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化学论文的主题

2023-02-23 13: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化学论文的主题

化学专业成教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教学法方向
1.国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
2.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
3.国外典型化学课程、教材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体系研究
4.我国化学新课标教材专题内容的横向比较研究
5.我国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功能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6.我国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各个栏目的教学价值、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研究
7.科学探究的本质及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8.初、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的内容衔接研究
9.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0.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
11.试论化学教学的艺术
12.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
13.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14.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策略研究
15.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以《某***节内容为例》
16.教学反思与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17.有效探究教学设计初探——以《某***节内容为例》
18.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19.初、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动机的研究
20.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研究
21.农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22.论化学教材中插图的价值与使用策略
23.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24.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5.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以《******》教学为例
26.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一致性程度研究
27.先行组织者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8.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本质教育
29.化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观调查研究
30.有效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31.论化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性问题
32.化学课堂教学逻辑设计的问题探讨
33.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3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适应性研究
35.论化学课堂提问的优化
36.化学教师对模型的认识与应用研究
37.合作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初探
38.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
39.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40.试论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41.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初探
42.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
43.论高中化学章节间的结构联系
44.污染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及处理
45.试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考课程免费试听
46.试论我国的酸雨问题及防治对策
47.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48.有效利用化学史的教学策略
49.例谈教学中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50.试论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二、分析化学方向
1.化学与食品安全
2.化学与农药残留
3.化学与环境
4.化学与现代农业
5.化学与生命
6.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7.维生素与人体健康
8.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9.浅谈在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
10.环境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1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值的教学研究与设计
12.浅谈化学定性分析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3.如何增强化学定性分析实验的趣味性

三、物理化学方向
1.各种体系的状态性质加和性的比较研究
2.热力学公式导出条件与应用条件分析
3.三相平衡线的热力学分析
4.热力学标准态和标准热力学函数
5.胶体分散系的稳定理论评述
6.反应进度的概念及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7.根据热力学原理讨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平衡原理的探讨
9.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探讨
10.“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方法探讨
11.新课标体系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解析——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四、结构化学方向
1.利用一维势箱模型处理共轭体系
2.波函数与电子云
3.电子运动的宏观性与微观性
4.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5.第二周期双原子分子及其离子共价键结构比较
6.几种典型分子化学键的比较与探讨
7.有关氢键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8.金属晶体的堆积型式与点阵型式
9.离子晶体的堆积型式与点阵型式

五、有机化学方向
1. 《化学必修2》模块中有机化合物知识内容变化及教学策略探究
2. 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内容建构
3 近三年来新课标高考理综有机化学试题分析研究
4. 在新课程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5.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
6.烷、烯或炔制备的改进(可选其中之一)
7. 新课程理念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式探索
8.“苯、芳香烃"课堂教学探讨
9.有机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10.试论中学有机化合物的教学特点
11.如何增加有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12.有机实验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3.如何在“煤和石油”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石化工业
14.含氧有机化合物教学中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探讨
15.中学有机实验改进意见
16.影响有机物水溶性因素的探讨
17.有机物命名中常见的错误
18.搞好有机化学复习的几点体会
19.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0.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及其结构因素
21.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注重与实际联系的点滴做法

化学论文有哪些课题可以写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份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30.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堂“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动手能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谁给我几个有关化学论文的题目?

作为文史专业学生,选择《化学与社会》,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固然比理工科学生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难并不成为逃避的理由。选择学习《化学与社会》不仅有学习价值,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对今后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从化学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来看。

虽然由于专业的原因,文史专业学生和理工专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已经大不相同。相比较而言,理工类学生无论是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还是未来对该学科知识的需求,都要强于文史类学生,因而,理工科学生掌握、补充化学知识,尤其是与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学与社会》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提高过程。

文史类学生虽然对化学课已经比较陌生,但是,适当掌握一些化学知识,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化学知识,不仅是对过去知识的重温,也是对现在专业知识的补充,多掌握一些生活必需的常识,无疑又是对生活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提升作用。

