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学,从何而谈
(一)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1]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2]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
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 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 。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 ,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三)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3]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第二章 由美学而发的审美感受
(一)审美感受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因为在审美的领域里真正值得争辨的不是感受的真伪,而是某种感受是否属于审美的范畴,应该将哪些心理感受归之于审美的范畴之内,而又应该将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剔除出审美的领域。然而这样的讨论,早就已经超出了趣味的差异。
这样的分歧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分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用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出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争辨,就象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欧洲人为了打破回教徒对东西方贸易的封锁,四处寻找通向东方的海路,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的他们始终都未能真正到达传说中那个神秘而诱人的黄金之都,然而在这个探险过程中,从每个方向前进的人们却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而因为理论基点的不同出现的争论,则象是那个古老的盲人摸象的传说所描述的那样,那位摸到腿的盲人说大象是柱子形的,那位摸到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就象一把蒲扇,那位摸到大象腹部的人说它就象是一块平板……不同的摸索者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推导出他们不同的理论,于是难免会从中产生出关于大象形状的“柱子学说”、“蒲扇学说”,甚至可能更振振有辞的“平板主义”。
然而就像要解决摸象的盲人们的争论,我们有可能做到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出他们各自的理论出发点之后,比较这样几种不同的出发点对于完整的大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就象某个三段论如果最终推导出了荒唐的结论,而它的推理过程本身又正确无误的话,我们就应该到它的前提中去发现与寻找错误的根源。一个自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很有可能其错就在它的理论出发点。
(一)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三、)对美学的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曾占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话语开始衰落,美学界或是拒斥形而上学而转向审美文化的实证研究,或是仍在传统模式内以生命本体置换实践根基从而倡导生命美学或后实践美学。然而,美学基本理论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最终还在于思想范式的转换。曹俊峰的《元美学导论》就是这一转换的初步成果,它无疑是90年代以来最有创造性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在批判传统和当代美学的缺陷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它们共同的病因在于语义含混、概念不清,对于美学陈述的性质认识不够准确,在讨论美学问题时缺乏自觉的逻辑意识。由此,他提出以语言分析作为对美学痼疾的“较好的诊疗术”,其所谓的“元美学”(metaaesthetics)实质上就是语言分析美学,“它以一般的美学陈述为对象,以更高层次的语言对美学陈述作语义和逻辑分析”。根据他提出的诊治方案,首先要从审美和美的分析转变为用语的分析,从而把美学陈述或语句作为解析对象,进而还要考察美学陈述的内在逻辑问题。显然,这一方法论来自于欧美的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它体现出将这一思维范式具体落实到美学领域的本土化的努力。在具体操作中,作者先是从美学概念的分层(对象描述层、心理描述层、艺术技巧的评价层、审美评价层和美学原理层)入手,考察了这种鉴赏性概念的语义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不可定义性,以及随审美心理而不断创新的开放性。接着,又着手对不同的审美命题分别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所有审美对象描述句都带有主观情感性,都非客观准确描述,越是不可证实就越有审美特性;审美心理描述句不能把个人的内省经验的描述普遍化。如此等等。
毋庸质疑,《元美学导论》深受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的“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它突破了以往美学原理研究(深受黑格尔主义浸渍)仅囿于人文主义一脉相承的传统,力图在语言分析哲学的基础上构建出元美学的理论轮廓,为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结论: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其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所以我只能说,我们既然生在这个人们思想境界还不高的年代,我们就只能通过相当的定义来结实我们所谓的美学,可是,我多么希望,我们所说的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家眼中的美丽,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平常百姓啊!审美活动则是象征地面对世界、超越世界.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
美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曾经风行一时,
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
这在
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
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
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
更
多人趋于务实。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的价值趋向和多元兴趣,
是一个好的现象,
另外一
方面过于务实,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漠视美学也是偏颇的。
到了新世纪,
我们对于
美学的研究,
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学理研究,
而且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问题。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
美学不应该庸俗化,
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
打扮、
抹
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
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
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
