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微课堂论文题目

2023-02-24 18: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微课堂论文题目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优秀英语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 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2、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

4、跨 文化 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

5、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7、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8、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9、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10、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

11、我国 商务英语 研究十年现状分析

1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3、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14、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

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

16、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7、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18、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

1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 方法

20、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

2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23、我国高等 教育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

24、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25、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

26、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

27、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

28、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

29、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 英语学习 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

30、大学 英语写作 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

31、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

3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

33、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34、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

3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36、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研究

37、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

38、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

39、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

40、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41、中外作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多维度语步对比研究

42、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43、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

44、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

45、MOOC 热点 研究问题探析

46、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

47、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

48、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49、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

5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调查研究

5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 议论文 句法复杂性研究

52、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

53、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

54、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

5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56、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57、美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模式分析

58、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59、成就目标定向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0、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

2、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3、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

4、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

5、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6、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8、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9、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10、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

11、引导智慧生成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1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

13、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14、教育实习对英语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影响研究

15、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16、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7、中学生英语 学习态度 与情感教育研究

18、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19、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

20、国外MOOC视频在 专业英语 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学前 儿童 家庭英语教育的实践研究

22、《K-12STEM教育通用评估体系》翻译 报告

23、教育实习对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24、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理解

25、基于岗位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6、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8、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状况的调查研究

29、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31、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2、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3、英语国际化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34、在英语师范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科教学知识

35、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 反思

36、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

37、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8、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39、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40、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

42、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

43、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

44、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翻译对策

46、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7、贵州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观察

48、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化探索

4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中美媒体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报道

50、养成教育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语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2、谈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3、浅谈高职公共英语现状及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对策

4、中小学英文教育方法浅析

5、传统茶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6、茶文化交流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7、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探析

8、试论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9、基于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探究

10、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

11、高校英语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特色研究

12、网络课程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育考核机制新探

13、略论大学英语教育的通识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

15、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16、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评《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

17、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18、解析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构成,特征及教育建议

19、语块 记忆方法 对 英语听力 能力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20、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22、中西方远程网络教育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3、慕课视阈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4、“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

25、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研究

26、大学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27、在生活中收获知识--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

28、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习现状及解决策略

29、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30、幼小英语教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31、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词汇研究

32、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

33、试论大学英语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4、论高校英语教育实用功能的强化--以资源优化理论为视角

35、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之困境及改革发展之路

36、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

37、“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策略

38、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与实践

39、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分析--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40、大学英语教育在传媒信息时代发展的新策略

41、谈以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文化导入

42、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我见

43、大数据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分析--论在英语教学中大数据的运用

44、传媒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探究

45、生成观视域下的英语教育分析

46、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

47、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及启示

48、对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及开展策略的思考

49、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与回归方式探索

50、我国英语教育中的母语安全研究

51、基于微课堂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法探析

52、分类卓越--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策略

53、DBAE理论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育研究

54、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式家庭英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以安徽省为例

55、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

56、21世纪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57、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

58、核心素养课改下的基础英语教育回顾与展望

59、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小学英语教育改进策略探究

60、论大学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缺乏及其对策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最新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微课在小学数学中创新性和实践性探讨论文

微课在小学数学中创新性和实践性探讨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课在小学数学中创新性和实践性探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也融入很多的新型方式。在翻转课堂背景下,使用微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阐述了基于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的相关内容,最后提出了有效的设计策略。对微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进行全面探讨,才能充分挖掘小学数学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翻转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设计;策略;

1、绪论

近年来,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下,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进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要以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转变为辅助者。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无法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内化,这时可以在翻转课堂背景下进行微课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还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于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的基础内容

2.1微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学认知领域也出现一定的变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空间和时间的突破,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是指借助微视频载体或者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知识点和环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内容。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较为短小,一个课时的内容基本在五到十分钟,主要是围绕学习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除此之外,微课堂的互动性较强,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课堂。

2.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在进行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课内学习时间,课外学习时间进行优化调整,确定学生的主体位置。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它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科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翻转课堂来说,它主要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方面,它能实现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下,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主体,学生更是主动知识接受者,能够针对学生个体条件开展针对性的策略。另一方面,使用翻转教学,它使得学生的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在课堂学习翻转过程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部分,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全面发展。

3、基于翻转课堂微课设计策略

3.1学情分析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也构建翻转课堂,融入微课理论,实现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互动、课后总结等一系列的方式。在进行课前准备阶段,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需要做好全方位的学情分析。例如:在学生学情分析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个性特点以及数学能力差异,实施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才能在最大范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使用微课优势,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的融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

3.2教材分析

目前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应该充分发挥翻转教学模式的载体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把握。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必须要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概念特征以及后期图形在制作过程中的微视频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突出认识图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也能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资源、兼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强化学生正确地进行解题,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步骤。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图片、动漫等元素,使数学学习目标更加的细致化[1].

