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成本考核论文题目

2023-02-27 14: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本考核论文题目

1. 试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2. 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3.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4. 试论资产的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6. 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7. 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价值计量与摊销研究 8. 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 9. 试论会计环境
10.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结构 11. 绿色会计初探
12. 绿色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13.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 14. 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思考 15. 对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再认识 16. 政府会计基础的比较研究 17. 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活动 18. 上市公司的会计问题研究 19.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20. 关于成本考核指标的探讨 21. 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22. 作业成本法核算初探 2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24. 对作业成本管理的认识 25. 试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6.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的探讨 27.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28. 代理理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29. 试论会计规范 30. 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关系的研究 31. 重组会计研究 32. 破产会计理论研究 33.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评价 34. 对新型责任会计初探 35. 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 36. 建立和健全会计市场的探讨 37. 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 38.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39. 浅谈会计文化及其构成要素

我是会计专业的,去农商行实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写什么题目?

1. 试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2. 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3.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4. 试论资产的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6. 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7. 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价值计量与摊销研究 8. 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 9. 试论会计环境
10.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结构 11. 绿色会计初探
12. 绿色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13. 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 14. 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思考 15. 对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再认识 16. 政府会计基础的比较研究 17. 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活动 18. 上市公司的会计问题研究
19.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20. 关于成本考核指标的探讨 21. 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22. 作业成本法核算初探
2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24. 对作业成本管理的认识 25. 试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6.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的探讨 27.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28. 代理理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29. 试论会计规范
30. 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关系的研究 31. 重组会计研究
32. 破产会计理论研究
33.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评价 34. 对新型责任会计初探
35. 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 36. 建立和健全会计市场的探讨 37. 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 38.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39.
浅谈会计文化及其构成要素
40. 借款利息资本化有关问题的研究 41. 浅议可转换债券及其会计处理 42. 论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43. 存货准则中有关问题探讨 44. 成本报表体系问题研究
45. 浅议收入的含义及其层次结构 46. 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 47. 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48.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 49. 试论会计信息的地位与作用 50. 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51. 物价变动条件下会计核算的现实选择研究 52. 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探讨 53.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剖析
5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探讨 55.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56.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的探索 57. 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58. 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59. 如何构建会计监督支持系统 60. 关于企业商誉评估的思考
61. 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研究 62.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63. 行为会计探讨
64. 资本市场与会计准则
65. 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
66. 资产计价目标和计价方法之间关系研究
67. 企业激励制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关系的探讨 68. 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 69. 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方法的探讨 70. 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71.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探讨
72. 关于企业实行责任会计的调查报告及其分析研究 73.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情况的调查研究
74. 《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 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 76.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77. 实质重于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78.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79. 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 80.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 81. 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82. 论资产减值会计

会计毕业论文选下面哪个课题最好写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会计
  上市公司以操纵利润为主要目的,向市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的现象,在我国不乏其例,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以后,根据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重新建立曾经崩溃了的资本市场,迄今已60多年,其市场发育程度之高,监管力度之大,一直被人们誉为全球的表率。同样,在会计上玩弄“数字游戏”最早的也是美国的上市公司,它们还把操纵利润美其名日“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近年来,这种现象滋长蔓延,愈演愈烈,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深感不安。从1997年起,SEC主席约瑟·利维特(Arther Livett)大声疾呼,为了贯彻SEC的宗旨,维护资本市场的信誉,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不能容忍这种败德现象的存在与发展。

  一、关于“数字游戏”

  数字游戏集中表现在内外串通,共同作弊,操纵公司盈利,在所谓“利润平滑” (income smooth-ing)上做文章。上市公司股价是同市场对其预期盈利信息相关的。这样,公司就面临如下的压力:为了保证股价的平衡,就必须达到市场所预期的盈利。本来,这种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促使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从而通过正常渠道来增加企业的盈利。可是一些公司却企图走“捷径”(实际上是走邪路)去达到这一目的。公司的经理、审计师、证券分析师共同参与了操纵利润的数字游戏。在公司经理的授意下,证券分析师描绘了一条平滑的利润曲线,来满足投资人的盈利预测;公司编制报表,使盈利数字符合盈利预测;审计师则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予以确认。整个过程是以虚构的“美好”愿望代替忠实的信息报告。其结果显然导致盈利信息以至整个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大滑坡,误导投资入,使人们丧失对市场投资的信心。

