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湿地论文范文

2023-02-23 21: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湿地论文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游湿地公园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湿地公园是我们新余的一个景点,也是人们休息的好地方,更是小朋友们玩耍的乐园。

到了湿地公园,一眼望去就是绿树成阴。我往前走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茂盛的竹林,怎么以前没有见过?我仔细看了看,这片竹林密得不留一点缝隙,竹子争先恐后地生长,生怕没了自己的位置。这片竹林真美丽!我继续向前走着,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变化真大呀!

顺着弯弯的小路,很快就来到了河边,河面好像比以前大了,河水也比以前更清了,清得没有一点杂色,时不时地有鱼冒出水面,这些鱼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河对岸,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孩子的乐园——沙滩,我脱掉鞋子,与孩子们一同欢乐,堆城堡、挖洞,我们在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走在九曲木桥上,木板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好像在琴键上弹奏着一首乐曲,我感到非常惬意,这九曲桥像一条长龙似的伸向远方。湿地公园还有许多楼台亭阁,我找了一个亭子休息了一下,这椅子前面是冰凉的,但很快与人融为一体,一阵秋风吹来,解除了我一天的疲倦。

时间不早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湿地公园。虽然我已经到家了,可我的心还沉浸在湿地公园。希望大家保护湿地公园,让湿地公园更美丽!

千湖湿地公园顾名思义,那儿有许多湖,也有许多湿地。国庆放假,我们去了千湖湿地公园。

正如想象的那样,千湖湿地公园湖水清澈,岸边杨柳依依,草坪碧绿,真是一个好去处。除此之外,在一地依山傍水的平地上,有许多健身器材,比如秋千、双杠、单杠、滑梯等。

早晨,淡淡的晨雾萦绕着美丽的湖泊,青青的草地上一片朦胧的雾气,自己好像来到了人间的仙境一般。走进一片小树林里,百灵鸟放开清脆的歌喉,给你奉献上千湖公园的第一首赞歌。布谷鸟不停地叫着,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精彩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中午时分,金黄色的太阳撒满整个公园。湖面上泛着金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了。到了正午,火红的太阳当空照,好像要把整个世界上的人都变成自己的小面包。但置身于千湖公园,青山绿水、绿树环绕,却有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黄昏,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准备回家休息了,它把最后一缕光和热奉献给大地。湖面上半红半绿,岸边的柳树上金光闪闪,草地的草尖上,红光跃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瞬间。

夜深了,调皮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偶尔几声野鸭的叫声打破了千湖公园的宁静。

我爱你,千湖湿地公园,自然美丽的人间仙境!

国庆节期间,爸爸妈妈带我游玩了三垟湿地公园。

刚一进入三垟湿地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代表三垟湿地标志的三口之家和两只小鹭鸟的白色雕像,雕像被旁边的树木衬托着,显得特别的明显。

天虽下着蒙蒙的细雨,可是这阻挡不掉我的热情,我高兴地奔跑在公园的小路上,飞快地穿梭在亭台楼阁之间。小路的两旁种植着许多的桂花树,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这里的亭台楼阁每过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跟我们现代的建筑相比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古色古香的。

小桥、流水、白鹭鸟,还有橘园是这里的特色,青青橘园,葱葱郁郁,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色。

三垟湿地,这里的绿吸引着我,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绿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绿色一直陪伴着我们茁壮的成长。

今天,天空中下着小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虽然天气阴沉,但是由于是湿地公园开园第一天,也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去公园游玩的人依然很多。在离公园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大家的车已经变成龟速行进了,爸爸提议将车停的.远一些,走路可能更快;为了能早点看到湿地公园的美景,我愉快的答应了。

不一会,大家就走到了公园门口,远远望去,远处美极了,水中飘着绿色的草,彩色的花,空中淅沥的雨水,滴在水面上,荡起一个个水波纹;水面上还飘着水雾,宛若仙境。进入公园,大家迎着小雨,漫步在园区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感觉空气中有青草的味道,清新极了!哇塞,那边有好大一片花海呀,姹紫嫣红,争相斗艳,我要和她们合个影,比比美!

