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财经 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不仅有着素质 教育 的一般要求,而且也具备着应试教育的特点,所以要求学生学生要学好着一门学科需下苦功夫。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篇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 方法 改革的探讨》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考证通过率。
【关键词】财经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改革 探讨财经类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是培养既具有潜在发展能力,又具有基本执业技能财经人员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财务文员的重任。会计证是财会专业学生 毕业 后走向会计工作岗位的上岗证,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又要考核实际运用能力,对于几乎没有法学基础的中职学生来况,学习起来感觉非常困难。要使中职学生能够娴熟地掌握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证通过率。
1.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因材施教
中职生的尘源,多来自成绩中下等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学习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很难适应现行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再加上学生入学时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以前又没有接受过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综合这些情况,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找出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
2. 强化综合素质,加强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既有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同时又拥有应试教育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提炼,还要使学生很好理解和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保证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在今后会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技能,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
(1)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确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参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普遍感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一科目考试难度大,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有必要。教学方法改革要体现“改革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价值观,中职生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会计职业,而会计岗位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财经法规教师应把握财经理论学习这个有利时机,及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提高学生会计职业价值教育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重心。
(3)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并加强与各校教师的教学交流与探讨。财经法规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实务、法律、金融、税收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时机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践学,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3. 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中职生文化素质有差异,为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部分学生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改进学生 学习方法 ,顺利通过会计证考试,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中,适宜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教材,用“导学”的形式将书本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给出,让学生心中有清晰的轮廓。例如,学习《票据结算方式》时,各结算方式的特点、使用要求等内容应该熟练掌握,其他知识只需一般了解。每章节的学习基本遵循这个规律,这样便于学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结构,运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会计证考试通过率。
(2)课堂应适时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例如,在学习《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时,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要探讨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学生通过分组提问、发言和讨论,进行课前准备,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上课时,学生通过提问,教师通过要点讲评、纠错和答疑,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3)“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娱”,在实行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文字、图形、影像等方式直观再现案例内容,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立体感,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 法律知识 世界。例如,在学习《法律责任》时,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将校园教学系统与法院审判庭联系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案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设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并开展网络讨论,从而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财经界》.2010年第16期.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企业导报》.2013年第1期.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篇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有效教学思考》
[提要]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必考的科目,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对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讲述采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学间互助的方法,辅之以班主任的配合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关键词:有效教学;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小品表演;班主任配合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使得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也逐年增加。不论对于哪一类考生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都是必考的。而这门课相对来说是非常枯燥的,理论性很强,又要考核实际应用,加之近几年考试难度逐年增加,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导致考试通过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从近几年笔者从事中职学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从2010年开始,江苏省全面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上机考试的形式,财经法规考试就由150道单选、多选、不定项选择以及判断题组成。总体来讲,考点多,题量大,考试难度增加。教材的内容也较以前有所增加。结合中专生的学制和考试时间,这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紧张且难以调节。
其次,财经法规课程内容可以结合案例来教学,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在将来的会计工作中能够遵纪守法,这才是学习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但由于学生要参加会计证的考试,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赶进度的状态中。有些内容无法进一步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一学期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感到非常疲惫。
再次,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任课教师所带班级也比较多,教学中很难有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而有些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对这门课兴趣不大,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被落下来。平心而论,这当中的有些学生如果能够再抓得紧一点,还是有希望通过考试的。
