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子工程系有哪些论文可以写

2023-02-23 04: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电子工程系有哪些论文可以写

  电子信息工程的 毕业 论文写作中,论文的题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重视论文的题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一)
  1. 基于80C51的智能汽车自控系统的设计

  2. PLC实现十字路交通灯自动控制

  3.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设计

  4.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5.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的设计及应用

  6. 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组装及调试

  7. 基于USB接口的步进电机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8.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9. 基于FPGA的直序扩频通信研究与设计

  10. 基于单片机的发射机控制系统

  11. 声光报警器的设计与研究

  12. 单片机电源

  13. 基于P87LPC768的电机控制系统

  14. 基于单片机的LCD电子钟设计

  15. 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16. 超外差收音机制作及分析研究

  17. 2DPSK频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钟的设计

  19. USB与串行接口转换器的设计

  20. 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二)
  1.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2. 单片机实现单步进电机及8位流水灯控制的设计

  3. 篮球 竞赛计时系统

  4. 单片机89C51在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 八路数字抢答器

  6. 基于51机的直流电机设计

  7. 基于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8. 基于一种DC-DC模块电源系统的设计

  9. 基于555定时器闪光灯的设计

  10. 多功能稳压电源的制作

  11.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2. 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13. 单片机交通灯管理系统

  14. AT89S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

  15.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系统设计

  16. 基于WML的学生网站开发

  17.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18. 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设计

  2. 基于NE555的触摸式报警器

  3. 数字密码锁设计

  4. 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5. 流水灯控制电路设计

  6. 简易单片机控制电路实验开发板

  7. 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电路部分设计

  8. 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的设计及PCB板的设计

  9.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10. 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11. 电子门铃的设计

  12.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机电路设计

  13. 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

猜你喜欢:

1.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范文

2.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

3.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4. 最新版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5.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6.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题目大全

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

1.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网络  光通信  多媒体通信

2.网络  软件技术在通信工程  微波工程  信息通信工程

3.人工智能  生物信息学  软件工程  信号处理

4.嵌入式系统  编码  音频/语音信号处理  图像/视频处理和编码

5.医学成像和图像分析  应用电子生物医学电子  工业电子和自动化  机器人

6.电子设备在通信  电子工程  神经网络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

7.设备建模与仿真  VLSI设计与测试  微加工、微传感器和MEMS 光电子和光子技术

8.工艺技术  纳米技术  信息技术  通信和车辆技术

9.电力系统和电子  控制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成像

10.图像处理和可视化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分析  医疗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  生物医学建模

11.生物信息学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嵌入系统  信息工程和应用  电气工程与应用

