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离合词研究论文

2023-02-23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离合词研究论文

我在国淘论文写作,挺靠谱的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什么是离合词?求解

据我所知,起码到上个世纪末,在词的分类中还没提出“离合词”这个概念。汉语中有一类词,语言学家称之为“离合词”,这是比较新的提法。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以前的语法书上,都把现在所提的“离合动词”放在十大结构中的“述宾结构”叙述。就是目前也还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词,有的认为是词组,有的认为既是词又是词组,有的认为是动宾式的粘连短语,还有的认为是短语词。其实,“离合词”或“离合动词”的提法未尝不可!
这些词的大致共同的特点是:
1. 从概念上讲,似乎应该看成词,表达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从用法上讲,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两个字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合”),但也可以拆开来不紧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离”)。譬如“吃饭”:“饭吃了吗?”,这时“饭”跟“吃”的位置颠倒过来了。还可以说“一天吃了两顿饭”等等。
相对“离合词”而言,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能离合使用的。譬如“修辞”、“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难把这个词的两个字拆开了用。
跟这种所谓离合词相关的语法问题是:
1. 什么因素决定一个词可以或者不能离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离合使用,后者却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这首先与该合成词的词素组成有关。比如支配式合成词:洗澡、帮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险、干杯、出神、讨好等可以离合使用;而培育、制造(并列式),囊括、瓦解(修饰式),攻克、改善(补充式)等合成词则不能离合使用。其次,跟语言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关。例如“道歉”、“鞠躬”等等当初也是不能离合的,而现在离合的现象就很多见。当然,不能离合使用的词不叫离合词,这里只是用它们来进行比较以便于讨论。
2. 在可以有离合用法的词中,还存在离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离”的用法是在两个字中间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顿饭”之类的。可以说,所有的离合词都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些成分,造成“离”的用法。还有的“离”的用法,就是干脆位置也颠倒了,“离”得更远。譬如“你的发是什么时候理的?”。但并非所有的离合词都具有这种“离”的用法。譬如“担心”,我们可以说“为儿子担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难把“心”给“离”到“担”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担心”还要难“离”一些,但我们可以说“留点儿意”(在两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么因素造成离合词中有的离合词更能“离”,有的“离”的程度稍差一些呢?这有待于深入探讨。

王海峰的学术研究情况

一、研究领域主要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二、专著1.《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要素教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2.《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技能教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三、发表论文1.现代汉语中的无标记转指《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2.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语文研究》,2002年第3期。3.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什么的篇章功能,《中国研究》(韩国) 第30卷,(2002年12月)。4.汉语口语中什么的话语分析,《汉语学习》,2002年第2期(又见《全国第七次对外汉语研讨会论文集》)。5.A什么B结构式初探,《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离合结构AxB中x的功能,《中国学研究》(韩国)第25卷,(2003 年9月)。7.离合词AB离析后后项成分B的篇章性质,《中国语文学志》(韩国)第14辑,(2003年12月)。8.现代汉语中无标记转指的认知阐释,《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9.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功能,《中国语文学志》(韩国)第15辑,(2004年6月)。10.物量词重叠结构的功能游移,《中国研究》(韩国)第33卷,(2004年6月)。11.现代汉语中的转喻构词,《中国学研究》(韩国)第27卷,(2004年8月)。12.吴桥杂技行话调查报告,《语文研究》,2005年第2期。13.析焦点,《第一届越南汉语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14.吴桥杂技行话研究,《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6年9月。15.杂技行话与吴桥社会生活,《文化学刊》,2007年第1期。16.有关研究生中留学生干部培养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论坛》,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编委会,2001年2月。17.自然口语会话中指示代词那个的语法化考察,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o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Cypress Books,London.2007,11.18.焦点的性质及相关问题,《汉语研究与应用》,2007年第5期。19.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汉语教学学刊》,2007年第3辑。20.2008年新潟大学HSK教学情况及分析,新潟大学《国际センター纪要》2008年第4号。21.建立在大型语料库基础上的现代汉语离合词语用语义特征考察,《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研讨会论文集》,2008。22.汉语量词的文化特征,《中国语言文化讲座》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汉语学习》,2009年第1期。24.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的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以离合词研究为例,《汉字文化》,2009年第2期。25.基于大型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定量研究,《华语文教学研究》(台湾) 2009年第1期。26.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现象语体分布特征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3期。27.离合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汉语教学学刊》2009年第5辑。28.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语文研究》2010年第3期。29.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语义特征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0.离合词语义特征及其认知动因刍议,《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1.策略与方法:针对韩国学生的汉字教学,《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与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32.韩国学生汉语写作课教学方法初探,《汉语教学与研究》第9辑,首尔出版社,2010年。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HSK速成强化教程》(合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2、《现代汉语离合词学习词典》(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五、出访、讲学及出席学术会议1、参加2006年9月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英国剑桥大学)并宣读论文。2、参加2006年10月越南第一届汉语国际研讨会(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并宣读论文。3、参加2007年5月国际中国语言学第15次年会暨北美地区第19届年会(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并宣读论文。4、参加2008年4月第5届中加中文教学研讨会(加拿大温哥华)并宣读论文。5、参加2008年8月中国语言学会第14届年会(中国温州)并宣读论文。6、参加2008年12月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中国北京)并宣读论文。7、参加2009年6月国际中国语言学第17次年会(法国巴黎)并宣读论文。