  在美国,目前上市公司在利润作假方面采用了五种常见的手法:

  (一)一次性地在资产负债表上冲销“大量的公司重组费用”

  公司决定重组(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时会发生重组费用。有时这种费用是巨大的。理应采用“递延法”(deferred method),而不是“流尽法”(flow-throughmethod),将递延余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逐年注销盈利。但有些公司却将巨大的重组费用一次从资产负债表上完全抹掉,大幅度地降低当年利润,甚至表现为一次性亏损(one-time loss)。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市场预测发生改变或公司盈利不足时,已注销的重组费用可进行保守测算,所谓被夸大的重组费用将又变成公司另一会计年度的收入。

  (二)收购兼并会计的所谓“创新”

  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中,都兴起了收购兼并等联合之风。在收购兼并中,通常采用购买法,收购价经常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按会计惯例,此一超过额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商誉,并按不超过40年分年摊销,但是,兼并会计的“创新”,却把应确认为商誉的收购价超过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为“研究与开发费用”(R&D),也予以一次性摊销:创新会计的另一手法是在兼并收购的幌子下预提大量经营费用(确认为负债),这当然也是为了秘密储存盈利。

  (三)滥用重要性原则

  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通常用于区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前者应确认为资产,按规定期限计提折旧(竭耗)或摊销;后者可直接列为当期费用。为了明确重要与不重要的数量界限,FASB在第2号概念公告的附录C中,分别根据权威会计文告中摘录的有关规定,列示了一个有关重要性的数量指南的实例(见 FASB ConcePt No.2 Par.167)。这个实例说明:没有一个绝对的百分比可作为每一个项目重要与不重要的划分标准。制定此种数量标准,必须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决不能一刀切,也不应随意更改。如今有些公司却故意制造数字上的错误,而后诡辩说,这种错误达不到重要性要求,对报表总计影响很小,可以略而不计。这样,由于滥用重要性原则,就搞乱了盈利数字。

  (四)根据不真实的假定去估计负债,形成混杂的秘密准备

  有些公司还根据与事实不符的假定,在利润较高的年度估计一些费用、损失,如退货损失、贷款损失、保修费用和或有负债,使之形成秘密准备,把多余的利润储存起来,以便在业绩不佳年度“以丰补歉”,进行利润平滑。

  (五)提前确认收入

  有的公司为了虚增利润,不遵守收入确认的标准,提前确认(本不应该确认)某些收入。例如:有些收入的确认是在销售完成之前,甚至货物起运之前(按照会计惯例,只有销售绝无问题的大宗农产品或贵金属才允许在收获后或采掘并加工成成品后,立即予以确认)。有的则在客户保有退货权的期限到期之前或客户有权推迟购买时也进行了收入的确认。上述收入的确认表面上似乎只不过把收入确认的期限提前,实际上存在着收入不能实现,从而不应予以确认或必须撤消确认的可能性。

  上述各种玩弄会计数字的手法,经常是在会计准则未予明确规定或准则的规定含糊不清时采用。准则的质量不高使弄虚作假者有机可趁,成为他们虚构利润的防空洞。

  二、完善的市场要求高质量的信息

  资本市场是一个最具活力、最为开放的市场。资本市场的完善在于它有高质量的、参与市场竞争各方都可以信赖的信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的财务报告。不论在美国或其他任何实行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与地区,依照证券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在证券交易监管机构的监督下,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其他中介机构(如证券分析师组成的机构)应当共同向市场作出庄严的承诺,定期并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当是真实、公允、可比、充分披露和透明的报告。按照Livett的说法,这种财务报告尤其是作为财务报告核心的财务报表,应当能够提供一家公司如下的真实财务图像:本期发生的报告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推后;不计提所谓预防未来利润下滑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不平滑利润而人为地造成一个似乎是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发展假象。总之,必须表现企业财务状况与财务业绩的真实。

