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师大论文格式

2023-02-27 12: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师大论文格式

word。
大学生最终版论文不可以上传pdf,主流都是采用word文档,方便修改和读写。使用pdf格式是防止他人修改文档的原创性。
PDF是图片格式的文件,PDF格式的文档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是固定不可修改;Word则是一种文档的格式文件,微软文字编辑软件word的文件格式,两者主要在格式技术、阅读以及可编辑性方面的不同。

硕士论文的标准格式

硕士论文的标准格式

作为一名硕士生,书写论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硕士论文的标准格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外国语学院各专业除外),硕士学位论文文科一般在30000字左右,理工科一般在15000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应包含部分

(1) 题目:概括论文重要内容,恰当、简明,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2) 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500字左右),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或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在摘要的最后另起一行,相应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打印。

(3) 目录: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所标页码应与正文一致。

(4) 正文:论文的核心和主体。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观点论证、计算方法、实验原理和方法、结果及数据处理、结论与讨论等。

(5)参考文献: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需与论文有密切关系,一般要求硕士生30个以上,其中要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的印制要求

(1) 学位论文封皮使用150克湖兰皮纹纸印刷。

(2) 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16开,Word格式。

(3) 学位论文和摘要用规范的汉字打印(英文选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 中文摘要(单独占1页,“摘要”二字为小二号黑体,摘要内容为小四宋体,“关键词”三字为四号黑体,键词内容为四号宋体);Abstract (单独占用1页)。

(5) 目录(“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一级题目为四号宋体)

(6) 正文(论文题目为2号黑体字,小标题为3号黑体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

(7) 参考文献(为小四楷体); 致谢(为小四宋体)。

(8) 页面边距要求: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段前:0行,段后:0行,行间距:固定值,20磅。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如下:

1、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着重说明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准备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课题的最终目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

(3)论证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论文工作和经费的估计。

(5)论文工作计划(起止时间,分年度的具体实施内容)。

2、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1) 纸 型:A4纸,单双面打印均可;

(2) 页边距:上 3.5cm,下2.5cm,左3cm、右2.5cm;

(3) 页 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 字 体:开题报告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 行 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

(6) 字 数:不少于5000字。

3、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页眉页脚的编排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开题报告题目”。

页脚,宋体,五号,居中,正文起始页码为1。

4、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目录的编排

标题“目录”: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目录内容:宋体,小四号;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自动生成目录。

5、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章节标题格式

(1) 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 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

(3) 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

6、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图表、公式序号的编排

开题报告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具体格式请参见硕(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7、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相关要求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字号:小四号;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期刊。

参考文献具体书写格式参见学位论文模板。

8、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装订顺序

开题报告封面—开题报告目录—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开题报告记录—开题报告审查

急需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格式,谢谢罗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证科学,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2.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3~5个),其中中文摘要250~300个字,内容包括目的、方法和结论,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信息对等。用第3人称进行描述,不介绍背景知识,对研究结果不要自我评价。英文摘要用被动语态,介绍作者的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一般现在时。英文关键词用名词。
  3.稿件必须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量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标。如:变量符号中,矩阵、向量、矢量、张量应为黑斜体(或在文中标明),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像、取代基位置的符号均应为斜体;数学公式不必每式都编序号另行排,只有在文中叙述时用到的公式才编序号另行排。
  4.文中只附必要的图表,插图必须清晰、线条均匀,图中字符容易辨认;照片必须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插图紧随文章内容之后放在适当位置,同时标出图序和图题;表格必须精选,采用三线表形式且必须有表序和表题。
  5.参考文献建议列至少10篇以上重要的出版物,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序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置于方括号中。著作按以下要求书写:“作者(最多列 3位,超过 3位只列 3位后加“,等”).书名[M].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期刊则按以下要求:“作者(如是外文, 姓全部采用大写字母, 名缩写, 省略缩写点“.”,3位以上只列 3位,后加“,等”或“,et al.” ). 题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次): 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的论文按下列要求:“析出论文作者.析出论文题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6.请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编号,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E-mail等信息。
  7.欢迎校外作者投稿,对拟刊用的校外稿件按标准收取一定版面费。
  8.作者来稿发表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其编辑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他与本刊合作的数据库收录,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收录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9.编辑部对拟刊发的稿件有权作必要的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自收到文稿起3个月如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恕不退稿,对于发表论文的作者赠送样刊两本。
  10.投稿时须随稿寄来保密审查单,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单位的技术机密、所有作者的署名顺序无异议。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邮编:410081)

毕业论文的格式是怎样的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 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
  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

  1.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2.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

  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5.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
  6.注释
  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二、打印装订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
  2.目录
  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3.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4.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
  5.正文
  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 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
  (1)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如:[4] 劳凯声 《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3)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如:[5]周汉华 《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
  (4)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6)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
  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
  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
  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

  四、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示例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 目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姓 名 李 刚 教育层次 开放教育本科

  学 号 051160111 省级电大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专 业 法 学 分 校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龙春松 教 学 点 文法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由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李 刚
  2006年6月30日
  (可另附页)

  论文格式打印要求:
  (空一行)
  目 录
  (空二行)

  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 4
  (一) 环境问题 4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6
  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6
  2、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8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11
  1、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1
  2、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
  3、保证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 12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4
  1、从立法理论看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4
  2、从国家的政策基础看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5
  3、从其他社会基础看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5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8
  (一)国外环境教育立法概述 18
  1、联合国重要会议形成的国际法文件 18
  2、世界各国各地区环境教育立法实践 20
  (二)美国环境教育立法综述及特点总结 23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7
  四、中国环境教育立法构想 29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应确立的制度 33
  1、公众环境教育评估制度 33
  2、环境专业教育发展评价制度 34
  3、环境教育资金支持制度 3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构架 35
  1、学校环境教育 36
  2、社会环境教育 38
  3、环境教育的保障 39
  五、结 论 44
  参考文献 46

  (空一行)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空1行)
  内 容 摘 要
  (空1行)
  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立法
  (空1行)
  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
  (空1行)
  (一)环境问题
  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 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 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 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 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 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空1行)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 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 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
  (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五、结 论

  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
  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空一行)
  参 考 文 献
  (空一行)
  [1] 祝怀新,徐辉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坤民等 《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3
  [3] 汪劲 《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
  [4] 劳凯声 《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 由圣宏 《环境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史万兵 《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教育》,1998(4)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

  辩

  记

  录 答辩主持人
  答辩小组成员
  秘 书
  答辩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6

  7

  8.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论文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省
  级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