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报告引用论文格式

2023-02-23 16: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报告引用论文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应为:Cowley,M.R.。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小四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果在论文中引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是否要标注,格式是什么呢?

需要标注。

引用政府文件和某组织文件的参考文献格式应该是“技术标准”或者“报告”。

技术标准格式:[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告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参考文献可使用下列规定的符号:“:”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者、制作者、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页数;“,”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年、制作年、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国别、卷号、部分号、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原文献题名;

用于丛书号、丛刊号、后续的“在原文献中的位置”项;“(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报纸的版次、制作者、制作年;“[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参考文献里面引用报告的格式要求?

正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不必大段抄录原文,只摘引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与数据,可以大大节约论文的篇幅。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

本刊要求来稿作者,凡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成果均需要对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地方予以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列出.作者应按照国家标准GB/T7714-2015书写参考文献著录项。

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报告性论文的格式

  一般性论文(报告)写作格式说明

  一、要有封面,封面上请写明科目、名称、题目、系班别、学号、姓名等。
  二、要有大纲(专页)。
  三、中文请自左至右横写;英文(含注释)请间行打出。
  四、请用新式标点符号。
  (一)惯用之标点符号,不可任意更改。
  (二)「」用于平常引号;『』用于引号中的引号;《》用于书名;〈〉用于篇名或论文名。唯在正文中,古籍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淮南子˙天文篇》。
  (三)标题或篇、章、节的题目中,可不用标点符号。
  五、分段与引文
  (一)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两格。
  (二)直引原文时,短文可径入正文,外加符号。
  (三)如索引原文较长,可另行抄录,每行之第一字均空三格。
  六、篇章与子目
  请依壹、一、(一)、1、(1)之顺序标明。
  七、翻译名字应附上原文。
  八、注释
  (一)注释号码请用阿拉伯数字,如1、2….。正文中之注释请置于正文之右上角标点符号上方位置。如系引文,则置于引文末之右上角。
  (二)注释内容于当页下面注明,并以横线与正文隔开。
  九、两种注明出处之方式
  (一)注释内之引用文献
  1.第一次引用时应注明原作者及书或文章之全名,以及引文出现之页码。
  如:蔡元培,〈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页16。
  2.第二次以后引用可用简单方式,如(同注18)。请避免使用“前同,同上”等缩写。
  (二)正文中之引用文献
  1.作者名属于行文之一部份时,如:罗常培(1930,页268)曾指出…….
  2.作者名不属于行文之一部份时,如:(罗常培1930,页268)
  十、请列参考书目于注释之后
  不论使用何种方式注明引文出处,均请于文后以下列方式列出参考书目:
  (一)期刊上之论文,请依下列次序书写:
  1.作者姓名 2.出版年 3.论文篇名 4.期刊名 5.卷期 6.页数 如:蔡元培(1935),〈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东方杂志》,第32卷,第1期,页13-14。
  (二)图书单行本,请依下列次序书写:
  1.作者姓名 2.出版年 3.书名 4.出版地 5.出版社 6.页数如:许倬云(1988)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Macedo , S.(1990). Liberal Virtures. Oxford:Clarendon Press, P.263-265.
  十一、请打上页码。

引用党的报告参考文献怎么写

引用党的报告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