  当前,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竞争、技术和全球化的三股力量汇合在一起,不断地激发伟大的创造和革新。新现象、新发明、新创造,不可思议地重塑我们的世界,金融创新、交易创新,每天都向会计提出新的问题。至于网上信息、实时新闻和专注于商业新闻的频道,已经改写并正在改写人们收集和传递财务信息的传统方式。

  这一切都说明: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正处于日新月异之中。但是,Livett强调指出,即使我们的环境与条件改变了,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观念并没有改变。证券监督管理的宗旨不能改变:因为这种观念和宗旨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确保财务报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不论在理论上或在实务上都不允许市场变质。市场的质量是什么?它主要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对投资人的诚信度和透明度的庄严保证。市场的质量又集中表现为向市场传递的各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运行的血液,是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特别是让虚假的财务信息在市场泛滥,则公平、有效的市场是绝不可能形成的。

  只有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才能使所有参与者平等地、公开地获取真实而相关的信息,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高质量。

  三、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强化审计以及其他防范措施的作用

  (一)推动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为了解决美国资本市场中的数字赌博,Livett首先想到的是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要求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完成核心准则的制定,如果得到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的认可,将成为各国在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在美国的市场)上市或进行跨国融资应提供的财务报告的依据。因此,对美国而言,不论在国内和在国际两个方面,都要求会计准则高质量。虽然有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确保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但是,反过来却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必得不到保证。在会计准则中,“高质量”的含义是难以讲清的。不过,Livett和FASB都认为,还是有若干反映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属性是可以识别的。

  Livett把这些属性(他称之为“目标”,并主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提出)归纳为:1、准则必须包括已制定会计文献中被普遍接受的综合性会计基础概念的核心部分;2、准则必须高质量——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投资人利用这些信息在不同期间能够有意义地分析公司的业绩;3、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1)每一项交易或事项不论在何时何地发生,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按照相似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2)世界的审计师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必须按照一致的口径严格地予以解释和运用。

  美国FASB在1998年12月的一份“报告”中也阐述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也是主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特性。FASB的见解实际上是对Livett主席的补充。但“报告”特别强调Livett所没有强调的两点:第一,要尽量减少以至避免明确的或默认的备选方案;第二,会计准则的表述要明确而不含糊。

  (二)SEC的九点行动方案

  针对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证券分析师相互勾结并得到有些审计师的默认所进行的数字游戏,Livett代表美国证交会宣布了九点行动方案。

  1、旨在改进会计框架的六点行动(六点方案)

  (1)SEC要求公司如改变会计假设时应详尽披露这种改变的影响,其中包括增加一张财务报表附表,该表的项目除反映期初期末余额外,还应包括所有调整在内的当期变化;(2)通过AICPA请注册会计师明确对购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R&D)进行审计的基本规则;(3)SEC将发布“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 principle)的指南,“重要性”不能只指3-5%或6%等数量的界限,而应当有质的说明(即给予定性);(4)SEC对“收入确认”也将发布一个解释性的指南;(5)建议由FASB研究“负债”概念的解释和指南;(6)SEC的检查和执法队伍将加大监管力度,主要检查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预提债务,进行大额冲销或其他操纵利润的行为。

  2、加强外部审计质量的要求(即第七点方案)

  SEC要求有关方面研究审计委员会的作用的同时,SEC首席会计特纳(Turner)在1999年12月7日AIC-PA27届年会讨论关于现有SEC发展时,提出了高质量(high quality Audits)的11项属性③;

  (1)以诚信为基础的独立性形象和无可非议的职业道德来建立审计目标;你保持骨气和毅力(spine);(3)高质量的审计职业人员意味着他们对投资公众——最重要的委托人——承担服务的义务;(4)要着眼于向审计师提供为完成成功的审计所必需的技术上的持续培训——培训应从组成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并贯穿于执业的全部生涯;(5)审计师具有利用迄今为止的新技术的能力,并能从新技术中得到有用的东西;(6)审计要具有现代企业的知识和他们与委托审计的企业相联系的风险意识;(7)具有有效的质量保证方案;(8)审计准则和足够详细的审计程序、指南总起来应能保证获得公众的信任;(9)要能向客户提供关于如何改进其财务报告质量的过程、程序和结果;(10)有一套充分健全的审计方法体系和审计程序;(11)由于成功的审计所必需的审计专业基础建立在若干关键性成功因素之上,对于关键性成功因素完成得好坏,要有包括奖励和惩罚在内的恰当的奖金计划。

