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多元论文题目

2023-02-24 1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多元论文题目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卫生以及经济金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卫生以及经济金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如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案例教学;软体程式设计;考试改革;创新教学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内容极其丰富、应用极其广泛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发展,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卫生以及经济金融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成为进行多元资料分析与处理的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常需要处理较为复杂的多维资料以及高维或超高维资料,特别地,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多维资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多元分析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是我们统计学专业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物件是大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与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学生的需要以及在当今时代下学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歧视差生也不偏爱优等生,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进步。

  二、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多元统计分析是实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后,应具备处理多维资料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卫生以及经济金融领域,我们遇到的资料大多是多维资料。比如大型商场、超市等需要分析商品销售情况,以确定商品结构以及进货时间、数量等;利用网际网路资料进行商业投资和商业资讯挖掘等。这些问题中,我们遇到的资料都是多维甚至是高维资料,如何处理这类资料以获得一些重要资讯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这就需要一些多元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教学,对每一种分析方法,我都尽量选取一些与时代联络紧密的例项,结合这些例子讲解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资料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等分析方法是统计分析中相当重要的方法,它几乎应用在每个领域,学会这些方法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备这些能力是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必备能力,无论是毕业设计、公司上班还是继续深造等,都离不开这些分析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软体教学,提高学生程式设计和资料处理能力

  多元分析方法分析和处理的资料是多维资料,通常维数较多,而且观测资料也较多,计算量都比较大,通常需要计算机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软体教学,对每一种分析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的理论知识和适用范围后,向学生介绍SPSS、Excel等软体如何给出分析结果,以及介绍SAS,R和Matlab的程式程式码。在学生的作业中,要求学生至少用一种语言编写分析处理资料的程式程式码。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还要熟练掌握1~2门软体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实践证明,方法学习与软体结合的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程式设计和资料处理能力。

  四、尝试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大胆进行教改尝试,一改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1对于每一种方法的教学,我们首先由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学生讨论和发言的基础上引出新的分析方法。2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并准备教学PPT,选取准备充分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讲授,教师只是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完善。3学生和老师评价教学效果,对于特别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加分。通过这些创新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于作业布置,传统的方法就是布置一些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的习题。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思考社会、教育、医药卫生和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我们除了布置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的习题外,每一种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每一种多元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撰写1篇小论文至少使用一种分析方法。而对于论文的撰写,由学生自己选题、资料获取,并利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体进行分析,最后撰写一篇一定字数以上的小论文。我们从这些论文中挑选1~2篇优秀论文进行讲解,从论文题目的选取、论文的书写格式、方法和软体的应用以及文章的撰写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于特别优秀的论文,我们推荐到正式刊物进行发表,并在总评成绩中进行加分,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改革考核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因此通常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是闭卷笔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掌握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情况。而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目的是: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所在。为了兼顾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我们尝试采用一种新的考试方法,那就是平时成绩20%+期末笔试成绩40%+小论文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5%,课堂表现5%,平时作业10%;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写作能力、软体程式设计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软体使用以及程式设计能力的考查,对于那些在论文中附上了SAS、R、Matlab等正确程式程式码的论文,我们将给予更高的成绩和评价,以锻炼学生的程式设计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考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就如同高考的指挥棒。这样的考核方式,将迫使学生既要学习这些方法的来龙去脉,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学习软体程式设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知识与实际联络起来,以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能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只有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才会成为社会需要的统计专业人才。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大量的资料进行简化,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判别和分类,能够结合统计软体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实践教学表明,学生通过该门课的学习都能很好地利用所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篇2
  多元统计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学生课程进行聚类,进而将学生分为5类进行分类管理。并且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堂响应情况对学生成绩均有显著影响,且课堂响应情况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因子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学生管理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起,多元分析方法在我国多个领域均有成功应用的案例,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丰富。1995年,吴群英曾研究过多元分析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发现多元分析的结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田开、郑宗培、虞小海利用SPSS软体,深入探讨了有关主成分分析在学生成绩中的应用,为教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应敏、景平等人多次将多元分析方法引入到学生成绩的分析,并取得相关成果。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多元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多停留在教学工作及学生成绩分析方面,没有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管理方面。而本文准备以学生的分类管理和学风建设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多元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二、多元统计方法介绍

  多元分析是单变数统计方法的继承与推广,几种典型的多元分析方法有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开始于18,F.高尔顿首先提出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理论。C.E.斯皮尔曼等人在后来的数十年中不断丰富了多元分析方法的内容。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资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数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数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数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数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每组变数代表一个基本结构一即公共因子。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通过计算F统计量和相应的概率P值,判断不同水平的控制变数对观测变数的影响程度。对于给定显著水平,α若与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控制变数对观测变数存在显著影响;反之,则应接受原假设,认为控制变数对观测变数没有显著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在学生成绩分类管理中的应用