12.控制工程和应用  通信技术与应用  服务科学  工程和应用

13.生物信息学和应用  能源和交通方面的智能方法

Ø 出版社: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光学学会

Ø 检索核心:EI SCI

Ø 发表方法:在线投稿或EASYCHAIR

Ø 缩写:ICEIE2017

Ø 周期:投稿后在2-3周内会有审稿结果,在会议结束后3-6个月完成论文的出版和检索

Ø 合作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Ø 时间:2017年09月16-17日

Ø 发表流程

u 投稿→审稿→审核结果通过→录用通知→论文注册→注册成功→参加会议→会议完成→论文出版→论文检索→完成

参考内容来源:《ICEIE2017电子与信息工程》

电子工程毕业论文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在液压伺服系统中采用液压伺服阀作为输入信号的转换与放大元件。液压伺服系统能以小功率的电信号输入,控制大功率的液压能(流量与压力)输出,并能获得很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快的响应速度。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三类液压伺服系统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
1)明确设计要求:充分了解设计任务提出的工艺、结构及时系统各项性能的要求,并应详细分析负载条件。
2)拟定控制方案,画出系统原理图。
3)静态计算:确定动力元件参数,选择反馈元件及其它电气元件。
4)动态计算: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绘制开环波德图,分析稳定性,计算动态性能指标。
5)校核精度和性能指标,选择校正方式和设计校正元件。
6)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附属元件。
7)完成执行元件及液压能源施工设计。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依照上述设计步骤,进一步说明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介绍具体设计计算方法。由于位置控制系统是最基本和应用最广的系统,所以介绍将以阀控液压缸位置系统为主。
4.1 全面理解设计要求
4.1.1 全面了解被控对象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被控对象—主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满足主机在工艺上和结构上对其提出的要求。例如轧钢机液压压下位置控制系统,除了应能够承受最大轧制负载,满足轧钢机轧辊辊缝调节最大行程,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等要求外,执行机构—压下液压缸在外形尺寸上还受轧钢机牌坊窗口尺寸的约束,结构上还必须保证满足更换轧辊方便等要求。要设计一个好的控制系统,必须充分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所以设计师应全面了解被控对象的工况,并综合运用电气、机械、液压、工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设计的控制系统满足被控对象的各项要求。
4.1.2 明角设计系统的性能要求
1)被控对象的物理量:位置、速度或是力。
2)静态极限:最大行程、最大速度、最大力或力矩、最大功率。
3)要求的控制精度:由给定信号、负载力、干扰信号、伺服阀及电控系统零飘、非线性环节(如摩擦力、死区等)以及传感器引起的系统误差,定位精度,分辨率以及允许的飘移量等。
4)动态特性:相对稳定性可用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谐振峰值和超调量等来规定,响应的快速性可用载止频率或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来规定;
5)工作环境:主机的工作温度、工作介质的冷却、振动与冲击、电气的噪声干扰以及相应的耐高温、防水防腐蚀、防振等要求;
6)特殊要求;设备重量、安全保护、工作的可靠性以及其它工艺要求。
4.1.3 负载特性分析
正确确定系统的外负载是设计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直接影响系统的组成和动力元件参数的选择,所以分析负载特性应尽量反映客观实际。液压伺服系统的负载类型有惯性负载、弹性负载、粘性负载、各种摩擦负载(如静摩擦、动摩擦等)以及重力和其它不随时间、位置等参数变化的恒值负载等。
4.2 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
在全面了解设计要求之后,可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按表6所列的基本类型选定控制方案并拟定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对直线位置控制系统一般采用阀控液压缸的方案,方块图如图36所示。

图36 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方块图
表6 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方式的基本类型
伺服系统 控制信号 控制参数 运动类型 元件组成
机液
电液
气液
电气液 模拟量
数字量
位移量 位置、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压力 直线运动
摆动运动
旋转运动 1.阀控制:阀-液压缸,阀-液压马达
2.容积控制: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液压马达;阀-液压缸-变量泵-液压马达
3.其它:步近式力矩马达
4.3 动力元件参数选择
动力元件是伺服系统的关键元件。它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整个工作循环中使负载按要求的速度运动。其次,它的主要性能参数能满足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动态特性。此外,动力元件参数的选择还必须考虑与负载参数的最佳匹配,以保证系统的功耗最小,效率高。
动力元件的主要参数包括系统的供油压力、液压缸的有效面积(或液压马达排量)、伺服阀的流量。当选定液压马达作执行元件时,还应包括齿轮的传动比。
4.3.1 供油压力的选择
选用较高的供油压力,在相同输出功率条件下,可减小执行元件——液压缸的活塞面积(或液压马达的排量),因而泵和动力元件尺寸小重量轻,设备结构紧凑,同时油腔的容积减小,容积弹性模数增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但是随供油压力增加,由于受材料强度的限制,液压元件的尺寸和重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元件的加工精度也要求提高,系统的造价也随之提高。同时,高压时,泄漏大,发热高,系统功率损失增加,噪声加大,元件寿命降低,维护也较困难。所以条件允许时,通常还是选用较低的供油压力。
常用的供油压力等级为7MPa到28MPa,可根据系统的要求和结构限制条件选择适当的供油压力。
4.3.2 伺服阀流量与执行元件尺寸的确定
如上所述,动力元件参数选择除应满足拖动负载和系统性能两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与负载的最佳匹配。下面着重介绍与负载最佳匹配问题。
(1)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
将伺服阀的流量——压力曲线经坐标变换

