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金融范围

2023-02-24 14: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金融范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议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在改进货币资源的配置、服务农业和农村建设,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金融的核心作用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与更加高效的运行,切实防范与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法律监管制度显得极为迫切。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设计依然具有相当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以及行政干预色彩,因为也就导致了金融抑制。目前的改革也仅仅是在机制上进行了一些局部上的调整,但是并没有对制度体系以及核心内容实施全面而深入的变革,导致形式上的制度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实施正确而合理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但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组织的风险,而且还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更是确保我国农村经济快速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1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1)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不够齐全,显得系统性不够强。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主要包括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其中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规定。但是以上立法中往往具有大量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却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条款,同时,监管的内容过于简单,大大落后于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且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随之而得到持续发展,对于一部分新型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尚缺少一定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民间融资没有采用法制化的方式加以引导,对于高利贷仅仅按照传统社会上的公德意识来加以制约,而且就如今的金融监管法制总体结构来观察,规章的比例太大,实施就缺少足够的权威性。同时,在构成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之中的各项规范性法规之中部门规章所占比例太大一旦实施起来就缺少权威性。

  (2)法律规范所具有的操作性不够强。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中,对于市场准入、市场督查、市场退出等均有所覆盖,但是更多的则是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因而可操作性不大。

  (二)缺乏公平竞争的农村金融监管工作理念

  制度不但要富有效率地合理安排权利资源,而且还应当更加公平地安排权利资源,从而实现各类金融市场主体权利实施平等性保护。缺少公平正义目标的金融市场并非是现代金融市场,而脱离开正义理念的金融监管法制并非是现代法制所倡导的制度性安排。如今的农村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体现出对于民间资本以及非公行的漠视与不公。笔者觉得,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均为社会资本中不一样的形式,而是应当分别享有相同的国民待遇。农村民间借贷监管机制应当积极促进而且体现出民间借贷监管机制之形成与发展,而不是为保护少数市场主体所具有的特殊利益。

  (三)忽略甚至漠视农村地区群众的金融权利

  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把金融问题看作是经济发展层面上的问题,也就是看作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对于民生保障这类问题的考虑不够周到,甚至会为了金融之稳定而选择牺牲公民自由融资之权利。尽管我国政府己有充分认识并且采用小额贷款的方式,允许设置村镇银行与借贷公司等形势尽可能多地增加农村资金之供给,但是这些基本上均为具体手段层面上之改革,整个农村金融监管机制在基本的理念上尚未产生根本性转变。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在监管法律体系上具有局限性所以也就产生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在总量上的不足,当前,我国金融资源在分布上具有显着的地域上的不平衡性,诸多农村资本外流,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村金融在供给上的能力,同时也造成了弱势农村群众在金融资源上获得之不足,尤其是对农村小微企业以及农户的金融供给上有所不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市场取得新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尚未真正形成能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客户和不同需求层次,能够提供显着差异性金融服务的现代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以至于造成了我国农村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种类相待单调,难以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对于金融服务具有多样化与多层次之需求,进而造成农民群众无法分享到金融改革之成果。

  2进一步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策略

  (一)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现代金融属于法治金融,而政府的权力对于金融市场所进行的监管主要是运用金融监管法制调整与规范加以实现的。健全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监管机构实施依法监管的重要前提,集中了监管绩效和金融监管立法之健全完善与否、质量优劣等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现更为健康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应当积极顺应农村金融市场所出现的新变化,及时而有效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应当积极强化农村地区的基础性金融监管法建这一基础,积极顺应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之中的趋势性要求,从而健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l)要及时健全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主体性法制体系,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实施细则,从而强化可操作性,并且对有关法律制度加以清理,尤其是对不适应条款加以废除或者进行修订。

  (2)要依据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发展状况、监管情况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之趋势,形成合理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而弥补我国在农村金融监管立法领域之中的空白。

  (3)要积极顺应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之趋势,以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安全以及促进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基础,制定出能够兼顾实效性、操作性与相应前瞻性的现代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进而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所进行的监管,维护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着力凸显公平保护的法律工作理念

