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3-02-22 11: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科研项目1.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历史地理》(参加)2.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合作)3.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全边略记整理研究》(主持)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蒙古史及北方民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子课题西夏卷,(主持)5.国家社科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和文献卷(参加,古代史卷已出版)6.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五边典则校点》(主持)7.教育部重大项目儒藏精华版子课题《颜氏学记》校点、(主持)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师大史学研究中心项目,汪受宽主持,2006年立项。参加,承担蒙古族史学研究部分)。9.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大典·文献分典”编纂(北师大古籍所周少川主持,2006年起动。参加分典注释总部的编纂)。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与蒙古的关系及政策研究》(主持)。 专著1.《郭子仪》(中国历代历史人物传记注译丛书)76+6页。中华书局,1985年1月。2.《内蒙古历史地理》(385页,地图15幅),周清澍主编,本人承担明代部分撰写(第二章第四节,页137-155)及地图和相关索引。内大出版社,1994年12月。曾获国家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1995)、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1995)、内蒙古首届图书奖(1999)。3.《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527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1994年8月。1996年获内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内蒙古社科二等奖。4.《内蒙古民族团结史》(478页),与林干、白拉都格其合著,撰写古代部分(第一章,页7-170),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1996年获国家“五个工程”奖。5.《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599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2000年7月。6.《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三辑(599页),内大出版社,2006年10月。7.《辽夏金元史徵·西夏卷》(432页),内大出版社,2007年9月。8.《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薄音湖主编,本人为编委之一,撰写辞条20余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9.《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349页),内大出版社,2008年6月。10.《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五辑(589页),内大出版社,2009年9月。 译文1.《关于把汉那吉》,《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7.1。2.《关于明末女首领把汉比妓》,《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8.2。 论文1.《明朝的四夷馆及其对译字生的培养》,《民族研究》1987.2。2.《明洪武时对蒙古人众的招抚与安置》,《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4。3.《关于哱拜之乱》,《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2。4.《察哈尔西迁的有关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1。5.《关于阿台汗》,《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9。6.《元史·前言》,岳麓书社1998年版《元史》。7.《蒙古族溯源》(普及性文章),《资料与卡片杂志》1995.7。8.《〈今言〉标点证正》,《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6。9.《〈开原图说〉所载舍剌把败先世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10.《“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11.《从纳粟中盐至纳银中盐——明朝开中盐法的衍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12.《明朝的盐法开中制度》,《中华文史论丛》部第七十一辑,页201-25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13.《巴渝舞考略》,《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社,2003年7月。14.《巴渝舞、十部乐与蒙古乐曲——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殿堂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15.《明朝的蒙古族世家》,《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社,2003年9月。16.《章学诚之“辨心术以议史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72-8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9月。17.《方孔炤与他的《全边略记》》,《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9月。18.《明朝科举殿试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9.《右玉的明代遗迹与西口文化》,《纵论西口——晋商与西口文化主化论坛论文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0。20.《从元朝的设馆修史看蒙古族史学》,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21.《〈左云古今天地名对照表〉部分明代城堡资料证补》,《边塞文化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22.《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23.《明昌平陵寝与北边防御》,收入《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出版社,2010年2月。 编著资料、教材: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论著目录1957-1987》,亦邻真主持,本人承担汉文部分的编纂。1987年内蒙古大学铅印。为内蒙古大学第一届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资料。2.《文史基本知识》,内蒙古自学考试内蒙古地方史志专业教材,1990年4月由自治区自考办印行,后曾再版。3.《文史基本知识讲义》,蒙古学学院选修课教材,2005年3月学院内部印行。 编辑书刊1.《蒙古史研究》第四辑,3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3年7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蒙古史研究》第五辑,,4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7年9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3.《蒙古史研究》第六辑,负责编辑。45万字。2000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吴铭能的著作目录

2001.2,《梁启超研究丛稿》,台湾学生书局,407页。2005.12,《梁启超的古书辩伪学》(收在《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初编》第21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92页。2007.4,《数风流人物》,台北秀威资讯公司,160页。-梁启超、徐志摩、陈独秀、雷震2009.2,《书评写作方法与实践》,台湾秀威图书公司。2010年6月第1版,《历史的另一角落--档案文献与历史研究》 商务印书馆 。(即出),《艺道情:王庆余大师口述传奇的一生》 2008.2,〈档案、校勘与历史真相:以黄彰健着《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证稿》为例〉,《海峡评论》,第206期,页57-64。2007.12,〈晚清满汉冲突与省籍情结:以试释王湘绮〈督抚歌〉为中心的观察〉,《儒藏论坛》第二辑,页420-438。2003.7,〈读国防部档案选辑“雷震案史料汇编”〉,《古今论衡》第9期,页125-142。2002.07,〈台静农先生珍藏陈独秀手札的文献价值〉,《古今论衡》第8期,页18-41。2002.3,〈关于蔡松坡史料二三事─首次公布梁启超亲笔文稿〉,《书目季刊》第35卷第4期,页59-65。2000.6,〈北京大学收藏‘梁启超给蹇季常等书信’书后─兼谈书信的文献价值〉,《书目季刊》第34卷第1期,页83-97。1998.3,〈君子合而不同─记熊十力与马一浮的一次冲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8卷第1期,页119-126。1997.6,〈梁任公先生与饮冰室收藏书籍题跋〉,《国家图书馆馆刊》第86卷第1期,页227-244。1997.5,〈困勉志大人之学─曾文正对梁任公的影响〉,《鹅湖》第22卷第11期,页32-36。