以上几点是笔者作为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比较挠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困难,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分析学生, 总结 经验 ,归纳了以下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在每学期第一次财经法规课上为学生介绍从事会计工作遵纪守法的必要性,考取会计上岗证对今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证),从而引出财经法规这门课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开始就帮助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发展轨迹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第二,教育并帮助学生端正 学习态度 。财经法规这门课能否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点掌握扎实,好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性因素。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笔者在成教教学中也为社会人员培训财经法规课程,通过观察发现,与在校生相比,参加社会培训人员往往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不仅工作时间紧,相当一部分还有家庭负担,但上岗证考试通过率却比学校在校生要高一些。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由于社会已工作人员了解现在工作的竞争激烈以及职业要求,所以他们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可以说不管课上课下,与在校生相比,学习态度更加认真,基础理论知识也更扎实,考试通过率自然就高。结合财经法规这门课的特点,不难得出以上的结论。
第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科理论性很强,这就要求学生每次课后要配合所学内容进行大量的知识要点记忆,这往往也是这个年龄段学生最感到厌倦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学生克服惰性,有效地督促其进行记忆复习,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1、动员全体同学,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力量。每次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复习内容,下次上课进行全班默写,以此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为了提高效率,每次默写前,先由每组的组长就本次课所学的内容,对小组内每个同学先进行检查背诵,并进行打分记录。这样,就在课上默写前先进行一遍预热准备,那么课上默写情况会理想得多。同时,课上默写不及格的同学先由课代表统一组织进行重默,重默依旧不及格或不配合课代表工作的同学再由教师来监督背诵。
2、将每次默写的成绩记录在册,并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以引起同学对每次默写成绩的重视,更加努力学习。
3、教会学生识记知识点的窍门,切勿死记硬背。其实在财经法规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记忆量是非常多的,也很是让学生烦恼。比如说,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都由哪些 规章制度 组成,总结起来一共有20多个与会计相关的法律规章,而这部分几乎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也无有效的 记忆方法 ,只能靠多记忆才行。但就总体而言,财经法规当中很多知识点是可以采用联想记忆和结合实际进行理解的。如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会计人员内部牵制制度中规定: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管理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和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就是这个几乎每年必考的考点,很多学生经常掌握不准确。那么,在课上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帮助学生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进行分析:我国会计工作管理实行钱账分管,同学们都知道出纳员是专门从事与货币资金打交道的工作,于是引导同学,既然出纳与货币资金打交道,那如果他同时又从事收入、支出等账目的登记,或者同时从事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思考后回答道,可能出纳员会利用职务之便用抽换、涂改会计档案等手段进行贪污舞弊。分析到这里,同学就自然理解出纳员为什么不能同时兼管这几项工作,也就无需死记硬背就能牢牢掌握这部分知识了。
第四,班主任的积极配合。有过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班主任在班级里有着极高的权威性。班主任越是重视的事情,学生才会更加的重视。所以,班主任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重视起来,会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由于任课老师负担重,就更需要班主任的支持。那么,班主任如何配合任课老师提高财经法规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作为任课教师,每次的默写或者考试成绩均认真记录并交由班主任审阅,班主任配合任课教师对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同学查找原因并进行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班主任可以利用自习课,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视情况对全班同学或者个别同学进行抽背,以此作为对任课老师课堂教学及练习默写的有力补充。
第五,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将案例改编成小品,使枯燥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财经法规里有的法律规章是很枯燥难懂的,那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课上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一些紧扣考纲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同时,摘录与同学们工作生活非常贴近的案例,组织一些有表演才华的同学,改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表演给同学门看,并对小品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同学们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效果很好,如果课上时间有限,可以引入到班团活动中。
经过近几年担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任课教师,笔者更加意识到,要想提高该门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使更多的同学能掌握扎实的财经法规知识,不仅需要任课教师本人的努力,更需要发挥班主任的力量以及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篇三:《浅谈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在相关的会计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并且能够调整职业关系的准则和规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更加迫切的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往往这种做法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甚至沦丧,也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相关的整体利益。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上仍存在诸多的缺失和问题,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法制体系还不够健全,也缺乏一定的监督监管力度;会计人员的会计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职业操守过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等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
尽管我国现在已经对会计行业做出了一些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对比以前的也已经完善了许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很多条款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践上还存在许多困难。目前我国会计的法律和相关的法规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导致许多会计人员“钻空子”,在出现违反法律的会计行为的时候,现有法律法规并不能够起到制裁和惩戒的作用,甚至一些时候当会计人员需要依靠法律法规的时候,也无法给会计人员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可见,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成熟和健全,监管的力度也不够。
并且,在当前阶段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重点培养专业的技能,而没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自古以来,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建设的根基在于教育,所以我国的高等院校更应该高度重视相关的教育。
还有一些会计人员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导致对一些会计准则和一些核算制度等不能准确地掌握,在工作中发生了很多的失误,以致于会计信息出现了失真的现象。
