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两汉蒙书研究论文

2023-02-24 17: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两汉蒙书研究论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人人称颂。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启示〗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启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

文言文光珠薪桂

是米珠薪桂吧

米珠薪桂:

原指米如珍珠,柴似桂木。后喻物价昂贵,生活艰辛,常用此语。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住逾三月,始见楚王。面谈既毕,便欲辞行。王曰:“吾闻先生大名,如闻古代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来谒我,何不盘桓数日?愿闻其详。”苏秦答曰: “楚国之粮食贵于宝玉,柴木贵于桂树,通报者如鬼魅般缘悭一面,大王似天帝般难得一见。今欲我以玉为粮,以桂为柴,经鬼魅而见天帝。”楚王曰:“请先生暂歇宾馆,我遵命矣。”

使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其它用法:

“薪桂米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 宋曰:‘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

珠米桂薪

(明•归有光《与周淀山书》):“北地极寒,‘珠米桂薪’,殆不能度日。”

桂薪珠米

(元•王恽《答晋卿教授》)诗:“苍狗云衣日易翻,‘桂薪珠米’住京难。”

桂薪玉粒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六出》):“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玉粒桂薪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

食玉炊桂

(唐•姚思廉《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应内外众官九品已上,可各荐一人,以会汇征之旨。”

饭玉炊桂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炊桂’,犹尚优泰,虽欣皇天之降润,亮水军之思雨,私怀蹙頞,良不可言,想诸夫子,亦斯困也。”

炊琼爇桂

(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驱马每寻霜影里,到门常在鼓声初。”

爨桂炊玉

(宋•司马光《答刘贤良蒙书》):“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过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日(2)乃得见乎王。谈卒(3),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4);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5)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6)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7),因(8)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9),寡人闻(10)命矣。’”

注:

(1)桂:又名木犀,珍贵木材。 (2)三日:一说三月,一说作三年。

(3)卒:完毕。 (4)古人:这里指古代的著名人物。 (5)曾:竟然。

(6)谒者:古代官名,掌管为宾客传达的工作。

(7)食玉炊桂:以珠玉为食,以桂木为柴。 (8)因:依靠,通过。

(9)就:往……去,到。舍:宾馆。 (10)闻:遵守,遵。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三天之后才见到楚王。面谈一结束,(苏秦)便告辞要离开。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就像听说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谒见我,竟然不肯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说法”苏秦回答说: “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木柴比桂枝还贵,通报的侍卫像鬼魅般难得一见,大王像天帝般难以见面。现在想要我把玉作为粮,把桂枝作为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宾馆休息,我听从(您的意见)了。”

米珠薪桂:

原指米如珍珠,柴似桂木。后喻物价昂贵,生活艰辛,常用此语。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住逾三月,始见楚王。面谈既毕,便欲辞行。王曰:“吾闻先生大名,如闻古代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来谒我,何不盘桓数日?愿闻其详。”苏秦答曰: “楚国之粮食贵于宝玉,柴木贵于桂树,通报者如鬼魅般缘悭一面,大王似天帝般难得一见。今欲我以玉为粮,以桂为柴,经鬼魅而见天帝。”楚王曰:“请先生暂歇宾馆,我遵命矣。”

使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其它用法:

“薪桂米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 宋曰:‘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

珠米桂薪

(明•归有光《与周淀山书》):“北地极寒,‘珠米桂薪’,殆不能度日。”

桂薪珠米

(元•王恽《答晋卿教授》)诗:“苍狗云衣日易翻,‘桂薪珠米’住京难。”

桂薪玉粒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六出》):“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玉粒桂薪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

食玉炊桂

(唐•姚思廉《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应内外众官九品已上,可各荐一人,以会汇征之旨。”

饭玉炊桂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炊桂’,犹尚优泰,虽欣皇天之降润,亮水军之思雨,私怀蹙頞,良不可言,想诸夫子,亦斯困也。”

炊琼爇桂

(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驱马每寻霜影里,到门常在鼓声初。”