什么是离合词呢

定义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以前的语法书上,都把现在所提的“离合动词”放在十大结构中的“述宾结构”叙述。就是目前也还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词,有的认为是词组,有的认为既是词又是词组,有的认为是动宾式的粘连短语,还有的认为是"短语词"。其实,“离合词”或“离合动词”的提法亦可。

解释

1. 从概念上讲,似乎应该看成词,表达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从用法上讲,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两个字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合”),但也可以拆开来不紧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离”)。譬如“吃饭”:“饭吃了吗?”,这时“饭”跟“吃”的位置颠倒过来了。还可以说“一天吃了两顿饭”等等。
相对“离合词”而言,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能离合使用的。譬如“修辞”、“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难把这个词的两个字拆开了用。
1983年最早是由李清华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提出的。认为离合词是词而不是短语,后有人认为是短语,有人认为既是词又是短语。但从对外汉教的角度来说,更趋向于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词 。

语法

跟这种所谓离合词相关的语法问题是:
1. 什么因素决定一个词可以或者不能离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离合使用,后者却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这首先与该合成词的词素组成有关。比如支配式合成词:洗澡、帮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险、干杯、出神、讨好等可以离合使用;而培育、制造(并列式),囊括、瓦解(修饰式),攻克、改善(补充式)等合成词则不能离合使用。其次,跟语言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关。例如“道歉”、“鞠躬”等等当初也是不能离合的,而现在离合的现象就很多见。当然,不能离合使用的词不叫离合词,这里只是用它们来进行比较以便于讨论。
2. 在可以有离合用法的词中,还存在离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离”的用法是在两个字中间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顿饭”之类的。可以说,所有的离合词都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些成分,造成“离”的用法。还有的“离”的用法,就是干脆位置也颠倒了,“离”得更远。譬如“你的发是什么时候理的?”。但并非所有的离合词都具有这种“离”的用法。譬如“担心”,我们可以说“为儿子担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难把“心”给“离”到“担”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担心”还要难“离”一些,但我们可以说“留点儿意”(在两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么因素造成离合词中有的离合词更能“离”,有的“离”的程度稍差一些呢?这有待于深入探讨。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离合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共有离合词3400多条,其中三个字的133条。三个字的离合词,没有与其同形另出的非离合的词目,而且三个字的离合词除“玩儿票,无奈何、站住脚”三个外,其余的都是动词加儿化的名词。之所以说三个字,而不说三音节,是因为三个字中大部分后一个字都有一个儿化音。除去这133条,其余的都是两个字也就是两个音节的。

