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30卷第十期

2023-02-23 04: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30卷第十期

2005年,编辑部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签订合作协议,从2006年起,由该公司在其网络平台发行《中国有色金属学 报》(英文版)网络版。此举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本刊的国际读者,扩大本刊的国际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曾用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中国有色金属学 报》(英文版)即《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文版高科技、基础性学术期刊,以有色金属的材料与冶金学科作为主要报道对象。创刊于1991年10月,1991─1999年为季刊,2000年起改为双月刊,2010年起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突出有色金属材料及冶金专业特色,及时报道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紧密跟踪科技发展新动向,鼓励学术争鸣,积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目前设置的栏目如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本刊已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美国《铝工业文摘》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种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2007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排行榜上,本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国内参与排行的英文版期刊中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本刊在 SCI和Ei数据库中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收录率。本刊现已进入期刊质量与规模同步增长的良性发展阶段,已成为国内材料、冶金、金属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英文版学术期刊之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介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10月,1991─1999年为季刊,2000─2003年为双月刊,2004年起改为月刊。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李元元的主要成就

李元元长期从事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科研及产业化工作,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成形,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含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精密成形,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金属新材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及其成套设备,精密制造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等。其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和工程化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李元元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国家军品配套、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8项,部省级项目23项,国防军工项目12项,主持和参加其他项目46项。截至2014年统计,李元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其中已投入实施专利29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李元元在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学术特色和专业优势:他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较系统地揭示了粉末成形致密化机制,首次建立了有孔隙连续体粉末冶金材料压制过程数值模型;初步形成了高性能高精度钢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及零件的成形理论和新技术。他还提出了快速凝固-球磨-粉末热挤压制备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零件、球磨混粉-温压成形-液相烧结制备钢铁基复合材料及其零件的新方法,并且揭示了上述材料的成形规律,组织结构特征,强化、断裂和摩擦磨损机制。系统揭示了铝青铜、锌合金、镁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以上合金的设计原则和实现强韧化的新方法。 “高性能钢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含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形及其应用”、“高性能高硅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特殊用途用新型高强耐磨铜合金”、“高强度耐磨锌合金(ZMJ)电梯曳引机、减速机蜗轮铸件”等10项成果,先后通过了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鉴定结论均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研制开发了六大类新材料及其零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轻工、冶金、家电、办公机械、国防军工等行业,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1982年6月开始在湖南大学任教起,李元元一直从事材料工程学科教研教学工作。1982年至1994年期间先后在湖南大学机械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机电工程系任教,1998年获批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至2011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由中共教育部党组任命为吉林大学委员会常委并担任校长 。其指导培养了博士后7名、博士生25名、硕士生27名。 李元元累计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16篇,其中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ISTP收录39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主编、参编著作3部。■主要论文1、Effect of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7075/6009 alloy;《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年05期 ;1037-10432、镁合金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展望;《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01期;14-17+853、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10期;2305-23234、粉末冶金高致密化的新途径;《材料导报》2003年11期;5-85、温压工艺及其关键技术;《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01期;18-216、产业化温压设备中的加热系统;《粉末冶金工业》2000年06期;14-187、粉末冶金高致密化成形技术的新进展;《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1-98、Al-Cu-Mg-Zn合金相变储热材料热循环稳定性研究;《热加工工艺》2012年22期;107-1099、粉末包套挤压非稳态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5期;9-10 10、大塑性变形-反应烧结TiAl合金的高温压缩屈服强度;《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3期;289-292■主要专著1、《金属粉末温压成形原理与技术》2、《新型材料与科学技术·金属材料卷》3、《机械工程概论》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项目:高强韧耐磨铝青铜合金的研制及其应用(J-215-2-09) 2010年 项目: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 (J-215-2-01)2004年 2、部、省科技一等奖4项(其中3项为第一完成人)、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3、广东省“火炬”二等奖1项4、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5、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6、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7、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行业 2001——2011年任第六、第七届中国科协委员 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第四、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第十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理事长、粉末冶金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学会特聘专家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广东省青联副主席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科技副主席广州市机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机电工业行业协会顾问 杂志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编委《中国机械工程》编委《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会副主任《铸造》编委会副主任委员《CHINA FOUNDRY》(英文版)编委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副主编《Wear》、《Materials Research Bullitin》审稿人 政界 1998年至2003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1年被评为广东高校“七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广州百名教育新秀,1992年获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获得广东省第三届丁颖科技奖,1994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被评为第二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荣称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5年获得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员、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荣获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 先进个人优秀奖,2002年获得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人所带领的学科团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团队、广东省高校第一批“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 2005年被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

