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有氧运动论文题目

2023-02-24 16: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有氧运动论文题目

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本文分析了肥胖产生的原因,通过生化指标剖析了有氧运动的作用机理,着重探讨了有氧运动减肥的科学性,为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生物学分析;有氧运动;减肥;

引言:

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造成心理负担,而且常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肥胖被认为是由遗传、营养、活动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20岁以上的肥胖病人已超过2000万,体重超重者多达1.5亿人。因此通过有氧运动,降低体脂含量、改变体成分,将体重维持在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1.有氧运动与减肥健身的关系

有氧运动,亦称有氧代谢运动,指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供能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摄氧量与需氧量基本持平。运动时HR在120-150次/m,大强度的有氧运动HR也会超过150次/m,而且会有无氧代谢参与部分供能。有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大肌肉群参与、有一定节奏,方便易行,易于坚持。中国运动医学年会(1991)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5次,持续时间30~60min,这对减肥健身效果才较明显。研究表明,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锻炼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大,如在40min、90min、180min持续运动时,脂肪酸供能比分别为27%、37%、50%,在有氧锻炼时,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如运动的时间、强度、项群等,应因人而异地制订训练计划。

1.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能量供给、能量摄入、耗氧量、运动损伤等因素皆有相关,运动强度的大小常以HR、耗氧量及METS(安静时能量或耗氧量的倍数)来表示。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能和健康等状况不同,每个人的有氧锻炼量亦不相同。

1.2持续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呈负相关。增加强度则运动时间会减短,反之,负荷减轻时运动时间则可以持续更久;持续时间可用距离或能量消耗来代表。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天以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60min,每次活动耗能保持300千卡左右。有许多运动科学资料都会将运动的METS表示出来,有METS即可算出能量消耗值。一般而言,跑步或走路1600m约可消耗100千卡,但能量消耗会受体重和速度的影响。如从事速度稳定的运动(快走或慢跑)且知道体重,即可利用“每小时所跑或走的公里数为METS”的简便原则来计算能量消耗。如一位体重60kg的人在15min内快走2000m,那么1h可走8km,所以运动强度为8METS(即运动时消耗的能量约为安静时的8倍),依公式1METS=1千卡/kg体重×h,则60kg以此强度运动1h会消耗480千卡(8千卡/kg.h×60kg=480千卡/h),每分钟消耗8千卡。

体能较差者开始运动时,每次消耗100~200千卡为宜;待体能逐渐改善后,每次能量消耗可增加至200~300千卡;中等体能者每次消耗200~400千卡为宜;体能较佳者大约400千卡以上。反之,若以有氧锻炼为标准,只要知道运动时平均速度(如快走)和体重,便可计算出要运动多少时间才可消耗上述建议的能量。如一位60kg普通体能者,慢跑时平均速度180m/min,若每次消耗300千卡,需运动多长时间?180m/min相当于10.8km/h,即运动时的能量消耗约10.8METS即为10.8千卡/kg.h,由于他体重60kg,所以他1h消耗10.8×60=648千卡,每分钟消耗10.8千卡,若消耗300千卡,则需运动300÷;10.8=28min,这对减肥提高体能是大有好处的。开始运动时若无法一口气持续运动15min或更长时间,可以分段实施,在一天内完成。

2.运动减肥的生理生化分析

体重指数(BMI)与身体活动之间呈逆向的关系,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而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

2.1运动减肥的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脂肪代谢紊乱加快脂肪代谢,限制脂肪积累。运动还可抑制过度进食引起的脂肪细胞数量升高,并减少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加;运动可以提高安静时代谢率(RMR),RMR所消耗的能量占总能量消耗量的60%~70%;运动可以改变肥胖者与能量代谢调节相关的激素水平,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等。

2.2身体成分及减肥的机理分析

体重分瘦体重与脂肪体重两部分。瘦体重包括肌肉、皮肤、骨骼、器官、体液及其它非脂肪组织。减肥应尽可能地减去多余的脂肪而保留瘦体重。影响体重的基本要素是热能摄入量与消耗量。当成人热能摄入量等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基本保持不变,即热能平衡。当热能摄入量大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增加,即热能正平衡。而热能摄入量小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减轻,即热能负平衡。因此,减肥的最就是要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通过变动热能平衡来实现,即调节代谢功能,增加脂肪消耗。