二、从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来看:

如果说人文和社会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一种抽象的知识,那么,物理和化学知识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从生活中直接得到的常识,因而,其用之于生活的方面和领域更为广阔。掌握适当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疑问,更能增加我们的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质量。例如肯得基的“苏丹红事件”便是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很好明证——一个不懂化学的人,是断然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的。

三、化学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作为新兴学科,其学科前景和实用性固然不甚为人所知,但政治学科所研究的领域和意义却是不容被忽视的。政治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历史中结晶出的文化积淀。概而言之,政治学是以人的精神诉求为研究对象,并最终使人在精神领域达到更高的善的一门学科。因而,关注人的需求,指引人的发展,让人们在精神层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政治学科追求的目标之一。

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也曾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让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前进了许多年。但同时,化学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化学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方面都毫不隐讳地存在着。而如何扬长避短,让化学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是人类需要关注的一个话题。例如美国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多的科学家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用化学科学制造出了核武器,然而却将化学创造出来的这个“厉害角色”用到了屠杀伊拉克平民的战斗中;日本人运用生物、化学技术制造出了生化武器,同样,这些武器也只是在屠杀中国平民的战斗中露出了其“助桀为虐”的不光彩面目。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指明的是,化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固然有人才和技术提高的必要,但同样也需要正确的方向的指引,否则,只可能陷入“越发展越落后”境地。政治学科正有对人们进行劝诫,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因而,正确地运用化学与政治学的知识在使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上来说,虽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同时,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当造成人类灾难的事例也不枚胜举。从广义上来讲,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无不是在一个整体中和谐共存和发展的,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应该以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人类实质意义上的提高为目标的,因而,如何让化学服务于人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存,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政治学科的重要任务,因此,从指引化学发展方向,使化学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角度来讲,化学与政治学科关系紧密。

四、从化学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来看

信息时代,知识最为重要,无论是文盲,还是知识分子,在不断学习,充实、善自己知识结构的道路上,没有高低尊卑之分,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就更需要学习各方面知识,以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各行业都能独当一面的人,无论是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还是对社会的贡献角度都大有裨益。因而,学习化学与社会,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知晓文明之间的内部联系,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使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福祉的不断增进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意义深远。我们要明白,“知识无止境,