1996.3,〈一篇湮没七十余载的重要佚文─首次发表‘梁启超对于顺天时报启事’原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2期,页87-90。 吴铭能。1995.12,〈梁启超对国学的新解─兼谈梁氏肯定中国文化价值的心路历程〉,《鹅湖》第21卷第6期,页49-56。 2005年11月4-5日,〈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文字之更动见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高雄地区二二八事件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记忆载体与近代中国的认同建构”(Vehicles of Mem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ies)学术研讨会,16页。2004年12月16-17日,〈由“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之争论见台湾的认同危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认同与两岸未来国际研讨会”,10页。2004年6月29日,〈专明学术以济天下─陈澧经学发微〉,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办,“广东学者的经学研究第一次学术研讨会”,18页。2003年11月28日,〈论王湘绮论章实斋〉,淡江大学、汉学研究中心合办,“第四届文献学术研讨会─文献的学理与应用”。收在陈仕华主编、林惠珍编辑《章学诚研究论丛:第四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2月,页243-280。2001年5月3-4日,〈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代表性刊物《新潮》之研究〉,收在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1999年11月19-21日,〈梁启超清代学术史述评〉,收在国立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编《清代学术论丛》第三辑,页421-452。专题研究之一部分2003.8,〈台静农先生珍藏陈独秀手札的文献价值〉,《陈独秀研究》第二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编,页158-192。 2007.7,〈读沈津《顾廷龙年谱》〉,《古今论衡》,第16期,页161-178。2004秋季,〈归骨于田横之岛─评王泛森着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九州岛学林》第2卷第3期(总5辑),页370-379。2003.6,〈评沈津着“翁方纲年谱”〉,《汉学研究》第21卷第1期,页461-467。2001.6,〈评刘达临着《中国性史图鉴》〉,《汉学研究》第19卷第1期,页427-434。张锦郎、吴铭能。2001.3,〈评介辛广伟着《台湾出版史》〉,《书目季刊》第34卷第4期,页63-87。1999.12,〈沈津着《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校读书后〉,《国家图书馆馆刊》第88卷第2期,页65-76。1999.6,〈《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录》读后记〉,《古今论衡》第2期,页97-103。1996.5,〈学术的良知与严谨─梁启超“年谱”和“手迹”校读感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3期,页26-28。 2006.12,〈把四川大学古籍所建设成宋代文献资料中心:曾枣庄教授谈《全宋文》编纂经过〉,《国文天地》第259期,页102-106。2006.7,〈岂仅仅是一张文凭而已-台湾不承认大陆学历的分析〉,《海峡评论》第187期,页37-39。2006.3,〈沈津着《翁方纲年谱》暨辑《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补遗〉,《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6卷第1期,页129-151。2005.6,〈广东学术文化遗址考察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5卷第2期,73-93页。2005.1,〈评民进党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二十一世纪》网络版总34期。2005.1,〈少了逗点 大有不同─陈独秀自传写作日期辨正〉,《明报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页18-19。2004.3,〈晚清“湖湘经学研究”座谈会纪录〉,《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4卷第1期,页3-42。2003.9,〈“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试读(下)”〉(附:《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试读后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3卷第3期,页171-201。2003.6,〈“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试读(中)”〉,《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3卷第2期,页245-272。2003.3,〈“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试读(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3卷第1期,页141-191。2002.8,〈关于陈独秀自传写作时日辨正〉,《历史月刊》第175期,页113。1997.10,〈今本《饮冰室合集》未收梁任公文字知见举要〉,《梁启超研究》第13期,广东:新会市梁启超研究会编印。

董恩林的主要科研成果

1.《唐代老学:重玄思辩中的理身理国之道》,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3.《隋唐韬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2.副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郑铁钜主编)中央民院出版社1993年版。3.主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4.主编《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5.主编《中小学生标点符号手册》,湖北崇文书局2005年版。 1.《张居正集校注》(张舜徽主编),荆楚书社1987年第一版。2.《中华掌故类编》(朱祖延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三国志辞典》(张舜徽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4.《后汉书辞典》(张舜徽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资治通鉴全译》(张舜徽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尔雅诂林》(朱祖延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7.《二十四史全译·魏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一) 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方面1.论传统文献学内涵、范围、体系诸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2.窳寙辩正 中华书局《文史》2001年第1期;3.《旧五代史》考证 中华书局《文史》2002年第1期;4.文献之我见——兼与单柳溪同志商榷 《文献》1986年第4期5.尔雅郭注版本考 《文献》2000年第1期;6.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7.历史编纂学论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8.《史记·天官书》与星象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增刊9.博观约取 推陈出新--评张舜徽先生《清儒学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增刊10.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11.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2.简论古籍整理的方式与方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13.《旧五代史》校读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14.论王念孙父子的治学特点与影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15.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16.简述汪中的经学成就 《历史文献研究》2007年第26辑17.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张舜徽学术研究》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18.简论王念孙《史记杂志》-兼与《史记志疑》、《史记考异》比较 载《逐鹿中原――史记论丛》第三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9.《尔雅》研究述评 《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20.《尔雅》及其研究 《图书馆与读者》1986年第2期21.采众家之长 绘一方丽色——全国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编后琐语 《西北第二民院学报》1994年第2期(二)道家道教经典研究方面1.论唐代老学的理论特色 《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2.葛洪道论辨析:诸家道论比较 《哲学研究》 200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8期3.《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4.论郭象与成玄英独化思想的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5.