2.3有氧运动对脂肪体积的影响

当人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体内糖提供的热量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增加氧气的供给,体内的脂肪经过氧化分解,产生热能供人体使用。耐力运动中以有氧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抑制脂肪细胞的积累,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并且降低了摄食效率,减少脂肪的沉积。

2.4有氧运动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

降脂和增加能耗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代谢来实现。有氧运动可改善肥胖者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氧运动使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活性增加,加速脂肪的水解,促进脂肪的分解。因此,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控制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供能,从而减少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消耗。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长距离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尤其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实验证明,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氧化脂肪酸40%来自骨骼肌细胞内脂肪水解,60%来自脂肪组织和血浆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另外,有氧运动在减体脂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机体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就能量消耗而言,运动减肥对所有的人都是有效的,尤其是通过有氧运动造成体内能量的负平衡,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副作用最小、最有利于健康的减肥方法。

2.5有氧运动与抑制脂肪积累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运动能增加热能消耗这一点毋庸置疑,正常情况下,轻微的体力活动也能增肌10%~20%的能量消耗,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变的异常兴奋来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血浆中的抗胰岛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等浓度也会相应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随着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血浆胰岛素浓度呈下降趋势,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脂肪水解过程中的限速酶、甘油三酯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增加,而这些酶均与脂肪的摄取、动用、活化有关。活性酶的升高会加速酶的水解,运动能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瘦素水平,且与脂肪含量的减少呈正相关。

3.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学分析

在人们进行健身运动时,人体系统内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是由于身体运动刺激了体内基础代谢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体内各功能系统进行重新运作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其中循环系统的变化尤为突出,因为它为其它功能系统的运作提供物质保障。从这一点上讲,健身首先应健其心。有氧运动就是强健人的心肺功能的一种健身运动。

4.结论与建议

4.1有氧运动的强度控制在最大吸氧量的70%以下,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40min。

运动频率可每周3次。若重度肥胖或有肥胖并发症者,可隔日运动,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及无机盐。运动中汗液的大量排泄,会引起部分水分及无机盐的流失,运动后应及时对水分及无机盐给予适当的补充。运动减肥一定要持之以恒,在进行有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另外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初期,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在坚持有氧运动减肥的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控制(尤其控制高脂饮食),尤为重要的是要与动物脂肪保持足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理想体重。

4.2有氧运动最佳心率范围是(220年龄)x60%—(220–年龄)x85%.

运动中呼吸宜慢而深,尽量注意吐气,不要大嘴呼吸,应用鼻吸气,用嘴呼气。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或原地不动,应慢走一段,帮助静脉血回流,直到心跳和呼吸稳定再停下来。

参考文献:

[1]丁东升、朱瑛,男排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

[2]周明华、张文普、王勇等,心理调节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体育函授通讯,1997.

[3]谢燕群,运动员选材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4]张建.对男排甲级运动员气质类型的研究.沈阳体育院学报,1998,(3).

[5]李秀丽.有氧运动健身的生物学分析[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

[6]徐晓阳.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进展[J].广州:体育学刊,2004(5).

[7]齐家玉.应用运动生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8]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综述)[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9]王步标.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10]黄叔怀.体育保健学.高校体育专业试用教材.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1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2]方进隆.有氧适能的改善方法.国民体育季刊,1993(2).