高英俊的学术研究

铝锂合金沉淀强化的微观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铝锂基合金界面析出强化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掺微量元素的铝锂合金沉淀强化的微观机理研究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Al-Li-Cu合金的相界面结构对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Al-Cu-Mg合金的相界面结构对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广西“十百千人才”项目论文论著: 1 高英俊、陈振华、黄培云BOND PARAMETER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c,Y,Ti,Zr AND Hf METALS. <>;Vol.8,No.3;1998 09 2 高英俊、陈振华、黄陪云,“ONE-CELL-STATE METHOD FOR DETE RMINATION OF ELECTRONIC STRUCT URE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 DS, <>;Vol.8,No.4;1998 09 3 高英俊、陈振华、钟夏平,“有序 Al-Li 金属间化合物的成键特征与电荷偏移”,《广西科学》; Vol.5,No.1;1998 4 高英俊、陈振华、曹标,“金属及合金非平衡凝固热力学行为”,《有色金属学报》;Vol.8,N1;1998 03 5 高英俊、陈振华、黄陪云,“有序Al.7,No-Li 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结合性能”,《有色金属学报》;Vol.7,No.4;1997 12 6 高英俊、陈振华、黄陪云, BOND PARAMETER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V, NbAND Ta METALS, <>;Vol.8,No.1;1998 03 7 高英俊、吴伟明、邓文、罗里熊、许少杰、钟夏平,“Al-li基合金中缺陷和电子密度的正电子寿命谱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Vol.7No.4;1997 12 8 高英俊,周本濂,何冠虎等,“The Microscopic Nonequilibrium process in solids under Transient Heating”,《Inter.J.Thermophyscs》;Vol.2;No.18;1997;进入1998年度SCI、EI、PA 9 Gao Yingjun , Zhong Xiaping,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FeAl,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2000; 10(3): 375. 10 Gao Yingjun ,Chen Zhenhua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TiAl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1999; 9(4): 672. 11 Gao Yingjun , Zhong Xiaping,“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FeAl”. Acta Metall Sinica(English Letter), 1999; 12(4): 488. 12 Gao Yingjun ,Chen Zhenhua, Huang Peiyun,“One-cell-state method for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1998; 8 (4):550. 13 Gao Yingjun ,Chen Zhenhua, Huang Peiyun,“Bond parameter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V, Nb, Ta metals”.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1998; 8(1): 20. 14 Gao Yingjun. Chen Zhenhua, Huang Peiyun,“Bond parameter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i, Zr, Sc metals”.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1998; 8(3): 373. 15 高英俊,陈振华,黄培云,“有序Al-Li金属间化合物的价电子结构和结合性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 7(4):141. 16 高英俊,吴伟明,邓文等.“低温下含Zn,Ag,Sc的Al-Li合金正电子寿命谱分析”. 金属学报,1995; 31(2): 91. 17 高英俊, 韩永剑. “Al-Zn固溶体价电子结构与Spinodal 分解现象”,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8 钟夏平, 高英俊, 刘慧. “ Al-Cu合金时效初期的价电子结构”,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1): 19 高英俊, 陈振华等. “有序Al-Li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结合性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7, 20 高英俊,钟夏平,刘慧. “Al-Cu合金亚稳相的价电子结构分析[J]”,稀有金属, 2003, 27(6): 845-848 21 高英俊,刘慧,黄创高.