三、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和要求,即要保持经济中高速的增长。所以加强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现在的政治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下面提出几点关于加强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现行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时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所以我们必须要完善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把公众的利益放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首要的位置;其次,把“求真务实”的理念放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位置;最后,对现在相关的会计守则和规范里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补充和改革。
2.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加大会计监督监管的力度,便于及时地改正相关的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如果发现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适当的给予嘉奖和鼓励;而对于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败坏的会计人员予以惩罚,惩罚程度依具体情节而定。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的职业道德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的去培养,并且在长期的实践和工作中不断的强化出来。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它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加大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力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上,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力度。并通过不断地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意识,从而使得我国的会计人员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论文
信仰是在法律职业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职业共同的精神追求。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之论文范文。
一、我国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1.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考核的分值偏低
从2002年开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将法律职业道德纳入考试范围,但是考核的分值始终徘徊在5分左右,与其他的内容动辄几十分相比较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在确定本校的法学专业教学计划时主动向司法考试中考核内容较多的科目倾斜。暂且不论这种做法的对错,但在实践中却直接导致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虚设,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不设这门课程。有关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却在法理学、诉讼法或者司法制度概论等课程中讲解。
这一点也显示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地位较低。此外,很多高校在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作为必修课,但没有专门设置系统学习法律职业道德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主要是讲解公共道德的课程。法律职业道德虽然属于道德的范畴,但不同于公共道德。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主体的特殊性、规范的明确性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主要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对于非法律职业人员没有约束力。法律职业道德不能停留在一般道德准则层面,必须形成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的标准和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约束法官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的约束检察官行为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和中华律师协会通过的约束律师行为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这些基本规则都对相关法律职业的道德作出了特别的要求。而且,这些规范均具有实质性的约束力。
如果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均要求追究相应的纪律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所以,思想道德修改课程不能完全取代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再加上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根本不能满足法学专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2.法律职业道德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较少,师资缺乏
目前在法律职业道德领域内进行专业研究的人员较少,各高校中从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这也直接导致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开设的困难。部分高校在法学教学计划中将法律伦理学作为法学选修课程。
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师资,该课程一直没有真正开设。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该课程,但是多由法理学或诉讼法学方面的教师担任主要教学工作。这些人员没有真正研究过法律职业道德,因此,该课程的教授也只能限于对有关职业伦理规范的讲解。
另外,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方面的教材和资料也相对较少,对于该课程的开设也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了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1.明确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学本科阶段的目标和定位
我国目前司法改革中提到了“审判分离”,对于司法官不但要求具有成熟的司法经验、深厚的法学知识背景和一定的修养,还要求司法官具有公正清廉、忠于法律的职业道德。
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法学教育必须重视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我们应该改变目前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忽视态度,在设立法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时,明确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在确定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时,法律职业道德应该成为核心课程之一。
2.加大法律职业道德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的考核比重
设置法律职业道德门槛法律职业道德一直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法律职业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英国大学的法学院除了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外,还有重点地安排教学计划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道德、法律伦理、职业素质、律己意识等。美国大部分州要求学生在获得律师职业资格之前必须通过律师职业道德考试。
在通过律师职业道德考试和律师资格考试后,美国法科毕业生仍须通过由各州律师公会主持的“道德品格”考察和面试才能宣誓成为正式律师。与英美等国家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要求相比较,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
就律师职业来说,只要品行良好,没有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被开除公职、吊销律师执业资格,就可以取得律师执业资格。没有对法律职业道德做特别的要求。这也直接导致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实践中得不到重视。
因此,笔者建议应加大法律职业道德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的考核比重,提高相应的分值,改变目前各高校中不设或者虚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现状。另外,在取得有关职业资格和执业资格时,提出高于普通大众公共道德的要求。
3.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法律职业道德的教学必须使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内化成法律职业人人格的一部分。虽然不同的法律职业,具体的职业道德并不完全相同,但法律职业道德包括忠于法律,忠于职守,廉洁公正以及行为端正自重等,这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遵守的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说教,而是应该通过收集大量的法律实践资料,创设生动的法律职业场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大学本科阶段是法律职业道德培养和教育的关键时期,是法律职业人形成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阶段。
在教学方面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道德情感体验的环境,使法律职业道德真正内化成他们的信仰。此外,也可以聘请具有较高的法律威望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做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同。
4.培养法律职业信仰法律职业