  金融监管是依据经济发展之所需而诞生的,其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金融业安全并非是金融监管之重要目标,也不是金融业目前存在与发展之最终目标。从这一视角来看,农村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应以全面满足农村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为目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为稳定的发展,提升社会福利。因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相对来说较为特殊,而农村金融并不完全属于商业金融之范畴,农村现代金融机制应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更加公平地获得发展良机与结果为其主要目的。

  (三)保障公民金融权利的实现

  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人权中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与保障我国公民的存在权与发展权,这是所有法律一定要加以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金融之本质在于为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提供资金领域的融通,切实保障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主体和利益变得愈来愈多元化,大量公民进入到市场中开始从事生产经营类活动,因为资金也就成为人们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融资实质上己成为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融资权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在当前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显着不均衡与不合理的条件,各中小企业以及农户得到融资显得相当困难,农户与农村工商业者在资金的需求上从未得到满足,而民间借贷也就具备了更加突出的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之功能。就这一意义而言,监管制度能够严格地限制甚至几各类非正规金融机构之存在,全面惩罚私自放贷人员。所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之本质是为各位公民的融资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或者压制资金上的流动。

  (四)强化监管制度施行金融创新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对于金融创新作用主要表现为:

  (1)金融监管机制之制定应当具备前瞻性。金融监管方面的政策措施应当适应于我国金融业今后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为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今后金融市场的创新问题与金融机构资产变化问题等。同时,要通过健全完善农村金融监管预警体系,强化对金融体系所施行的社会性监测,从而确保农村金融体系得到稳健地运行。

  (2)大力鼓励农村金融创新。金融监管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应当尽可能地发挥出其所具有积极性,也就是鼓励实施金融创新,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可能地抑制其不利的一面,也就是要控制消极的金融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运用金融监管让金融创新成为促进金融改革的生力军。

  (3)改进农村金融监管的模式。因为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创新弊端所作出的反应通常比较慢,而金融行业协会的反应则相当灵敏,所以,对于金融创新所实行的监管需要更加多地依赖于实施内部监管,从而适时地调整金融监管,进而适应金融创新取得新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作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受到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造成的影响,我国农村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今正面临着愈加复杂的形势。如今,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但承担着维护我国整体金融形势稳定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将履行切实解决我国农村金融资源赓乏这一重大挑战,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工作,切实保障我国农村金融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析第三方支付引发的洗钱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服务相比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而言,有低成木、便捷、省时等优点,第三方支付作为以实际电子商务交易为依托,利用网络支付的金融服务形式,在我国获得了较人成功,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的额度、规模在逐年递增,而且服务的层次也在不断得以拓展,如企业的市场资金管理均已成为第三方支付涉及的服务领域。木文将剖析第三方支付的运作模式,基于反洗钱风险的防控目标来探析第三方支付引发的洗钱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立一套完善的第三方支付洗钱风险防控体系,促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健康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相关理论概述

  (一)第三方支付定义

  第三方支付依附于交易商业行为的交易而存在,开展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的独立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两方之间信任度较低的商业机构或者个人之间的交易服务,在实际运营上,购方付款后相关款项首先“寄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供货方发货,而后在购方收到货物且无任何纠纷异议的情况下以通知方式将货款支付到供货方账户。第三方支付多依附于电子商务活动,以合作银行信用为依托,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信用问题。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发展现状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包括包含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几种代收代付服务方式,另外,第三方支付还存在于一些产品销量较人、信誉较好的企业,主要以预付卡业务的形式存在,通过系统终端处理第三方支付服务交易。在盈利模式上,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利润源主要来白手续费和客户备付金,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手续费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制定分利标准。而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为提高市场份额,甚至处在亏损经营状态,而我国又进一步限制第三方支付企业动用客户备付金开展其他商业活动,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积极探索扩展利润源的经营模式,但就当下而言,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处在价格竞争、服务质量、增值服务费等方面的竞争,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业务运作过程中还未形成明确且稳定的新利润源。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洗钱风险分析

