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平老师是莲都区梅山中学校长,行政事务繁忙,又坚持一线教学。但他仍不忘在教育科研这块天地勤奋耕耘。钟老师坚持科研从课堂出发,从问题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取得了累累硕果。2003年由他主持并执笔的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实践与研究》获丽水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学科类研究成果二等奖,相关论文《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2004年度《丽水教育》优秀论文稿件评比二等奖;2004年钟老师主持的课题《利用校园优势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获莲都区教育科学规划年度学科类研究成果三等奖;2008年钟老师主持的课题《利用校本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获市级教研课题评比二等奖。钟老师执笔的论文《解决个体差异的分层激励原则》获浙江省教育学会活动课程分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开放、和谐、高效的优质教育模式》获丽水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课品位》获丽水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此外,近几年来钟老师还荣获多项综合荣誉,2002年被评为丽水市第二届教坛新秀, 2003年被评为莲都区先进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莲都区第一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丽水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
1.德育整体化构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德树人的育人理念,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方式,构建温十二中德育整体化教育模式。校长吴步旭领衔进行《温州十二中学德育整体化构建的实践探索》的研究课题获温州市2000年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2000年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前年,在徐庄华副校长牵头下,该校又开展了《温州十二中学德育整体化构建的深化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研究。学校有优良的校风在温州有良好的口牌,特别有影响的是社区教育、家长学校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①社区教育是优化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我们主要做法是成立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能力,促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②该校的家长学校是温州市最早开办的“家校”,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对广大家长开展家教理论、人才观、家庭法制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后家长要完成听课作业,还要开展家长交流和论坛。这些做法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学校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某些经验作为成功典型被褒扬和推荐。③心理健康教育:24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模式和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拓宽了学校的德育渠道,培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型教师。学校自编了校本课程;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开辟心理网站;开展心理健康个人和团体辅导及培训;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月宣传。何融融、周晓芳老师作为温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经常受邀作讲座。省级课题《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的研究在温州市乃至浙江省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研讨会。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媒体、领导的广泛关注,历年来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宣传。2.校本教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温州十二中学是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富有活力的校本教研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教科兴校”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定在市区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拥有市级名师、三坛、骨干教师25名。以“探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效能”为宗旨,以建设一支“乐学习,善教学,会研究,敢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深化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搭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校本教研构架,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了教师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品牌。该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有:“青教杯”系列比赛;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磨课;举办“学术节”、“校际联盟”、“校本教研理事校”、“青学会”论坛等活动;成立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等,让老师在磨课开课、培训学习、实践反思中迅速成长。近两年学校实施了《自然分材教学》课题的实践研究,开展以自学、互帮、点拨、检测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科技信息教育创特色助发展: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4间,建立了编程室、智能机器人室。科技信息教育的全面普及,提高了该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信息教育在温州独占鳌头,已连续八年获得温州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成绩第一名,学校也连续获得“温州市优秀组织单位”;学生网页制作全市领先,获省一等奖;智能机器人获省一等奖,全国金奖。并有数位学生被省重点高中提前录取,在重点高中时同样有数人被北大、复旦等全国重点大学提前录取。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培养特长和能力。该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健康积极的课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团体精神。主要学生活动有: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002年8月,《论多媒体教学语文内涵的体现》获中国教育学会“多媒体教学研究论文大赛”二等奖2002年7月,《“汉字与中华文化研究”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获余杭区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年6月,《重组知识结构,体现语文内涵》,获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2001年6月,《研究中国文字,提高道德情操》,获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01年12月,《格物致知,提高质量》获全国语文教师“鸿宇杯”征文比赛三等奖2000年3月,《元宵节》,获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国教育报全国“对子文”大赛三等奖2000年9月,《扎根大地,立足家园》获中国教育报全国“校园文化”征文大赛三等奖2000年12月,《分门别类,因材施教》获余杭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1999年7月,《“水”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获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教学方案”一等奖1999年7月,《国与家》获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下水作文”一等奖1999年7月,《重视汉字教学,提高文化素质》获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教学论文”三等奖1999年1月,《重视汉字教学》获杭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1999年6月,《〈孙子〉阅读设计》获余杭市“阅读教学设计”比赛论文一等奖1999年5月,《素质教育要“善假于物”》获余杭市第三届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1999年9月,《山村读书郎》获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字族文征文全国一等奖,《神农氏》等12篇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