信仰是在法律职业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职业共同的精神追求。法律职业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法律信念、法律理念、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等,其核心是一种对法治的精神追求。如果主体本身缺乏法律信仰和精神追求,没有规则至上的信念,没有权利本位与权力控制的观念,法治也很难实现。
因此,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中,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其他法学课程包括理论性和应用的课程的教学中,都必须将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的内容。
《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
【摘要】法律职业者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法律职业者为各种利益或其他不当目的而背弃法律职业道德的现象,直接导致人们对法律职业本身产生各种误解,进而对法律的权威产生质疑,甚至部分人对相关社会制度信心产生动摇。我国法律职业者中因各种功利而弃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的根源在于缺乏对法律的精神信仰,建立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精神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法律职业道德;精神信仰;法律信仰
一、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发展状况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称。从法律职业的主体构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职业者是法律的直接实施者,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说明了法律职业者的作为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充当着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角色。
鉴于法律职业者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法律职业者的道德和行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等对检察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违反这些规范的纪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而《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进行了规范。
以上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给我国的法律职业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在促进我国法律职业更加秩序化、正规化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司法腐败案件不时呈现,冤假错案也时有发生,律师行业之中的各种“潜规则”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之称为一种“行规”,说律师不是打赢官司,而是打通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表明了我国在完善相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法律职业道德本身却难以深入人心。对于很多法律职业者来说,法律职业道德只是相关强制性规定在法律职业者心中形成的威慑、约束作用表现,而不能成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个人思想,他们大多是“怕而不做,而不是自己不能做”。这种法律职业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它没有信仰支撑,形同虚设,可有可无。二、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础(一)西方法律信仰起源概述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法律信仰的概念就已出现,其在后来西方历史各种法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初步成型,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法学家和思想家们提出“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等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法治观念奠定了基础。在后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这一信仰理念,使广大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中解脱出来,并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投身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理念的形成,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纵观西方法律精神信仰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西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宗教息息相关。西方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真理世界,人则是二者的结合体,人就是为了追求精神的高度发展而回归真理世界。西方的宗教信仰乃至法律信仰大都以此为基。“人不是物质的创造者,却是思想的创造者。”笔者认为唯心主义断不可取,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特别之处就是具有智慧,那么,人的这种智慧意识的存在意义及追求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应该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需要,但是人类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必要,这早已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一个国家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是难以实现的。(二)我国的法律信仰建设浅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被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有重大误解,说唯物就是物质利益至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早已提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部分法律职业者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无法抗拒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的种种诱惑,背弃法律职业道德的现象多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笔者认为,建立法律职业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精神信仰,解决我国的法律信仰危机,为法律职业道德找到支撑基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
首先,法律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至上等思想无不是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让整个社会接受这种思想,必须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制度,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组织等定期进行民众化的普法活动,这不仅能让普通民众了解法律的作用、价值,而且会让法律成为人人皆备的救济手段,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逐渐呈现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局面。
其次,建立法律信仰必须靠制度建设。这种制度建设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还包括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这就对整个社会的法制发展提出了要求。要加强对法律职业者的惩处立法,不论是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私人性质的律师,只要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因为法律职业者不仅是知法犯法,还是执法者犯法。同时,要更加全面和认真地审查立法工作,兴良法,禁恶法,树立法律权威。这些措施一方面会使法律职业者不敢随便践踏法律和违背道德,另一方面,通过对法律职业者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可以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使整个社会更加信服法律。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建立对法律的精神信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相一致。建立更加强盛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本身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真理的最高追求表现。实现这样的目标,基本要求是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提高。而法律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信仰并遵守法律及伴随法律产生的法律文化和人性精神(当然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更是对人之为人的完善。法律职业者在违反法律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也说明了法律职业者本身“人性精神”的丧失!这种法律精神的丧失是与人类社会及自身思想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当然,对于思想层次的改造向来是循序渐进的,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潜移默化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信仰必将逐渐成型。
参考文献:
[1]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贺卫方,高鸿钧,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谢晶晶.法律信仰浅析[J].重庆科学院学报,2011.09.