  3、充分发挥审计委员的作用(即第八点方案)

  这里说的“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ttee)相当于我国公司的监事会,是负责公司内部审计的机构。这个机构对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防止管理当局弄虚作假应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往往流于形式,根据Livett的报告,有的每年只开两次会议,每次在例行的董事会开会之前,历时15分钟,其作用仅限于满足程序上的要求。

  显然这样的审计委员会对股东的利益不能起保护作用。强化内部审计对于防范管理当局玩弄数字游戏非常必要。根据Livett的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证券商协会在1988年成立了一个一流专家小组专门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作用。该小组除1999年2月8日提出10点公开建议和若干有价值的良好实务外,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积极的建议。

  4、文化观念的更新(即第九点方案)

  Livett在“数字游戏”的演讲中最后强调:防止数字游戏的根本措施,在于公司管理层和证券分析师等进行文化上即观念上的更新。那就是公司管理者和为它服务的证券公司都必须记住:公司的根本的长远利益是财务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因而老老实实地从事经营,争取真实的经营业绩,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和长足的发展,玩弄盈利数字只能蒙蔽投资人于一时,欺诈取巧最终总是会彻底暴露,导致公司自取灭亡的。

  四、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保证我国建成现代化的富强国家。但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过20年,我国的资本市场诞生的历史更短,发育很不成熟,对弄虚作假、操纵盈利的行为更需要防患于未然,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否则,不仅危害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正当权益,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而且给会计和财务报表本身的信誉,也带来巨大的伤害。

  借鉴美国的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为了防止会计数据与信息失真,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立法,严格执法,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会计作假的打击力度。市场经济是各种经济利益集团的参与和结合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市场的有序运行,依赖各经济利益集团正当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应履行的义务由法律强制执行。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首先依靠法律,会计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规范经济行为,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

  我们高兴地看到,去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将在今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是一部很有针对性,旨在加大打击会计数字作假的力度,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法律。

  新《会计法》对会计行为弄虚作假防范规定之严密,责任人之明确,处分之严厉,都是前所未有的!显然,也都是切中时弊的必要而合理的规定。我们已处在市场经济之中,如果有人却以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而可以为所欲为,那将是大错特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做假账、编假表,玩弄各种操纵会计数字(特别是利润数字)的手法,是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违纪甚至犯罪的严重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和打击。新《会计法》的实施和坚决执行,必将给那些玩火自焚者以严厉打击,在会计行为中伸张正义,还会计的本来面目——反映经济真实。

  第二,为了更好地贯彻《会计法》,防止会计和报表作假,还有两点必须重视。一是要有配套的法规来加以配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相应地修订刑法、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进一步建立健全由中国证监会制定的证券监管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力度。要像美国SEC那样,不断地对“数字游戏”进行口诛笔伐,揭穿各种作假手法,同时,采取果断的惩罚措施。二是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今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与修正、都应当贯彻《会计法》的基本精神。借用美国SEC主席Livett的话说,应确保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的高质量。《会计法》的有关条款与要求,总是比较原则,因此需要准则和制度予以具体体现。比如:什么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合理确认标准和恰当的计量方法?为什么这些标准和方法不能随意改变?改变之后的经济影响如何测定?各项会计报表要素在什么条件下才算既不提前确认,又不推后确认?采用什么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进行披露才算如实反映?如何具体地分析解释“虚例”、“多列”、“少列”或“不列”等等,就需准则、制度具体地予以规范。准则、制度中的解释和规定决不能含糊不清。当然也要考虑到,会计环境千变万化,准则和制度的规定既要严密,也要留有余地。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灵活性。由于会计核算允许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估计与判断,允许运用“递延”、“应计”、“分配”和“摊销”等会计程序,在这些环节的规范上,应明确分清合法合规与违法违规的政策界限。