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
感性的现象。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
美学不应该庸俗化,
美
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
打扮、
抹口红的。
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美学作为一门科
学确实不能庸俗化,
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
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
科学。
但是,
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
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
指导
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欣赏。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
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虽然不像艺术中那么专
门,那么自觉,显得比较零散、随意和偶然,但却是原生态的,而且音乐、绘画、舞蹈等本
身就起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通俗的文学艺术与文化现象,
也常
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
以其精妙绝伦的姿态,
给最广大的民众带来审美的享受,
诸如家居的装潢、
环境的绿化、小礼品的包装等等,
都在
显露出艺术化、
审美化的追求,
这是任何精英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趣味获得了迅速的传播和交流,
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
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些学院派学者只把自己封闭在书斋里,
只以文化经典从事审美研
究,
做概念的游戏,
完全漠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是不能完整地把握审美现象的,
其研
究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因此,
对于审美问题的研究,
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把审
美活动和对它的研究推向崭新的领域和境界。
审美问题在我们青少年中显得特别受关注。
一位女生听说我是搞美学研究的,
就问我到底什
么是美?我当时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就随口说“
delicious
”
,是“美味的”
、
“有滋味”
的。
其实我们古人就常常用味觉的快感来比拟和形容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我们今天还经常说
某人“有味道”
。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理论,常常用“滋味”或“味”来形容美的作
品,以“滋味”或“味”作为文学艺术的评价标准。
人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情感诉求,
对温情的强烈渴望,
展示自我的个性化的追求,
看二人
转的休闲娱乐方式,
对一束温情脉脉的红玫瑰或康乃馨的期待等等,
同样都是日常生活中的
审美问题。
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与精英艺术等并没有本质的
区别,与学院派的书斋研究并非格格不入,审美价值从来就不是精英艺术的专利。
大亨富翁们的豪华装饰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
但美学家们不能蜕变为大亨富翁们或纨绔子弟
们的装饰美容的师爷。
目前,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研究存在着泛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以单纯的感官快适取代美感,
导致美学学科的不确定,
以为是在颠覆传统的审美价值,
面向未来,
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新的
美学原则。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美学的泛化,乃至失去自我,从而使经典美学被解构,不是
一个值得称赞的现象,
而应该引起深刻的反思。
泛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学研究的一种堕落行
为。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并没有颠覆美学研究中的思辨价值,
也没有让数千年积淀下来的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美学理论在一朝之间发生表达的困难。
我们不可能在一朝一夕,
蓦然回首,
就发现既往的文
化传统都如同过期的船票一样。
我们也要有足够的理性去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研究所存在
的泛化和庸俗化的倾向,认清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庸俗化的不同。
2001
年我在韩国期间,见有店面用“美学”两个繁体汉字,粗看以为是书店、学术讲座或
美学研究所一类,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理发美容店。美容固然与美化和审美活动相关,
但美学研究的对象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发给人带来的形式美感是不够的。
豪华轿车要让人从形
式上获得愉快,豪宅别墅、美女也都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如果将对轿车、别墅和美女的占
有性的享受看成是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那么,这种庸俗化的审美趣尚便是要不得的。
我们首先应该将审美的愉快与感官的享乐区别开来。
审美的心灵在体验中通过情理统一净化
情色、
狭隘的功利和纯粹的技术,
并使其内涵得到升华。
庸俗化的审美倾向对于穷奢极欲的
生理的满足,
永远不能上升到审美享受的境界。
那种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的做法,
显然
是违背美学常识的。
物质享乐的欲求只有在与精神相关联时,
才可能具有审美的价值。
因此,
审美活动永远不能停留在视听感官的层面上,
视听的魅力最终要感动心灵,
必须实现眼与心、
耳与心的贯通。孤立地讲“眼睛的美学”
、
“耳朵的美学”
,将视听感觉与心灵割裂开来的做
法,无疑是不当的。
审美活动最早起源于修饰,
修饰与爱美密切地关联着,
但如果修饰的目的仅仅停留在视觉的
生理快感效果上,
显然还不是审美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
享乐是多层次的,
审美愉悦也是一
种享乐。
但审美愉悦是感官享乐和精神享乐的统一,
而且只有实现了感官与精神愉悦的统一,
感官的快适才可能是审美的愉悦。
康德认为真和善是有自己独立地盘的,
而美没有自己独立
的地盘,
实际上也就是说,
审美的领域是没有限制的。
任何对象都可以进入审美的领域,
获
得审美的正价值或负价值的评价。
日常生活也不例外。
不过,
一旦进入到审美活动,
日常生
活就跳出了现实的领域,
进入到理想的境界。
它至少在想象中与寻常的生活相分离了。
以舞
厅为例,
舞厅作为一个娱乐环境一旦进入审美领域,
便可以在想象中超出日常生活环境,
独
立地构成一个理想的艺术化的境界。
但是,
如果将生活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大众休闲视为日常
生活审美化的最新理想去追求,
那只能是一种审美乌托邦。
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审美趣尚,
乃
是对既有美学原则和基本规律的运用,
而不可能是一种颠覆传统美学原则的新的美学原则的
崛起。
中国人过去常常把俏丽当作恶魔,
强调它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某某女子是妖精、
狐狸精,
当
然这狐狸精也不是随便叫的,都是要有几分姿色的,没有丑陋无比的女子被叫作狐狸精的。
每个人都爱美,打扮得艳丽,当别人艳丽、魅力超过自己时,就把她说成是狐狸精。赵树理
的小说《小二黑结婚》
,里面有一个三仙姑,小芹她妈,是个中年妇女,爱打扮,赵树理说
她“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
为什么中年就不能打扮?她也有爱美的权利啊!