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3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摘要:会计从业人员首先要遵守的是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总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体现在狠多方面,身为会计行业人员,应当先从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着手来完善自我,正确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本文通过对现有问题的解析,找出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在我国,诚信缺失是现在会计行业出现的一大问题,随着会计诚信丧失的事件不断发生,如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迫在眉睫十分必要的问题。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高素质以及较为专业的专业素养,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1.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缺乏诚信
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对会计道德准则完全忽视,尤其是个人所处职位更加方便其获取不当利益。挪用公款、制造假账等不法行为均为其获取利益的手段。当面对领导威逼利诱,会计人员也丧失了公正求实的立场。如今,社会上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有很大的原因为会计从业人员没有坚守道德底线,忽视职业道德导致的。
2.会计法制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法制建设有两个难题,第一,会计法规虽然制定了,但是地方的执行力度比较小,没有将会计法规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第二,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导致会计体系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会计监督体系也存在缺陷。由于会计人员受领导制约,其常常受到行政的干预,使会计很难进一步的开展工作。很多会计人员不能依法依律办事,唯领导是从,缺乏职业道德。
二、造成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
1.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屈从领导压力,职业道德被迫失范
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对于国家相关的会计规定,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缺少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在工作中,无视会计准则、对会计计算方式故意作假等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大。在现阶段的 企业管理 结构中,会计人员与企业相关领导是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因此,当上级与下级发生利益冲突时,下级往往会妥协,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领导会受到利益的诱惑,对下级会计人员强行施压,迫使会计从业者服从自己的安排,在财务处理中弄虚作假,获取利益。由于领导的利益干预,导致会计从业者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使其丧失职业道德,导致其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2.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愈加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葛也越来越多,导致了很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中不能自拔,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行为也随之爆发。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一己私利,利用工作之便,违背客观的发展规律,不能公正公平的处理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一般会被安排在比较关键的职位,如果公司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的心理发生变化,如果情绪不稳定,就会导致其职业道德慢慢弱化,如果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贪图利益,自制力差,从而导致其随意对账务进行修改,利用职位优势队公款随意挪用,无视会计法律法规,最终走向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3.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国家只对会计制度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了约束,但是,会计职业规范并不能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权威的制约与规定,并不能对会计从业人员形成法律意识的制约,对内部的一些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甚至罔顾已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比较主观和随意,未能科学地规范会计岗位的职能,这样不能够为会计从业人员从根本上制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有些单位内部机构不能通过会计法律制度来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同时,财务部门的职能划分也比较模糊,导致内部规章制度无法践行,监督反馈力度不够,不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使得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如同空谈,监督机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的经济问题,然而,国家相关的法律的出台并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更新,导致政策出现不符合社会实际的情况,因此,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的某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出现符合规范的假象。
三、加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对策
1.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防止职业道德被迫失范
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进行加强,对他们进行法律的普及,能够很好使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到增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想要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会计人员自身,另一方面就是参与者。实事求是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准则,在平时的工作中,会计人员要对自己的负责,用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会计人员正确认识和学习会计职业权力与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做到合理合法的利用权力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样不单单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社会负责。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利用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 渠道 进行各种培训,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开展有效并且广泛的培训,实现对会计人员的各方面培训。同样,对会计职业进行道德规范方面的整改,从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这两方面进行重点培训,从而促使我国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2.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的工作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只是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作岗位带给他们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方方面面都要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例如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制度方面的缺陷、或者是会计人员所接触的人员道德水平达不到一定的标准等等都是消极的方面。净化会计社会大环境和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持久间距的工程,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与会计工作合理真实地开展息息相关。在一个道德意识缺乏,自私自利,满足自我私欲的社会环境下,就不存在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说法。对于整体环境的改善,会计界的力量是薄弱的,社会也需要通过方方面面一起来努力,加快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的进程,能够更好的促进会稽郡职业道德的建设。社会环境的积极向上,需要各个行业都提高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
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会计法律的完善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国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会计法制作为支撑。在目前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人与组成,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这其中,事业单位需要特别重视。我国的会计人员有着会计监督这一任务。我国出台了《会计法》,并且在其中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罗列,通过这种措施,来促使会计人员充分行使自己监督的权利,依法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恪尽职守,不论面对什么诱惑,都要坚守原则,不谋一己私利,不贪赃枉法。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会计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现象,应该这对这些问题来做出严格的惩罚措施。所以,《会计法》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对会计工作严格依法办事,财政部门也需要遵循《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办事,增强监督力度,若是查出问题,要根据相关法律来进行惩罚,若是情节严重的,已经造成犯罪行为,要根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四、 总结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够促进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这就对于会计人员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他们严格按照职业规范来办事,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营造健康稳定的会计环境,才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促使会计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是积极的,并且继续发展完善,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来的发展进行完善,需要由全社会来进行监督,并且积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由于市场经济是在不停的向前发展,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关规范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会计人员的支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办事,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淼.会计伦理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J].财会通讯,2010.