又走了一段距离,我看到了几座沙雕,有海绵宝宝、蓝精灵、功夫熊猫、喜洋洋与灰太狼等等,都是我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真有意思。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去了湿地公园。

到站了,我看到了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浐灞湿地公园”。爸爸买了两站票,大家走进了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里面很清静,还有很多的湖,我和爸爸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塔,还看到了很多绿色的柱子,我说:“爸爸,你看那些绿柱子有没有可能是造烟厂呢?”爸爸说:“那大家进去抽根烟吧!”哈哈,你看这个烟迷搞不搞笑?

走呀,走呀,忽然我大声喊道:“爸爸快看,鸭子,鸭子!”你瞧,那成群结队的鸭子多么的可爱呀!它们正在喝水呢!忽然,我看到了白色的鹅,我说:“爸爸,看,天鹅!”爸爸一听,再一看,就“哈哈”的笑了起来,爸爸说:“那是鹅,不是天鹅!”我问:“难道天鹅和鹅是两码事吗?”爸爸说:“当然了。”“哦,是这个样子呀。”咦,天上飞的是什么?哦,是野鸭呀!我给爸爸指了一指,爸爸乘机给我找了一张相,啧啧,他什么时候学会偷拍了呀?

回去的时候,我看到了天鹅,真正的天鹅,不是鹅!她们那洁白的羽毛,宽大的的翅膀,美丽极了。

爸爸把今天照的照片发到微信里,不知道妈妈看了,会不会羡慕嫉妒恨。

星期天的早晨,空气新鲜,万里无云。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湿地公园游玩,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有紫色的蝴蝶花、有粉色的喇叭花、白色和粉色相间的小花……,湿地里面有花朵、有小草。然后我看到了一个大水塘,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清的都能看见水里有小鱼欢快的游着。突然,我的头顶上有轰隆隆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辆飞机飞过,走着走着,大家看见了一个大沙坑,里面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沙子,沙坑中间还有很多的仙人掌,最有意思的是仙人掌里竟然有一个蓝色的仙人掌。我想如果我是湿地公园的园长我就让工人多建几所厕所不让游客排长队。

忽然,我和姥爷听见了轰隆轰隆的声音,我仔细一看有一辆小火车正朝这儿行驶,湿地公园还挺有意思的。在回来的路上,爸爸告诉我:“湿地是世界之肺,大家应该爱护它。”

今天是五月一日,早上一起床大家就去了千湖湿地公园,大家一路走到湖边,路上看到有很多人钓鱼,我和姥姥一起拔了很多灰灰菜。来到湖边,有很多器械,有些是我从来没玩过的,有的很刺激,我和爸爸妈妈玩了真人4S,我和妈妈是红队,爸爸是蓝队,我规定每人可以有五次被打到的机会,在一个地方只能打一次。第一局爸爸输了,我和妈妈赢了,第二局还是这样,大家差点就输了。这个游戏非常好玩。

接下来我还荡秋千了,我荡的非常高,我还玩了晃晃板,真好玩呀!我在那个板上走动着,差点把我摔倒了,还有很多大人一起玩,我等着急了,就跑到前面阿姨的前面的木板上,快快地走了出去。我还跟爸爸玩了山地摩托车,大家玩得可爽了,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离开湿地公园,大家开车去了岐山,到那儿的农家乐吃饭,岐山的面真好吃,是一口香面,每一碗都不一样,有白面的,有荞面的,还有菠菜面。吃完饭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结束了五一的假期。这个假期真快乐。

《从西溪湿地看湿地旅游的发展》论文怎么写,很急,高手看过来!!