爨桂炊玉

(宋•司马光《答刘贤良蒙书》):“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过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玉装饰它,再用火齐珠镶嵌它,最后用翠鸟的羽毛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用翠鸟的羽毛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过了几天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珍珠交给楚人说:“先生,我买的只是盒子,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启示: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字词解释

楚:楚国。 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珠:珍珠。 于:向,对。 郑:郑国。 者:。..的人。 为:做,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之:的。 柜:盒子。 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以:用。 桂:桂木. 椒:花椒,香料。 缀:点缀,装饰。 珠玉:珠子和宝玉。 饰:装饰。 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辑:同“缉”,装饰边缘。 翡翠:一种绿色的玉,有玻璃光泽,也叫硬玉。 椟:盒子。 而:却。 还:退还。 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可:可以,能够。 谓:说,认为。 善:擅长,善于。 未:不。 鬻(yù ):卖。

源于《庄子》有案可稽的成语,据粗略统计,有220多个,意义全同的取其一,得218个列下:

安常处顺 安之若命 百舍重研 碧血丹心 苞苴竿牍 奔逸绝尘 变化无常 冰解冻释

不近人情 不死不生 不主故常 材大难用 苌弘化碧 超轶绝尘 尘垢秕糠 沉鱼落雁

瞠乎其后 虫臂鼠肝 踌躇满志 椿萱并茂 辞不获命 存而不论 大本大宗 大而无当

大方之家 盗亦有道 道在屎溺 得意忘言 得鱼忘筌 车施效颦 斗升之水 独往独来

欧鹤续凫 二缶钟惑 发硎新试 方外之人 非愚则诬 废然而反 扶摇直上 俯仰由人

负石赴河 妇姑勃溪 附赘县疣 肝胆楚越 膏火自煎 槁木死灰 绠短汲深 姑妄听之

始妄言之 官正神行 鬼斧神工 害群之马 蒿目时艰 涸辙之鲋 鹤长凫短 厚貌深情

呼牛呼马 华封三祝 祸福相生 鸡伏鹄卵 见笑大方 剑头一呋 匠石运斤 失之交臂

绝圣弃智 坎井之蛙 咳睡成珠 *轮神马 枯木死灰 枯鱼涸辙 枯鱼之肆 累瓦结绳

鲁莽灭裂 满坑满谷 茫然目失 每下愈况 梦里蝴蝶 谬悠之说 木鸡养到 木形灰心

目击道存 目无全牛 栉风沐雨 纳履踵决 内圣外王 能者多劳 庖丁解牛 鹏程万里

批郤导窾 骈拇技指 其应若响 强聒不舍 窃钩窃国 求马唐肆 目诵五车 桑枢瓮牖

色若死灰 善刀而藏 善始善终 上漏下湿 尸居龙见 视而不见 视死如生 视为畏途

寿陵失步 吮痈舐痔 送往迎来 隋侯之诛 随者唱喁 隋珠弹雀 太仓稊米 探囊肤箧

螳臂当车 傥来之物 跳梁小丑 吐故纳新 推舟于陆 吞舟之鱼 妄言妄听 望洋兴叹

畏影而走 蚊力负山 瓮里醯鸡 无病自灸 播糠眯目 夏虫朝菌 无何有之乡 相呴相濡

相视莫逆 效颦学步 心若死灰 心在魏阙 欣然自喜 薪尽火传 能经鸟申 虚往实归

虚与委蛇 学步邯郸 延颈举踵 僵鼠过河 摇唇鼓舌 窈窈冥冥 曳属涂中 一日千里

一饮一啄 贻笑大方 以火救火 齿如齐贝 绰约多姿 白驹过隙 大辩不言 大惑不解

大有径庭 呆若木鸡 动中窥要 甘井先竭 槁项黄馘 姑射神人 鼓盆之戚 画地而趋

疾风甚雨 监市履希 数米而饮 书读五年 使蚊负山 绳墨之言 少私寡欲 如蚁附膻

捧腹西子 莫逆之交 六通四辟 劳而无功 款启寡闻 枯形灰心 空谷足音 目大不睹

决痈溃疽 望未莫及 无始无终 息黥补劓 须眉交白 学富五车 亦步亦趋 辙鲋之急

自崖而反 大梦初醒 推拍车完断 以强凌弱 洋洋大观 栩栩如生 屠龙之技 儒沫涸辙

以珠弹雀 饮河满腹 郢匠挥斥 游刃有余 越俎代庖 运斤成风 昭然若揭 朝三暮四

支离破碎 知而不言 执而不化 至矣尽矣 踵决时见 庄周梦蝶 捉襟见肘 足音跫然

尊古卑今 相濡以沫 以管窥天 以水救水 喜怒无常 初生之犊不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夏虫不可浯冰 【上述成语均可从《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查得】