化学小论文 主题:化学、学习、环保、生活。 字数:1000-1500字

化学小论文

在原子王国里漫游

缥缥缈缈的神秘云雾中,一扇七彩的大门若隐若现——远在天边,又似乎近在眼前。这迷蒙的原子王国的大门里,有多少令天下万物黯然的珍奇,有多少严密而普遍的自然规律呢?
大门紧闭,“天梯”也似乎遥不可攀,耗费一生行至门前,却又无力叩响玉扃……
自古希腊以来,一批又一批探索的勇士整装出征,想敲开这自混沌初开以来沉寂几千年的原子王国的大门窥探其奥秘。
勇敢智慧的,迈着坚实的脚步,向前行进着。
1869年,大门前走来一位年轻人,他锲而不舍地观察、实践,终于找到了敞开大门的金钥匙。“咣!”门豁然大开。这位勇士昂首阔步,第一个闯进了原子“王国”。他,就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原子“王国”的立法者。从此,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进。人这个王国遨游了。
啊,我怎样才能用语言来向你描述那个无边无际的原子王国呢?
……那空间是广裹无尽的。我们像浮云一样轻盈,像小鸟一样展翼。一个一个的电子从身旁箭一样穿过。——哦,箭的速度又怎能和这些“飞毛腿”们相比!它们来去匆匆,像严肃的奔赴使命的战士,却又在急促的飞奔中连着打滚儿,像群调皮的孩子。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多高速运动的电子,没有一个在途中耍“孩子脾气”,和别的电子相撞。它们井然有序,就好像一辆辆火车在条条轨道上奔驰。
是的,它们跑得多快:每秒钟大约30万千米,接近光速!但是它们又总是绕着一个中心飞奔:这个中心,被科学家们称为“原子核”,俨然是“一国之君”,被电子——众臣民膜拜。然而它在一个原子的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如此之小,就像放在一座十层大楼里的一颗小小的樱桃。
且慢!更神秘而有趣的东西还没有游历到呢。
先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游戏:把一个大泥娃娃敲碎,从里面挖出一个小泥娃娃来,当你惊奇地再把小泥娃娃打开,哈,里面又跳出一个更小的泥娃娃!……
原子王国的奥秘,正像这个不肯宣布自己秘密的泥娃娃:当你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打开外面一层,你会多么伤脑筋!而当你成功地又取出一个滑稽可爱的小泥娃娃,你又会多么惊喜!
在惊喜的同时,我们应该记住这两个科学家的名字:汤姆逊和卢瑟福——是他们首先敲开了原子的最外层,打破了人们先前认为“原子不可分”的观念。
1897年汤姆逊在阴极射线管气体放电实验中发现了电子。1919年卢瑟福以他成功的a粒子散射实验,宣布了这样的结论:原子内有核,在距核很远的地方,有一些电子绕核旋转。
等到1932年查德威克在用a粒子轰击铍靶的时候发现了中子,人们才掌握了敲开原子核这个“小泥娃娃”的工具。
快,我们再钻进原子核内去漫游一番吧。
核内的世界比外头可就小多了。我们看到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把它们与轻灵的电子相比,咳,那简直就像是拿大象和小蝴蝶相比,质子和中子都比调皮的电子重1836倍!
要是在你周围出现一个比正常人重十几个一百倍的家伙,谁见了不吓一跳!不过你不必为它是否需要“减肥”而担心。这些质子和中子们显然对自己的体重感到相当满意。看,它们悠闲自在的样子,还颇有些“南山樵夫”的乐天派精神呢!
从核中出来,眼前顿时就开阔了许多。电子依然忠诚地卫护、礼拜着原子核,而核内的家伙们也就安然受之了。
突然,一个外层的电子惊叫起来,霎时,它就消失了。其余的电子们立即高声地议论起来:“又有一个姐妹被夺走了,真可怜。”
“有失必有得嘛,大伙儿齐心协力,也到别的‘王国’里去抢一个回来!”要知道,在微观世界里,有多少个原子王国啊!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原子王国。这个大王国通常被人们称为元素家族。
原来,在原子王国里也充满了惊涛骇浪,也有恃强欺弱的“不平”事啊!不过,这些议论倒使我好奇起来:别的原子王国在哪里?
于是,我飞出了这个原子王国,四处寻觅。果然,有不计其数的原子王国呢!
我便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拜访了碱金属原子、放射性原子以及惰性原子等等原子王国。各王国的特色是不同的,正如妍丽的百花,缤纷多姿。庞大众多的原子王国间有“战争”,也有“和平”;有的王国和睦相处,结为近邻,比如氢原子王国和氯原子王国就是这样;有的却战火绵延,双方为了夺取原子,互不相让。
我不禁浮想联翩——
向大自然挑战的科学工作者们历尽艰辛、磨难,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取得一点成功。不是么?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玛丽亚•居里等人都曾在放射性原子王国的大门前披荆斩棘,向后来人献上了打开这一层“泥娃娃”外壳的钥匙。居里夫人那本实验记录,直至今天,它的扉页、内页的辐射性仍然高于周围环境2~3倍甚至10倍!更不消说居里夫人是死于致命的镭辐射了……在敲开科学大门的探索之路上,多么需要这种勇于献身的人啊!
世界是如此之大,即使在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原子内部,也有那样丰富而巨大的世界!
漫游在原子王国里,我不仅为自然的现象和严谨的规律而惊叹;我更多的是思考:作为有志青年,作为中国人,我们该为人类科学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腾飞,为彻底揭开这原子王国无穷的奥秘,作出怎样的努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