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三类期刊

2023-02-23 04: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三类期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曾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性期刊一等奖”、“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主要发表渭南师范学院及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人员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达到沟通、交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5128,国内统一刊号为:CN61-1372/G4,双月刊,综合版。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教学系统入口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教学系统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渭南师范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肇始于1923年,经历了赤水职业学校和“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渭南师范学院、改革开放以来的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新渭南师范学院,沧桑九十五载。学校建校初期的1923年,开办初等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等三个层次教师教育,开设师范类、科学技术类等学科专业,兴办校办工厂勤工俭学,现今,已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校地处渭水华岳之间的渭南市临渭区、富平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到渭华起义,千百年来书写着秦东大地的神奇;这里钟灵毓秀、物宝天华,药王孙思邈、史圣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等铸造了彪炳千秋的伟绩;这里“红色精神”闪耀、革命圣火不息,传承着“坚定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渭华照金精神。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内外15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共建“丝绸之路中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生院”,培养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被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含港澳台高校交换生和韩国、泰国等国留学生)。学校现有朝阳、西岳、汉马三个校区,正在筹建富平校区。已有建筑面积86770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215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5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实施教育管理数据融合安全保障平台项目,多媒体教室和校园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大师、专家和能人。特聘德高望重的领导、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校长顾问。学校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聘气象学家秦大河、材料化学专家邢球痕、史记学家张大可、国防经济学家果增明等,以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和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正高级职称109人、副高级职称336人,博士学历教师246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等。

学校重视内涵发展,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数学、产业经济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英语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体育学等10个特色学科。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特色,围绕学科、教学、科研三大主场,建设、整合、提升和创新各类平台。建有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低碳醇催化工程中心、陕西省西部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等14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和18个产学研平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名录,特色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与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中国史记研究展览馆、中国史记研究网、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特色电子文库等形成面向全国的基础性、引领性和服务性的“史记学”研究阵地,撰著出版的《史记通解》《史记论著集成》等学术著作是史记学界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主攻方向,主要有司马迁与《史记》、陕甘边根据地史、军民融合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管理、知识产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人文社科类主攻方向;概率论与应用、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光电检测、光电一体化、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湿地生态保护等理工类主攻方向;中国钢琴与中国音乐、西部民间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地方戏剧创作表演、大秦岭美术流派创作、美术设计等艺术类主攻方向。专业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连年大幅增长,形成的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多次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校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大学生众创空间。在同类院校中较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设有“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获批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试点院校、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重视教师教育,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行高校教师和地方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建有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渭南市、铜川市等地建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依托各县市区教研室建设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站,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区基地学校,设立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服务和引领秦东及生源地基础教育工作。承办多项“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形成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全学科覆盖。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发展建设

渭南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陕西省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渭南市,南依秦岭,北望司马故里,东接西岳华山,西邻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就位于学院现代化的图书大楼里,被浓厚的书香气氛所包围。学报编辑部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专兼职编辑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编辑部现有编辑8人,其中教授(编审)、副教授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人。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刊编辑部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术性期刊优秀编辑部称号。学报编辑部历来很重视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会工作条例》、《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职责范围》、《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岗位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岗位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秘书(编务)岗位职责》、《编辑部星期一例会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稿件三审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清样三校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审读工作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保证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健康发展。20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奉献了大批精品,编辑部也有多名同志被学院党委先后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以来,学报编辑部专兼职编辑共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参编图书25余部,主持承担国家级、中外合作、省级、院级科研课题近40项。主编庞德谦教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常务副主编党大恩编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主编”、“陕西高校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学报栏目设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主要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西部大开发论坛、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文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