作品译文:

苏秦到楚国去,三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他们交谈结束后,苏秦向楚王告别。楚王说:“我听先生的指教就像听到古代贤人的教诲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

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谏的人像鬼一样难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

现在要我吃珠玉一样贵的食物,烧桂木一样贵的柴火,通过像小鬼一样的使者见天帝一样的大王。”楚王说:“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导了。”

作品原文: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

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苏秦作为大游说家,其心理素质非常之高。他没有因为拒绝召见而心灰意冷,而当他见到楚王后也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和盘托出,而是以退为进,马上辞行。如此反而掌握了心理上的主动权,让楚王十分迫切的听从他的意见、答应他的要求,把他奉为上宾。

启示:可见,在说服他人时,光有学识是不能被人接纳的,顽强的毅力和冷静的心态是以识取信的关键。

由来: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朝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简介:

《战国策》作者“刘向”,共三十三篇,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三字经)中,文中子,是说谁?

文中子王通,隋代大儒,就连宋代出现的幼学蒙书《三字经》中亦有“文中子,及老庄”,在宋代人的意识中,王通在中国学术史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儒学发展史来看,王通是从汉晋经学向宋明理学过度的关键人物,他以不同于经学的学术形式,在隋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中晚唐形成了儒家子学的复兴。宋明理学诸儒兼具经学的特点,皆源自于王通之学。在南北朝到唐的学术演变过程中,王通具有变革性的作用,并对中国以后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在他们以后的论著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文中子。宋代学者高似孙在《子略》中,以学术史的眼光给王通以突出的地位,他说:“呜呼,盖自孟子历两汉数百年而仅称扬雄,历六朝数百年而仅称王通。历唐而三百年而唯一韩愈,六经之学,其着于世者若此已是匪难乎。” [1]当今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一书的序中说:“王通是孟子以后最大的一位儒者”。[2]所以,对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学术史上具有这么重要的人物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自唐以来,学者们就非常重视对文中子的研究,但是真正深入研究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成书于唐初的《隋书》只字不提王通,致使疑信者参半。近人研究哲学思想,亦有疑之而一字不录者,如周谷成《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岑仲勉《隋唐史》、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等。有虽信之,而寥寥数语、论而不证,如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有大言坐实,谓其书足以“表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者,如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虽然文中子研究中有不同的声音,但今天的大部分学者基本上还是肯定文中子其人其书的。

