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扩展资料: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真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了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重要活动或决策之前,对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
这个是范文:
“海南新课改”的情况调查
前言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大众对海南新课改的看法,并试图探讨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经过实践掌握技能,也是为我们将来可以为社会服务打下基础。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我们通过对学生及从事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希望可以了解到公众对海南新课改的态度及现行课改的现状与思考。
一 选择原因
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这为教育提供条件与可能,同时也向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此,海南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方针。
二 任务分配
1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编写调查报告
2 肖世龙: 负责多媒体一切事宜
3 王恩武: 整理所有材料
4 龙锦华: 记录整个活动过程
5 谢丽丹: 负责活动有关采访
6 姜 航: 将材料整理编辑
7 吴冠东: 统计活动有关数据
8 彭敬诚: 整理所有材料
三 课题研究步骤
1 收集各方面的资料
2 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性对材料进行整理,以确定课题的名称和内容。
3 组员开会以确定各组员的分工情况,制定问卷调查表并在各年级发放。
4 进行采访工作,了解从事教育事业者对“海南新课改”的看发和见解。
5 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和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整理。再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对课题做出总结
6 与老师进行论文的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构思论文。
7 全体总结,得出结论,着手编辑论文。
8 各组员自主完成心得体会。
四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共十道题。其中有七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
(一)客观题
一 你对新课改满意吗?
A 满意 B 不满意 C 不清楚
二 你认为新课改的质量怎样?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三 你认为新课改是否更新了?
A 是 B 有一些 C 没有
四 课改前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变化了?
A 是 B 有点 C 没有
五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你是否适应?
A适应 B 还好 C 不适应
六 从长远看,课改能否真正提高海南学生的素质?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七 你认识课改能否使海南考生顺利跨过高考的门槛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调查问卷中客观题的数据分析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A
27%
7%
18%
5%
8%
13%
6%
B
67%
53%
45%
46%
63%
50%
51%
C
6%
40%
37%
49%
29%
37%
43%
总数
402
417
428
463
419
448
439
用柱形图表示如下
(二)调查问卷表的主观题及分析
一 你认识新课改的目的有哪些?
1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 盲目模仿国外教育,没有很好的结合海南实际。
二 新课改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1 虽说是新课改,但还是按传统式给学生上课。
2 书本堆成山,笔墨流成河,眼睛熬成蛋,双手写到烂
3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三 你对新课改有何看发?并提出意见。
1 让课改来得猛烈些吧,纵使高分也低能
2 请给予学生多点自习的空间。
五 采访
问: 你的海南实施新课改有何看法?
李老师:教育部门与一些老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提出“改”才可提高学生素质,其实是教育方针有问题,虽然可全面发展学生,但作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高考,就算你球打得再好,这与高考无关,不上就是不上,多说无益。
问: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你认为海南新课改目的在于?
李老师:不管课改还是非课改,它最终的目的是在于高考,不管你怎么学,能出高分,那你就是高才生
问: 你认为海南学生现有的素质能否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并给予适应之法。
李老师:不能,海南学生本身就从思维上懒了,课改与否,不是就能改善学生现有的素质的 ,海南的教育是非常落后的,这与其固有的传统守旧思想是有关的,并不是说课改了,学生的素质也就跟上来了
问: 海南的教育状况一直是落后于大陆,从长远的角度看,你认为新课改能否改变这中局面?
李老师:不能,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海南学生的素质还是只能在原地打转,海南课改只是表面上适应了一些教育者。提出课改的口号的同时,从行动上说,其实不然,从根本看,海南教育本身就很落后,不能说是教师教不好,也不是学生太笨,而是教育方针有问题,只有从根本下手,海南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不然,再怎么改也只能是徒老的形式。
问:对于海南实施的3十3十4高考模式,你有何见解?
李老师:不同意,“4”所用的时间比3的还要多,但是3比4重,所以应改对这种模式重新思考。
问: 请你对课改实施的过程给予建议?
(无)
最后,你想对同学们说··········· !
李老师:学什么考什么,不管是哪个模块,只要做过,考过才知道,不管如何,都应全面复习,只有把基础的东西学好了,才是最根本的。
六 海南课改相关内容摘要
(一) 什么新课改?
