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财经杂志2021年最惨行业

2023-02-22 17: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财经杂志2021年最惨行业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著,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22年最惨的100个行业

最惨行业第一旅游业:尤其是境外旅游业几乎100%收入没了,一片惨淡,受疫情影响,人员不能流动,很多景区关闭、客流量骤降,大多都是难以为继。第二文化娱乐业:包括影视影院在内的文化娱乐行业,因为疫情长期停业或者被限制人流及营业时间,从而使票房收入锐减,从业者苦不堪言。第三会展业:也是一落千丈,由于人流较大的因素受到严格控制,整个行业的收入几乎锐减70%以上。第四航空业: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人们对于飞机出行还是很依赖的,毕竟坐飞机更快捷,所以航空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不过从20年开始,航空业就迅速走了下坡路,大多航空公司都出现大幅度连续亏损。第五餐饮业:本就受美团、饿了么等电商的冲击,利润非常微薄,加之疫情期间限制堂食,甚至还会直接停业,导致餐饮业营业额大幅下降,或者亏本经营,很容易出现倒闭、第六物流运输业:疫情期间,很多地方不仅不能发货或收货,有的地方道路被限制通行,导致物流运输不畅,物流运输企业的成本大幅提升,再加上对进入疫区的司机要进行隔离,整个行业损失惨重。第七房地产业:受疫情影响,不婚潮、生育率过低,导致买房需求下降,现在又整一个居家办,商住楼租金也是大幅下滑,并且少人问津。尽管多地出台措施刺激楼市,但是收效甚微,形势不容乐观、第八教育培训行业:也是举步维艰,疫情期间取消线下教学,加上双减政策的影响,教培行业受疫情的影响显而易见;双减和疫情的双重压力,教培业已成昨日黄花。第九酒店业:由于主要受疫情影响,酒店业普遍也是惨淡经营,客流量严重减少,大多艰难度日,也有很多做不下去的。第十零售业:本身就受电商冲击较大,加上疫情的双重影响,满街的实体店一片凋零,仅有少数大型商超在疫情期间遭遇抢购大发横财。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2022年疫情之下十大最惨行业
2022年疫情之下十大最惨行业
第一旅游业:尤其是境外旅游业几乎100%收入没了,一片惨淡,受疫情影响,人员不能流动,很多景区关闭、客流量骤降,大多都是难以为继。
第二文化娱乐业:包括影视影院在内的文化娱乐行业,因为疫情长期停业或者被限制人流及营业时间,从而使票房收入锐减,从业者苦不堪言。
第三会展业:也是一落千丈,由于人流较大的因素受到严格控制,整个行业的收入几乎锐减70%以上。
第 1 页
第四航空业: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人们对于飞机出行还是很依赖的,毕竟坐飞机更快捷,所以航空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不过从20年开始,航空业就迅速走了下坡路,大多航空公司都出现大幅度连续亏损。
第五餐饮业:本就受美团、饿了么等电商的冲击,利润非常微薄,加之疫情期间限制堂食,甚至还会直接停业,导致餐饮业营业额大幅下降,或者亏本经营,很容易出现倒闭、
第六物流运输业:疫情期间,很多地方不仅不能发货或收货,有的地方道路被限制通行,导致物流运输不畅,物流运输企业的成本大幅提升,再加上对进入疫区的司机要进行隔离,整个行业损失惨重。

事故频发,技术落后,特斯拉开始跌下神坛

文 | 王静仪 蘧毛毛 刘皖媛 李阳

编辑 | 施智梁

明星外企特斯拉(NASDAQ: TSLA)如今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一段特斯拉摄像头拍摄到的车内高清视频,引发舆论对于数据保护的热议,新华社评论为“车内涉及到的隐私不是你想采,就能采!”3月,#特斯拉质量问题该不该上315#在社交媒体吸引大量讨论,不少网友认为“特斯拉应该登上中央电视台3•15晚会”;2月,特斯拉因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被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约谈。