张志公的成就荣誉

多年来,张志公始终致力于汉语语法的研究,在汉语的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志公曾经先后两次主持制订汉语教学语法,阐述了教学语法的一些基本理论,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教学语法的普及,为教学语法的建立和更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54年到1956年,中学试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教学汉语,语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自马建忠引进西方语法,汉语语法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体系,所用术语也有很大分歧。这种情况给学习语法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当时的语言学界,理论语法专著百花齐放,语法体系众说纷纭,而教学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能够被大家公认的、易教易学、学了管用的系统。为此,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语言学界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张志公开始主持草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工作。当时确定了两个原则:一、尽可能地使这个系统能把几十年来我国语法学者的成就融汇起来;二、尽可能地使这个系统的内容(从立论到术语)是一般人,特别是中学的语文教师比较熟悉的。根据上述原则,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和试教,最后草拟成《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于1956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语言学家语法座谈会上得到一致认可,作为编写中学《汉语》教科书的依据。《暂拟系统》制订期间,他亲自到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试教,及时了解教材的试用情况。王力先生评论这个语法系统时说:“与其说暂拟语法系统仅仅是融汇了各家的成就,不如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关于暂拟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问题》《语文学习》1957年11期)为了介绍和阐述《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于1956年主编了《语法和语法教学》论文集,由二十多位语法学家分工撰写,供中学汉语教师参考。在这个基础上,又主编了全国中学使用的《汉语》教科书(1—6册)。后来,分科试验停止,他又主持将《汉语》课本改写为《汉语知识》,供教师和一般读者参考,成为教学语法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在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日本香坂顺一1962年所著的《现代中国语文法》,主要是依据《汉语知识》写成的。从1956年到1981年,《暂拟系统》不仅是中小学语法教学的依据,不少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以及社会上的一般语法著作也大多采用这个系统。由于受到读者的欢迎,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随着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法学界对教学语法也作了许多新的探讨,对《暂拟系统》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为了吸收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语法系统,受教育部的委托,张志公再次主持新教学语法体系的制订工作。1981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法学家、语法工作者、优秀中学教师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制订新的教学语法的原则和方案,最后形成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系统提要》一经公布,立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省市举办讲习班,讲解和研究教学语法新体系;许多学者、老师撰文阐述这一系统,形成了学习、研究、使用的热潮。与此同时,张志公还多次撰文,阐述教学语法的性质、目的、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理论上对教学语法进行总结和概括。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收集了他在教学语法方面的主要著作和论文。从50年代到80年代,张志公两次成功地主持了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可以说,他是建立我国教学语法系统的名副其实的奠基者。 与创立教学语法相联系,张志公对汉语的理论语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理论语法,他始终强调要重视实用,要从实用出发研究语法,让人们学了能够管用。《汉语语法常识》《语法学习讲话》可以为这方面的代表。《汉语语法常识》,195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出版。该书兼采众家之说,成为一部独具特色的语法学专著。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强调按照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认为“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语法上的特点”。(二)对词的分类做了一些新的处理,首先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然后再分为十一个小类。这是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后来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就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三)认为词与词的组合有两种方式——词序和虚词,组合成三种关系——主谓、联合和偏正(包括修饰、补充和动宾)。(四)在句法方面也有新的创造,并首先提出了存现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概念。(五)将词法和句法交叉讲解,如先简单介绍语法体系,然后讲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接着讲由这三类词构成谓语的判断句、准判断句等,再讲几类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再讲句子成分的扩充和变化,等等,便于学习者比较容易地了解语法,学会运用。《汉语语法常识》由于吸收了各家之长,又融会贯通而自成体系,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语法著作之一。1955年,香坂顺一将该书翻译为《中国文法基础》,在日本的汉语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语法学习讲话》,196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通俗而又颇具新意的语法著作。该书从学习者的方便和汉语的特点出发,尝试着构拟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体系。作者先讲“词的组织,句子”,讲到由此产生的四种关系:前边的限制后边的,前边的支配后边的,后边的说明前边的,前边的和后边的联合起来。一开始就讲句子的组织和使用,直接展示了汉语组合的最基本的特点。接着讲各种词的使用,讲复句的种种情况,讲复杂的长句,等等,贴近实用,且富于创造性。这本书体现出来的几个编写原则对于现在的语言教学是富有启发性的:把重点放在应用上,讲最基本的东西,多从逻辑关系上着眼,联系说话和写作中的修辞表达以及语气、情态等。 此外,研究理论语法,张志公很早就注意到汉语语法与西方语法的不同,多次呼吁要摆脱西方语法的束缚,建立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这在《汉语语法常识》和《语法学习讲话》中就有所透露,到了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现代汉语》以及以后的研究,这种倾向性就更加明显。 《现代汉语》(上、中、下),张志公主编,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中册讲的是汉语语法。这一部分,作者进一步试图构拟出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同时也融入了他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全书一共有三章。第一章概述,简述语法体系,其中语素分为虚和实,短语分为三合和多合,讲解非主谓句和句群等,都富有新意。第二章组合,围绕汉语的特点集中讲语序、关联、搭配、扩展和变换,这是从语法形式和结构入手讲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表达,集中讲肯定、否定,存现、消失,时间、空间,程度、范围,语气情态,等等,这是从一些重要的语法意义入手讲表达这些语法意义所需要的语法形式和结构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对汉语句法进行语义分析。这样安排,兼顾结构和语义,不仅注意到汉语的特点,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是教学语法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张志公还写了不少论文阐述他的语法观点,如《一般的、特殊的、个别的》《可能的和必要的》《关于汉语句法研究的几点意见》《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关于汉语语法体系分歧问题》《关于建立新的教学语法体系的问题》《汉语语汇中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词的相互关系》《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语言规范和“约定俗成”》《汉语词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汉语语法再研究》等。其中有些论文对于语法研究和学习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三 张志公在汉语修辞学以及汉语的其他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修辞学的研究上,张志公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比较科学的现代修辞学体系,给修辞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精确的定义,明确提出修辞的三性,等等。《修辞概要》《现代汉语》下册可以代表作者的主要观点。 《修辞概要》,195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现代口语和现代白话作品中的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是一部纯粹的现代白话修辞学著作。