浅谈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内容摘要] 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愿望。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地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及前景,并就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发展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西溪湿地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在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与此同时,以生态旅游为开发形式的新尝试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已对生态旅游产品及其资源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
很多游客和旅游组织者以及保护区的管理者对生态旅游一词缺乏认识和理解,片面地将生态旅游仅仅理解为走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关于生态旅游的正确定义目前还没有定论,国际生态学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时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保护区域的旅游;“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是1983年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又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从各种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大自然、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不改变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使当地居民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经济上受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护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
二、西溪湿地现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西溪湿地的宣传、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杭州市城市形象的优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西溪湿地景观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类似城市湿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城市中并不多见。西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特色:
1、地理资源
从地理资源看,在西溪湿地区域内,70%是溪流、池塘等水域,而沼泽地、陆地仅占30%。水资源丰富,有河道100余公里、水塘1万余个,星罗棋布,呈鱼鳞状分布。水陆交错,风光优美。
2、生物资源
从湿地的生物资源看,西溪湿地内水资源和植被等保存完好,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惟一一块城市湿地。
3、文化资源
从文化资源看,杭州西溪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龙舟盛会”。每年端午,四邻八乡的村民划着龙舟汇集在蒋村乡深潭口村,热闹非凡。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
(二)西溪湿地保护建设情况
西溪湿地的正式保护和开发开始于2003年。在这之前,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溪这一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西溪湿地逐渐被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人类生存和生活使部分水域遭受污染,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阻塞,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还有居民建筑杂乱,风格不协调,历史遗迹遭严重破坏等许多问题。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根据这一规划,西溪湿地分为核心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和周边控制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整个保护工程预计投入资金为30-40亿,分三期实施。2005年5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有限开园;2007年10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又顺利实现有限开园目标。2008年,坚持“六大原则”、“四化”方针、“三大理念”、“五保”要求,又好又快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
三、西溪湿地保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西溪湿地自南宋至明清渐渐由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一再的人为大破坏,自然环境风貌大大递减,文物基本毁弃,目前尚存一息的湿地资源仅剩原先的1/10左右。
(一)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
西溪湿地的人工化或人工介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晋以前的少量居住生活介入、晋至北宋的佛教文化介入、南宋的有限生活和生产介入、明清至民国前期的园林化介入、民国后期至今的废弛毁坏和无序的城市化介入。其中南宋至今对西溪湿地及其文化的影响最大。期间西溪湿地的原生态环境被彻底改造,其植被和水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开始大量加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因素。但由于表面上与自然湿地形态相近,这种性质改变没有为人察觉。
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设施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大量增加,截污设施又不完善,西溪湿地的水体环境水平大大下降。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污水直排,种植业、养殖业面源污染淋洗进入水体,养鱼饵料等投入,使直接污染源增多。其中保护范围内也有粮食、生猪、淡水鱼、家禽和工业产品大量产出,有生猪4万多头、家禽1万余只。导致水体溶解氧严重偏低,高锰酸盐指数偏高,非离子氮含量高,水质富营养化,自净和更新能力较差,湿地功能已大大退化。
(二)环境风貌一再递减
西溪湿地的环境风貌破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日军大肆烧杀,焚毁大片植被和各种文化遗产,许多居民伐桑作薪,整个西溪湿地一片荒芜。第二阶段自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面积毁坏自然环境,大量增加工业设施和影响环境的低水平住宅。其中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溪湿地南部丘陵坡麓地带建起大量工业设施和住宅,多数文化遗产被毁。70年代又建起大量低水平多层建筑。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对整个西溪湿地形成包围之势,保护范围内建起了不少企业和住宅,周围建起了更大规模的建筑群。西溪辇道已基本被天目山路取代,其他还建有大量硬化路面。河道淤积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大幅度蚕食西溪湿地,使可作为保护范围的湿地面积由约50平方公里缩减至约11平方公里。紫金港以东的由原属蒋村乡骆家庄村、五联村改建的文新街道,以及古荡街道,已形成约10平方公里的新的商住区,环境风貌已完全失去湿地性质。文新街道和古荡街道约有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15万,总计约25万之多,对环境压力也非常大。
(三)文物资源毁弃严重
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毁弃殆尽,所剩寥寥。1950年秋雪庵、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的佛像被砸,文物散失。1966年后秋雪庵被夷为平地,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改建为厂房或民宅。1958年法华寺、东岳庙等被毁。目前寺庙庵祠、文人物业、辇道牌楼等毁弃已尽,桥亭台阁、墓葬等则毁去大半,仅残剩少量桥亭、河埠、墓葬等遗址。
(四)保护性破坏正在成为新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一开始的思路主要出于经济开发方面的考虑。近年来,西溪湿地的政府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学研究与论证,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思路存在较大误差。原生态的湿地要素被加以全面的人工化改造与“翻新”,河道被重新开挖,堤塘被砌石加固,洲渚被人为剪切,植被被重新布置,连原始的芦花也大半毁去,新植品种对不上号,整个景观风貌逐步向西湖靠近,特有的野趣可能会完全丧失。而且,湿地原有的生物链结构也可能被彻底打乱。这个问题需迫切地被引起重视。
四、西溪湿地发展前景分析和发展建议
(一)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前景
1、区位优势突出,游客资源充足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交通便利,天目山路、文山路、文一路、外环公路均可直达,距杭州市中心店武林门仅6km。而杭州则地处东南沿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陆路、空中及水运交通便捷顺畅,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钱塘江、大运河“黄金水道”将杭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区位优势明显。
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积极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大街小巷改善等大工程大项目,并免费开放环西湖旅游景点,城市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中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内外来杭参观考察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多,据统计,2008年来杭的国外游客有221万人次,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及湿地科普教育,有着丰富的游客资源和广泛的受众群体。
2、物种和植被类型多样性丰富
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们的保护意识造就了西溪湿地动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西溪湿地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共有鸟类15目39科126种。已鉴定的昆虫共133科417属477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17种(蒋科毅等,2008)。鱼类14科35属45种;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3目8科15种;兽类5目7科14种。