作为一辆 汽车 ,特斯拉爆出的问题不少,但人人都爱特斯拉。在深圳创业的90后伍孝雨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智能 科技 和品牌溢价!”作为智能 科技 迷,他的家里遍布各种智能家居,他觉得特斯拉的高 科技 属性几乎为他量身定做。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硅谷公司创造过很多纪录:续航里程最长(2012年就达到480公里)、自动驾驶最强(至今仍是公认的车企第一)、第一家实现整车OTA升级、第一家开创直营销售模式、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本人也在2021年凭借股价的迅速上涨成为世界首富。

先行者的很多创举被照搬学习,比如在大城市中心商场开设体验中心的模式如今已成业内标配,而哪家车企要想证明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强,言必称摄像头精度和数量是特斯拉的几倍几十倍。

但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面临来自各行业竞争者的挑战:曾独领风骚的电池领域有了中国企业的强力冲击;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地站在特斯拉对立面;在智能网联领域,互联网 科技 公司亲自下场作战;传统车企巨头们虽然稍显迟缓,也在奋起直追。

降价促销也让特斯拉主动走下神坛。Model 3国产化的一年多里降价7次,自认被“割韭菜”的消费者们,心态从购车前的欣喜若狂到购车后的意难平,特斯拉强 科技 感的品牌形象受到挫伤。借此,新造车势力走上了自己的品牌差异化之路。

从消费者到官方层面,这家明星外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从2020年初的每周1000辆拉升到年尾的5000辆,产能翻了五倍,质量问题随之显现,连马斯克自己都承认现在不是购车好时机。初来乍到却攻势凶猛的特斯拉,被新华社撰文斥为“傲慢”,近期甚至引来了工信部等部门的高规格约谈,数据安全问题也被摆到台面上。

“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会分走特斯拉的光环,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预期也会逐渐下降,资本市场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在这场围剿战役中,特斯拉能否保持可持续性的规模增长成为关键,一场对决正在开始。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技术方向、商业模式还是产品理念,特斯拉都是新能源 汽车 领域公认的模版,但这一现状已悄然发生改变,特斯拉的诸多优势光环,正在退散。

以动力电池为例,2017年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时,354公里(标准版)和499公里(长续航版)的续航能力傲视全球,彼时国内同级别电动车实际续航里程均在300公里以下。

特斯拉凭借开创性的“21700”电池技术,在传统“18650”圆柱电池(18代表直径、65代表长度、0代表圆柱形状)的基础上,将直径增加3mm,长度增加5mm。看似轻微的尺寸提升,却能实现能量密度增加20%,成本降低10%,其综合性能在全球电池产品中一骑绝尘,并引得国内一众电池厂商争相效仿。

随着以宁德时代(300750.SH)为首的国内电池供应商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续航差距快速拉近。纵观2020年量产的纯电动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在500km以上几乎是高端车的标配,小鹏P7等不少车型长续航版,已经突破700km大关。进入2021年,蔚来、广汽更是将1000km续航视为新的里程碑。这样的续航能力已完全不在特斯拉之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力电池专家欧阳明高明确表示:“中国的电池很好,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已经对中国没有什么冲击了。”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已选择宁德时代为电池供应商之一。

同样的故事也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演进上发生。一直以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视觉派,即由摄像头主导构成纯视觉计算。其独有的“影子模式”,可将驾驶员操作与“影子”对环境的感知预判进行比对,来不断加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被普遍认为是业内第一。

但越来越多的车企对特斯拉的路线提出质疑,转投激光雷达路线,即由激光雷达主导,配合摄像头等元件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同济大学 汽车 学院人车关系实验室 汽车 专家王小斌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做到 汽车 的摄像头与人类的感知判断相同且算法足够强大,理论上靠视觉方案就能实现全无人驾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机器真的能完全像人类一样去观察和思考吗?现在的难点是:如果只依赖摄像头能不能达到人眼的效能,获取的信息是否足够支撑判断。”

小鹏和蔚来打响了激光雷达上车第一枪。2020年11月底,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与马斯克就激光雷达路线“隔空互怼”,之后又宣布与大疆合作在2021年新车型搭载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蔚来1月9日发布旗下首款轿车ET7,激光雷达也是亮点之一。传统车企中,现代、宝马、福特等品牌也都有搭载激光雷达的产品规划。