赵树理为什么要讽刺她?这就是时代不同所
造成的文化上的差异。当然,现在的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魏晋以飘逸为美(如貂蝉)
,唐人以肥硕为美(如杨贵妃)
,明代甚至以五短身材为美(如西
门庆所宠爱的李瓶儿、孙雪娥等)
,这些和我们今天的趣味可能有所不同。总之,一个时代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是体现着这个时代的审美活动规律的。
审美对象是一种精神食粮。正如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里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
到底什么是美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专业问题。
我想简单提一下,
美是通过健康的情调对对象
作诗意体验的结果。诗意来自日常的生活中,怀抱着理想,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对象之中。
在这当中对象和主观感受是互动的,
比如为什么会出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是因为人因钟
爱,而在想象中淡化了情人的缺点,强化了优点,心心相印的互动更增添了魅力。
审美还取决于人们对对象的看“法”
,审美地看待对象,和认识地看待对象是不同的。与认
知相比,审美始终不脱离对象的感性形态,而认知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认知的眼光里,
朝阳和夕阳不过是地球自转的不同阶段与太阳的所处的不同空间关系;而在审美的眼光里,
喷薄欲出的旭日令人振奋,
而洒满晚霞的落日却显得色彩斑斓,
令人陶醉。
因此,
自然山水
的感性风貌所激发的感官快适,是审美感受的基础,它与认知的感官印象是迥然有别的。
只有具有特定心境的人,
才能对特定对象有深切的体验。
春风得意的人对西风劲吹,
长空雁
叫的景致是很难激发出相应的情感体验的;
而身处逆境、
备尝人间炎凉的人,
对寒冽的冷风
则自有一番感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秋风的感受,与高尔基《海燕》中所说的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同一个月亮,不同气质、不同心境的
人,
对它的感受大相径庭。
有人感到它的清冷幽静,
有人感到它的晶莹灿烂,
有人则感到它
的哀伤凄凉。对于比翼双飞的蝴蝶,热恋者见之会感到欢欣,失恋者则更加伤感。
审美活动具有非现实性的特征,
主要是在心灵层面上的一种活动。
尽管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
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
但它不同于现实活动,
是一种理想化、
艺术化的活动,
它超越了现实
及其约束,
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
我们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
受着现实生活的各种
牵制和打击,
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过着一种异化的生活,
难免会感到人生如梦,
到头来一切
却归于虚无。于是,人生便需要一个理想的境界安顿心灵。
审美对象是一种精神食粮。
古人所谓
“秀色可餐”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
有:
“鲜肤一何润,
秀色若可餐。
”
)
,乃是说美貌或自然景色作为主体的精神食粮对人心的陶冶和造就,如同物
质食粮之于主体的感性生命一样。正如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里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子的魅力除了自然的绿以外,是拟人化的,它虚心、
有节,
文化把它变成了精神性的对象。
很多人喜欢听音乐,
正是音乐之中有那种激励人们展
开想象的翅膀的东西。
总之,
大千世界虽然千姿百态,
但审美现象是一本万殊的。
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只有一个本
质,
不同层次、
不同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这个本质。
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只在层
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
而在审美的质的规定性上,
雅、
俗之间是一致的,
否则就无法统一在
美的旗帜下了。
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
只有量的区别。
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
美境界之间,则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
纯感官的世俗享乐,
包括视听之乐,
以及味觉甚至嗅觉的快感,
必须具有精神性或社会性的
价值,方可能成其为审美的快感。美女明星的脸蛋和煽情的表演,如果只具有情色的特征,
与审美的本质是毫不相关的。
因此,
时下有人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只是理解为生理快感和
声色之乐的层面,
这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日常生活的对象在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与审美有相