[2]吴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9.
[3]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4]许绍双.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J].财会月刊,2008.
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4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部分会计人员在物质财富面前迷失方向,出现弄虚作假,挪用公款等道德败坏的行为,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弊端,企业和国家的需要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打造积极向上的会计环境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市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意义;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频频出现,2016年一共有13家财务造假公司收到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康华农业借壳步森股份时虚增资产,欣泰电气成为A股欺诈发行退市第一家……这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使得投资者的权益受到损害。以九好集团为例,其通过虚增银行存款、虚增收入,使得该公司从2013年到2015年服务费收入虚增了2.6亿元,虚增了3亿元的银行存款,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元,为了掩饰资金缺口,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者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单担保。就这样该公司把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并和与鞍重股份联手重组,达到了借壳上市的目的。这次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证监会对该公司处以共计439万元的罚款。这些公司进行的财务造假和虚增业绩行为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误导了消费者,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我们要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提上日程,让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问题尽快地让人走出尴尬的局面。
二、会计人员必备的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
(一)爱岗敬业。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极大的热情,热爱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尊敬自己的职业,无论什么时候,都以自己的岗位为主,对其勤奋有加。
(二)诚实守信。诚实的履行自己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应该拥有的品质,同样对于会计人员也是如此,会计人员需要明白讲信用的重要性,不能被利益诱惑。
(三)廉洁自律。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能被金钱冲昏了大脑。
(四)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说会计人员必须要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独立性,对于会计职业活动必须要有两层的含义: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必须要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提出客观、适当的意见。
(五)坚持准则。会计人员在已经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不受环境的影响,不被他人意志左右,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
(六)提高技能。首先会计人员要懂得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其次会计人员要参加各种的培训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因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七)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在不同程度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时会感到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和企业管理者在讨论问题时是处于平等位置的。这样的话可以起到双赢的局面,参与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组织目标实现提供保证也对会计员工本身产生激励的作用。
(八)强化服务。会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为领导服务,为同事服务,为来客服务,与此同时也需要拓展服务渠道,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突出服务针对性,增强服务效果。会计人员要遵循“服务无小事,工作更为重”的观念,以便提高全社会的会计服务的质量。
三、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一)会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
在2016年,中国证监会共发出13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有13份都是因为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在这13家企业中,欣泰电气达到了832万元的罚款,对其他的剩余公司罚款不超过60万元。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好几家企业也被报道存在财务造假现象,但是目前还未对其作出处罚,其中有金亚科技,该公司有多项财务数据造假,虽然已经公开道歉,但是投资者更加关心实际的赔偿;鑫秋农业,龙宝参茸等公司都涉及了财务造假的行为。
(二)会计人员自己道德观念不强
首先,我国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本身不强,在校大学生学习的大多数是会计理论知识,不怎么接受会计道德教育。其次,当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公司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时重点在于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能力,也不怎么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再次,许多的会计人员出于行业的压力或者受了利益的驱动,提供了虚假的审计报告,误导了报表使用者。于是那些本身自制能力就不强的会计人员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不顾道德约束,出卖集体的商业机密,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法律制度目前不够完善,特别是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漏洞可钻,同时很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很多的会计人员就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为自己谋求利益。再次会计规范体系并没有包括现代会计分支,不同的会计法规之间甚至相互冲突、不衔接、协调性差,具体的会计准则、制度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的地方。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力度
1.加强教育的完整性
单位负责人、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员都必须包括在教育对象中。因为有部分会计人员并不是自身没有职业道德,他们只是始于单位负责人的压力。面对领导的不法要求时,他们没有勇气拒绝。他们很多都只认为自己仅仅是按照上级指示做事,没有不妥。一旦出现问题,也都应该把责任推到负责人身上,自己并没有责任。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会计造假不仅仅关系到会计人员也关系到单位负责人。
2.教育要有连续性
首先对于会计学的学生在还没有参加工作时,学校就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为以后所从事的会计职业上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后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也是不可忽略的,因为通过继续教育使得会计人员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且掌握一些新技术、新知识。所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具有连续性。