西溪湿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1科204属254种(李紫芳等,2007),植物区系特征明显,有15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变型。自然植被可划分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以水生植被型和沼泽植被型的草本植被亚型为主。
3、景观特色浓郁
西溪湿地共有4种景观类型,即水体、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QulckBird影像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图分类后产生大量斑块,总数目达到13343个(戎良,2007)其中耕地景观斑块数目为6153个,斑块总数的46.2%,是斑块数目最多的景观类型,其次是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分别为3429和2314个,数目最少的是水体景观斑块,共1447个,仅占总数的10.8%。
各类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小依次为水体、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景观,湿地内成片连通的水体形成较大的斑块,有利于湿地整体环境的重塑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文化积淀深厚
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2200余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而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高宗曾欲在此建皇城,后改址于凤凰山,但有大臣上请旨问西溪如何定夺,赵构思忖良久,口敕“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称。历代文人墨客或游览赏景或雅集,为西溪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文、书画,清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
作为次生湿地、农耕湿地、人文湿地、西溪湿地承载着湿地农耕文化,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脉,体现出中国湿地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
5、地方经济发达,且具备城市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及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区,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81亿元,财政总收入91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杭州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保护、开发西溪湿地,2003年8月启动、总投资近90亿元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以及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
杭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杭州在西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造,湿地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文景观的发掘展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二)有关西溪湿地发展的一些建议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是有机生命系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此类有机生命的机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起来成本也相当大。西溪湿地统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于一体,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既相互映衬又各有边界,缺乏文化减弱西溪湿地的魅力,过分文化化则危及其生命循环。西溪湿地还是城市湿地,保护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与杭州城市的发展互动,二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有内在的深度矛盾。解决西溪湿地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任务。
1、提高科学研究和规划水平
西溪湿地的自然地理面貌变迁巨大,原有自然或人工湿地的循环运转系统被较彻底打破,现行生态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循环运转。参考西溪湿地的相关古代文献记录,运用现代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气候学等研究成果,恢复其湿地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基本毁弃,加强考古调查,研究分析前人有关西溪湿地规划建设的成果,也为当今的保护工作所不可或缺。但尽管有关西溪湿地的文献资料繁多,由于历代散逸,包括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在内的大图书馆均收藏有限,有关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建议编纂有关西溪的大型图书。除收集国内图书馆资料外,还须在收集民间资料和海外资料方面下功夫。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社会全面开放资料。充分利用省、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力量,组织对西溪湿地进行包括地质学、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文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西溪湿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长远,立足整个杭州城市的发展,立足于大环境生态改良。保护和建设好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实现“蓝天、碧水、净气、森林、绿地”生态建设目标的基本标志之一。
规划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从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的本体上切入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统合各种关系,有效保护和有效开发,在较高立意上确立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形象。杭州市和西湖区、余杭区两级政府应加强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改变规划建设的不平衡局面。
2、借鉴国内外有关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
中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湿地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责,中国政府已制订《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但目前国家的湿地保护项目侧重于大型自然湿地,相对忽视城市内的较小型湿地,因而保护城市湿地尤其应引起城市执政者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应该遵循《国际湿地公约》、《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有关要求,从湿地的基本定义着眼。
西溪湿地保护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
3、遵循湿地演替规律建设自然化的亚热带次生湿地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导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根据生态演替规律,配置以多种植被类型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形成一定的连续规模,并保持或扩大水体范围,防止农作物撂荒地旱化、湿地生植物侵入水体使其干化、湿地生植物群落向旱生植物群落演替,以维持湿地生命。
西溪湿地以自然淳朴见长,自有其特色和个性。其建设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清明洁净的绿色城市公园、怀旧思古的文化故乡,与西湖明显不同。所以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精雕细刻,应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尽量选用乡土的、自然的植物,削陡坡变斜坡,在水体与基-渚之间建立湿生生态系统过渡带以构造湿生环境,发展生态建筑,避免采用园林植物而与城市园林雷同,提高西溪湿地自维持能力,减少人工化维持和运行费用。
五、结语
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特色和地理品牌个性体现在自然旖旎的湿地风光、深厚多样的人文积淀、质朴古老的民俗风情、江南特有的生态文化以及现代人的休闲方式。进一步发掘西溪湿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特色,突显其城市湿地的地理品牌地位,与西湖并联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将为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加快“东方休闲之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市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贠丽霞,生态旅游浅谈,《原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5期
[2]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上海经济》,2007年1月第1期
[3]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11月第22期
[4]缪丽华,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 《地科学与管理》,2009年3月第3期
[5]张五钢,杭州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保护与社区参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6期
[6]何洪杭,华晨,李亿冰,杭州西溪湿地的环境状况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9月第18期
[7] 耿英姿,张鸿鸣,刘昱,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9期
[8]钟伯坚,浅谈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甘肃农业》,2006年2月第2期