新课该指的是我国03年推出了一套新的教材,与以前的教学有些区别,考试的要求更注重能力运用. 专家学者的课改就是新课标,教师的课改就是改教法.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轻松地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学习方法。
(二) 海南新课改力求做到以下“四新”。
(1)课程理念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换教材,而且是一次洗刷传统教育观念,改革思想的洗脑活动。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2)学生学习方式要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我们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教学过程是合作+引导,是让我们的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把教学活动变成我们学生的舞台
(3)教师的角色要新。教师角色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每一节课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我们的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的高空,新课程革命放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手脚,还有我们的心情.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4)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新。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往往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误以为评价等于考试,这是不科学的,新的评价理念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我们学生身上的某一闪光点,成长过程中的每次进步,良好的个性的展示都应得到肯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摒弃以分数定优劣的标准。
七 讨论
课改已经在海南进行了近三年,通过调查,我们总感觉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各自有各自的苦衷。所以各自倡导各自的问题,而缺乏有效的勾通与协调配合的问题。究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我们活动小组通过调查讨论,一致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各教育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士注意:
问题一:新课改所倡导的教与学的理念是否太理想化。新课改就是教师的课改,教师的课改就是改教法。即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轻松地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学习方法。我们在报纸、电视或很多媒体中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教师继承与创新,不搞形式化、绝对化,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新”;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动课程改革;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新课改应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是又把这个提高的责任全权交给了教师。我们质疑,教师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如果有,只能说明提高了教师教的主动性,而不是提高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问题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实并不轻松,这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有成就的人就能得出的结论。可是让我们学生轻松学习,有违自然规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当教师在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因应付上级领导或部门的检查评比,迫于无耐而只追求形式的教学过程完全忽略了实际教学效果。比如有部分有识之士就对教师的新课改提出了以下几点质疑——①合作学习只有形式而无实质;②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③探究的泛化;④把自主变成自流;⑤教学只求“表面热闹”,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⑥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⑧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对部分教师进行过调查与了解。以下是老师们对新课改的看法——①教育部门在课改前缺乏广泛的社会调查,是闭门造车;②新课改把家庭、社会及学校的责任一鼓脑推给了教师,教师不勘重负,其实也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可现实……;③课改的理念本身应该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都是急性子,希冀在短短的几天或几年就能取得成果,是很不现实的。④课改不能只改造教师,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懂得课改的实质和艰难,只有全民的参与,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协调与配合,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问题三:从上面的调查问卷可看出学生眼中的课改情况。学生虽然能感觉到课改的一些不同之处,也基本上能适应课改的变化。但很明显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换言之,学生对课改很不满意也很无耐与麻木,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升学压力已无法他顾,只能盲从于教师捷径式的步署和安排,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享受知识的美丽和接受知识的熏陶。我们只能充当知识的奴隶,升学压力,使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知识的主人。
八 对新课改的思考
新课程的突破和超越,首先是教育价值追求的突破和超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始终清晰地引导着海南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实验者认同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改行为的选择和是非判断自觉从课程价值上追问。比如,高中课程选择被条件所困扰,学分管理因繁琐而迟疑。海南能不能因条件、方法欠缺而拒绝课程选择和放弃学分管理,就在于能否以清晰的方向感,选择做正确的事情;以观念为先导,透过现象看本质。选课和学分管理的后面是对学生学习权力和个性差异的尊重。选课和学分管理制度是体现和保障学生课程学习权力的制度。个性离不开尊重,责任离不开权力。不给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没有让学生参与管理的尊重,谈学习责任、谈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就全是空话。条件和方法的欠缺需要我们量力而行,而不能让我们放弃做正确的事情。何况选课受制于条件,选课也创造着条件。海南推进课改,是循着两个维度思考。第一,应该做什么?第二,能够做什么?视应该如此却现实不能完全如此的情况,将课改分出不同类别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分阶段推进。方向的把握,辩证法的贯彻,使海南的课改举措包括2007年海南省高考改革方案,都能较好地在上下形成共识,获得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的突破和超越,也是对寻常工作状态的突破和超越。改革的艰辛,新生命诞生的阵痛,课改进高中困难那么多。课改能否坚持做下去、乐此不疲地做下去,不受干扰地做下去,靠的是追求,比的是状态。在海南,困难是改革的阻力,也是改革的缘由、动力和需求。尽管课改困难重重,在许多学校,没有消极、冷漠、观望、投机,很少听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涛声依旧。在海南,要求不回避问题,不轻言问题;多角度看问题,准确把握和归因问题,为解决问题而谈问题。资源缺乏,我就是资源;遇到问题,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在海南,无论是课程的领导者和实施者,都承担着与日俱增的工作,改革的人们,不仅认识到位,角色到位,而且态度到位,情感到位和生命到位
盘点海南课改,感人至深,给人启迪的首先是海南人改革的追求和状态.