谁能给我提供一个关于游泳论文的题目?谢谢了,我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

题目1: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游泳运动员获得速度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利时期分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探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方法
在儿童时期培养速度素质十分重要儿童的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大灵活性较高兴奋型往往占优势具有好动活泼上进心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发展速度中频率素质的最佳时期速度训练的重点突出表现在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动作速率上同时利用此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形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全身协调能力相对于游泳运动成绩提高的实效性来说动作速度的表现更为明显它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坏本研究旨在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和敏感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
动作速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肌肉系统最大限度的快速活动形式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由于人体肌肉活动的形式与质量受形态生理心理力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动作速度受到身体形态力量发展水平与技术肌纤维类型和肌肉用力的协调性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青春期各阶段各类运动能力身体和机能发育指标的提高速度不同彼此之间也无关联敏感期理论指出当某种体能进入高速自然增长期时对该种体能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效果最好可参照游泳训练学中男女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最佳年龄期表女孩在10 11 岁前男孩在12 岁前可通过调节动作改进简单动作反应时提高速度能力上述年龄段之后的1 2年速度能力提高速度减缓应把球类活动出发转身练习当作改进速度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发展速度力量能力方面12岁女孩和13 14岁男孩肌群开始加速生长为速度力量能力的提高创造前提条件这
一训练阶段末期应定期安排中小重量快频率的练习
2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速度能力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是动作的极限强度在神经系统受到适宜刺激肌肉和关节事先做好准备活动的情况下是发展动作速度的最好时机准备活动应专门设计以中等强度进行并将改善速度能力的单个或整套练习列入准备活动之中发展速度能力时选择每次练习的最佳持续时间和练习间的间歇时间有重要意义各次速度性练习的间歇时间应保证工作能力几乎完全恢复为止不过休息时间也不应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水平过分下降
2.1 提高动作快速启动能力
这些速度能力体现在运动员出发转身和划水蹬打腿等动作上专门训练的任务在于增加运动单位的起动数量缩短极限用力的时间发展这些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快速等动训练和小重量肌肉最快速度收缩的力量训练依据重点发展素质的差异(速度或力量) 练习重量可在极限能力的30% 40% 至80% 90%每组练习重复次数可在4 6次至10 15次之间间歇时间在1015s
2.2 提高动作频率
快速的动作频率有助于50m 比赛出发后的冲刺游对保持快速的游进速度有重要意义频率与快速游是密不可分的游泳中的快频率首先指快速的划水动作快速的划水动作取决于划水力量和游泳技术(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能力) 动作极限频率的维持取决于ATP 再合成的无氧非乳酸机制从上述分析可知发展动作的极限频率既要发展力量能力又要发展机体的非乳酸能力
2.3 克服速度障碍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最佳频率界限短距离运动员如果破坏了自己的最佳频率将出现速度障碍速度障碍是不合理的频率标准化巩固化造成的很难控制快频率下的动作质量因为这时肌肉几乎是在进行等长方式的工作来不及放松也来不及收缩许多练习可帮助克服速度障碍如牵引游在游泳水槽中借助特制吊架进行的超极限速度小划手掌小脚蹼游或采用小重量的阻力游都有助于克服速度障碍经常改变动作频率动作条件有助于避免顽固的动作定型出现为使力量能力和游泳技术同时得到改进可将极限强度(频率)的练习与90 95 极限游速的练习交错安排如此安排练习运动员可控制划水动作质量并可为极限游速的提高打下基础
3 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3.1 动作速度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技术只有掌握与专项素质相适应的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提高速度水平提高有用技术动作的重点就在于处理好划频与划幅的比例不论是重复游练习还是间歇游练习完整配合游或分解游练习都是以速度为中心对于一个技术动作来说只会掌握而没有速度是没有价值的动作速度因此在改进技术时也要用自己绝对速度的85%90% 用快速游来改进技术采用的训练手段应体现以速度训练为主的原则在速度中发展和巩固运动员的技术和放松协调能力
3.2 动作速度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力量素质是速度的基础运动技能的发展和基本技术的掌握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力量训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速度训练时力量素质的发展重点应同专项技术要求相吻合由于速度能力与速度力量的生理机制和性质是一致的因此在培养运动员速度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快速力量的训练还要注重柔韧性与放松能力的提高以增加力量的作用范围与时间提高运动速度改善肌肉的协调性所以增加快速力量和提高柔韧素质与放松能力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非常重要
3.3 调动更多的运动机能单位参与运动生理学运动机能原理研究证明一般人活动时只有60%70% 的肌肉参加而运动员可使80% 90% 的肌肉参加工作以大阻力的刺激使肌肉做较大的收缩以动员更多的运动机能单位提高神经系统控制和传递能力使肌肉的有效作用得到发挥神经生理学试验研究证明神经类型不完全是由先天遗传的特征所决定后天的训练完全可以使它得到改善因此在训练中应多采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灵活性的练习手段改善其机能用不同的信号刺激完成各种快速动作的练习如教练员采取超动作频率击掌引导运动员的频率回拉牵引减少运动员的游进阻力提高运动员的划频等实践证明这些都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频率
3.4 不同训练周期的动作速度训练安排
在游泳运动员全年训练各大周期的所有训练中周期都应安排速度能力的训练在恢复开始训练期和一般身体训练期应通过要求快速反应的和冲刺性的30 60m跑各种跳跃练习发展速度能力另外陆上通过球类活动水上则通过游戏水球比赛等非专项手段和活动来发展速度能力在专项身体训练期发展力量和无氧非乳酸能力的同时发展速度能力应采用极限强度的短时间(从5 6s至20 30s)的力量训练手段在赛前训练期和比赛训练期应采用专项手段(出发转身练习水槽牵引游与正常冲刺游交替练习)发展速度能力
4 建议
4.1 动作速度训练手段应具有变化性
根据人体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特点在训练中过多采用单一的训练手段必然导致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从而影响训练的质量所以在速度训练中应采用多样性的训练手段不断调整神经过程的兴奋性使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课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奋状态和较大的兴趣
4.2 选择动作速度训练的距离
速度训练的距离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训练的目的对象的水平进行选择不能过长也不可太短太短在这个距离上起不到发挥速度的作用过长则具有耐力性特征就失去了速度训练的意义
4.3 控制动作速度训练的节奏
良好的动作节奏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运动员按某一规律性的节奏游进时会产生一种韵律感而这种韵律既能使运动员在整个游程中发挥速度又能相对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使技术动作放松与合理化的目的
4.4 安排动作速度训练的时间
速度训练应安排在运动员竞技状态良好时进行因为此时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力弹性放松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在青少年运动员疲劳时安排速度训练不但以上各因素都得不到充分显示且由于神经系统处于较深刻的抑制状态肌肉弹性降低动作将失去原有的频率与幅度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速度训练不但抑制了速度的提高而且还会形成速度障碍给整个训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整个训练周期的安排中一般把速度训练课安排在周一和经过适当调整恢复后的第一次训练课中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徐浩明青少年全能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特征及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3] 迟爱光译游泳训练学[M] 广州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2004
[4] 舒新南王路军论青少年速度训练手段的多样性[J]体育函授通讯2002 1