“Al-Mg-Sc合金的价电子结构与合金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 2004, 28(1): 22 蒋晓军 邓文 高英俊 师昌绪,“Effects of SC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Behaviour of Ae-Li-Cu-Mg-Zr Allo”,Advance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美国),40(1994)1369 23 高英俊,陈振华,黄培云,钟夏平,“结构图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稀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Vol.26(4);1997 24 吴伟明 高英俊 ,“含Zn,Ag或Sc的Al-Li-Cn-Mg-Zx合金正电子寿命谱研究”,广西科学,Vol.3,No.4;199611; 25 吴伟明 高英俊 罗里熊 邓文 许少杰 钟下平 蒋晓军*“ A PAT Study of influences of precipitation on defects and electronic density in AL-LI-CU-MG-ZR Alloy ”,《Trans. Nonferrous.Met. Soc.China》;Vo1.7(1);1997 26 高英俊,卢强华,掺Ce3 的 BaCIF:Sm 2微晶制备及其光谱研究 广西物理;Vol.21;NO.1;2000 27 高英俊,钟夏平、陈钲华、黄陪云 Electronic bonding and proteroy of feAl Tran. Nonferrours Met. Soc,Chian ;Vol.10;No.3;200006;2000年进入SCI 28 吴伟明、高英俊、邓文、许少杰、冯冠之、钟夏平、蒋晓军“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深低温下Al-Li-Cu-Mg-Zr合金中的缺陷和电子密度”;《核技术》;V01.19,NO.3;1996.03 29 Gao Yingjunl, etal.. Atomic Bonding of Precipitat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l-Cu-Mg Alloy, J Alloy Compound, 2007. 441: 241-245 30 Gao Yingjun, etal. Atomic Bonding of Precipitate and properties of Al-Cu-Mg Alloy, Mater. Sci. Forum., 2007; Vols.539-543: 417-422. 31 Gao Yingjun, Huang Chuanggao. Atomic bonding of Al-Li alloy in earlier ageing stage, Mater. Sci. Forum., 2007; Vols.546-549: 819-824 32 Gao Yingjun, etal.. “Atomic bonding of precipitates in an Al-Cu alloy”, J. Electronic Materials, 2006, 35(10): 1801. 33 Gao Yingjun, Huang Chuanggao. “Electron structur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l2Cu in Al-Cu alloy”, Solid-to-Solid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Inorganic Materials, Vol. II, Edited by J.M.Howe. Published by TMS 2006 34 Gao Yingjun, etal. “Atomic bonding and properties of Al-Mg-Sc alloy”, Materials Transactions , 2005; 46(6): 1148. 35 Gao Yingjun, etal. “Electron structure and interface energy of GP Zone in Al-Zn alloy”. Mater. Sci. Forum., 2005; Vols.475-479: 3131-3135 36 Gao Yingjun, etal. “Atomic bond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Mg-Zr-Sc alloy”.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2004; 14(5): 922. 37 Gao Yingjun , Zhong Xiaping .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FeAl”.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2000; 10(3): 555-558. 38 Gao Yingjun , etal.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TiAl.” Acta Metall Sinica, 1999; 12(4): 488-491. 39 Gao Yingjun ,etal. “One-cell-state method for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l3Li compound”.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1998; 8(4): 555-558. 40 高英俊,吴伟明,邓文等. “Al-Li-Cu-Mg-Sc 合金正电子寿命谱分析”. 金属学报., 1995; 31(2): B92-96. 41 高英俊,黄创高,莫其逢. “Al-Li合金时效初期的价键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5, 15(7):1069-1074.. 42 高英俊,黄创高,韦银燕. “Al-Li-Sc 合金的原子成键与性能” 中国稀土学报. 2005, 23(Dce.): 221-224. 43 钟夏平, 高英俊. “Al-Cu合金时效初期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1): 55-59. 44 高英俊,韩永剑,赵妙. “Ag2Al对合金硬化作用的电子结构分析”. 贵金属,2004,25(3): 22-24. 45   46 高英俊,王庆松. ” Al-Mg-Si合金GP区的原子键络与强化作用”. 矿冶工程,2006, 26(5): 89-92. 47 高英俊,黄创高 . “掺微量Zr的Al-Mg合金原子成键与力学性能”,有色金属,2005, 57(3): 1-4. 48 高英俊,李云雯. “Al-Mg-Si合金强化作用的键分析”,. 轻金属,2005, 28(2): 55-57. 49 高英俊,侯贤华. “稀土Er对Al-Mg合金作用的价键分析”,中国稀土学报. 2005, 23( April): 116-120.50 罗志荣, 刘瑶, 邓芊芊, 黄礼琳, 高英俊. 相场方法研究定向退火条件下柱状晶粒的形成过程, 广西物理. 2013, 34(1): 9-13 51高英俊, 罗志荣, 黄礼琳, 等. 韧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和连通的晶体相场模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 23(7): 1892-18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