3.教育要具有系统性
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需要具备系统性,要做到思想道德、法律两手抓、两不误。首先从法律方面来说,会计人员必须遵循《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其次从思想道德上必须要让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自身品质上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公司平时应该多多向本公司的会计人员宣传会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对会计中的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二)加强单位内部环境建设
1.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审计主要来源于外部审计,但是外部审计主要关注的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监督,审计对象是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并不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业务控制、内部稽核管理、审计。当前社会的审计现状不利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也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若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也能够使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当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一旦做出了不法行为,审计人员便可以及时发现,提出有利的意见。当会计人员每时每刻处在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他们会不断用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从而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内部制度健全和实施的重要因素,是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的企业不具备内部控制意识,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假若企业单位领导和各个部门的人员在处理业务活动时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为单位正常运行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而行政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控制经费的增长和铺张浪费,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良好和谐的 企业文化 。
3.开展有效的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要会计工作顺利开展不仅仅需要会计人员的认真工作,还需要得到单位领导人的支持。近几年出现的财务造假行为,大部分都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逼迫下进行的。当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出现冲突时,会计人员若仍然依法办事,便会与单位负责人的意图产生分歧。人员越是坚持自己的准则,负责人和人员之间的矛盾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往往会处于不利的状态,面临着打击报复、下岗待业的厄运,他们中的大部分便会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假账。要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必须要让单位负责人带头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勇于承担责任,和会计人员保持融洽的工作关系。首先单位负责人要在不指挥会计人员做违背道德的事的基础上,再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开展有效的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可以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改善会计职业道德外部环境
1.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不完善、各法规间的协调性差,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与国际的会计准则也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道德有了一些规定,但是并没有专门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规章制度。除了缺乏专门的规章制度外,由于拥有立法权的部门过多,不同的部门立的法律条款相互重复、频繁冲突,造成会计人员有洞可钻,所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2.加大财务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
目前出现的财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虚构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转移费用、递延费用、费用资本化、推迟确认收入、多提或者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等等。对于这些财务造假行为,我国政府必须采取“零容忍”“全覆盖”的态度,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财务造假企业,一个违法行为。为了全面进化市场风气,政府不仅仅要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审计单位、保荐机构、其他中介公司都做出相应的处罚,迫使他们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还需要对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罚,切实提高处罚的执行力,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
3.加强全社会对优良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全社会需要广泛普及会计道德知识,比如经常开展一些大型的宣讲活动,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制定一些可行的宣传方案,让会计人员坚信只有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才能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而财务造假、丧失诚信的行为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从而从根本上净化了市场,加强了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只有全社会具备了自律的氛围,才可以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打造积极向上的会计环境。
五、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观念欠缺等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我国会计法律适度的完善,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我国一定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在会计领域取得更大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波.浅谈会计自觉———基于职业道德的角度[J].财会学习,2017.(3).
[2]李继军.浅谈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攀登,2005.(08).
[3]高海英.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0).[4]丁广进.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
猜你喜欢: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论文3000字
2.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
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4.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论文
5.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