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修辞学以讲辞格为主的局限,一头同语法联系起来,讲用词、造句中的修辞现象,讲语序和语气等,一头延伸到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极大地扩展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全书共四章,包括用词、造句、修饰、篇章和风格。这一内容和结构上的安排,可以说,开创了现代修辞学的先河,在当时和以后的修辞研究中都有较为深广的影响。 《现代汉语》下册(汉语修辞),一共五章。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词和句,第三章段和篇,第四章文体、风格,第五章比喻及其他。该书明确提出“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运用语言要求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并提出了修辞的三性: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这是一部多有创意的修辞学著作。 张志公曾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撰写“汉语修辞”专条。他把自己对修辞特点的理解,对修辞三性的认识,都写进了这一专条。 在汉语的其他领域,张志公也阐述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他对语言学的地位、语言的性质、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等问题都有过研究。他在早期教授普通语言学课程时,曾从边缘学科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问题,在当时以至以后的许多年内都是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他强调语汇的重要性,重视语汇的研究,将语素分为实素和虚素,提倡对语义进行静态的和动态的双向研究等,都具有开创性。四 张志公多年从事汉语文教材和外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他一贯认为,编写教材必须有学术研究作基础,没有学术基础不可能编好教材。因此,他身体力行,几十年来对语文教育作了大量的研究,从传统到现代,从汉语文到外国语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张志公研究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有前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是收集传统语文教育的资料并从传统语文教育中探求一些经验。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196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该书为传统语文教育勾勒出四大步骤:集中识字——进一步的识字教育——读写基础训练——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并总结出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是:集中识字,识字、写字分别进行,重视句的训练——属对,强调多读多写。这一研究成果,对当时的语文教学起了积极作用。该书书末附的《蒙学书目稿》,是作者对蒙学和蒙书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第二阶段,1977到1990年前后,主要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通过重新审视,探求语文教学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改之路。作者先后发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再认识》《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汉语文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文章,总结出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和四大弊端。三大经验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的体系;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四大弊端是:忽视语言实际;忽视应用实际;忽视语文知识教学;忽视文学教育。这一研究,对为现代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第三阶段,1990年前后,作者又一次深入传统语文教育,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教材,写成《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199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教材为中心,有述有论,并附有大量的书影,是作者对传统语文教育研究的又一重大贡献。 研究传统语文教育,总结经验,指出弊端,目的是为了现在,改革现在的语文教育。因此,在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张志公集中精力研究现代的语文教育,提出了系统改革语文教学的设想,并积极倡导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作者在这一方面写了大量论文,收集成几种文集:《漫谈语文教学》(1963年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教学论集》(1978年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1987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志公文集》第三卷(1991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等。 在语文教育方面,张志公的主要贡献是:(一)呼吁语文教学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就是搞清楚语文教学规律,按规律办事”。他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谈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等文章中,多次陈述自己有关科学化的主张,并在识字教学、语言教学、文学教学、文言文教学等方面作了科学的探索。(二)高举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大旗,提出语文教学应该与现代化建设接轨。现代化包括语文教学的要求和内容的现代化,语文教学方法现代化和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等。他认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话,敏捷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等等,都是现代化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三)提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一条龙”整体改革设想。他在《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提出了他的整体改革设想的一个粗线条的轮廓。这个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不仅重视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能力的养成,体现了汉语文的规律语文的工具性。(四)“精要,好懂,有用”,语文教学的六字箴言。“精要,好懂,有用”是张志公提出的语文知识教学总原则,自1977年首次写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被戏称为张志公“六字箴言”,对搞好语文知识教学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张志公在小学识字教学、文言文教学、文学教育、大学语言教育、兄弟民族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都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观点。 许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症结究竟在哪里?这是张志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以后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他多次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1981年以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开设的“汉语辞章学”课程。1986年,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他的有关辞章学的论述结集出版,名为《汉语辞章学论集》(1996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明确提出汉语辞章学是一门桥梁性学科,是语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同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之间的桥梁性学科。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这门新学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桥梁把理论和应用这两端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文革”以后,张志公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外语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因此,在外语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精道的见解。早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怎样学习俄语》一书。1962到1966年,他主编了一套中学的《英语》教材和《俄语》教材。此外还写了不少有关外语教学的文章,如《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试谈外语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加强外语教学的研究工作》等。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收集在《张志公文集》第五卷中。 张志公去世后,生前已经安排好的《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原题《张志公语文近作》,因去世,改为现名,表示与他的五卷本文集相衔接)和《张志公自选集》先后在语文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集外集》收集的是《文集》出版之后,张志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和讲话,其中有他最关心的话题——关于语言规范化,有对问题的新探索——汉语辞章学和语法的再研究,也有对老问题——语文教学的进一步研究,等等。《张志公自选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收的是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著和论文,下册主要是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