绘于υ-FL平面上,所得的抛物线即为动力元件稳态时的输出特性,见图37。

图37 参数变化对动力机构输出特性的影响
a)供油压力变化;b)伺服阀容量变化;c)液压缸面积变化
图中 FL——负载力,FL=pLA;
pL——伺服阀工作压力;
A——液压缸有效面积;
υ——液压缸活塞速度,

qL——伺服阀的流量;
q0——伺服阀的空载流量;
ps——供油压力。
由图37可见,当伺服阀规格和液压缸面积不变,提高供油压力,曲线向外扩展,最大功率提高,最大功率点右移,如图37a。
当供油压力和液压缸面积不变,加大伺服阀规格,曲线变高,曲线的顶点A ps不变,最大功率提高,最大功率点不变,如图37b。
当供油压力和伺服阀规格不变,加大液压缸面积A,曲线变低,顶点右移,最大功率不变,最大功率点右移,如图37c。
(2)负载最佳匹配图解法
在负载轨迹曲线υ-FL平面上,画出动力元件输出特性曲线,调整参数,使动力元件输出特性曲线从外侧完全包围负载轨迹曲线,即可保证动力元件能够拖动负载。在图38中,曲线1、2、3代表三条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曲线。曲线2与负载轨迹最大功率点c相切,符合负载最佳匹配条件,而曲线1、3上的工作点α和b,虽能拖动负载,但效率都较低。
(3)负载最佳匹配的解析法
参见液压动力元件的负载匹配。
(4)近似计算法
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动力元件时常采用近似计算法,即按最大负载力FLmax选择动力元件。在动力元件输出特性曲线上,限定

FLmax≤pLA=

,并认为负载力、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是同时出现的,这样液压缸的有效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37)

图38 动力元件与负载匹配图形
按式37求得A值后,可计算负载流量qL,即可根据阀的压降从伺服阀样本上选择合适的伺服阀。近似计算法应用简便,然而是偏于保守的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但传递效率稍低。
(5)按液压固有频率选择动力元件
对功率和负载很小的液压伺服系统来说,功率损耗不是主要问题,可以根据系统要求的液压固有频率来确定动力元件。
四边滑阀控制的液压缸,其活塞的有效面积为