我是照着这个在写。讲解和例子在一起的,希望有用
一、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研究报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论文。这类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模式。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题目部分,指正文之前有关资料;二是正文部分,指研究报告的主体;三是结尾部分,指正文后所附的资料。
1.题目部分
题目部分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
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第一印象,使人一眼就能判断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价值、意义。标题当然要简洁,但意义明确是第一位的。为了涵义确切,有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标题在表述上最好能涉及两个变量的关系,涉及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儿童对时间顺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5—6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等。总之,标题要与研究主题吻合,文字简洁,一目了然,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署名。署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并在姓名前或姓名下标出作者的工作单位。署真名和单位,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负责,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同行联系和交流。有时研究报告是集体成果,可署集体名称或课题组名称。通常要在标题或所署名称后打个“*”号,在该页末尾划一横线,作题注。说明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注明是谁执笔,以及对课题研究作出贡献(包括提供资料、设备、研究经费、赞助等)的人或单位致谢。署名的排序按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顺序排列。
③摘要。摘要也称提要,是用简洁的形式提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的浓缩、梗概。一般读者总是先读标题、摘要,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研究报告摘要的字数应按刊物的要求。一般5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摘要在200字左右。学位论文的摘要可达500字。摘要的表述—般涉及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例如: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莉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境,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榜样训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同时,移情训练和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初期和中期.无显著差别,但是在幼儿晚期,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的玩具和奖品分享行为上比移情训练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分享行为 移情训练 榜样作用 比较研究
④关键词。有些刊物要求作者写出课题研究的关键词。一般一篇研究报告的关键词不超过8个。关键词是将研究论文中能反映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词提取出来,放在摘要之下,以便读者一看之下就能了解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也便于文献检索系统进行主题分类和做索引。通常关键词取之于标题中的变量,研究假设中的变量以及研究主题中的变量。重要的词应尽可能往前放。
2.正文部分
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涉及5个方面:一引言,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论。
第一,引言
研究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什么问题,向读者提供有关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使读者能理解和评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引言部分包括:问题的陈述、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变量的定义、研究的目的意义等。
①问题的陈述。主要说明所研究问题的由来,介绍问题的理论背景,经验背景,要使读者—进入正文就能了解该论文的主旨和要义。问题的陈述应尽可能放在前言部分的开端,直截了当地提出,以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方向。问题的陈述最好涉及研究的主要变量,可用一、二句话开门见山地把问题提出来,如“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之间的关系”,或“目前要探讨的问题是……”
②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是给研究问题提供背景和基础,让人知道现在的研究起点在哪里,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该问题有关知识的把握情况。文献综述可以是有关研究工作近期的进展状况的描述,也可以是国内外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的简介。综述不是文献的堆砌,要简练,要有概括。对有争议的观点应同时列出。如,“在对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或“综合儿童游戏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是……代表人物有……;二是……代表人物有……”文献综述均要作注,说明文献的来源出处。
③假设的陈述。提出研究假设有助于集中研究问题,给研究定向,并使研究易于理解。有了研究假设,研究中的变量关系,研究的主题就会变得清晰、明朗。提出假设还需说明假设的依据和理由,使读者明白假设的合理性。例如,“本研究要检验的假设是5—7岁儿童学习阅读的经历与认知言语技能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言语技能发展越成熟的儿童,在阅读中学得越多,反过来说,阅读教学也能促进儿童认知言语技能的发展。”
④给变量下定义。对重要的名词术语,对研究的主要变量要加以界定,提供操作定义。下操作定义可以使读者准确理解变量的意义,避免产生歧义。尤其是当名词术语抽象、笼统、比较复杂时,更应明确地加以界定,作出必要的解释。