3.3课堂学习

在课前自主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看微课视频,这时学生在进行微课视频观看过程中能够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进行线与角该单元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之前,可以提前的设计和制作本节课相关的微课视频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能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掌握,根据微课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教师也可以上传一些和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着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也能凸显教师的创新能力[2].

3.4课后总结评价

在课后总结评价阶段,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是以评促学,让更多的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应该做好必要的课后总结工作,无论是归纳、拓展,还是反思,都需要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弥补学习过程存在的不足,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和能力进行扩展。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的内容,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帮助教师借助科学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3].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基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在课前应该做好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分析、在课堂上应该自主学习、在课后应该做好及时的总结评价工作,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发挥科学作用和价值的同时,实现新课标教育改革。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使用微课设计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数学学科作用和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随着新课程教育目标的不断实施,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改革内容,使用微课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5、参考文献

[1]莫舒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与应用-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33-36.

[2]李冬雪.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微课设计-以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为例[J].读天下,2019,(010):103.

[3]魏华.运用微课推陈出新-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8,(2):112.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论文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初中综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教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信息技术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微课的运用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信息技术教学;作用;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中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过去传统的教师上课讲,学生听,课后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课的出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是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变革更加迫切。如何站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沿,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让学生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在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微课”的诞生正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

一、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给中学教育教学带来更多新的生机和空间,特别是微课的出现和运用让中学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微课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及“小清新”活泼的形式吸引着学习者的眼球,让学习者能在繁杂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根据主体的不同按需学习,真正体现了各取所需,实现了分层教学,可以说,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因此,充分运用“微课”资源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我们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发展之路搭建起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根据国家课程规定开设的地方性综合实践性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要从地方的实际出发,成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也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形式。微课作为新出现的教学形式,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运用自己的知识、才能,以及自身的德性、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观等去感染学生,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本研究意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符合教育学基本原理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形态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表现力强、灵活性好、教学信息资源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对知识点的讲解透彻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将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教学,发挥微课的作用,必定会提高信息课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但能解决信息技术课中的难题,还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运用

对于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根据学习内容和能力培养,可以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阶段:七年级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信息技术的基本实践操作;八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学会简单的数码编程;九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初中三年的教学目标和每个阶段微课的使用方案都要明确。三年中的教学目标总体上是有阶段性的,用微课堂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创建一个学生真正喜欢和需要的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开发出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课程资源。将微课资源适当地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或相关环节。

(一)教学内容安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微课的开发和利用,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本校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通过合作探索,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教学组织和课堂延伸以及学测考试复习四个阶段,来研究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第一阶段: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分析,设计研究方案及读书计划;第二阶段: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完成至少一篇读书心得,上一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案例课,完成一篇教学案例。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前再次撰写一篇读书心得,上第二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案例课,完成一篇教学案例。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前书写至少一篇读书心得,准备一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案例课,完成一篇教学案例;第三阶段,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前再次完成一篇读书心得,上最后一堂相关的案例课,完成一篇教学案例,整理资料,充实结题报告内容,并提出结题申请。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使用微课资源,通过微课的运用,去培养老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的目标是教师要学会如何将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运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去学习和改进制作微课的软件平台,使之更符合实际中的教学要求和易操作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更关键的是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的哪些章节、哪些环节适合应用微课,防止过分滥用微课资源反而影响正常的教学。

(三)微课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微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用简单的片断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微课的出现为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微课以崭新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也很受教师的欢迎。许多地方和地区都利用微课的形式开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例如,许多教育行政部门都举办了以微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竞赛,一方面展示了老师对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运用,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老师的组织能力,使老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都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其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与微课的运用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微录播室。能紧密联系学校和学科,班级的实际以及校情、学情,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反思。我们要关注微课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与学,发现应用典型,详细分析使用微课课程前后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影响。对不同教师利用微课课堂的教学行为及课程设计加以研究,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9).

[2]郑良美.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高中生学习,2014,(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