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ci论文中出现公共作者的情况,一般会在共同作者名字的右上角做上相同的记号来标记,例如:#、&等。并且还要在作者名字下方进行说明:# 作者A and作者B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具体的怎样标注还要看期刊方是怎样规定的,若投稿须知中没有,可以咨询期刊的编辑或者看看所选期刊往期论文中有没有共同作者的情况,他们是怎样标注的。
想要署名sci共同作者的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能允许出现共同作者的情况,对于想要共同作者的要看所选期刊是怎样规定的,避免期刊达不到共同作者的效果。
②另外发表sci论文的一部分作者有的是为了评职称,职称评审大部分会要求参评人是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如果是共同一作的话要看单位是否能够认可。有的只认可排名在前面的共一作者那位。有的会将排在后面的共同作者按照第二作者处理,还有的不认可共同作者的情况。
不要着急。
因为SCI期刊实在是太多了,一共有3000多将近4000种。
每本期刊的做事风格是不一样的。
有的期刊就要求必须所有的作者确认之后才能算投稿成功。有一位作者不确认或者是点了拒绝,那么就被剔除了,共同作者的行列。
有的期刊压根就没有这个环节,直接都和通讯作者联系,哪怕之前是其他作者的邮箱投稿之后要通通都转到通讯作者那边。
有的期刊所有的来往邮件只发给通讯作者。有的期刊同时还要抄送其他作者。
有的期刊是在最后授权协议签字的时候才会联系所有作者。
所以每本期刊都不一样,你可以询问一下这本期刊是怎么操作的。即使你没有收到,并不代表你就不是共同作者了。这个要看情况。
是。sci审稿是一个月才让确认合著作者。这个期刊要求每个合著作者确认,只有所有作者确认后才会进入审稿的下一步。大部分文章的审稿周期都是在1个月左右便可接受,最快的10天便可接收,慢的也不到2个月便可接受,总的来说审稿效率非常超高,审稿周期差异不大。
1.投稿忘记标注共同第一作者,但是作者贡献里面写了,其情况如下所示。
2.提到共同第一作者,这些年在科研圈徜(zhua)徉(kuang)的老铁们恐怕都有话可说。无论评奖评优加分、还是硕博毕业要求,无论高校求职,还是职称评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共一”的洗礼。
随着国内学术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共同第一作者的定位和评价开始出现分歧:部分单位在人才招聘和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弱化“共一”与“一作”的区别,也不乏有严格认定的学校质疑“共一”的含金量。
01. SCI的专属特权
共同第一作者,本质上是科研领域的“舶来品”。追溯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拥有多个作者,则按照其贡献程度进行降序排名,即我们常见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即使你将两个名字并列摆放,也默认前者是一作。当然,后来借鉴国外期刊的做法,增加了通讯作者这一重要身份,相当于邀请权威人士来为投稿做质量担保。总之,迄今为止,本土期刊不存在“共同第一作者”的署名习惯,这也导致许多人为“评职称只认第一作者”而倍感愁苦。
SCI的引进,成为打破这一僵局的“福音”。对于以实验数据为核心的理工科成果展示平台,SCI英文期刊执行并认可“共同第一作者“,本着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和对参与成员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一作者可以≥2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例如,《Nature》在“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实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
如此一来,无数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和底气仿佛更加充足了;与此同时,“署名灌水现象”也慢慢滋生。
02. 认可但不认同
那么,在具体评定的过程中,究竟认不认可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呢?这就涉及到3种情况,我们来进行分类讨论。
研究生评奖及毕业。在硕博求学阶段,以“共一”身份发表的论文成果相对认可度较高。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毕业要求,只要是第二作者及以上层次的署名,一般都被学校学院承认。尚处于“青铜”“白银”级别的研究生,无论从资源渠道、还是科研能力来看,都很难以独立第一作者的署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稿,因此出于鼓励和激励的考虑,即使是SCI的共同第一作者,也实属难得
求职高校、科研院所。随着高校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各用人单位对于教师、科研岗位的学术要求也在提档。通过检索青塔人才网发现,以理工科为例,有关论文署名的要求从“以第一作者在国内TOP期刊上发文”进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