五子中的文中子是什么人

在中国学术史上、在儒学的发展史中,文中子王通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于文中子的研究,相对其他儒家学者来说一直比较薄弱,亦存在着一些疑团和迷雾,在作深入研究之前,展望一下文中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文中子王通,隋代大儒,就连宋代出现的幼学蒙书《三字经》中亦有“文中子,及老庄”,在宋代人的意识中,王通在中国学术史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儒学发展史来看,王通是从汉晋经学向宋明理学过度的关键人物,他以不同于经学的学术形式,在隋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中晚唐形成了儒家子学的复兴。宋明理学诸儒兼具经学的特点,皆源自于王通之学。在南北朝到唐的学术演变过程中,王通具有变革性的作用,并对中国以后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在他们以后的论著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文中子。宋代学者高似孙在《子略》中,以学术史的眼光给王通以突出的地位,他说:“呜呼,盖自孟子历两汉数百年而仅称扬雄,历六朝数百年而仅称王通。历唐而三百年而唯一韩愈,六经之学,其着于世者若此已是匪难乎。” [1]当今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一书的序中说:“王通是孟子以后最大的一位儒者”。[2]所以,对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学术史上具有这么重要的人物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自唐以来,学者们就非常重视对文中子的研究,但是真正深入研究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成书于唐初的《隋书》只字不提王通,致使疑信者参半。近人研究哲学思想,亦有疑之而一字不录者,如周谷成《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岑仲勉《隋唐史》、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等。有虽信之,而寥寥数语、论而不证,如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有大言坐实,谓其书足以“表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者,如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虽然文中子研究中有不同的声音,但今天的大部分学者基本上还是肯定文中子其人其书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