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任泽平博士在2019年《财经》年会上的发言:
我介绍两个方面的观点:形势和建议。
我们这个环节非常好,也非常切中当前的主题。今天的嘉宾也有些分歧,比如高院长不建议上调赤字率,余栋建议打破3%的教条。
现在对于未来的形势和政策究竟应该怎么看? 2010年我参与研究“增速换挡”,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2015年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可能已经相当接近底部,未来经济L型。2017年我们提出新周期,今年提出金融周期退潮。
大家知道,我对中国经济长期前景坚定乐观。但是对于短期经济形势, 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 因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只有对严峻程度有了充分的估计,才可以有充足的准备,才可以从容应对。
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判断,直白来讲, 这次经济L型会有两个底部,第一次底部是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然后又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回落,大致在2019年上半年会二次触底,触底可能会在2019年的年中。
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一点都不复杂,就是三驾马车、两个发动机。三驾马车当中,消费、投资、出口都放缓了。两个发动机当中,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分别受到了财政整顿和金融去杠杆的约束。 大的背景是增速换挡,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叠加。
我们来看几个数据,大家感受一下当前经济形势的冷暖。GDP增速方面,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5%,这个增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我们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只有两个季度的GDP增速低于6.5%,分别是08年的四季度和09年的一季度,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此我们没有低于过6.5%,这是第一次。
外部环境方面。我们现在的出口,前段时间有的学者用了很精妙的模型测算,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事实呢,10月份我们的PMI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46.8%,这是33个月以来的新低。而且前段时间抢出口,进行了需求的透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大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就像基辛格这次访华时讲到的,可能我们要重新定义中美关系。我们今年对很多情况出现了一些误判,其中中美贸易摩擦就算一个,有的人在一开始认为,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事实上贸易摩擦是不断升级。我们在贸易战开打之初就提出“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我们最好的应对是改革开放”。明年1月1日2000亿美元的10%的货物关税就会上调到25%,如果双方在此之前不能达成共识。当然双方经贸谈判的大门并未关闭,这一方面取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另一方面取决于贸易摩擦对美国的影响开始显现,近期美国经济放缓和股市大跌,可能会让特朗普政府开始冷静下来,回到谈判桌上。
再比如说金融方面,9月份M2的供应量降到8.3%。什么概念呢?8.3%是过去20年以来的新低,我们的社会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总量,今年1-9月份是15.4万亿,比去年净减少2.3万亿,以前都是每年增长。刚才白重恩老师讲投资降到了5.4%,其实通过历史比较就会发现,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到5.4%,这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新低。
什么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形势呢?首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形势出现了叠加。搞宏观经济的人都知道,什么都不怕,最怕事情赶到一块儿去了。外部有贸易摩擦,内部有结构转型、财政整顿、金融去杠杆、环保、去产能。而且这些年有的政策摆动太大,紧的时候有点过紧,松的时候过松。好的宏观调控一定是春风化雨、和风细雨。
所以,形势就是这样, 提几点建设性建议。
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是加大改革开放。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奇迹,但是从01年加入WTO以来,要客观承认我们在开放的进程当中有点吃老本了。80年代我们设立沿海开放城市试点,01年加入WTO,我们都是大力度、大尺度的开放。
事实上我们现在要开放的领域还非常多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的开放已经成功了。比如说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比重只占10%,外资、民营占了80%、90%,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力非常强,为什么?开放带来的。但是 我们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业都是开放不足。为什么中国基础要素成本过高?是跟竞争不充分有关的。竞争不充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开放不足所带来的。
我们要有开放自信,大家一定要留意,像中国、德国、日本,包括像韩国这样的制造业,它是天然地受益于全球化的,受益于市场的一体化的和贸易的全球化的。
第二,我们的宏观调控不要摆动太大。其实逻辑并不复杂。因为政策从制定到传导,再到有效果,它是有时滞的。 如果是想让政策立马见效,一定是力度过强了。美联储加息从营造预期到最后加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 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有一个跟企业的互动和适应期。
第三,建议财政政策应该积极有所作为。现在对于财政政策我们有几个误区:
1 、把宏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人为地对立起来。改革是管长期经济增长,宏观调控就管短期经济波动,为什么要把它对立起来?大家管的事不一样。长期的改革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
2 、上调明年的赤字率,大规模减税,不要受3%的约束。我们现在搞财政的人要澄清一个问题,你究竟要平衡财政还是要功能财政?政府如果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还要保自己的财政平衡?让企业怎么过啊?难道要等经济好的时候再去减税吗?已经没有必要了。反而应该经济不好的时候扩大赤字、扩大减税,这就是功能财政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3 、有人说现在没有投资机会,很多都过剩了。中国现在人均GDP是美国的1/6都不到,我们怎么就没有投资潜力了呢?我们不仅基础设施有大规模的投资潜力,在高科技领域,像集成电路、半导体、发动机、人工智能等等,这些高科技领域都需要几百亿的大规模投资,我们可以自己投,也可以减税让企业去投,企业的投资潜力很大。不是我们没有投资潜力,是我们需要新思路。开放也会带来投资潜力,减税也会带来投资潜力,鼓舞企业家的信心也会带来长期的投资潜力。
第四,对于货币金融政策,客观地讲,我们过去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些阶段的成效,未来应该转向稳杠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区分杠杆的好坏。 我们银行的表外和影子银行业务,它大量满足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如果能够从银行的表内拿到贷款,为什么要到表外去?为什么要绕一道?因为它拿不到。我们不能一刀切,银行的表外,我们通道包括影子银行业务确实有以钱炒钱的、监管套利的,我们要坚决打击。但是 有些是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我们要进行区分,不能搞一刀切。 现在的政策我觉得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去调整完善了。
最后一条建议,我们过去比较强调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对的,因为我们搞了40年的改革开放,大的方向,建设市场导向的、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我们的战略方向,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我们过去40年改革开放,改革的方法论上,我们要记住还有很多传统的智慧不能丢,关键就是6个字:渐进、增量、试点。因为它是符合人的认识论的,我们需要在摸索的过程当中找到什么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所以,未来改革的方法论可以考虑顶层设计加上增量、渐进和试点。
最后总结一句,女士们、先生们,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中国在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上还有巨大的差距,巨大的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巨大的机会。我们深信,经过改革转型之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
(文章来源:泽平宏观)
(原标题:任泽平:虚心万事能成,加大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坚持改革开放。
实践告诉我们,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巨大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亿万人民凭着一股开拓创新的拼劲,一股自力更生的韧劲,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必然更加光明,是因为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宣示的:“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扩展资料