(38)
二边滑阀控制的液压缸,其活塞的有效面积为

(39)
液压固有频率ωh可以按系统要求频宽的(5~10)倍来确定。对一些干扰力大,负载轨迹形状比较复杂的系统,不能按上述的几种方法计算动力元件,只能通过作图法来确定动力元件。
计算阀控液压马达组合的动力元件时,只要将上述计算方法中液压缸的有效面积A换成液压马达的排量D,负载力FL换成负载力矩TL,负载速度换成液压马达的角速度 ,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当系统采用了减速机构时,应注意把负载惯量、负载力、负载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都转换到液压马达的轴上才能作为计算的参数。减速机构传动比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液压固有频率的要求下,传动比最小,这就是最佳传动比。
4.3.3 伺服阀的选择
根据所确定的供油压力ps和由负载流量qL(即要求伺服阀输出的流量)计算得到的伺服阀空载流量q0,即可由伺服阀样本确定伺服阀的规格。因为伺服阀输出流量是限制系统频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伺服阀流量应留有余量。通常可取15%左右的负载流量作为伺服阀的流量储备。
除了流量参数外,在选择伺服阀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伺服阀的流量增益线性好。在位置控制系统中,一般选用零开口的流量阀,因为这类阀具有较高的压力增益,可使动力元件有较大的刚度,并可提高系统的快速性与控制精度。
2)伺服阀的频宽应满足系统频宽的要求。一般伺服阀的频宽应大于系统频宽的5倍,以减小伺服阀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3)伺服阀的零点漂移、温度漂移和不灵敏区应尽量小,保证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不超出设计要求。
4)其它要求,如对零位泄漏、抗污染能力、电功率、寿命和价格等,都有一定要求。
4.3.4 执行元件的选择
液压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好坏。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除了按本节所述的方法确定液压缸有效面积A(或液压马达排量D)的最佳值外,还涉及密封、强度、摩擦阻力、安装结构等问题。
4.4 反馈传感器的选择
根据所检测的物理量,反馈传感器可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力(或压力)传感器。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液压伺服系统,作为系统的反馈元件。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主要决定于系统的给定元件和反馈元件的精度,因此合理选择反馈传感器十分重要。
传感器的频宽一般应选择为控制系统频宽的5~10倍,这是为了给系统提供被测量的瞬时真值,减少相位滞后。传感器的频宽对一般系统都能满足要求,因此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可近似按比例环节来考虑。
4.5 确定系统方块图
根据系统原理图及系统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即可构成系统的方块图。根据系统的方块图可直接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阀控液压缸和阀控液压马达控制系统二者的传递函数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只要把相应的符号变换一下即可。
4.6 绘制系统开环波德图并确定开环增益
系统的动态计算与分析在这里是采用频率法。首先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出波德图。在绘制波德图时,需要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K时,开环波德图上幅频曲线只升高或降低一个常数,曲线的形状不变,其相频曲线也不变。波德图上幅频曲线的低频段、穿越频率以及幅值增益裕量分别反映了闭环系统的稳态精度、截止频率及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可根据闭环系统所要求的稳态精度、频宽以及相对稳定性,在开环波德图上调整幅频曲线位置的高低,来获得与闭环系统要求相适应的K值。
4.6.1 由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确定K
由控制原理可知,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决定于系统的开环增益。因此,可以由系统对稳态精度的要求和系统的类型计算得到系统应具有的开环增益K。
4.6.2由系统的频宽要求确定K
分析二阶或三阶系统特性与波德图的关系知道,当ζh和K/ωh都很小时,可近似认为系统的频宽等于开环对数幅值曲线的穿越频率,即ω-3dB≈ωc,所以可绘制对数幅频曲线,使ωc在数值上等于系统要求的ω-3dB值,如图39所示。由此图可得K值。

图39 由ω-3dB绘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a)0型系统;b)I型系统
4.6.3 由系统相对稳定性确定K
系统相对稳定性可用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来表示。根据系统要求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来绘制开环波德图,同样也可以得到K。见图40。
实际上通过作图来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往往要综合考虑,尽可能同时满足系统的几项主要性能指标。
4.7 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
在确定了系统传递函数的各项参数后,可通过闭环波德图或时域响应过渡过程曲线或参数计算对系统的各项静动态指标和误差进行校核。如设计的系统性能不满足要求,则应调整参数,重复上述计算或采用校正环节对系统进行补偿,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直到满足系统的要求。
4.8 仿真分析
在系统的传递函数初步确定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该系统进行数字仿真,以求得最佳设计。目前有关于数字仿真的商用软件,如Matlab软件,很适合仿真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有哪些题目?