保护水资源优秀范文5篇400字

水,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水,是哺育世间万物最重要的资源,但在有些人身上却不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作文 1

三水湾小学全体六年级的“小豆豆环保志愿者”参加了“走进石臼漾湿地园,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是处于水陆过渡地带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水陆交界的一种生态系统,“湿地”的概念引人中国并为公众所接受是近几年的事,在此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戴沼泽、湖泊、河流、滩涂乃至人工水库、稻田等皆为湿地。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被专家们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称其为“地球之肾”、“天然蓄水库”。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深切感受到地球生态恶化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湿地的重要性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湿地蕴藏的巨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被人们进一步了解,那时候,湿地就能逐步恢复为正常健康的地球之肾。

这次走进湿地园的活动,让“小豆豆环保志愿者”对湿地园水资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环保意识也有了稳步提升。

保护水资源作文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今年的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

为什么要设立“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呢?

因为,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水资源危机。科学家预计,十年后,世界将出现首个水资源枯竭国家。

中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伴随水污染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等问题,很不乐观。

今年,我国大西南焦渴难耐:河流见底,水库干涸,饮水匮乏,土地欠种,水运断航……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旱情还在加剧。

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吧?可是这场60年不遇的大旱彻底摧毁了桂林的“秀水”。偌大的漓江似乎变成了一条小溪,大部分河床已经裸露了出来,引得许多孩童在上面捡石子;往下看,漓江水底的石子清晰可见,来回穿梭的游船不时地拐弯以避开浅滩。

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节日,对于傣族群众的意义相当于 春节 ,泼水节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是西南旅游的大 热点 。当地从尊重民俗的角度出发,虽然不会因为干旱而取消泼水节。但在严重旱情面前,今年泼水节和往年会有一些不同,今年政府不会组织泼水狂欢活动,并会采取一些积极 措施 ,引导大家尽量小泼,不要大泼。 当地一些傣族群众也表示,他们将采用象征性泼水的方式来彼此祝福,用树枝相互蘸点水祝福一下,并多以歌舞等方式来庆祝节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一定记得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吗?