⑤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对研究重要性的描述,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这项研究的价值有多大。研究的意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能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二是能构建或检验理论。对研究的目的、范围,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和潜在意义作出描述,这对作者和读者都是有益的。
当然,引言部分的这几项内容并非每份研究报告都要有,但对于严格的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来说,必须具备这些项目。以上几项内容的顺序只是提供如何写引言的大致思路,并非是绝对要求。引言部分文字不宜多,篇幅控制在全文的五分之一以内。
第二,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材料以及过程,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研究细节,以便同行能够重复你的研究,评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部分的内容必须认真、详尽地描述,为他人提供重复研究的基础。方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被试的数量、年龄,选取被试的方式和理由,材料、工具的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模式,研究的具体安排和步骤,如何收集资料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①被试。被试指被研究的对象。确定被试目的在于指出哪些人参与了研究,数量有多少,他们是如何确定的,是怎样选取的,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是什么。一般要求描述性别、年龄(有时精确到几岁几个月),有时还要描述被试的特征。
②材料。材料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类物品或资源。材料本身不是研究变量,而是工具。描述材料包括:规格、数量、来源、制作方法、测定指标等,必要时还要下操作定义。
③研究程序。研究程序通常包括实施步骤、具体次序、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测定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有时还需规定时限、指导语等。
④数据处理方法。实证性研究通常涉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一般只需简单地提及统计检验的方法即可。例如:“实验结果的检验有二,一是对书面测验的成绩进行t检验;二是对口试成绩的等第进行 检验。”
研究方法部分的文字描述要客观准确、具体、直截了当。不要用抽象笼统的、模棱两可的词语。方法部分在长度、内容和写作方式上会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方法部分应向人提供充分的操作信息,使人能理解或能重复该项研究。下面是李洪曾等在《心理学报》发表的“5—6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的方法部分: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上海市闸北区塘沽路第二幼儿园5岁4个月-5岁7个月的中班幼儿24名,其中男孩、女孩各12名;6岁4个月-6岁7个月的大班幼儿24名,其中男孩、女孩各12名,合计48人,全部幼儿入园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2.材料和方法
采用校对改错法。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印有“ ”和“ ”的改错练习纸。改错练习纸上每行印有31个符号,共15行,总计符号465个。两种符号的排列是随机的,播送按一定速度读“圆圈”和“三角”的录音。录音中的符号排列与改错练习纸上的符号排列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每隔1—4个符号出现一次错误,错误出现的间隔长短是随机的。
要求幼儿根据录音校对纸上的“ ”和“ ”两种符号,并将纸上错误的符号划去。实验在教会幼儿掌握校对改错法后正式进行。每个幼儿用快、中、慢三种不同的速度先后完成三次练习,每两次练习间休息20分钟,休息时进行娱乐活动。其中快速录音播放每分钟读35个符号,中速为每分钟19个符号,慢速为每分钟13个符号。为排除每个幼儿前后三次练习中疲劳和熟练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全部48名幼儿分为A、B、C三组,每组幼儿人数为16人,其中5岁男孩、5岁女孩、6岁男孩和6岁女孩各4人,各组的练习程序如下图:
1 2 3
A组
B组
C组 中速
快速
慢速 快速
慢速
中速 慢速
中速
快速
3.成绩的评定
批改幼儿完成的改错练习纸,凡将正确的符号划去或没有把错误的符号划去都作为“练习错误”。将幼儿连续“练习正确”的符号数目中最大的一个,称作“改错练习的最大连续正确数”,并以它作为有意注意稳定性的指标。
4.实验的阶段
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1980年5月同时对5岁和6岁48名幼儿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横向的比较。第二阶段于1981年5月对一年前测定过的24名5岁幼儿(当时是5岁,此时为6岁)进行再次测定,将这一结果跟一年前该24名幼儿的测定结果进行纵向的比较。
第三,结果
结果部分是描述研究有何发现,并将研究结果客观地呈现给读者。通常可看作研究报告的核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是研究对人类知识宝库的贡献,是为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研究结果的表达形式主要是叙述性的文字,但为了叙述更清楚,更易于读者理解,常需要辅以图表形式,以便直观地、形象地显现结果。好的研究结果的表述是图表和文字叙述融为一体的。叙述部分所占篇幅应大于图表所占的篇幅。一般来说,好的叙述是光阅读文字叙述部分,便能明了结果;好的图表则是只看图表,也能理解结果。
①概括性描述。结果部分可以简要重述假设开头,然后排列出代表性的数据。如研究数据较多,结果的项目较多,可分别用一句概括性的句子描述,如,“本研究的结果之一是……”再按具体内容列出数据。
②列出表格和图解。结果部分除了文字叙述外,通常要有图表给出数据。用图表来表述信息量大,便于理解,正所谓“一图顶千字”。结果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点出图表中的主要数据,并对数据作—定的解释,但不必用文字完整地将数据重新描述—番。当然也不能只给出图表,文字叙述只写:研究结果见某表某图。表格对结果的表述非常有效,尤其是研究包括大量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但表格内容的排列要清晰、简明、符合逻辑。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三线表(见图11—2):
表0.0 大班幼儿期末测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实验组1 实验组2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言语
计算
常识 - -
- -
- - - -
- -
- -
图11—2 三线表示意图
③描述假设检验的结果。统计检验是指出数据是否证明接受或拒绝假设,并说明统计检验结果的含义。例如某研究的结果部分在重述假设,给出数据图表后,对假设检验结果作出描述:经 检验,结果非常显著( =12.74,df=1,P<0.001),表明父母从事科学工作的孩子比父母不以科学工作为职业的孩子更可能选修科学课程。虚无假设在极其显著性水平上受到拒绝。