题目2:
游泳锻炼对高校学生生理指标体育意识和行为等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游泳锻炼实验研究表明游泳锻炼可以改变大学生的
身体形态机能并能积极改善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为大学生课余锻炼健身健美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方法
和依据
关键词: 游泳锻炼大学生生理指标意识行为影响
前言
随着全民健身教育的普遍推广人们已意识到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场馆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和求职压力下更是看重身
体的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自愿参加游泳锻炼实验
的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其锻炼前
后的生理各指标和体育意识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对
照分析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有效可行的课外体
育锻炼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中国矿业大学健康
学生40 人参加游泳锻炼实验其中男生20 人女
生2 0 人要求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只参加游泳锻炼
表一本研究受试者身体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01 年以来的有关水中
健身运动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方面的相关资料
2.人体测量法要求受试者在开始进行游泳锻
炼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统一的身体形态体质指标
的测量测量时间分别为2003 年6 月14 日上午8 时
2003 年8 月16 日上午8 时实验从2003 年6 月15
日起至2003 年8 月15 日为期两个月的练习要求
受试者每周进行三次游泳锻炼由指导人员统一安
排练习内容
3.追踪调查法为了了解受试者通过游泳锻炼
实验后一段时间对体育意识行为的改变程度笔者
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一年后2004 年5 月10 日
对受试者进行了关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及体育消费
状况的调查
4.数理统计法对测试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
软件包SPSS1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显著性检验
采用配对t 检验显著水平p<0.05
三游泳锻炼实验的内容通常由陆上准备
部分水中准备部分水中基本部分水中放松结
束部分组成共用时约60 分钟[1] 游泳锻炼实验场
所位于中国矿业大学游泳中心水温在26 1
水深1.2 1.5 米不等水位选择根据不同的内容
而改变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50/ 分钟安静时心
率的2 倍在每部分练习前中后即刻测1 0 秒
心率以控制运动强度在实验期间要求受试者其他
的生活习惯照常
二研究结果
一游泳锻炼实验前后受试者生理各指标的
比较
1.游泳锻炼实验前后受试者基本体质指标测试
结果比较
从表二中看出受试者基本体质指标测试安静
心率体重肺活量这三个指标上差异比较明显p
83
<0.01 坐位体前屈与立定跳远的指标具有差异性
p<0.05 说明通过游泳锻炼实验对大学生的心肺功
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示游泳锻炼可以有效
地消耗锻炼者体内多余的热量有利于塑造理想的
体形同时也表明游泳锻炼对柔韧力量等基本的
身体素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表二实验前后受试者基本体质对照
2.游泳锻炼实验前后受试者各身体围度的比较
表三得出游泳锻炼实验对受试者腰围的比较差
异非常明显p<0.05 表明游泳锻炼实验对大学生
具有一定的减脂作用对受试者胸围最大胸围最
小胸围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游泳
锻炼实验对大学生的肺通气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表三实验前后受试者身体各围度的比较
二游泳锻炼实验对受试者体育意识与行为
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学习压力重除了必修课普修课
选修课要自己安排大量的时间学习外语还要尽
可能地多拿各种证为求职多做一份准备因此学
生的空余时间相对较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
为相对成年人较差所以在课外体育锻炼上应该重
视对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笔
者在本次游泳锻炼实验一年后对受试者进行了一次
追踪调查研究游泳锻炼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
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在受试者每周参加体育锻炼
的次数表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表六
以及体育消费状况表七的比较
表五实验前后受试者体育活动意识的比较
每周锻炼次数
表六实验前后受试者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
间比较
表七实验前后受试者体育消费状况的比较
从表五调查结果来看实验后大学生每周参加
体育锻炼的次数与实验前2003 年6 月14 日的调查
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提高实验后表六大学生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延
长提示水中有氧健身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提高体
育活动的意识具有长期性和显著性的效果
从游泳锻炼实验前后受试者对体育消费状况的
比较来看见表七大学生的平均每年消费0 60
元的占主要地位50% 而实验后平均每月消费在
60 100 元的占了主要地位47.5% 提示游泳锻
炼实验后受试者的体育消费水平呈现出总体的上涨
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形成了比较合理的
体育价值观和比较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参加游泳锻炼对塑造体形减掉多余
脂肪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柔韧与力量等素质有着
积极的作用
2.游泳锻炼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有
着深远的影响
二建议
1.游泳锻炼的实施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计划
并要有专业人员辅导
2.想通过游泳锻炼起到养身健美祛病医
疗的作用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科学合理地进行
3.建议参加游泳锻炼者应该选择水温水深及
卫生安全条件合格的场所进行
参考文献
[ 1 ] 肖红陈玉茜. 析水中有氧健身操的编排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4):101-102.
[2]肖红.中年水中的健身效果[J].体育学刊
2003 (9):52-53.
[3]王跃.肥胖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干预对策
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6):33-34
50.
[4]刘松平,张绮,张琦,方辉.有氧运动对大学生
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观察[J].2002 (6):223-224.
[5]简坤林,孙学川.水中运动生理学[J].现代健
康2001 (1):22-23.
[6]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1):62.