类型

这些双音节的离合词中,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类型:
1.同时出条的同音同形的词目都是离合词,如变形、成家、抽风、抽水、搭伙、打尖、打食、打头、打眼、倒仓、顶牛儿、解手、开方、开河、配对、配方、入伙、上书、抬杠等,《现汉》分别在它们每一组词目的右上角都标有阿拉伯数字,表明它们是同形词。
2.同时出条的同音同形的词目,一个是离合词,一个不是离合词。这类情况,第4版《现汉》中有250多组。同一个词形,读音也相同:但分别立目。250多组中,意义上有联系的有180多组,没有联系或联系不明显的70多组。有联系的180多组中情况也不尽相同,大概有下面几种类型:
(1)“体用同称”类:如,“存款”、“贷款”、“借款”、“发言”、“题名”等,一个是动词,一个是由动词产生的意义密切相关的名词。这一类词占180多组中的绝大多数,有140多组。做名词时大多是偏正结构,词义基本是“V+O”,如“存款”动词意思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名词意思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可以说名词完全依赖于动词的动作而产生。
(2)离合词为动词,与同音同形的名词在意义上也有联系,但不像(1)类动词和名词之间的意义那么密切,如“配角”动词意思是“合演一出戏,都扮主要角色”,名词意思有两个,一个是“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次要角色”,一个是“比喻做辅助工作或次要工作的人”。动词和名词意义上有联系,但名词不依赖于动词;动词是动宾结构,名词以偏正结构为主,也有联合结构,如“画图”,动词意思是“画图形”,名词意思是“图画”。
(3)离合词和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都是动词,有“捕食”、“缩水”、“通过”、“通话”、“通信”、“摇动”、“估价”等。
(4)离合词是动词,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是形容词。如“吃劲”、“得力”、“鞠躬”、“空心”、“用功”等。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比较明显,形容词所表示的是动作的状态和性质,形容词对动词也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且它们的结构也相同,如“用功”动词意思是“努力学习”,形容词意思是“学习努力”。
(5)离合词是动词,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是虚词等。如“到底”,离合时是动宾型动词,不离合时是副词。“随便”,离合时是动词,不离合时有形容词和连词两种用法,这几种都是意义上有联系的情况。
除了上述意义上有联系的180多组外,剩下的70多组是每组词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或在现代汉语中看不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些词语从构词成分或来源上看大概有几种情况:
(1)构词语素为同音同形语素,如“出师”、“上身”、“上任”、“下界”、“下手”等。
(2)构词语素为多义词语素,而两个词语间没有联系或看不出联系,如“合体”、“合拍”等。
(3)音译外来词,如“托福”等。
从词性和构词上看,这70多组意义上没有联系的词语大概有下面几种类型:
(1)离合词大部分是动宾型的动词,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是偏正型的名词,如“成事”、“对号”等。
(2)离合词和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都是动词,如“出师”、“上报”、“听信”、“转运”等。
(3)离合词是动词,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是形容词,如“安心”、“合口”等。
(4)离合词是形容词,同音同形的非离合词是动词、名词等,如“合拍”、“合体”等。以上意义没有联系的词语,第5版《现汉》都将它们处理为同音同形词。

如何区分

语法词典中的离合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述宾式动词,如:“洗澡、毕业、操心、散步、道歉、鞠躬”等;
(2)动结式动词,如:“打断、达到、碰见、抓紧”等;
(3)动趋式动词,如:“出来、下去、分开、指出、起来”等。
以上这三类词中,凡是中间可以插入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诸如:得、不、了、着、过、结果补语、趋向动词、量词等)都算作离合词。如“洗澡”的”洗“后面可以加上“了、着、过”变成”洗了澡、洗着澡、洗过澡“,也可以加上结果补语、趋向动词变成”洗好了澡、洗起澡来了“,”澡“的前面也可以加上名词、数量词变成”洗凉水澡、晚上洗一个澡“,因此”洗澡“是一个离合词。而”从事、企图“等中间不能加入任何成分,故不是离合词 。

举例

第4版《现汉》中主谓型的分开注音的词语,如“心软”、“心硬”、“脸红”、“手大”、“手紧”、“手辣”、“手巧”、“手松”、“眼尖”、“嘴笨”、“嘴刁”、“嘴乖”、“嘴尖”、“嘴紧”、“嘴快”、“嘴软”、“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稳”、“嘴严”、“嘴硬”、“嘴直”等,第5版《现汉》加注了离合符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