显而易见的是,特斯拉的技术风向标地位已不再稳固:电池领域,特斯拉一直被模仿,或终将被超越;而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对立面。

汽车 是工业制造的皇冠,即使特斯拉有多种先进技术傍身,也面临制造困境。“有朋友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特斯拉?我的回答是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生产稳定下来再买。”近日,马斯克自曝其短,“因为在生产加速过程中,要让产量直线上升同时,还要在所有细节上做到完美,的确非常困难。”

汽车 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0年美国市场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特斯拉初始质量得分为250PP100,这意味着每100辆特斯拉车型便会出现250个问题,排名垫底。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斯拉问题多多,但集中在外饰和内饰,而非电池、 娱乐 、导航等其他车型的常见问题或关键领域。

国产一年多以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Model 3经历5次降价,从35.58万下降至当前的24.99万,尽管新车主纷至沓来,老车主却自觉感情被严重伤害。购买首批国产Model 3之前,北京的张女士自认“是特斯拉粉,还拉了朋友一起买”,车辆到手之后,她的评价却变成了“特斯拉在割韭菜这件事上真是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我现在很讨厌这个公司”。

对此,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多次回应:价格与成本相关,我们在中国生产了,节省的成本不让给消费者,那才叫“割韭菜”。如果未来原料或者零部件价格出现上涨,特斯拉也有可能涨价。无论在哪一个时间点上,提供给消费者的都是最优价格。

“用户感情不是 科技 公司最关心的。”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 汽车 产品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需要适应新的常态。原来买车是经销商体系,经销商需要挣钱,消费者不知道中间差价是多少,就算车子本身不值那么多,终端价格也不会变化。而特斯拉采用一口价、透明的直销模式,消费者不需要跑好几家4S店做比较。这是一个双刃剑,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取决于个人的理解。

同一个品牌从80万打到25万,这事只有马斯克这个外来者才做得出来,这被认为破坏了车界的金科玉律。

在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öllenstein)看来,像特斯拉这样自上而下打市场的高端品牌必须要非常敏感和审慎。“当别人认为你是一个高端品牌时,你一定花了很多钱才获得这样的消费者感知,如果扩张得太快,品牌很快就会下来了,忠实客户会流失,建立起的品牌和 社会 身份的联系会被淡忘。”冯思翰在接受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采访时表示。

在特斯拉Model Y国产化后的1月底,宝马对旗下电动车型大幅降价约7万元,和Model Y正面作战。与特斯拉老车主被直接降价伤害感情不同,宝马对老车主以现金补偿差价。宝马中国方面回复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称,给老车主补贴是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意识到宝马的品牌值得信赖。

数据分析公司李及李创始人李瀚明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分析,在认同感带来的品牌忠诚度上面,不少车厂集团都有完整的“消费升级”曲线。例如,早年开丰田皇冠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雷克萨斯;而以前开大众帕萨特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奥迪。这种“习惯成自然”的对车厂造车理念的认同,令车厂有一个稳健的客户基础。

汽车 品牌的差异化极为重要,特斯拉主打 科技 感,目前公认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头名蔚来 汽车 ,其“用户”的标签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在2021年的Nio Day发布会上观察到,不同于一般车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率先介绍各路领导、继而引出新车,创始人、CEO李斌在开场时花了大量时间感谢用户,分享车主参与公益、户外活动的故事,再进行企业信息宣讲——车企CEO能记住车主名字、建立直接联系,这在传统 汽车 时代难以想象。

成都蔚来车主苗先生有一套独特理论:花40万买一辆国产新能源车的人(蔚来 汽车 均价超40万元),收入水平和阶层比以同等价格购买BBA入门级的群体更高,因为他们“能拿出40万买个玩具”,而不是把 汽车 作为重要的家庭资产或代步工具。

李斌此前亦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透露,蔚来品牌不会进入平价市场,如果产品要进入低价区间,会考虑新成立一个品牌。

“做得好的品牌,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标签。”郑赟认为,现有 汽车 产品太多,如果消费者不能区分出各家的产品、服务有何不同,很难切换到新品牌。因为切换品牌需要的不止是金钱,更是时间和精力成本。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天然广告牌。这位世界级网红在推特上的几个字,就能推动音频软件clubhouse大火、虚拟货币狗狗币和比特币价值大涨,没有 汽车 品牌CEO能复制这样的名人效应。