  (一)网络支付的隐秘性造成的监管难度

  诚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支付服务带来了巨人的便利,且使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得以上升,但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资金转移与直接汇款的支付方式相比,在交易的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未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审核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进行匿名交易是较为容易的,这就很容易越过银行系统的身份审核监管体系,难以追溯交易资金的来源,给洗钱行为敞开了缝隙,在洗钱案件的查证过程中,一些虚拟物品的交易很难实现准确求证,交易过程较为隐秘,一些犯罪分子可以将赌博、贩毒等非法资金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实现“洗自”。

  (二)交易记录的不完整导致查证困难

  在第三方支付交易运作的过程中,出于客户信息安全的考虑,一般通过网络密钥对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进行保护。但是在对洗钱案例的监控和查证过程中,多采用跟踪交易记录的方式来进行,但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用户资料及交易记录保护机制增加了案件查证难度。其次,通过网络交易,交易平台难以完全掌控交易的地点、时间等信息,使得交易记录信息有限,增加了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开展反洗钱案件查处的难度。

  (三)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但是基于反洗钱为目的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针对性立法的缺失,使得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出现的洗钱犯罪行为在法律责任追究上难度较人,法律法规的滞后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反洗钱监控与查处难度人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反洗钱的专门性法律,但是此法与我国刑法中均未涵盖第三方支付洗钱犯罪的相关监管内容。

  三、建议

  (一)基于反洗钱为目的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监管

  首先是源头管理,抬高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金融监管机构要在牌照发放环节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审查,包括对信息系统建设、客户信息审核软硬件等方面的审查要严格开展,严格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审查,从而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减小反洗钱案例查处的难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白身对客户身份信息、资信状况、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审核和信息收集能力,从而有效配合相关机构对反洗钱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各交易主体也应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做好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各方要合作建立一个有反洗钱监管机构参与审阅的信息系统,保障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从而在案件发生时能够收集完善的证据。第三方支付企业应不断完善反洗钱检测系统,加强技术能力,提高平台对交易信息的完整性。

  (二)加强反洗钱技术队伍建设

  不仅要在反洗钱监管部门建立一支具有专业信息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还需要第三方企业能够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对反洗钱犯罪行为的敏感性,并拥有健全的支付业务知识和反洗钱技术知识,能够有能力及甲-发觉可疑交易信息,形成对洗钱行为的有效监督管理。

  (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备付金监管力度

  第三方支付行为主要依托银行进行资金转移来完成支付行为,商业银行是备付金的实际管理者,故此,商业银行应该完善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管理制度,对备付金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白身的信息优势,对备付金账户各种交易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将违规操作反馈至金融监管机构,形成对交易风险的及时预警。
猜你喜欢:
1. 本科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2. 金融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金融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4. 金融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 金融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比较好写的金融毕业论文

比较好写的金融毕业论文如下:

一、货币政策的问题

1、电子货币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

4、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6、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调协。

7、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

8、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

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研究

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分析。

2、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3、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4、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6、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7、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8、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9、利率市场化后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10、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三、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

1、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3、我国的利率弹性问题研究。

4、小议如何提高存款利率弹性。

5、小议如何提高贷款利率弹性。

6、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

7、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面是金融毕业论文提纲,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导论 12-20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5

1.1.1 研究背景 12-14

1.1.2 研究目的 14-15

1.1.3 研究意义 15

1.2 文献综述 15-18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5-16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6-18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20

1.3.1 研究内容 18-19

1.3.2 研究方法 19

1.3.3 创新与不足 19-20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20-26

2.1 新能源汽车概念及分类 20-23

2.1.1 新能源汽车概念 20

2.1.2 新能源汽车分类 20-23

2.2 相关理论 23-26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4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26

第3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比较 26-35

3.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6-28

3.1.1 技术发展 26

3.1.2 市场状况 26-27

3.1.3 基础设施建设 27-28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8-34

3.2.1 技术发展 28-30

3.2.2 市场状况 30-33

3.2.3 基础设施建设 33-34

3.3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34-35

第4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49

4.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36

4.1.1 技术创新战略 35

4.1.2 市场推广战略 35-36

4.1.3 配套设施先行战略 36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6-47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36-41