通的地方,但并非是真正的审美。后现代中的颓废思想把人生看成是一种享受消费的游戏,
以对抗日益异化的现实世界,宣扬奢侈挥霍,情色泛滥,但这与审美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Aesthetic
(美学)在词源上是指对感性经验的研究,本是侧重于感官的体验和享乐,但它们
与伊壁鸠鲁式的及时行乐思想,
与单纯的感官快适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和传统中,
审美活动更是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生命体验,
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对道的体验。
因此,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奢华的物质享受并不能简单地等同,
奢华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创造
视听享受的氛围,
成为审美享受的基础,
但它不是直接的审美活动自身。
大亨富翁们的豪华
装饰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但美学家们不能蜕变为大亨富翁们或纨绔子弟们装饰美容的师
爷。
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
是美学家作为一个都市人角色的权利,
在日常生活中享受
审美的趣味,
是美学家作为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
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
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的引导,才是美学家们应尽的义务。
在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杜丽娘、崔莺莺等,就有了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自主的追求,她们
就是当时的“野蛮女友”
,要把她们放到精神解放的层面和背景下去理解,就不存在什么女
性审美中性化的问题。
前些年,
苏州电视台因为苏州外语学校的一个学生获得法国精英模特大赛中国赛区的冠军而
来采访我,
要我谈谈看法。
因为有不少人认为这西方人所评价的美女根本不符合我们时下的
标准,
当然也不符合西方的那种性感的标准的。
从画面上看起来,她好像皮肤黑黑的、
小眼
睛、小嘴巴、塌鼻梁。这也许就是西方人眼中和想象中的东方美女。
类似的情形还有来自江西的一位超模。
西方人大都是双眼皮、
高鼻梁、
立体感很强,
看惯了
习以为常。而中国人则相对平面,有些单眼皮,物以稀为贵,当然就觉得美了。中西审美趣
味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再比如说,
我们现在很多女孩子追求骨感型的瘦的效果。
其实瘦在我
们民族文化里也是有传统的,它有闲愁、优雅、高超,是一种病态的美,是少妇的情调,由
此引申到对自然的文化评价,
什么
“红肥绿瘦”
啦!
水灵灵的女孩要把那具有青春活力的水
分给挤了,为什么呢?自身瘦便瘦了,瘦得过了头就生病了。
又例如对青蛙的评价,
根据俄国近代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说法,
俄罗斯觉得青蛙的形状
“使
人不愉快”
,
何况这种动物身上还覆盖着冰冷的黏液。
而中国人长期以来都认为它姿态优美,
动作敏捷,更有那清脆的叫声,从中可以联想到丰收之景。历史上就有很多名句传颂:
“蛙
声十里出山泉”
(查慎行《次实君溪边步月韵》
)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
疾
《西江月》
)
。
我们不能说美只是对象的自然属性,
因此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必有一者是错的。
从客观上说,
青蛙的确能使中国人获得精神享受,
又的确使俄罗斯人讨厌、
反感。
类似的还
有对狐狸等动物的审美评价,中西方也是迥然不同的。
从日常生活中,
我们看到了美的民族性特点。
同一个现象,
由于不同民族的审美角度和审美
尺度的不同,
因而对对象的美丑评价也就不同。
蒲松龄曾在
《聊斋志异》
里虚构了一个罗刹
国,
我们认为美的,
他们却视为丑的。
他们见到中国的美男子马骥的形象时,
认为他极丑陋,
吓得到处逃跑。而罗刹国的美男子,却双耳生在背后,鼻子三只孔,睫毛覆眼似帘等,马骥
觉得非常丑陋。
这种美丑颠倒的审美趣味虽然是虚构的,
但在现实中却一定程度地客观存在
着。
例如,
白种人和黄种人以肤白为美,
而非洲摩尔族人则对白皮肤不寒而栗,
西海岸的黑
人还认为皮肤越黑越美。
塔希提人把鼻子的隆起视为丑的,
所以一定要把颜面压平。
这些审
美趣味中所体现出的民族和文化差异,是我们应该尊重的。
不过,
从社会发展的潮流来说,
进步的审美观念总是在取代过去错误的审美观念。
在本民族
的范围内,
乃至世界范围内,
对审美趣味进行优胜劣汰是应该的。
例如从南唐李后主时代开
始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缠足,
在当时蔚为风气,
今人则一致认为是丑陋的、
病态的。
随着时
代的发展,
经济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
各民族审美趣味的差异越来越小,
而且在审美趣味有
差异,各美其美的同时,应该说追求美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曾有一位学生报纸的记者要我谈谈对
“超级女声”
的看法,