“一位有个性、商业敏感度强、对技术有要求、对跨时代产品有独特见解的魅力型领袖是特斯拉最大的资产。”郑赟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同时马斯克也是很好的产品经理,能推动事情落地。

作为新任全球首富,马斯克旗下有多家 科技 创业公司,包括航天公司SpaceX、太阳能面板企业Solar City、轨道交通领域的Boring、神经 科技 与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它们都在各自赛道取得成绩,助推特斯拉强化 科技 标签。郑赟认为,特斯拉的营销模式可以分析可以讨论,但很难被复制。

如果说特斯拉在 汽车 行业已经不可替代,随着 科技 公司纷纷进军电动车行业,特斯拉的挑战陡然增多。

从2020年开始, 科技 公司大举来袭:华为发布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品牌HI;长安 汽车 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和浦东新区联合打造智己 汽车 。进入2021年, 科技 公司们更是直接造车。自带流量和资金,百度、小米官宣造车,滴滴近日也被传出立项造车, 科技 公司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正如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所言, 汽车 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已是发展方向,互联网 科技 公司的话语权必然会越来越大。

当前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形成几股竞争势力:一是以特斯拉、戴姆勒、丰田为代表的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二是以上汽、北汽、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三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以苹果、百度、小米、滴滴为代表的 科技 公司造车异军突起,形成第四股势力。

传统主机厂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大众 汽车 集团的 汽车 销售总量最快将于明年赶上特斯拉,届时这两家公司分别可交付大约120万辆 汽车 。

“如果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苹果,大众就是下一个三星”,瑞银证券分析师Patrick Hummel团队拆解一辆大众ID.3后研究发现,其平台与特斯拉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同时拥有同类产品中最佳的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大众的优势在于规模,拥有与三星类似的价值定位——一个以高品质硬件和规模化生产而备受信赖的全球品牌。

特斯拉的吸引力并非绝对,而是能够被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所取代,J.D.Power 汽车 零售高级总监Stewart Strop认为,对于特斯拉之外的电动 汽车 制造商来说,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和解释他们的产品可提供较特斯拉更高的价值。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 汽车 革命中,谁是另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目前尚未凸显。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一枝独秀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本刊实习生郭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原载于《 财经 》杂志2021年4月12日“ 汽车 与出行”栏目

姚振华兄弟分家,200亿债务,门店无车可卖,宝能汽车何以至此?

图源IC

文| 张洋 邱瑶

编辑 | 施智梁

2020年刘源被挖到宝能,工资涨了30%,做智能 汽车 的研发。他对传统车企有点腻了,宝能还不成熟,他相信“以姚老板的实力,肯定可以大干一场”。

一年过去,年终奖没发,工资相当于没涨。2021年1月开始,社保公积金断交,他和同事变得无所事事,“基本处于边划水边找工作的状态”,办公室的空位越来越多,他也决定离开宝能。

当初大干一场的愿望,变成尽快离开宝能。

公司内部风雨飘摇,没有管理层出面作出解释,宝能却积极在外面为新车造势,发起了全球寻“BAO”的活动,为宝能新品牌征集slogan,刘源觉得“好讽刺”。

刘源信任的姚老板即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他凭借“宝万之争”一战成名,得到“野蛮人”的称号。2017年,姚振华入主万科不成,转身扎进造车的大潮之中,成立宝能 汽车 。

从那之后,宝能 汽车 收购观致、长安PSA, 汽车 基地在广州、昆山、贵阳、西安、昆明落地, 汽车 研究院相继成立,招揽大批 汽车 工程师和工人。

姚振华自辩不是“野蛮人”,誓言要助力民族 汽车 工业崛起,然而4年来,宝能 汽车 始终“难产”,还闹出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风波。宝能 汽车 通过信托、担保借款、抵押融资等方式,已经有逾200亿元的负债,而且出现过一笔16亿元的借款逾期,以及需要频繁跟银行做展期,才能缓解资金压力。