题目3、
对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探讨
摘要: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把运动员的基础打好,在什么时期进行有氧训练就尤为重
要。对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将运动员随机分成2组,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由笔者进行教学。实验组在一周六次训练中,三次进行
教学和技术训练,三次以有氧耐力为主进行训练,有氧训练的
比例由课总量的40%逐步增加到65%,
对照 组 在 一周的六次训练中,六次课基本上都以教学和
技术训练为主,有氧耐力训练比例占课总量巧%逐步增加到
35%。五个月后,检验不同有氧训练比例对心率的恢复和运
动成绩的影响程度。
1.2.2 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游泳有氧训练的论文进
行检索整理,了解国内外有氧训练方法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
况。
1.2.3 数理统计法用SPSS 12.0软件对30名运动员的心
率恢复和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经过 四 个 月的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率恢复和运动
成绩方面都有所提高,实验组的提高幅度更大一些(详见表
1、表2)。经过数据检验,P<0.05,差异性显著,因此可以断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平均心率对照表〔次/分J
组别实验前实验后
65 69
7D 71
游泳 是 人 类凭借自身动作使身体在水中游动的一项有意
识的技能活动。随着游泳训练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现代游泳训练已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利用的科学时代。
少年运动员的游泳训练应该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
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因此训练任务要结合儿童生理发育
的特点,以发展有氧能力为主打好耐力基础,促使心脏充分发
育,提高心腔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的功能,为成年后专项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从能量角度看,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高度
的无氧能力应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有氧代谢基础上,因为高度
的有氧能力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氧化过程,最快地消除
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而且还能最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原
的储藏量。而提高肌糖原储藏量,就能扩大糖酵解的潜力,因
此,即使是以速度耐力为主的中短距离运动员(这项运动所负
的氧债绝对值最大)也应该在发展有氧能力的基础上再过渡
到无氧训练,奥运会50 m,100 m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
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
此需要高度的有氧能力”。在游泳比赛中400 m以上的项目
则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所以要想充分挖掘少年游泳运动
员的潜力,除了进行系统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外,应采用以有氧
耐力为主的训练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哈尔 滨 市 经过两年业余训练的少年游泳运动员,能掌握
4种泳姿,共60人。
实验组(N=30)
对照组(N=30)
T 1 .2 6 一2.33
P > 0 . 05 < 0 .0 5
收稿日期:2005-04-21;修回日期:2005-05-09
作者简介:杜强(1974-),男,教练,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游泳教学与训练。
108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4卷
表2 实验前、后平均运动成绩对照表(s)
组别50 m蛙泳50 m仰泳50 m自由泳
输入氧气、葡萄糖或脂肪经过生化反应生成ATP。虽然少年
儿童的有氧能力发展的可塑性很大,但是负荷时间长短应考
虑少年运动员技术处于不稳定状况,负荷时间的选择应该是
其控制和掌握技术所游的最长距离的时间。随着少年运动员
控制和掌握技术能力的提高,有氧耐力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可
以逐步延长。负荷强度至少应达到心血管最大工作能力的
50%,最好达到70%。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总结出了少年游
泳有氧训练需要注意的3顶事宜:①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
有氧耐力负荷,全年保持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多
样化。②训练距离的选择必须以运动员能较正确地控制技术
为前提,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控制技术能力的提高,逐步延
长有氧耐力的训练距离和反复次数,循序渐进。由于少年运
动员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较成年人差,易产生疲
劳,因此有氧训练时不要过于集中,时间不宜过长,应和其他
训练交替进行。③由于有氧耐力训练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动
作频率相对比赛时慢,不利于儿童形成快速的动力定型。因
此在有氧耐力训练后要适当安排10.15分钟的快速技术训
练和速度练习,以防止形成慢的动力定型。
4 结论