说她们中不少人是中性化的,
至
少是野蛮女友,怎么会获奖的呢?我对“超级女声”的情况了解不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但是作为审美现象,
我没有理由回避它。
其中所体现的审美趣味与传统审美趣味的差异,
我
想可以这样理解:
这既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也是一种流行时尚,
还打上了眼球经济时代商业
操作的烙印。
首先,
从淑女型向野蛮女友的转变,
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说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自我意
识和自主意识更为觉醒,
使得贤惠、
顺从的传统淑女性格变成了相对自主的性格,
当然也有
过头的,但都是正常的,是常态。在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杜丽娘、崔莺莺等,就有了对自
由爱情的大胆、自主的追求,她们就是当时的“野蛮女友”
,要把她们放到精神解放的层面
和背景下去理解,
就不存在什么女性审美中性化的问题,
所谓中性化的说法是以传统的伦理
道德和妇女观作为思想基础和审视坐标的。
其次,这种“超级女声”还体现了时尚,而时尚常常是求新求怪的,时尚不一定很稳定,因
为时尚常常随风而逝,
不一定有持久的生命力,
却能吸引眼球。
而在这商业操作无孔不入的
眼球经济时代,商家就是利用时尚进行炒作。
静下心,你会发现,美好就在我们的周围,用心去感受吧。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美为话题的 作文 范文 5篇_以美为话题的 优秀作文 ”,欢迎阅读与借鉴!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的标准,美是最现实的东西,美不是等号,因为美没有尽头……
美是什么?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我想你无法回答自己,因为美的用处太多太多,你无从下手。人需要美,“美”人的公式是“漂亮的脸+修长的身材+独特的气质=美”动物也需要美,只有美了才能得到人的宠爱,所以动物美的公式是“可爱的长相+温顺的脾气=美”用品更需要美,只有美了才能提高价值,所以用品美的公式是“实用性+艳丽的颜色=美”……的确,每样东西以及事物都有自己美的一面,只有美了,才有价值。
“美好”“美丽”“美妙”“美味”“美感”“美意”“美满”多么美妙的词呀,看来美代表着一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或事才可以冠以这个“美”称。字典里说“美”代表漂亮代表好看,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们幸运的被上帝赐给了中国,在这片充满和平的土地上成长,我们在这高科技的社会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在我们享受着一切时,有很多人在背后付出着!远的不说,我们就来 说说 伊拉克吧!
我试着在新浪网上搜索了一下自中国 教育 文摘请保留此标记。)以“伊拉克”为主题的 文章 ,结果却让我震惊!网上显示,在这两个月以来,以“伊拉克”为主题的文章有9782条,你会想象的到吗?会有多少位勇敢的记者在战场上不顾危险的工作着!他们把危险把生命甚至把家把孩子都放下不管,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让中国人像那些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一样安全的坐在家里以最便捷的方式看到最新的最准确的新闻资料。不可否认,中国曾经衰败,曾经破落,但我们站起来了,我们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人亲眼目睹的,我们站起来了,我们是世界强国之一。我以我能生在中国能在这么美好的地方过着美好的生活而自豪!我认为只要为中国的发展付出过艰辛的人都是最美的,他们的公式是艰辛的汗水+爱国的心=“最美”。
“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
“美”是生活,我们的美学法典,就是生活。
“美”是一种心灵的 体操 —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美可以在城市华丽的建筑物上,也可以在农村整齐的胡同中;美可以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也可以在辽阔无际的荒漠中;美可以在和睦温馨的家里也可以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美可以在万物苏醒的春天里,也可以在百花争艳的夏季;美可以在果实累累的秋天里,也可以在白雪皑皑的冬季;美可以在茁壮的大树旁,也可以在卑微的小草中;而花的一生是否美丽。
春天的早晨,伸伸懒腰,推开房门,一抹绿色印入帘里。啊,你真顽强,经历了一冬风雪的洗礼,却仍能破土而出。放眼于大地上,幽幽的绿色,一派生命的气象,你们默默的汲取养料,又是否幻想,明天花开后的灿烂辉煌,美丽体现在生命苏醒的时节,花的美丽正在此时基础着力量。
夏季的雨后,漫步于田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望着花儿争先开放,好不热闹,仿佛置身于红绿相间的地毯中。暴风雨后,仍能如此绚丽开放,又是否是一种精神呢。俯下身,目不转睛的望着那粉嫩的花,一片片花盘宛如一个个在母亲精心呵护下的孩童,离不开母亲温暖的怀抱,花开时是那样的美丽。