《 财经 》获得宝能 汽车 的财务数据 显示,2020 年公司业收入为19.99 亿元, 截至2020年末, 公司总资产为295.78 亿元,净资产为33.02亿元,负债约为 262.76 亿元。

近日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就目前宝能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跟宝能集团沟通,但并未得到实质性回复。接近宝能的人士透露,公司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切业务在正常开展,目前出现的问题,只是短暂性的。

高调造车的姚老板,为何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刘源感觉公司出现异样,是在2021年春节前后。

他在宝能深圳研究院,有供应商上门讨债,据说是在广州研究院要不到钱,才到总部来闹。宝能的首款车型GX16(内部代号)是由宝能广州研究院研发,来讨债的供应商,主要是为样车供应的零部件的工厂。

那时刘源没怎么在意,“我以为很快就会解决”。春节过后有同事发现,公积金和社保公司没有正常缴纳,但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在发工资的时被公司代扣,这导致不少员工买房供房受到影响。

有人在中心大群(微信群)里要说法,没有得到领导的回应,问了人多了,群就被解散了,公司内部沟通的渠道变成企业微信。

刘源就欠缴公积金社保的事,多次找过部门领导,得到的回应总是很模糊,他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公司高层始终没有正面回应,假装不知道,没有说明会,也没有内部信。”

欠缴社保公积金的同时,宝能的招聘工作基本冻结。林枫2020年1月通过面试,HR让他等通知,但一直等到3月还没收到,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在一个20多人的面试群里了解到,群内只有1人被录用,但入职不久就离职了。

林枫跟一批没有收到offer的人只能再找新工作,有人去了蔚来、有人去了比亚迪,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一些劝大家不要去宝能的帖子。

3月之后,刘源一直处在没有事干的状态,工作基本停滞,他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大家发现苗头不对,都在偷偷找工作,面试的时候经常碰到同事”。

他发现离职的同事越来越多,办公室的逐渐变空。刚开始的时候,提交离职可以很快走人,“可能公司也想省钱”,刘源猜测。

离职的情绪在公司蔓延开来,有的部门走的只剩中层领导,等刘源准备离职的时候,HR 开始卡人,必须提交离职申请,必须待满一个月才能走,离职流程变慢。

为了稳定人心,公司5月份给部分员工涨了工资,但讽刺的是,宝能 汽车 等多个板块的员工,在6月12日的发薪日并没有收到5月的工资。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从多位宝能在职员工处获悉,5月的工资截至发稿时仍未发放,接近宝能集团的人士,称公司内部正在努力,让工资发放正常。

相比员工,宝能的供应商更惨一点。

宝能首款正向研发的GX16还在研发中,不少给GX16样车供应零部件的厂商,在年前就没有收到宝能的应付款,目前已经有供应商开始对宝能提起诉讼。

精进电动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进电动”)在招股书中披露,宝能(西安) 汽车 研究院有限公司还欠公司货款321.2万元,模具款733.2万元,开发费816.6万元,累计欠款1871万元。精进电动主要业务是电驱动核心零部件、总成和系统。

此外,天眼查显示,宝能的供应商青岛宙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广州今宏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已经对宝能 汽车 集团提起诉讼。

失信于供应商,已经让宝能 汽车 的开发进展受到影响。广州 汽车 研究院的员工林海透露,因为欠款,供应商不愿意过来做设备调试,开发进程受到影响,零部件缺失导致GX16基本停滞。

GX16是宝能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定义为B级纯电动SUV,目标指向中高端纯电动市场,由宝能 汽车 广州研究院主导设计开发,计划在今年10月量产上市。

林海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GX16在前期的开发做的很好,已经非常成型,如果继续投入,10月量产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供应商不供货就很难完成测试”。

他介绍,一款车量产前,需要经历冬季测试和夏季测试。如果想要在今年量产,正常情况下,去年冬天应该至少要有几十台车去东北测试,但去年只去了几辆车,验证不是很充分,需要在今年冬天再次测试。