1) 实 验 结果证明,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有氧耐力训
练,有利于心率恢复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2) 少 年 游泳运动员能够进行而且应该进行有氧训练,这
不仅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而且有益于儿童心血管系统机能
的发展,并能为今后运动潜能的开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 19 99 .
【幻梅学雄.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温宇红.游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郑如城大学生游泳速成教学法的实验与探索[1l.广州体育学院
学报 , 20 04,24(6):90-93.
[5〕宋海宾.试论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训练【1l.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 4( 5). 责任编辑:郭长寿
45 50
50 52
52 54
实验组(N=30)
对照组(N=30)
丁 1. 48 1 .0 3 1 .5 6
尸 < 0. 05 < 0 . 05 < 0 . 05
定不同有氧训练比例对心率的恢复和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很大
的,并且适当加大有氧训练比例对心率恢复和运动成绩的提
高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3 分析讨论
游泳 运 动 是一项速度耐力性的竞赛项目,它的特点是强
度大、持续时间长、比赛争夺激烈,对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机
能要求很高。而有氧训练的重点,主要是发展和提高心血管
系统的机能水平。少年游泳运动员受年龄的影响胸廓小,肺
活量小,呼吸肌弱,对氧的需求量相对比成年人多,呼吸频率
快。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由于较长时间受到水的阻力、浮
力和压力的作用,能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增加了肺的通气量,
加强了气体交换,使呼吸器官得到了充分发展,肺活量增大;
此外,少年运动员冠状动脉的内腔大,血液循环快,血管壁弹
性大。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肌肉
活动。有氧耐力训练因为有效地控制了心率,所以不会使心
脏负担加重,十分有利于血液的输送和回流,能减轻心脏负
担,从而为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 知 道 耐力项目中最主要的功能系统是有氧功能。这
种供能系统需要机体具备较强的向运动肌肉送氧的能力。氧
向肌肉的运输对维持有氧代谢的速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轻微运动中,血液流经肺脏时接受氧,将氧运输到肌肉同时
接受肌肉中的二氧化碳,再回流到心脏和肺脏,释放出二氧化
碳,重新运输氧。当运动强度提高、能量需求增大时,有氧代
谢供能的速度也随之加快。由于机体几乎不能储存氧,游泳
运动员较长时间有氧负荷主要依赖于机体的摄氧能力。通过
曰吐,.心‘,卜。.r,..闷.,叫州口,叼叫.,卜.侣翻司阅.翻叫洲口目心.峨月卜.口,硬目口】..川,卜.月‘】.。闷.,.。闷..叫洲‘,.。闷.,峭闷心,,闷.,.峭月.,.勺月‘,,门..,阅.,.勺月‘】.。闷.,叼,..,。月口节.司网目.叫J叫..峭阅.1,..‘二卜。,‘,.闷.,.O.‘,.。闷.,劝.‘,峭叫日,卜。.‘,。叫.,.月日月曰曰.J.刃闷.,司闷..闷曰.
(上接第94页)
3.7.2 脚本卡片设计脚本卡片设计主要是依据文字稿本
内容,把课件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媒体选择及信息呈现
形式设计到每个页面中去。它具体包括页面中的文本、图像、
图形、影像、声音、音乐等具体内容及其呈现形式。脚本卡片
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能否准确完成,教学形式是否生
动形象,各媒体搭配组合是否得当。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制 作 CAI课件的关键环节是依据最优化教学设计思
想及课件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课件的文字稿本和脚本设计。
2) 多 媒 体CAI制作的重要前提是对文本、图像、动画、音
频、视频等媒体素材的收集与熟练编辑。
3) (网 球 )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
术为网球技术教学提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使技术动作
的教学更直观,称补了常规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参与
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2 建议
1) 更 新 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多媒体CAI技术对教
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2) 应 加 强对体育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建设,注意培养
教师利用现代媒体的意识,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3) 在 教 师的评优考核中,应把会制、会用多媒体CAI课
件列入评比条件,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学农.丁平青.温玲,编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M].广州:广
[2
[3
[4]
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J张超.体育技术课教学多媒体
Ul .北 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2(4):
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太多了,如果这3篇都不满意,你给我发邮件:

