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重庆物流研究论文

2023-02-24 16: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重庆物流研究论文

论重庆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编号:WL018 字数:15218,页数:16摘 要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论介绍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着重对重庆市物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从重庆物流在我国的区域位置分析,对物流业在重庆城市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的介绍,以及其中的不足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对重庆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析。明确了重庆物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和社会经济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区域物流 重庆物流 西部物流中心 大纲一、现代物流业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1 -
二、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 - 3 -
三、重庆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和规划分析 - 6 -
四、重庆区域物流发展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未来发展分析 - 8 -
五、结论 - 12 -
参考文献:
1.艾伦·哈里森、雷姆科·范赫克编,《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魏修建主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3.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物流业.Logisistics》,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4.张亦弛编著,《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5.张立红编辑,《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6.马丁·克里斯托弗、何明珂、崔连厂、郑媛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7.何黎明编著,《中国物流园区》,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5月版;
8.钱智编著,《物流管理经典案例剖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6月版;
9.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合编,《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8-2009)》,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以上回答来自:

重庆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公路物流枢纽的优势包括哪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凭借连接欧亚大陆桥和东亚-太平洋和南亚-印度洋的枢纽和门户以及长江黄金水域等的交通区位优势,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从而促进重庆市进一步发挥西部门户枢纽优势,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但重庆市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求,与重庆市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配套。因此,立足重庆城市经济和交通发展现状,研究重庆现代物流发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物流枢纽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支撑,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是促进城市现代物流发展,带动城市和辐射腹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首先对文章研究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国家中心城市”、“物流枢纽”进行研究,并从国家中心城市应是物流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对“物流中心”提出更高要求,物流枢纽在物流中心城市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与物流枢纽的关系,为下文研究重庆市在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下,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做铺垫。其次,具体分析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条件以及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存在的优势和差距,从而提出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为下文进行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铺垫。
第二部分是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主要对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所涉及的物流预测、物流枢纽选址、物流枢纽布局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选择适合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的一元线性回归与弹性系数法相结合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区位+交通+产业布局快速定位法”物流枢纽选址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下文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基于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方法分析,对重庆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重庆物流枢纽的规划环境分析,重庆的综合交通条件,重庆主城区物流节点布局现状,重庆主城区的主要产业园和市场分布,以及重庆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为下文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现实依据,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
第四部分是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基于物流枢纽布局理论方法和重庆市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对重庆市物流枢纽提出目标定位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出以“八大综合货运枢纽”、“九大物流园区”为核心,多个专业物流中心为辅的主城区物流枢纽规划空间布局,城市对外“八大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内部衔接通道布局,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枢纽布局进行评价。

物流论文精选范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增长,国际物流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长,这必将促进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SWOT分析

1劣势分析

1.1协同创新不足。由于地方院校和政府、院所以及企业的协同不足,实践教学开展困难。一方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地方资源有限。一般地方很少有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

1.2核心竞争力缺乏。地方高校受其自身层次和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与全国重点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素质有差距。同时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实践能力又比较欠缺。所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培养未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3实践师资队伍缺乏。人才队伍引进的重点是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注重科学研究水平忽视实践水平。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不足。另外由于政策的导向,教师自身普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

2机会分析

2.1高等教育得到广泛关注。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下,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方政府也意识到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且地方高校也是本着服务地方的理念而成立的,更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另外,据调查,“子女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居民投资意向和储蓄目的的第一位[1]。这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

2.2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事实证明,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本科生是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很多企业都反映专科生基础太薄弱,素质亟待提高。这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提供了市场需求。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管理人才紧缺,市场需求旺盛。

3威胁分析

地方高校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重点院校、职业教育学院、同类院校等。地方高校不具备重点院校的“名牌效应”,也没有职业学院的实践条件,而层次相当的同类院校数量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因为多与重点大学办学定位向相似,已面临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对人才水平要求的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若不能满足学生和市场的要求,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策略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地方高校应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品牌优势。地方高校品牌优势的形成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找准定位,确定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凝练为地方服务的特色,形成品牌,从而提升学校综合实力[2]。地方高校要建立健全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就要依托政府和行业组织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为校企深度合作对接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并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证。地方物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开展和邻近大城市资源的整合。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要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加强对现任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使其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地方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只要充分发挥和强化自身优势,改善劣势,抓住发展机遇,与政府、行业、企业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通过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可以向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层次物流应用型人才。

1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实现协同发展的良好途径

1.1提高认识,强化软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就要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对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建设。首先,电子商务可谓是商业领域内一次新的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重要改革,相关政府要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在与企业进行通力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建设电子信息化的环境,政府要在信息网络、航空、铁路和公路等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逐步构建与形成一个尽可能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为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合理化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企业要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借助于信息网络的力量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要构建符合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企业营销模式,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进程;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专用于规范与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协同发展的法律和规定,包括完善市场准入原则、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保险与税收、信息安全保护与网络管理、物流标准化建设等内容,运用法律的手段和方式严惩那些恶意窃取他人的机密信息、违反商业道德等不良行为,为市场秩序的完善提供更扎实的保障。

1.2建立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信息化为核心和依托的网络信息平台,有利于为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具体来说,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就是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对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物流、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高度互动、融合与对称,信息流与商务活动的发展信息相关,督促和引导着商务活动的良性发展,而现代物流是商流继续的保证,是商务活动中实际性物资流通的过程,也需要信息流的整合与支持。在各个环节层层联系的现代物流的进程中,虚拟性的路径与场景将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减少了工作的误差和失误,促使每个环节之间所存在的停顿时间都进一步的降低,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现代物流朝着更加柔性化、网络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传输系统和信息处理模式,才能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得配售的货物跟踪信息以及销售的反馈信息,促使物流企业能够根据最新的实时动态去调整工作模式和细节,为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商务的质量与效率,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与支持。

1.3制订一套顺应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协同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要结合不同的消费者的收入、地理分布以及需求偏好等各种条件的差异,对销售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定位,对于情况不同的销售区域进行差别性的物流服务的政策,以便减少流通中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要对销售的品种进行认真、合理的筛选,限制品种的必要范围,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销售商品,再派遣专业的人员对配送的细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完善,要考虑到送货频率、库存的可供性、订货的状况信息、反应细节等因素。与此同时,要结合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的差异,在取长补短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的集成,在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电子商务服务;要进一步通过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对库存进行合理的控制,对相应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等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确定合理范围内的库存,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送的手段与结算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套可行性方案的制订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这就必然要求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关企业要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人员外出深造、邀请社会专家前来指导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在此进程中要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工作,从而培育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通晓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育与教育活动中为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2结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