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眼前的树叶被风一吹,好似蝴蝶般飘落下来。啊,秋天来了。望着光秃秃的树干,不禁想起了它,再次漫步于田间,丰收的喜悦浮现在农民的脸上,望着黄澄澄的果实,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俯身向下望去,田野的花早已枯萎,暗黄色的枝叶,被风一吹随风飘散,极力望去在枝叶的覆盖下竟接出了硕大的果实,‘有开必有落,有落必有果’形容花的一生再好不过了,美丽在花的枯萎中。
夜晚,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的落下,在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仿佛穿了一件雪白的婚纱,大地是那样的纯洁、高贵、典雅,四周一片寂静,偶尔在远处传来一声声狗吠。清晨,推门一望如同置身于一片白色的海洋中,或许,冬天来了吧。猛然想起的还是它,或许你也在冬天里好好休息吧。闭上眼,默默为你祈求明天的枝繁叶茂,美丽在花的冬眠中。
啊,大自然的美丽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花的一生又何长不是美丽的呢。其实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一把开启美的钥匙一首赞美美的诗……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每个人对美的认识和见解都不同,有的人认为拥有白皙的皮肤就是美丽,有的人认为眼睛大而明亮就是美丽,也有的人认为留着乌黑的长发就是美丽。不同阶段的人对美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种美丽是大家公认的――内在美。
现在很多青年男女为了使自己变得更美,不惜挥霍钱财、浪费时间地追求时尚,以追赶潮流为荣,以挥霍钱财为豪爽,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丑恶。美丽不是矫揉造作出来的,美丽不是时尚潮流制造出来的,美丽是由人的内涵散发出来的。内在美有两种:智慧和善良。正所谓“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要使自己得到真正的美丽,就必须学好知识,让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样不但能使别人觉得你更美丽,还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如果能拥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用自己的心和力量,照亮别人,帮助别人,使人们幸福,那就是美的升华。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希望达到,但是能真正符合标准的人却少而又少。许多人都在追求美丽的过程中遗失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个性,他们一味模仿自己的偶像,改变性格,改变面貌,将原来充满个性的自己变成了别人的影子。这样一来,曾经深藏在身体内的魅力也荡然无存了。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是南辕北辙,与美丽背道而驰了。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魅力,追求美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遗失本身的魅力,要不断修炼自己,到达美丽的巅峰。
自信是美的体现。要想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美丽的,就必须拥有十足的自信。自信是一种调和剂,能让人的心境长久开朗,能将缺点调和成优点。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哈利?波特》,里面有一个叫赫敏的女孩,她不算很漂亮,但许多人都喜欢她(包括我在内),觉得她很可爱。因为她总是很自信,是自信使她每次考试都取得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是自信使她对魔法运用自如。因为自信而可爱,因为可爱而美丽。由此可见,自信能让人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追求美丽,就要培养自己的气质,提高自己的 文化 修养,洗涤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美丽的人。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美,是一种意境。
那落木无边的山野无尽的苍凉;那枫树林中银杏枝头上孤傲的华美;那宛若慢慢飞雪散落庭院的栀子花的飘洒;那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的豪迈;那木桶与石砌成的古井壁碰触的清幽回响;还有那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总是让人忍不住回眸,感受那份醉人的美。
每至春来,东风剪柳,春雨催香,白鹤翔于空中,飞燕呢喃于波上。夏日炎炎,沐于凉风之下,深夜忘返。秋之谧夜,华灯初上,溢彩流光,冬日飞雪,绿翠仍满眼。总是令人禁不住领略、享受这四季的美。
泡一杯清茶,独酌于月光之下,无所羁绊,无所顾忌,无所依存,这一切的美,如一泻千里的月光。一杯茶,浓缩着岁月的幽香,一本书,埋藏着尘封的回忆。江上远帆,行云流水,梦幻般的意境。走进文学的殿堂,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必想,唯有灵魂,在悠悠的文字中,过滤、净化、升华。
如那寄情于流云投影在你波心的徐志摩,给你沉默的祝福,在沉默的康桥上作别西天的云彩,却甘愿作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多情多才的诗人,怎一个美字了得!
