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心肌炎论文文献

2023-02-27 17: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心肌炎论文文献

新冠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引起心肌炎,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但也可能不会引起心肌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14天,多数为3-7天,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 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心肌细胞,或者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就可能会导致心肌炎,出现胸闷、胸前区压迫感、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表现。但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情较轻,且新型冠状病毒仅侵犯上呼吸道,则一般不会引起心肌炎。

一篇关于心脏病的小论文,要求覆盖所有与心脏有关的疾病,求指正!

呵呵……

1,结构上,第一部分说心脏病,第二部分说心脏疾病与猝死,第三部分预防猝死,那么你如何定义猝死呢?

2,第一部分里,分先天性/后天性没有错,风湿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也属于后天性呢?心肌病你如何分类呢?

3,先天性心脏病多数为散发,所以2应该也加上可能

4,呵呵……有医学背景尚且很难知道所有跟心脏有关的疾病,况且你个没有医学背景的?好多表述不清,术语不对……“主动脉夹层”可以累及冠脉,“川崎病”一类表现就是累及冠脉,很多目前尚认识不了的各种综合症:21三体就不说了,Noonan,Marfan,等等等等

5,心脏外伤呢?感染性心内膜炎呢?

6,预防猝死……猝死没有明确定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猝死,大量心包积液可以猝死,外伤不说了,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猝死,主动脉夹层可以猝死……

7,最关键的,你写这篇文章想要说个啥问题?最后结论如果是感冒运动与心源性猝死,大可不必铺这么大范围。

请问一下心肌炎是一种什么病

  4月8日 21:05 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主要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大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可得以完全康复,少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发展为非特异性扩张型心肌病。本病可见于各年龄组,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

  病情轻重相差悬殊,常因心悸气促、胸痛、胸部不适及心前区疼痛,乏力、头痛、晕厥引起注意。 心脏的大小正常或扩大,伴心律失常。

  急性期应卧床体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心电监护。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原发病毒感染,近年来提出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另外,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变化,防治病毒性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如在感冒或腹泻的急性期或起病1-3周内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急性期内应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如有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的现象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向医疗急救中心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不引起症状为度,但应避免妊娠、较剧烈运动、饮酒及其他对心脏有害因素,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遵医嘱服药治疗,一般应休息3-6个月,才可逐渐恢复工作。
  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知道

左智杰论文论著有哪些作品

左智杰的论文论著有:
1.自拟养血祛风汤的临床应用。
2.刘弼臣从肺、脾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
3.浅刺治疗感染性疾病31例。
4.新生儿窒息后血钙血钠变化分析。
5.黄芪辅助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观察。
6.芪芎止痛汤治疗内伤头痛72例。
7.博精诸家,情系医林——柯与参生平简介及临床经验拾零。

心肌炎的治疗?

心肌炎的治疗通常为辅助支持疗法,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自限性疾病),主要是针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处理。
体力活动
急性心肌炎患者应避免乏氧运动。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鼠模型显示,持续高强度锻炼增加死亡率,并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心肌炎是年轻运动员猝死的原因之一,2005年贝塞斯达第36次会议指出,疑诊心肌炎的运动员需停止各种竞技性运动6个月以上。左室结构、功能恢复正常,且无心律失常时可参加训练及比赛。对心肌炎合并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建议参加适当体育锻炼。
心力衰竭的治疗
可分为药物及(或)机械辅助治疗两方面。根据现行心衰药物治疗方案,需依据NYHA功能分级应选用以下药物: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ARB等。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即使采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但是病情仍继续恶化的,选用机械循环辅助支持或体外循环膜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为患者康复或心脏移植提供桥梁。即使患者起病急骤或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时,经积极规范治疗,仍有良好的预后,其生存率可达60%~80%且心功能能恢复正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三方面。对于无自觉症状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不多时,应积极治疗心肌炎,可暂且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ACC/AHA及ESC于2006年颁布的指南,应对有症状的或持续发生的心律失常予以治疗。有症状的或持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积极治疗,必要时使用胺碘酮。心肌炎患者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异丙基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若阿斯综合征发生,则需植入起搏器,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2013年ESC建议急性期不考虑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而对于急性期过后的心律失常治疗遵循ESC指南。
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三方面。对于无自觉症状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不多时,应积极治疗心肌炎,可暂且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ACC/AHA及ESC于2006年颁布的指南,应对有症状的或持续发生的心律失常予以治疗。有症状的或持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积极治疗,必要时使用胺碘酮。心肌炎患者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异丙基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若阿斯综合征发生,则需植入起搏器,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2013年ESC建议急性期不考虑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而对于急性期过后的心律失常治疗遵循ESC指南。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可直接清除病毒,中和抗体,减轻心肌的炎性反应,抑制病毒感染后免疫损伤等作用,但在研究中,对于新发的扩张型心肌病及心肌炎成人患者,IVIG的应用未发现有益处。对儿童患者治疗的研究显示,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应用可以使左室功能恢复并提高生存率。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心肌炎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不主张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近年来文献与研究显示,对重症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肌活检证实为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性反应者,应足量、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应该短疗程应用,对于轻症病例,不宜使用。
免疫吸附疗法
免疫吸附疗法的目的是吸附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及清除抗多种心肌细胞蛋白的抗心肌抗体。有证据显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既能改善心功能,又能减少心肌炎性病变。该疗法仍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观察中。
抗病毒治疗
心肌炎病因中常见的是病毒感染,但大多数心肌炎患者诊断时据前期感染数周,因而在实施阶段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小鼠模型及少部分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可见,抗病毒治疗(病毒唑或干扰素)可防止心肌炎转为心肌病,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降低病死率。对于慢性扩张型心肌病伴有病毒感染的患者,干扰素的应用可抑制病毒,辅助、调节免疫功能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其他护心治疗
心肌炎患儿应给予低脂低盐饮食、限制体力活动以降低心脏负担,尤其是急性心肌炎及暴发性心肌炎急性期时应卧床休息或限制体力活动至少6个月直至左室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心腔大小正常及无心律失常。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1,6二磷酸果糖(FDP)、辅酶Q10、维生素C等保护心肌细胞。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