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2023-02-23 10: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介绍,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20个科研机构,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国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铀矿冶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溶浸采矿实验室 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氡实验室 国家级检测中心:南华大学工程技术检测中心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动脉硬化学实验室、氡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物蛋白质组学、肿瘤细胞与分子病理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铀矿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核能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基地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工艺风力与湿能技术产学研基地、生产运作与管理、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介绍,衡阳市人民政府与南华大学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耒阳市、湘衡盐矿、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耒阳火电厂等企业签订了8个技术转让和项目合作合同。学校研制开发了“瑞尔康环保防氡乳胶漆”产品,“钢水液面控制仪”替代了法国同类产品。 学校具有军工科研生产资质,截止2011年6月,学校承担“973”项目、“863”项目、国防军工重大项目及国家、省部级和地方政府其他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30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42届比利时尤里卡国际发明金奖2项,国际博览会金奖2项,获国内博览会金奖2项、银奖1项,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奖2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134项,卫生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50余项。 ●学术期刊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等学术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为CSCD源刊,于2008年进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校是中国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际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介绍,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300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余种,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联盟单位。

南华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南华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

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

南华大学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3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

扩展资料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图书馆纸质藏书278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72TB,其中电子图书203万册。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学校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第207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南华大学——学校简介

南华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南华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南华大学 教务处联系电话为,该校联系地址为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南华大学 教务处、邮编为421001、联系邮箱为。
二、南华大学简介
南华大学 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现有红湘和雨母两个校区。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始终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事业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依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形成了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直属学院24个,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5个。设有本科专业7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学生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余人,国际学生4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近1万8千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19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398人,副高职称人员1233人;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等220余名。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29个,综合性实习基地347个。

学校拥有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2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平台/基地2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拥有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图书馆纸质藏书2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52TB,其中电子图书78.5TB。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华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60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5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部级领导、行业领军人物等为代表的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