夏季测试需要的样车更多,一般在50辆左右,要去新疆做高原和高温测试,但公司还没有动静,如果样车不到位,就完不成夏季测试,那年底交付就不可能。

不过宝能官方宣布,GX16已经完成冬季测试,目前正在进行高原和夏季测试。

造车受阻,导致宝能提前布局的直营店无车可卖。目前,宝能 汽车 直营店已经有800多家,而按照计划,宝能 汽车 直营店将发展至1000家,覆盖中国240多个城市。

目前,宝能可供销售的车只有观致,而观致 汽车 卖出去700辆。一位宝能直营店的店员吐槽,好多车都是店内自己消化的,或者找亲戚来买,而多名员工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透露,观致的大部分车辆,都销售给了宝能旗下的另一家公司联动云,该公司主要做分时租赁业务。

直营店员工反映,宝能拖欠直营店房租、装修费用,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在重庆、宿迁、安顺等地,已经有承租方对宝能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宝能唯一建成投产的工厂在西安,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不到5公里。

6月26日,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探访该工厂,傍晚时分,站在厂房顶楼向周围眺望,周围一片静寂,只剩下时不时传来的飞机轰鸣声,回荡在整个园区。

在西边侧门位置有一条车身二路,将整个园区一分为二。左侧是工厂一期,大部分区域是已经建成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焊装车间外,几辆做碰撞试验的观致车型停放在屋檐下,白色的蛛网牵连在车身之间。

总装车间内,操作机器屏幕闪烁,几个白车身摆放在内饰生产线上。右侧是工厂二期,除了一块据工作人员透露的巨型停车场规划用地,其余几块是用围墙圈起来的大面积空地,里面堆砌了一些铁丝网、围栏等物料,部分区域黄土裸露,部分野草已经长至半人高。

工作日下午六点左右,很多工厂最热闹的下班时段,园区内人迹寥寥。五点多下班时间一到,车间零零散散走出一些穿蓝色工服或者浅色衬衫式样员工,三两成群,或前往饭堂、或走向正门,很快消失在道路当中,园区很快恢复寂静。

“现在这个园区没多少人,工厂还没大规模投产,没有活干。”据了解,宝能 汽车 西安基地还未大规模招工,甚至附近很多居民表示不知道工厂存在。据一位本地员工透露,他所在的电池生产车间,半年多总共只装载几十台车,工厂处于“没事干”的状况,根本不需要大量员工。

宝能 汽车 西安基地始建于2018年,是宝能第四个新能源 汽车 基地。据陕西日报报道,该项目总占地1960亩,是西咸新区首个建成投产的大型高端制造项目,设计总产能50万辆/年,其中一期设计产能30万辆/年,原计划今年6月实现量产。2021年以来,宝能 汽车 频频出现欠薪、资金短缺、基地延期投产等新闻。

针对西安基地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生产情况,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采访相关负责人,但是对方没有做实质性回复:“一期已经建设完成,二期要根据一期销量情况安排。因为目前我们处于一个试生产阶段,还没有进入爬坡阶段,暂时不想对外回应任何问题。”

针对园区建设和投产情况,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多位宝能员工,据一位技术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宝能一期已经竣工,机器设备已经装备好,但是并没有实际进展,当前工厂就像“就像是一个厨房,里面抽油烟机、锅灶,天然气都装好了,但是没有米没有菜,也不见油盐酱醋”。

“我们每天就是上午搞一下子,然后搁那坐着玩手机,然后下午学几个小时技术,然后没事干又继续玩手机,要么就是听个讲座啥的,反正坐那没事干。”另一位宝能车间操作员工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他们每天的工作日常也是“没事干”。

欠薪、研发受阻、工厂停滞,纠其根本就是缺钱。

作为险资大佬,姚振华资本势力雄厚,但他的进入新行业的野心更大。2020年11月,西安基地建成投产发布会上姚振华表示,“力争用10年到15年时间成为全球一流的 汽车 制造商、移动出行服务商、综合服务提供商,成为重量级的 汽车 企业集团。”

为了实现目标,宝能广州、昆山、昆明、贵阳、西安、常熟六大 汽车 基本同时开工,规划产能达到290万辆,投入资金超过千亿规模,而且在车尚未造出的情况下,计划在全国开1000家4S店。

造车毫无疑问是“吞金兽”,钱大量从宝能流出,但造车又是一个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钱大量流出,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回流,宝能依靠地产板块的优质地块质押来获得融资。

