费。多年后,一座座漂亮的体育场馆沾满了尘土,无人问津,曾经被认为会是雅典奥运会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场馆成了财政上的巨大黑洞。

悉尼:6年组织38个项目比赛

悉尼奥运会后,悉尼奥运会的许多运动场馆都破产了。作为奥林匹克历史上容积最大的体育场,高昂的维护费让澳大利亚政府每年至少损失几千万澳元。为此,从2003年起,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组织了38个项目的体育比赛,其中有400万观众到奥林匹克公园观看比赛,130万观众光顾主体育场观看比赛。奥运会后举办的橄榄球联赛单场观众纪录为109874人。目前每周3000人到高尔夫训练场参加娱乐健身活动,每周1600人到网球中心打网球,13500人参加250次学习游泳和田径赛事活动;奥林匹克公园还举办南半球规模最大的悉尼复活节展示,奥林匹克公园每年吸引550万人游客。

亚特兰大:变身棒球队训练基地

与洛杉矶不同,亚特兰大的体育场馆是在改造、拆除、重新利用的情况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赛后的改造工程量相当之大,奥运会之后,一些比赛场地改造成职业赛事专用棒球场,成为亚特兰大棒球队的基地和训练基地,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赛后每年使用82次左右,基本上没有空置期。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由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出资2.89亿美元建造。在建设之初奥运会组委会与亚特兰大英雄队和亚特兰大市政府签订了一个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组委会出资兴建,奥运会结束以后运营管理权力移交给亚特兰大英雄队,由其运营30年以后产权移交给亚特兰大富尔顿县政府。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以后,奥运会主体育场的2/3被拆除,仅留1/3作为亚特兰大英雄队的比赛场馆。改造、拆除、重新利用使亚特兰大的运动场馆基本上得到了合理的应用。

汉城(首尔):改建为休闲娱乐中心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方面也将其改建为一个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休闲娱乐中心。

洛杉矶:成为橄榄球袭击者队主场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洛杉矶奥运会主要场馆设施都成为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比赛场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纪念体育场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纪念体育场成为洛杉矶一家职业橄榄球俱乐部袭击者队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橄榄球队的主场。

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科技创新论文(要原创)

鸟巢、水立方中的科技
  大家都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体育中心是一个很大很漂亮的鸟巢样式,国家游泳中心则是一个很漂亮的充满着气泡的水立方,但是庞然大物下面究竟隐藏着哪些方面的技术呢?今天科技小论文将带领您解开这些什么的建筑物。

  首先我们来说“鸟巢”,鸟巢建筑是基于国际建筑领先地位的,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在空间技术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首次将空间技术应用到建筑物结构框架上的一个重大创举。它是由我国多为建筑方面的专家通过进行可行性验证和安全构架验证而决定实施的一个重大工程,于是 鸟巢成了 我国2008奥运会的一大标志之一。他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

  首先在设计结构上,采用空间技术的鸟巢,在最大程度上介绍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节约了成本,并且形象完美纯净,是奥林匹克的一大亮点。

  “水立方”以方型的建筑形态体现与“鸟巢”和谐共生的中国文化理念。“水立方”钢结构采用了新型的基于气泡理论的多面体空间钢架体系,属于国内外首创,是一个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着许多国内外前所未有的课题 题将通过对新型空间结构几何构成与优化、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结构风雪冰试验、各类节点和杆件计算方法与实验、室内环境声光电热研究、ETFE立面装配系统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将最终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同时纳入国家新版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等课题立项目标。

  大家知道了吧 原来水立方和鸟巢是这么回事,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长一双发现创新的眼睛,相信将来你也可以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想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