  第三、防止弄虚作假,关键在于要对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要使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行为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财务报告更不是抽象数字。会计行为是否合法合规,会计数字是否反映经济真实,代表着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切身经济利益是否得到正确的揭示,从而涉及到种种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能否正确地予以处理。在这个意义上说会计数字里面有政治,是很有道理的。对会计人员来讲,会计行为合法合规,记账编表有根有据,既能自觉地抵制和监督经济舞弊,更不参与会计做假,这就是讲政治,就是在自己的职业中,遵守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标准!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以下哪个题目容易写啊

1.每个都不难写
2.每个都有好多资料
3.你要想写论文,就得自己掂量自己对哪方面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第一个题目写的是上市公司的,你有上市公司工作的经验吗?如果没有从何下笔?
论文难写或者好写不在于我们这些人怎么看,而在于你自己的把握。
希望您记住以下几点
1.自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2.题目要深度与导师沟通,参考导师的意见
3.选题确定后,开始围绕选题找资料,知网这个资料库我就不说了
4.现在写的只是综述,很简单,梳理清楚,照着一个模板套就行了。
5.希望你能理解,如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时联系我,百度hi

请大家帮忙给我整个论文,论文题目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摘 要]:现代企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而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因此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应立足于整体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成本管理 现状 思考

现代企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而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因此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应立足于整体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本文就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立足点以及怎样进行成本管理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 企业价值补偿不足
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企业资产价值流失严重,价值补偿不足,而且企业一般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2、 产品损失成本增加
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原材料质量不好,运输管理不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品,废品造成的质量损失严重。
3、 企业成本信息核算失真
成本核算不实,一方面是核算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为达到某一目的进行人为调节成本数字,潜亏严重,企业虚盈实亏。
4、 成本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由于近年来,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企业只包利润,不包成本,短期行为泛滥,以包代管,管理不力,监管不严。
5、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没有充分认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成本的较量。
6、 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救灾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7、 传统成本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成本管理范畴过窄。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二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 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有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或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立足点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目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应立足以下几方面。
1、 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使企业长期生产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应雇佣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应长远出发雇佣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 立足于总体发展战略
现代成本的动因的理解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拓宽、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既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在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过程管理的要求,社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即代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3、 立足于外部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心,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1、构建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主要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但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开始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成本意识。
2、 全面推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现代企业应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将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网络管理系统,架设囊括“起点——中转站——终点”的网络核算体系,构筑企业坚实的核算管理平台。
3、 全面推行标准成本核算法
企业普遍采用“成本倒扎”的核算模式,在该种模式下的成本是问原因将所有成本倒挤入当期完工产品,掩盖了成本方面存在的所有问题,模糊了成本的真实性。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应按当期实际成本消耗数,采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数方法进行控制,其在核算上的表现形式等。等式“[期初数+本期投入数-期末完工数)不等于期末数”,出现这种不平衡的因素是由于两种差异的存在,一种是非正常消耗,包括人工误差和浪费,一种是材料节约差异,对于前一种差异,应该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而对于后一种差异,作为个人成本的节约效益对待。
4、 重点突出存货管理和费用管理
必须将存货项目进行全面细化,逐条逐项纳入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存货的明细记录档案,对日常的存货入库、发出、使用进行计算机管理,建立个人记录追逐卡,由以往的产品领料单转换为个人记录卡,采用以人员为对象统计成本,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存货改为管理人本,这样既可以责任到位,又可以极大提高人力效益,在一定程序上杜绝了材料的消费和损失,极大的提高了存货的价值和使用效率,使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望而却步,能充分体现“谁消费谁买单”的原则。
对企业全部费用进行重新组合,重新界定费用的归属,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区别,便于用人而考核,用物而考核,实行双重考核体系:即对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对部门的考核,按照公式”Y=A+B”的原理进行控制,式中A代表固定费用,B代表变动费用,X代表当期生产值,准确核定预算费用,明确考核部门的责、权、利,实行部门归口管理,按照预算指标严格考核管理;对个人的考核,也纳入个人记录追逐卡实行责任制进行管理,与个人的绩效挂钩。
5、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核算体系
摆脱以往粗放型的核算体系,进一步细化核算单位,重新找正核算对象,逐步改变以前“以单位和部门为核算的体系”,延伸建立起“以个人为核算对象的明细管理体系”,将价值量和实物量的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全面推行个人经济责任制管理,朝着“以人本,使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发展,最终重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理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