试论重玄学的内涵与源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10期;6.成玄英的道论 《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7.唐代《老子》诠释文献述论 《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8.简论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文化价值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9.论成玄英的庄学思想 《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版10.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宗旨 《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三)史学理论、古代史及其他1.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8期2.秦始皇与隋文帝比较研究 《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3.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8-5;《新华文摘》98-12摘转4.五代中央财政体制考 《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5.五代枢密院考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1988年6.五代政治体制考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6期转载7.《五代史话》评介 《山东济宁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8.近代国计外侮录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9.华工出国与近代国情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10.归有光水利思想初探 《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11.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探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学术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转载12.档案学概论二题 《档案学通讯》1992年第3期13.马士英简论 《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4.简论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05年6月24日第15版“学术动态”摘转15.简论以德治国的内涵与途径 《山东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并收入《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7.黄石天主堂随访 《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18.制度之良与运作之失――历代科举制演变检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力之的学术著作

1 《招魂》考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12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 《江汉论坛》1997.83 《远游》考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34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 《文献》1997.45 楚辞学三题 《广西师院学报》1997.46 试论唐初史家之文学思想 《广西大学学报》1998.27 《艺文类聚》之问题种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4、5合8 《〈招魂〉考辨》补说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49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410 《容斋随笔》刊误 《贵州文史丛刊》1998.511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12 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 《文学评论》1999.113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14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115 《楚辞》研究二题 《云梦学刊》1999.116 新的开拓 新的建构:读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17 建构宜 考辨精 系年详:读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518 《全汉赋》小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519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 《江汉论坛》1999.1120 《卜居》《渔父》作者考辩 《学术研究》199.1221 《文选》李注札记 《贵州文史丛刊》2000.122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123 《文心雕龙》论文不及当代乃因其“讹”不称于“休明”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24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四川大学学报》2000.225 总集之祖辨 《郑州大学学报》2000.226 “受屈为客卿”之“客”为王逸注原有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27 《远游》非唐勒所作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428 《楚辞章句》前十五卷的前序刘向作驳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429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30 论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兼说屈宋某些作品之真伪问题 《云梦学刊》2000.531 《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乃因渊明入宋辨 《社会科学战线》2001.332 《惜誓》非唐勒所作辨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33 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4 《艺文类聚》杂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435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136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文学评论》2002.237《艺文类聚》刊误(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38 关于《文心雕龙》论文不及陶渊明之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39 王逸释《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云梦学刊》2002.440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 《东方丛刊》2002.341 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42 执中与超越:读敏泽《文化·审美·艺术》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十二版43 关于“骚”“赋”之同异问题 《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3年)44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一 《江汉大学学报》2003.145 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 《江汉大学学报》2003.446 《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47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的“失序”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148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之“彼此失照”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49 《东坡外集·蔡使君传》即《南史·蔡道恭传》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50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2004.351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上) 《江汉大学学报》2005.152 《文选》四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 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2005.354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455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中) 《江汉大学学报》2005.556 《文心雕龙》不可能对《文选》产生太大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57 《楚辞章句》十九篇序文均王逸所作无疑辨 《中国楚辞学》第7辑(2005年)58 《艺文类聚》汪绍楹先生校语商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59 关于《艺文类聚》引书文之无序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二 见:端木黎明.宋永培先生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8-108。60 关于“事具……”所涉引文之略详诸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三 《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1 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 《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62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著(敏泽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写其中的第六章9万字)