结果部分不宜掺入研究者的主观议论、体会,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宜评述研究成果的内在涵义。结果部分需要的只是客观地描述事实与数据,评论应放在讨论部分展开。
第四,讨论
讨论是从各个方面对研究结果的涵义进行评述。通常作者根据客观事实和研究目的,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与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构建新的理论框架。讨论部分是最难撰写的部分,因为它不像前几部分那样有结构,但是这也为作者发挥自己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提供了机会。
由于研究的目的、内容不同,因而讨论也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开。凡与课题有关的内容都可提出讨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与结果联系。讨论内容主要与结果部分的内容联系,说明研究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并分析原因,阐述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结果纳入某种理论体系之中或构建一种新的理论。
②与引言联系。讨论内容可与引言部分的问题背景、研究假设、文献综述的内容相联系,也可与研究的潜在意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解释。
③指出研究的局限性。讨论应指出他人研究的局限性和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性,指出研究中的例外和不完善之处,指出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方向和线索。
④总结结果。将分散的结果综合起来构建理论。揭示结果所给予的启示,提出实际应用的价值,有无推广的必要和可能。
讨论毕竟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分析,不是客观事实。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讨论在表述上用词要有所选择,不要过分地夸大或贬低事实。讨论部分的篇幅通常要占整个研究报告的二分之一以上。
第五,结论
结论是作者对研究结果作出的推论。结果与结论的区别在于:研究结果传递的是研究最终获得了什么信息,是具体的事实;而结论涉及的是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的信息,是对获得事实的推断和解释。如某项研究,实验班的幼儿睡眠时间平均增加半小时,这是事实,是研究的结果。那么增加的这半个小时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结论要回答的问题。下结论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之上;
②结论应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结果,符合实际;
③结论的适用范围要与取样范围一致;
④结论的文字描述要简洁明了,推论要有逻辑性。
结论的所占篇幅较小。结论内容较多时,可分序号按条项写出。例如,郑晓鸿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的《幼儿合群性的特点及其发展》一文中的结论部分是这样描述的:
五、结论
通过这一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幼儿合群性个体差异较大;
2.幼儿合群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3.男孩合群性及增长速度,低于女孩;
4.男孩女孩都更易得到异性的认同;
5.在从得到异性认同的程度上看,3个班的男孩女孩之间差别不大;
6.在从得到异性认同的人数的百分比来看,在小班,男孩得到异性认同的人数占同性人数的百分比比女孩大;到了中、大班,情况则刚好相反。
3.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主要涉及参考文献和附录。
①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撰写研究论文过程中,涉及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或摘录引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均应逐一注明出处,编排成目录列于正文之后。列参考文献一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资料的来源,有助于查证有关线索,另一方面也反映作者的治学态度,表示对原作者研究成果的尊重。参考文献的多少和质量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对课题的了解和把握情况。如果引用的是书中内容,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是:作者姓名(三位作者以上,在第一作者后加“等”表示),书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页数。如果引用的是期刊的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是: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和期号,页数。例如:
参考文献
①李洪曾主编:《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②郑静等:《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③杨晓铃等:《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4。
④陈家麟等:《5-7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6,6。
⑤佟焕哲等:《4-7岁儿童性格与父母文化素质、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江西教育科研》,1989,2。
参考文献如引用未经翻译的外文资料,最好用原文注释,以便查证。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如必需引用,事前应征得原作者的同意。研究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一般按注的先后顺序排列。
②附录。有时研究论文最后含有附录。附录并非是研究论文的必备部分。被收入附录的资料通常有:作者自己设计的测量工具(问卷、量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重要的原始分数表,与论文密切相关但难以插入正文的资料,以及具有旁证性的文献等。附录的作用是使正文简洁集中,易于阅读,并能为读者提供分析查证的背景资料和原始文献。附录位于参考文献之后,如有几个附录则要编号。在正文行文过程中应标注“见附录”等字样,以说明附录与正文的联系。
撰写研究报告,除了以上几个部分外,行文中还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注释,常用的有:
①题注。是对题目或课题的注释,通常在题目右上角用“*”号表示。在该页用脚注形式注释。
②页注。也称脚注,是在行文作注的那一页的最下面划一横线,进行注释。
③尾注。将整篇论文的注释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放在论文正文后面一起注释。
④夹注。在行文过程中,夹在文句中用括号括起来的注释。
⑤原作者注。引用原作者所作的注释时,要写明此注为原作者注。
⑥作者注。指作者为帮助读者理解而对术语、人物的介绍,或作者在行文中产生的联想和评论性文字。这样的注释后要写明是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