  本节使用的学生成绩资料从某大学辅导员处收集整理得来。原始资料记录了82名同学在校期间13门课程的成绩。x1-x13分别表示为高等代数,外出实践,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体育,统计软体及应用,传统文化,西方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学原理,回归分析,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

  首先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由SPSS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可知,这些变数对应的Sig值较小。说明这些变数相关性较为显著。证明此时进行因子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其次由因子分析KMO检验结果表明,用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

  由因子贡献率可知前7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5.43%,大于85%,因此选取前7个公因子为公因子,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原有变数所包含的资讯了。通过累积贡献率我们已经确定,选取7个公因子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确定与7个因子分别对应的变数,也就是说,可以用该因子代表这些变数。分别解释为:第一公因子代表x4、x3、x1、x10四个变数,表示基本课程水平;第二公因子代表x11、x9两个变数,表示专业课程水平;第三公因子代表x12、x13两个变数,表示其英语水平;第四公因子x5表示身体素质;第五公因子x8为经管学习能力;第六公因子x7为记忆能力;第七公因子x6为专业操作水平,公因子x2表示工作能力。

  由于7个旋转后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依次是22.838%、14.530%、13.050%、9.411%、9.069%、8.471%、8.062%,则综合因子得分为:

  F=22.838%F1+14.53%F2+13.05%F3+9.411%F4+9.069%F5+8.471%F6+8.062%F7

  利用SPSS16.0计算出因子的综合得分,并接下来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资料分组,拟将82名同学分为五个等级,记为:A、B、C、D、E。选取-0.20、0.00、0.20、0.40为界点,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分类管理,分别针对这五个等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实现学生科学化管理。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学风建设中的应用

  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堂响应程度按照一定的界点分为三类,分别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中Sig值与显著性水平α=0.05的大小,判断该因素是否对学生成绩产生显著行影响。

  以学生成绩为观测变数,作业完成情况为控制变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原假设为: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成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检验均值μ是否相等。原假设H0:μ0=μ1=μ2;H1:μ0,μ1,μ2不全相等。在均值检验中,Sig值为0.288,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因此应该接受原假设,也即均值相等,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358,对应的概率值P为0.00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认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考试成绩产生了显著影响。

  同样可以得到出勤情况和课堂响应程度对学生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响应程度对学生成绩产生了显著影响。

  四、结论

  一由综合因子得分的大小将学生样本分为五类,记作:A、B、C、D、E。下面针对这五类学生,分别提出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议

  A类“完全粗放式”管理:这类学生成绩优秀、目标明确。应该给予其足够的自由空间。B类“不完全粗放式”管理:这类学生成绩较好,属于班级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指导。C类“不完全集约式”管理:C类生学习表现一般,几乎不会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对于这类学生比较好的方法是定时为其制定一些任务目标,要求他们按时完成。D类“完全集约式”管理:该类生成绩较差、日常表现较差。对于这类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安排跟班老师尽可能帮助他们学习。E类“牢笼式”管理:E类生已成绩太差,如果不好好管理很可能走上歧路,既要在学习中严加管理,又要在生活中集中关注。

  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堂响应情况对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性影响,但三者之中,课堂响应情况的影响更大

  在学风建设的三个方面中,要更加重视课堂响应程度。因此,将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到学风建设工作中,能够使学风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工作重心更加清楚、工作成效更高。再一次验证了多元分析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实现性。

跪求 多元统计方面的论文题目 ,最好比较好写的!!好人一生平安!!!!!!!!!!!!!

多元统计方面的论文题目??

求一个学年论文题目(经济类,最好和统计有关的)

提供一些经济统计类的学年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

1. 某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3. 某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区研究
4. 某省市消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5.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6. 某省普通高等教育生源变动趋势与对策研究
7. 某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8. 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9. 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
10. 某市各区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11. 基于多元统计的某省经济分区研究
12. 因子分析在某省利用外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13. 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
14. 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15. 深沪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
16. 某省市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7.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GDP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18.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19.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能源消耗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20. 我国(某省)实际人均GDP的趋势分析及预测
21. 某省市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22. 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23.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
24. 某省市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
2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研究
26. 某省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
27. 某省城市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
28. 某省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
29. 某省市工业行业结构特征的因子分析
30. 城镇居民消费的典型相关分析
31. 我国(某省)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统计分析
32. 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分析
33. 某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34. 某省外贸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35.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36. 某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37. 某省各县市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
38. 某省(市)信息化实现程度实证评价
39. 某省(市)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40.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
41. 某省(市)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实证评价
42. 某省(市)经济外向度实证研究
43. 县级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44.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5. 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6.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47. 某省市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实证研究
48. 耐用品需求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9. 某省市GDP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0. 某省市工业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1. 某省市零售市场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2. 某省市农民收入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3. 某省市人口最优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
54. 某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5. 某省市财政收支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6. 某省市城镇居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7. 某省市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8. 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与预测
59.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股票市场板块中的应用研究
60. ARCH族波动模型研究及其在我国股市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