清香的雾气弥漫,我仿佛听到了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恍惚中,我看到了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黯然神伤,看到她与一群闺中好友因沉醉不知归路而误入藕花深处,嬉笑游玩中却惊起一滩鸥鹭。此时,仿佛自己也远离尘世,雨轻风作伴,感受花香,聆听鸟语,看溪水长流,观苍鹰翱翔……秋叶凋零,着一袭素衣,拂一袭水秀袖,踏一径幽叶,诵一曲《虞美人》,面对那落花水流红,吟一句“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清清寂寂,空空渺渺,柔柔婉婉……诗的美,翻来覆去的意境,颤颤悠悠的苍凉,夹着些许自然的风声美景,看云舒云卷,花开花落,忧伤无孔不入,不休不止……
青灯照壁下阅一卷诗书,如抚一把古琴,弹一曲斑驳的词赋,陶醉于其中,诗的意境,丝丝的,缕缕的,湛入心口,无依无着!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明镜,静静的平铺着,好像时间也随之而停留,来欣赏着这一刻平静的美好;它虽无大海的雄伟壮勇,傲视天下的气势,但它仍然具有它那平凡的猗涟,给予你美的享受,它会使你内心平淡,没有喧器世俗的打扰,仿佛世间只剩下了你和它。
平凡也是一种美,我国古代又有几个皇帝愿意一生都呆在那四面高墙的皇城当中,他们又有几个不愿脱去一身的龙袍,平平淡淡的做一名布衣百姓,过着真正属于自己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生呢?我国东晋时期的大 散文 家诗人陶渊明,又何偿不是这样,他看透_的黑暗,看破人心的险恶,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从此便隐居深山,做一个平凡的隐士,过着平凡的生活,生活在自己的人生准则当中,生活在自己的毕生追求当中,所以他才会发出这样的诗句“衣沾不足惜,但是愿无为。”
或许就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太不平凡了,所以他们生活在这么沉重的思想压力和精神压力下,往往会使他们痛苦,烦恼;郁闷。那还不如把自己的愿望定的平凡一些,实际一些,那时你不仅会轻松和坦然的面对眼前的一切,而且还会以你的一个状态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并且交出你的的一份答卷。到那个时候,平凡的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并不平凡。
平凡使你平静,平凡使你坦然,平凡使你看淡一切,平凡使你心如止水,一颗平静的心伴你实现你的精神理想。那时候,平凡的你终会进放出不平凡的光辉!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家里面井然有序,窗明几净,各种家什摆放错落有致,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 _ 的美。
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篇相关文章:
★ 关于以美为话题的作文5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500字五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五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5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
★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篇
★ 关于“美”的作文范文精选5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5篇
★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700字五篇
★ 关于以“美”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精选5篇
艺术与生活方面的论文篇2
浅析陶瓷艺术创作与生活
摘要:陶瓷艺术创作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描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升华。陶瓷艺术的发展几千年来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因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发展的,是物质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解。
陶瓷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又伴随人类文明的漫长过程,成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因素。时光飞逝、星移斗转,多少个文明古国由盛而衰,多少个封建王朝灰飞烟灭,但陶瓷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昂首屹立。追述陶瓷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陶瓷艺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从古代的生活器皿到现代的生活环境陶瓷都融入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本文的目的是论证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生活具有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陶瓷艺术;生活;创作
在21世纪的今天,陶瓷艺术创作不仅是以具有实用性为其创作目的,而且是更趋向于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艺术家本身情感观念的展示。然而不论现代陶瓷艺术如何发展,其与生活依然是息息相关的,俄国19世纪著名革命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生活比做金条,把艺术比做钞票。”以此说明艺术是生活的替代品。无论这张纸币以何种形式出现,它也依旧是金条的替代品,那么现代陶瓷艺术也就是生活的一个替代品,其充分诠释了现代陶瓷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陶瓷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
黄宾虹曾说:“穷天地之生机,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游沃看,冥思遐想,穷年累月,胸中自有神奇,自动化自为我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机,说的无非就是取材于生活,领悟于生活。社会生活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所以说,无论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亦或是 其它 艺术,其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亚里士多德就曾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现实的模仿。”现代陶瓷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它是创造者思想价值观的体现,但其始终立足于生活,有对生活的临摹,也有对生活中某些事物所蕴涵的意义的延伸和体现,之所以涌出如此众多千姿百态的意识作品,正是由于他们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然而却没有远离生活。“作品妙在似与不似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美是生活”,然而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重要的在于发现生活的美,并使其升化为艺术的美,令人真切的感受到生活是美的。
二、陶瓷艺术创作是生活的升华
有很多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与生活中具体实物,看似毫无关联,并不是写实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蜕变,一种把生活抽象化的蜕变,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生活中现实的延伸,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外延于表象万千的不同形态,表现独特主题,体现从内核到外延形态之间去解剖事物的智慧,立足于现实生活中实物的基础上,表现其内涵,另一种就是以生活中现实事物为对比,立足于抽象,精炼体现辩证关系,其依然是以生活为事实依据,与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在原本事物上加以提升,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也就是说“陶瓷艺术创作”既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在审美观念方向追求的美是多种形式的,它既不排斥生活本身所存在的美,又要表现创作者本身的独特性。它来源于生活中的原型,加以创作者的思想、内涵、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来,就是遵守了陶瓷艺术的创作原则。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两方面通过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相互渗透、彼此融合,并物化为具体艺术形象的陶瓷艺术形象。因此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产物,其加入了作者的主观因素,然而其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现实生活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陶瓷艺术创作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作,只有当创作者调动他强烈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塑造出一个个完美的杰作。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必然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生活的再现、生活的升华。在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有着写实与抽象两种风格。抽象意义上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毫无疑问是取材于生活,体现作者思考的物质再现,它已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摹本,是一种精神的寄存。