基于PLD的液晶显示装置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自动保护装置硬件设计
示波器垂直放大系统设计
示波器水平扫描系统设计
楼宇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主机部分设计
基于FPGA的(15,6)循环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远程无绳电话座机电路设计
光电板自动跟踪系统硬件设计
音乐合成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
电信计费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SM短消息与PLC的远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中心)设计
风/柴互补供电系统并网模块的系统设计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
基于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FPGA语音信号LPC参数提取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小型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虚拟飞行仪表模块设计
汽车防盗报警设备中的无线遥控器设计
电话机中的语音邮箱指示系统设计
高频雷达二相编码信号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汉字识别系统设计
数控直流电源的设计
基于DSP的语音采集与回音效果的系统实现
低速语音编码算法的研究
汽车防盗报警设备中无线遥控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
光电板自动跟踪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QuartusⅡ平台实现FSK调制解调
基于FPGA的HDB3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语音信号的抑噪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组合式多幅面广告装置的主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MATLAB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脉冲可视化研究
语音录放系统的FPGA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HDB3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车牌识别中的图像提取及分割算法
基于MPEG-4的嵌入式多媒体监控系统中压缩/解压卡的设计与实现
风/光互补系统蓄电池保护装置软件设计
楼宇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分机部分设计
基于DCT变换的心电信号压缩算法的实现
基于CPLD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抢答器的设计
AM超外差式收音机的SystemView仿真
GPRS数据业务测试及应用分析
基于MATLAB的家庭保安系统设计
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设计
数字图像缩放的研究
数字音效器的DSP设计与实现
用CS43L42和EP7212设计的MP3文件播放系统
液晶显示器模块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
煤气计费系统硬件设计
基于ATmega16单片机LED点阵显示屏电路设计
基于语音录放技术的工业现场故障告警电路的设计
基于LabVIEW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CPLD的显示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风机控制终端设计
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中话务统计分析子系统的实现
基于DSP的视频图像压缩系统的设计
智能型电子防盗系统设计
基于ARM和GPRS网络的风机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煤气计费系统硬件设计
小型无人机姿态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图文叠加及其DSP实现
信号发生器的FPGA 实现
基于SPCE061A芯片语音信号实时采集系统
FFT算法的DSP实现
基于软交换的NGN试验网设计
基于数字语音技术的电子导游系统设计
倒车雷达-语音报警设计
基于FPGA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实现
GPS信号接收解析与.NET实现
灰度阀值处理算法及其DSP实现
基于FPGA的数字相位计的设计与实现
指纹图像二值化算法的DSP实现
彩色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及其DSP实现
可编程逻辑器件边界扫描测试电路的设计
随机灯光发生器的FPGA 实现
水电站自动同期控制器设计
基于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调谐系统设计
风/柴互补供电系统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模块的硬件设计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基于VHDL的数字闹钟的设计
基于FPGA的FSK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触摸式LCD人机接口设计
湿敏传感器元件测试系统设计
小型无人机大气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设计
GPS车载图像传输系统硬件的设计
基于Verilog HDL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基于FPGA的数字调频发射机设计
基于FPGA的(15,6)循环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点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风/光互补系统蓄电池保护装置硬件设计
指纹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小型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虚拟飞行仪表模块设计
银行Java终端系统设计
小型无人机无线遥测数据通信方案研究与设计
基于PLD的点阵LED显示装置设计
FIR数字滤波器的DSP实现
图形均衡器的DSP设计与实现
组合式多幅面广告装置的单元控制电路设计
小型无人机动力系统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基于CycloneⅡ的视频接口设计
基于网络的点对点通信
新建小区G/C网无线信号覆盖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SP的教学管理系统
风/柴互补供电系统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模块的软件设计
DE2视频接口技术研究
数字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及实现
无线短信业务在行业中的应用
基于可编程器件的数字相位计设计
51单片机串行口扩展设计
DE2的LCD字符显示技术研究
信号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
运动员号码牌的校正方法研究
DE2音频接口技术研究
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设计
说话人识别中自适应系统的设计
基于FPGA的乐曲演奏器的设计

电子工程系毕业论文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主题词:机电一体化、对策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绘图板)。

(5)北京工业系统共有改造价值的各种风机电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尚49万多千瓦用变调速技术进行改造的任务,占总任务量的99.5%左右。

(6)工业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户。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占全市能耗总量的59.5%。而北京是一个能源严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万元产值能耗折合标煤为2.47吨,比上海的1.57吨高57%,比天津的2.15吨高14%,比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业系统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重,而电力电子技术是节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北京市的工业产品大约有3万种,每年约开发试制新产品3000种,更新周期很长。由于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影响了北京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