我再传给你,都是WORD模式的,想要多少有多少!

急求1000字健美操论文

题 目:“奢华”的健美操

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纷繁杂物的物质世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健身、休闲、娱乐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健美操做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它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关键字:全民健身 减压 娱乐 动作 修身养性 意义 和谐 发展 健美操

正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我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一运动,尽管自己协调性跟柔韧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韵味十足,拥有贵运动的形象,让我如获至宝。不论有多么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节健美操课,我就好像恢复了元气一样。另外我还意识到了,健美操对我们的作用,我开始倾心健美操。

健美操的起源

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

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健美操

我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起初认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锻炼方法之一。而且还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现在终于知道了,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然而它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1 健美操运动的意义:

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够使人体发挥最佳技能状态,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缓解压力,娱乐身心

健美操同样也具有纾缓精神压力、身体和心理的功能,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舒适和方便的同时,更要面对精神、压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压力有关,如高血压,癌症等等。运动可以纾缓心理压力,预防疾病,这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健美操,其优美的动作,协调,全面的身体活动,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所以,以纾缓精神压力,人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在健美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而参与健美操锻炼的人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因此,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平时学习累了跳上一段会让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大家高兴时一块跳,这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融洽!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

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

促进健康的功能

健美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对下肢瘫痪的病人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健康不仅生理意义上说“健康”,而心理和行为也讲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在各种社会活动,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将涉及自发的爆发压力。 健康人应该有体质是一个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灵敏度,灵活性和协调。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最能发展人体心脏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仅影响有氧运动,体能的发展,既灵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说是制订一项全面的机构,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运动。所以说健美操是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健康的。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以后在空闲之余,我也会努力跳操的!尽管有时动作不优美,也不协调,但我会想努力去做好。

参考文献

[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浅析如何发展健美操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02

[3]马慧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