三、陶瓷艺术创作必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0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萨特和美学家让•杜维纳等也认为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艺术的不同功能,杜维纳认为: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干预,是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实现的。他们都看重当代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性主题,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
如今人们喜爱陶瓷艺术的目地是为了抒发感情,是为了表现情感,是为了生活得更有情趣,是希望通过“用心用手的工艺”来洗刷机械文明的冷漠,给人以纯朴和宁静及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当人们摆脱了物质生活条件束缚后,很自然地会开始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重新考虑,从一开始对奢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追求到后来对这种方式产生厌倦和排斥感,最终向往大自然的单纯、安详。于是人们开始渴望回归自然,希望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但当人们逐渐发现人工塑造的环境还远远不是他们希望的理想生活空间时,有必要重新以人为本,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协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陶瓷艺术进入建筑和环境领域,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拓展。现代陶瓷艺术和建筑,环境的融合,打破了现代陶瓷艺术加纯艺术的结构形式,拓宽了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有别于以往陶瓷材料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应用,而更注重人文文化和艺术表现,因而,现代陶瓷艺术不只是纯欣赏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艺术,是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陶瓷艺术这一艺术语言,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门新课题。
我们可以将陶瓷艺术看作是现代人生活中的调味品,如果你的家居装置得精细典雅,适宜的摆放些精美别致的瓷器,使室内的空间不著痕迹地延伸出主人的品味,而在田园风味的居室环境中陈设一套粗陶器皿做点缀,会使房间的主题产生变奏,看到简朴后面的那份温馨。试想现代家居中,一件小小的陶瓷艺术器型其所占的位置,虽说与那些豪华的家具和高档的家用电器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对人视觉上的感受却不容低估,挂于墙壁或置于台桌上的陶制灯罩,其形态各异,长方体形、三角体形或半圆体形,以及不规则状,透过器体面上 雕刻 的各种随意的几何纹样,带出了一份温情与纯真,虽见不到华丽的包装,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烈的人情味。例如,以茶壶造型为底座的陶器的台灯,外型相当别致,带来了视觉上的新鲜的感觉;细长的陶制玄关桌面,配以线条简洁的桌脚,表现出一份悠然自在的生活环境,陶版壁画的特殊触感,则令人觉得亲切有味;利用厚实的陶器加以简洁的线条制成各种家饰,展现出干净利落的风格,使古朴陶瓷艺术能轻轻松松地融入日常家居生活之中。厚实的陶质艺术品,于纤丽中散发出典雅芬芳,它产生的艺术效果是“致广大”,它可以是“尽精微”,也可以是华丽、淡雅、凝宜质朴。更可以晶莹璀璨。因而,它在现代艺术的创造中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如今的陶瓷艺术不仅仅是制陶者本身的孤芳自赏,它已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并成为一种时尚被推广开来,当衣食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则开始对精神生活重视起来,亲和自然,深具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陶瓷艺术走入普通人的家,营造着高品味的生活环境。
陶瓷自其原始时期出现至今一直是为满足人们生活而存在和发展的,它因社会环境和各时期人们审美情趣的不同而改变、发展,是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生活剪影,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史。陶瓷的创作意念来自于生活,是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对自我精神生活的感悟。它广泛的反映了社会文化、社会习俗、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哲学。总之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是一个个来自于生活的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生活造就了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反映了生活。
参考文献
[1]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2003.9.
[2]{英}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3]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8.
[4]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4.
[5]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6]陈雨前.陶瓷之艺术文化审美[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6.
[7]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8.
艺术与生活方面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书法艺术与生活辨思 学术论文
2. 艺术方面的论文优秀范文
3. 艺术源于生活文章
4. 生活教育论文
5. 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
高校美学原理是师范生对审美理论认知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审美教育的有效性。美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美学原理论文范文: 论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美学原理论文如下:
论文标题: 论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摘要: 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关键词 :景观 视觉 美学评价
一、 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 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科学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2004-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艺术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 2004.3:18-20.
[3]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 2002,1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