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期刊名称 刊频 ISSN CN 收录年代 扩刊版影响因子
1.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季刊 1009-1076 65-1186/G4 2000-2014 0.147
2.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999X 65-1263/N 2007-2014 0.184
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亚洲。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语: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9至11世纪,以突厥人、东伊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乌兹别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认。
[1]赵盛昌,郝庆印,. 试谈徐特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J]. 徐特立研究,2000,(4).
[2]卜庆安,. 徐特立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J]. 徐特立研究,2001,(3).
[3]张洪英,. 浅评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陈明,.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J]. 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4).
[5]植景文,. 实施适应素质教育形势发展的分层教学——孔子因材施教的现代价值思考[J]. 西江教育论丛,2002,(2).
[6]张同术,张怀书,. 试论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J].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
[7]易小兵,.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1).
[8]杨世武,.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J]. 教育艺术,2010,(12).
[9]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职教论坛,2011,(10).
[10]秦玉洁,.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 教育革新,2009,(7).
[11]黎莉,. 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从“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J]. 南方医学教育,2009,(1).
[12]王金娟,.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3]陈玉芳,. 孔子的道德伦理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借鉴[J]. 才智,2011,(10).
[14]李成泉,. 走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结合之路[J]. 当代教育科学,2011,(6).
[15]朱永,尚兵,李佳孝,. 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探究[J]. 文史博览(理论),2011,(2).
[16]贺丽娟,. 孔子的自省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17]张成武,.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J]. 青年教师,2007,(12).
[18]马新才,马丽丽,胡红梅,. 孔子教育思想探析[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4).
[19]李卓英,.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师生观[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0]彭智勇,. 感悟孔子的教育民生之道[J]. 新重庆,2010,(7).
[21]刘奎臣,. 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J]. 英才高职论坛,2007,(4).
[22]林曾芬,. 孔子教育理念价值的现代审视[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3]包旭生,.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
[24]何小江,. 论孔子以人性观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思想[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5]平飞,.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意义[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6]李三岗,李军胜,.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可取之处[J]. 青年文学家,2010,(20).
[27]李丽丽,王凌皓,. 孔子高等教育思想寻绎[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28]童娟,.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11,(2).
[29]石华灵,.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0]周达疆,. 论孔子教育思想中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31]白炳贵,. 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32]史俊,. 以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为镜,观中国教育思想中轻体的痼疾[J]. 搏击(体育论坛),2011,(1).
[33]冯丽丽,. 论孔子“为仁由己”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学理论,2011,(3).
[34]王娟,. 孔子教育理念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
[35]蔡佩玲,陈树生,.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经营管理者,2011,(3).
[36]李佳,Gary Sigley,.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的情感问题——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1).
[37]张乃芳,张冬生,. 论孔子教育惩戒的耻感之度[J]. 教学与管理,2011,(6).
[38]周憬,赵玲,. 简论孔子的教育艺术[J]. 大家,2011,(2).
[39]李楠,.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对当代教育公平的启示[J]. 商品与质量,2011,(S1).
[40]张鑫鑫,孙德玉,. 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
[41]陶临,. 为了记住的纪念——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偶得[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2]袁礼,. 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3]李珊珊,.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J]. 大舞台,2011,(2).
[44]杨金玉,.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J]. 文学教育(下),2011,(3).
[45]武治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46]王永明,. 孔子教育伦理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1,(2).
[47]王晔华,杨胜松,.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8]敖小云,严蔷薇,. 试论孔子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贡献[J]. 大家,2011,(6).
[49]薛连荣,. 论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现实意义[J]. 文教资料,2011,(8).
[50]陶红,. 尊重个性 适时教育——由《侍坐》谈孔子教学艺术[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2).
根据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12月22日,2021年新批准创办13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将名单整理如下,供学界参考。
新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更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回族研究》更名为《民族学论丛》
《缔客世界》更名为《工业信息安全》
《钱经》更名为《丝路文明》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经济视角》更名为《经济发展研究》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更名为《体育教育学刊》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国土资源情报》更名为《自然资源情报》
《当代继续教育》更名为《教育科学探索》
《南方国土资源》更名为《南方自然资源》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更名为《福建市场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更名为《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未来教育家》更名为《中国基础教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武警学院学报》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学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哈萨克文)》更名《伊犁师范大学学报(哈萨克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创意商业评论》更名为《应用经济学评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故事林》更名为《海峡文艺评论》
《经济数学》更名为《湖湘法学评论》
《世界古典文明史》更名为《古代文明(中英文)》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祝你幸福》更名为《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读书文摘》更名为《荆楚法学》
《今参考》更名为《全媒体探索》
《中国扶贫》更名为《中国乡村振兴》
《预测》更名为《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家庭·育儿》更名为《家庭教育研究》
《文物世界》更名为《文物季刊》
《父母世界》更名为《早期儿童发展》
《防务视点》更名为《军队基层建设》
《尚漫》更名为《营销科学学报》
《健康人生》更名为《科教发展研究》
《江河》更名为《水文化》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更名为《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本刊是伊犁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二为”方针,立足本院、面向全国,突出边疆、多民族和师范的特点,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