例如,宝能通过中粮信托发行的中粮信托-宝能 汽车 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底层质押资产正是绍兴镜湖新区蛟里1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集团内部的腾挪让宝能不至于出现资金危机,不过,2020年社区团购火热的时候,姚振华大笔一挥,开始做宝能生鲜,要新开5000家社区生鲜门店,而社区团购还在烧钱阶段,又大一笔资金泼出去。

姚振华在陌生行业大规模投入,他的弟弟姚建辉看不下去。2021年初,姚建辉在集团内部公开宣称,他将彻底退出宝能集团,原因是与姚振华“经营理念不和”。

姚氏兄弟靠卖菜起家,然后进入物流、保险、地产等领域,两人一向配合紧密,“万宝之争”时,姚建辉鼎力支持。兄弟俩,姚振华更为高调,在宝能内部,员工工私下里称姚振华为“大老板”,姚建辉为“二老板”。

扬言分家后,姚建辉要带走的是宝能控股,其业务范围涵盖住宅、商业地产、 旅游 地产等,是宝能集团最赚钱的业务之一,也是宝能的优质资产。

兄弟分家后,以地产为硬通货的融资方式,逐渐变得困难。宝能参与融资的员工杨元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我们现在去找宝能控股,想要拿他们手里的资产去融资,会很难,他们不太愿意,但以前不是这样的”。

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宝能开始出现断交社保、拖欠供应商货款等问题。姚氏兄弟关系不睦,成为引爆宝能现金流问题的导火索。

除了分家的内部问题,外部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202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上报各地新能源 汽车 的投资情况,点名要详细报告宝能的造车情况。

发改委明确要求要报告,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 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含已核准和备案、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宝能正是2017开始进入造车行业。

这让宝能的融资环境变得恶劣。杨元有很明显的感受,“去年我们合作的对象还是银行、信托、知名资产管理公司,但现在银行的风控会直接提示风险,基本没有合作可能。”

这半年来,杨元所在的投融资部门,只融了几千万元,业绩远远不如去年好。他现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求着银行做展期,而公司的贷款利息付息情况最近比较紧张。杨元透露,公司跟华融的一笔贷款利息出现延期。

宝能集团做投融资的团队有8个,杨元只是其中一个,他跟其他团队的人聊,大家的情况都不太好。

杨元发现,上会的资产越来越差,合作的资产管理机构,也越来越不知名,甚至找到了做供应链的资产管理公司,而上会只是融资意向,能不能放款还不一定。

另一个让杨元担忧的现象是,集团2020年下半年发过一份文件,宝能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理 财经 理不准到各个子公司宣传,就算卖出去也不算业绩。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集团怕坑了自己人,到时候不好收场。

实际上,宝能 汽车 通过发行信托、债券,已经有大量的外债。据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不完全统计,通过中粮信托、中航信托、中融国际信托、中铁信托、华澳信托等6家金融机构发行的信托计划,融资金额超155亿元。

此外,宝能 汽车 通过钜盛华和深圳物流作为担保,向银行借款达到123.9亿元。中登网显示,深圳宝能 汽车 有限公司还在进行资产抵押融资,抵押伺服压力机、自动机械手等300多件试验设备,获得3亿元的融资。

据长城资本透露出的消息,2020年,宝能子公司前海锐致在实施产业并购过程中出现了暂时的流动性问题,导致一笔16亿元的借款出现逾期,宝能的现金流已经出现困难。

唯一的好消息是,6月15日,宝能集团与广州开发区今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宝能集团旗下宝能新能源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新能源”)总部将落户广州开发区,广州开发区国企将向宝能新能源 汽车 集团战略投资120亿元。

宝能庞大的融资规模砸进造车领域,依然没有量产,还未面世的宝能 汽车 已经要背负巨额债务,而造车又充满不确定性,蔚来、特斯拉都曾经历过至暗时刻,一个车型布局错误,或者资金不到位就会陷入困境。

宝能经历能否熬过至暗时刻,还要看姚老板有多大能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源、林枫、杨元均为化名)

本文原载于《 财经 》杂志2021年7月5日“ 汽车 与出行”栏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