崔富章的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的有:《楚辞研究史略》(《语文导报》1986年10期),《楚辞版本源流考索》(《浙江学刊》1987年1期),《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述》(《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4期),以上三篇皆经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转载;《论版本和善本》(《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四库全书总目〉版本考辨》(《文史》第35辑)等。附论文不完全列表: [1]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74-90. [2]崔富章. 四库提要诸本分析——以《四库全书总目》本为优[J]. 文献,2012,03:3-17. [3]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崔富章,周晶晶. 《世本集览》手稿本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10,04:52-58. [5]崔富章. 《楚辞补注》汲古阁刻本及其衍生诸本——竹治贞夫等四家误判辨析[A]. 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中国楚辞学(第十八辑)——2010年江苏南通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2010:7. [6]崔富章. 读漆雕世彩《梅赋》感言[J]. 职大学报,2010,01:44. [7]崔富章,朱新林. 《古逸丛书》本《玉烛宝典》底本辨析[J]. 文献,2009,03:144-150. [8]崔富章,柯亚莉. 天一阁藏明人奏疏四种经眼录[J]. 文献,2009,01:153-157. [9]崔富章,柯亚莉.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J]. 文献,2008,03:72-77. [10]崔富章. 21世纪楚辞学的开拓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2008,03:8-11. [11]方铭,张曦,石川三佐男,陈怡良,崔富章.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资料汇编[J]. 职大学报,2008,01:35-37+140. [12]崔富章. 天一阁与《四库全书》——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48-155. [13]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传播史上的一段公案——从傅以礼的《跋》谈起[J]. 文史知识,2007,12:44-49. [14]崔富章. 《楚辞书录解题》后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5]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6. [16]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7]崔富章,郭丽. 《四库全书总目·韩魏公别录提要》补正[J]. 文献,2007,03:59-62. [18]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八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一)[C].中国屈原学会:,2007:10. [19]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0]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1]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亘古常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06,01:46-48. [22]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武英殿本刊竣年月考实——“浙本翻刻殿本”论批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104-109. [2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4]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5]崔富章,崔涛. 《春秋繁露》的宋本及明代传本[J]. 文献,2005,03:146-157. [26]崔富章. 文澜阁《四库全书总目》残卷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05,01:152-159. [27]崔富章. 大阪大学藏楚辞类稿本、稀见本经眼录[J]. 文献,2004,02:232-243. [28]崔富章. 民俗节日里的屈原故事与士人向往的屈原形象[J]. 职大学报,2004,01:40-43+74. [29]崔富章. 陆时雍《楚辞疏》引“晁无咎曰”辨证[J]. 北方论丛,2004,01:1-3. [30]崔富章,石川三佐男.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31-39. [31]崔富章. 版本释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01-107. [32]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20-25. [3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七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中国屈原学会:,2000:17. [34]崔富章. 论嵇康的著述指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44-51. [35]崔富章. 嵇康的生平事迹及《嵇康集》的传播源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9-16. [36]崔富章. 论嵇康对《诗三百》传统的继承与发展[A]. 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诗经学会:,1999:10. [37]崔富章. 班固笔下的屈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81-86. [38]崔富章. 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J]. 云梦学刊,1997,02:6-9. [39]崔富章. 浙江的刻书与藏书[J]. 文史知识,1996,10:65-70. [40]崔富章. 《四库提要·诗类》补正[A]. 河北师范大学.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北师范大学:,1993:9. [41]萧兵,赵逵夫,戴志钧,刘毓庆,崔富章,汤漳平,曹大中,潘啸龙,江立中,黄中模. 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J]. 云梦学刊,1991,01:1-6. [42]崔富章 ,黄征. 浙江敦煌学研究概述[J]. 浙江社会科学,1991,01:29-32. [43]崔富章. 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况[J]. 浙江社会科学,1990,03:22-25. [44]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5]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6]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四则[J]. 文献,1988,04:236-241. [47]崔富章. 论版本和善本[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84-92. [48]崔富章. 《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J]. 浙江学刊,1987,01:120-125. [49]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史部地理类(浙江)[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2:89-97. [50]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文献,1982,03:187-198. [51]崔富章. 章学诚“方志为外史所领”说发疑[J]. 晋阳学刊,1982,02:20-22. [52]崔富章. “秬秠”辨[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125-127. [53]崔富章. 沈约籍贯考[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109-111. [54]崔富章. 从《秦献记》《秦政记》写作年代谈起[J]. 文史哲,1979,03:77+62. [55]崔富章. 关于《秦献记》的主题及其他[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3:127-13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