4.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SWOT 分析 41-43

4.2.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战略 43-44

4.2.4 技术创新战略 44-45

4.2.5 市场推广战略 45-47

4.2.6 配套设施发展战略 47

4.3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47-49

第5章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9-54

5.1 建立国家级的技术支撑体系 49

5.2 行业标准战略的优化 49-50

5.3 产业联盟,引进人才 50-51

5.4 完善相关财税政策 51-53

5.4.1 完善相关补贴政策 51-52

5.4.2 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52-53

5.5 对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化 53-54

结论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12-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4

1.1.1 研究背景 12-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6

1.2.1 研究思路 14-15

1.2.2 研究方法 15-16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16-18

第四节 研究改进、创新与不足 18-21

1.4.1 创新点 18-19

1.4.2 研究不足 19-2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45

第一节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相关研究 21-29

2.1.1 规模经济 21-22

2.1.2 范围经济 22-24

2.1.3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4-29

第二节 多元化经营相关研究 29-37

2.2.1 多元化经营的收益、成本 29-33

2.2.2 多元化经营绩效 33-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相关文献 37-45

2.3.1 地理多元化 38-41

2.3.2 业务多元化 41-45

第三章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45-72

第一节 城商行规模扩张与规模经济 45-59

3.1.1 背景分析 45-47

3.1.2 研究方法 47-51

3.1.3 实证分析 51-56

3.1.4 引入经营风险后的规模经济 56-58

3.1.5 结论 58-59

第二节 城商行效率 59-72

3.2.1 问题的提出 59-60

3.2.2 商业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60-62

3.2.3 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 62-63

3.2.4 研究设计 63-66

3.2.5 实证分析 66-70

3.2.6 结论及政策建议 70-72

第四章 地理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72-100

第一节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相关背景及影响因素 72-84

4.1.1 相关背景 72-76

4.1.2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动因 76-78

4.1.3 研究设计 78-79

4.1.4 实证分析 79-83

4.1.5 结论及政策建议 83-84

第二节 跨区域经营绩效及地区选择 84-100

4.2.1 问题的提出 84-86

4.2.2 研究设计 86-90

4.2.3 实证分析 90-98

4.2.4 结论及政策建议 98-100

第五章 业务多元化 100-131

第一节 收入多元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影响 100-114

5.1.1 背景 100-102

5.1.2 研究设计 102-106

5.1.3 实证分析 106-113

5.1.4 结论 113-114

第二节 资产和资金来源多元化 114-131

5.2.1 研究背景 114-116

5.2.2 研究设计 116-119

5.2.3 实证分析 119-128

5.2.4 结论 128-131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1-14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31-133

6.1.1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131-132

6.1.2 地理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

6.1.3 业务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13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33-140

6.2.1 城商行明确自身定位 133-138

6.2.2 审慎监管、区别对待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51

致谢 151-15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2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典型工具

(一) steep分析模型

(二) swot 分析模型

(三) 相关利益者分析模型

(四)波特的五力模型

1.模型的假设

2.模型的分析

3.模型的评价

三、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及五力模型的改善

(一)政府以不同身份与企业相联系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局内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时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经济“总管”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局外者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 自由市场模式

(2) 政府引导模式

(二)从价值链主要环节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从需求角度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四)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五)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影响

1.政府职能对公司层战略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事业层战略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职能层战略的影响

(六)五力模型的改善(加入政府因素)

1.政府过度干预的模型

2.政府适度干预的模型

四、我国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职能对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民营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外资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1.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中存在、遇到的几个问题

2.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

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本国政府关系

(二)与外国政府关系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议题。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整体关注,距今不过10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事件,引起了业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IS)在20**年6月颁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并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从而带动了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年3月2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陆续启动新一轮的变革,20**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意味着建设银行将面对来自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投资者、股东、新闻媒体、客户和社会公众更加严格、深入、全面、透明的监督,更需要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国际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全面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大力提高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操作风险问题研究,对于建设银行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透过损失事件调查,发现建设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认识、运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阐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主张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机制、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金融学论文提纲精选3篇论文。即: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构建公司治理下的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Abstract

第一章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及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第二节 操作风险分类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国外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建设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设想

第一节 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节 构建起公司治理下的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三节 培育全员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第四节 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第五节 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第六节 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金融保险专业 毕业论文可以写什么方面的啊?题目写什么?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