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中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活力之源。从非凡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自身发展,创造了伟大奇迹,同时又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2022年一二月份的经济发展情况非常好,各项数据的增长情况普遍在5%之上,我们的经济发展前景也非常好。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向质量上靠拢,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会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更需要去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此过程当中,我们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长,进出口的态势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趋于稳定。
一、2022年的一二月份的经济发展情况非常好。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的话,我们在一二月份的各项投资的数额同比增长了12%左右,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了8%左右,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了20%左右。虽然我们的消费需求增长相对比较低,但消费需求的活力已经被注入,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可能会成为2022年的经济主导方向。
二、我们的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好。
因为我们的经济韧性本身就足够强,经济恢复速度也非常快。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之下,我们的各项经济数据始终属于领先水平。即便有些城市的新冠疫情出现了适当反弹,我们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稳定经济发展,我们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保证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
三、我个人非常看好经济发展中的消费部分。
一直以来,能够刺激我们经济发展的因素始终是出口和投资,出口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我个人非常看好经济发展中的消费部分,同时我也认为消费部分可能会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时候,人们可支配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只会显著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阐述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展示了新世纪初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是“十五”计划的主题。发展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过去两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经济总量长期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十九世纪初,由于中国闭关自守,外强入侵,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经济一落千丈,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快速发展,才能逐步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十五”期间,我们有条件实现年均增长7%。按照这个速度,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这将为到2010年使GDP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世纪要实现新发展,必须采取新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二是地区结构,三是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是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突出问题。我们将针对农业生产率低下,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
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0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33%提高到36%,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6%降到13%。在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公路方面,继续保持较大的建设规模。重点建设贯通全国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完善西部地区公路和省际高等级公路网。5年内,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万公里。铁路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和改造“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和西部铁路网。计划建设7000公里新线,4000公里复线。到200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7.5万公里。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正在建设,还将开工建设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电力方面,计划新建一批水电站,坑口火电站和核电工程,新开工电站规模7700万千瓦。以实现全国联网为目标,建设骨干输电线路6万公里。以改善农村电网的输电能力为目标,建设低压输电线路13万公里。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方面,计划新增加石油开采能力9500万吨,天然气开采能力370亿立方米。新建或扩建400万吨的乙烯生产规模,同时增加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
地区结构不合理,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成为我们新时期必须抓紧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西部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西部地区人均GDP约5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多美元。因此,我们要加快西部开发,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加快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6%,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也是造成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适应全球科技革命的要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五”期间,中国将努力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推进高技术研究,重点攻克高速宽带网、高性能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增加,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恶化,不少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矿产资源,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6.5%提高到18%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行股份制。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开放市场,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积极推进电力、通信、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世界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对我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会有一段艰苦历程。但我相信,通过积极准备和有效工作,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未来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按照入世承诺,加快相关管理体制的调整,进一步熟悉和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及要求。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努力实现大宗产品和重要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开放领域和地域,有步骤地推进金融、保险、电信、贸易、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我们要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积极吸收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西部大开发。女士们、先生们: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巨大的市场、开放的政策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将给世界各国的企业家创造无限商机。我们热忱欢迎各国朋友抓住机遇,来华投资,创业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个更加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将为世界及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新的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21世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还有重要问题,中央不管甘肃,甘肃不管庆阳,使所在庆阳的长庆油田被陕西人搞去,八家咀砂矿被陕北人弄去,庆阳的领导为了钱出卖庆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