唉!以后这样的美景恐怕只能在诗句中品味了。就连亚洲最大瀑布、我国第一大瀑布、贵州的著名景点——黄果树大瀑布,也受上游来水减少的影响,现在严重“缩水”。目前,瀑布水流只有平时的四分之一左右了。

我还看到一条新闻:记者跟拍一个找水的小姑娘,她四五点起床,带着塑料壶,四处游逛,上课时间到了再去学校。她对着镜头说,有时候见到一滩水,就用树叶舀起来喝,喝一点是一点,实在是没办法啊。

的确如此,“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最危险的人为灾害。”目前全球有九亿人得不到洁净饮用水,二十五亿人没有上厕所的条件,每天有多达五千名少年 儿童 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的设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觉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水孕育和滋润着地球上的一切。未来属于我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水资源。

同学们,虽然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江南水乡,但我们四周遍布的河流,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污染,能够让我们放心饮用的水资源已经不多。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节约一滴水,关好一个水龙头这样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开展宣传活动,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水卫士”吧!

谢谢大家!

保护水资源作文3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然而,水在我们的浪费下逐渐减少,为了让我们从小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概念,学校在九溪水厂办了一个特殊的“开学典礼”。

初入水厂,一座座设备扑入眼帘,我心想:这些设备是干什么的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开始了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水源之旅,我们一路跟着讲解员的介绍,我才慢慢了解到一些信息。

我们的地球虽说是个“水球”,但却97.5%是海水,无法饮用,饮用水的比率仅占2.5%,而且这些水也并不是能够直接饮用的,需要经过复杂的净化过程:首先,从钱塘江进水到水泵房,再通过地下输水把水泵房的水输进配水井,接着,会由配水井把水分配到反应池,由反应池加药,将污物沉淀,接下来污物回到污水泵房,清水再次被加药,出去小污物,,最后,清水会在地下清水池中库存着,最终被传输部送到千家万户……听着听着,我早已目瞪口呆,原来净化水这么讲究啊,可不是吗?

然而,更让我吃惊的消息还等着我呢,这偌大的工厂、繁杂的程序竟然只需7个工作人员来完成,进水去2人,反应池2人,加药房及地下清水库仅有1个人,传送部2人,还有2人担任着现在的讲解员,他们认真工作,和谐分工,才能做到现在的效率。这需要多高的全自动化程度啊!

听完讲解,我迫不及待地参观起了展板,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我国的排水专业的创始人事顾康乐;水厂真多,杨浦水厂,白沙洲水厂……九溪水厂是1996年,1998年及1999年分三期造成的;最早的水厂叫清泰水厂,在杭州清泰路上,同时,在古代也有他们呢自己的用水工具,如竹节茶壶,竹筒……

时光飞逝,快乐而又短暂的2小时就这样一晃而过,这次的水源探秘之旅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水的知识,同时也在心中敲响警钟——“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保护水资源作文4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污水处理厂参观。讲解员开始给我们讲解污水处理的环节和步骤。首先来到沉砂池,在池里可以看见水面上漂浮着无数个颗粒状的物体,在与沉砂池隔着一层隔离网的下面冒出了一股股被除去脏物但仍然浑浊的水流。

然后我们来到了初沉池,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可去除可沉物,也就是第一次处理污水。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是对生物净化的地方,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生物。到二沉池的污水就开始变成白色的水了。二沉池有三个特点,一是出水质;二是排泥率;三是能耗。

今天是我最有意义的一天,因为我终于明白了污水是怎样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用水的了。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将污水处理成生活用水的不容易,所以以后我要节约用水,并号召我的同学、家人都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作文5

今天下午,我、妈妈和姐姐去郊外踏青。

我们正坐在草地上,突然,姐姐尖叫一声,把我们都吸引过去了,我们看见一条被污染的小河,河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河面还漂着一些垃圾,连河底下也有垃圾,原本在这嬉戏的小鱼也不见了,连河底的沙石都看不清了,还有刺鼻的味道。

我和妈妈、姐姐商量好,决定清理河床。首先,妈妈找来钩子和垃圾袋,然后,我们把河里的垃圾一点点的钩上来,最后,我们把垃圾放到垃圾袋里,打算送到垃圾站去。虽然我们已经汗流浃背了,但是我们很满足。

水资源是我们的生命,没有水我们就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光靠我们是不够的,要大家团结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