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兰州大学期刊分类2020

2023-02-22 10: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兰州大学期刊分类2020

兰州大学学报由医学版、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三本期刊组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双月刊,A4开本,双月28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 1957 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A4 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兰州医学院学报》季刊,A4 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

论文发表怎么看期刊的级别?什么是三类期刊,几类期刊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每个地方划分标准都不相同。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

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

扩展资料:

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

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

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

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分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类期刊

期刊等级如何划分?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 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 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期刊分级的分级发展

“核心期刊”概念以及相应的评比工作早于政府的划分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中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澳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市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学术期刊分级领域里影响比较大,它分别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5次出版。该《总览》也以布拉德福的“论文在期刊中分布规律”和加菲尔德的“引文集中与分散规律”为理论依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在10000余种期刊中选取1500余种作为“核心期刊”。此项研究分别得到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从中外文科技期刊中选择1300余种科技期刊为数据源,对论文的数量、学科分布、地区分布、引用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并将结果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统计报告)形式公布,即所谓的“理科学术榜”。此项研究得到科技部的重点攻关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自1995年开始采用“引文法”研究,以此评比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且每年予以公布。中国科协学工部主办的1994年创刊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的引用期刊(235种)、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馆藏中文核心期刊都有一定影响。核心期刊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期刊的有效利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作者的论文成果和期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该系统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淘汰和补充。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在具有CN(中国连续出版物编号)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范围内评选。它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标准评定。据说,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90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我国期刊学会(协会)界也进行期刊相应的评比工作。例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每4年进行一次的学报评比,就是比较成功的一种,它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和肯定,其评比的结果分为4个层次:双十佳、百强、优秀和单项奖等。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学术期刊学会也进行了区域性的学术期刊评比,一般每2年一次,主要评出“优秀期刊”。

期刊如何划分的呢?一般大专老师评职称要什么等级的呢?

按社会上的分法一般分为核心、国家级、省级等,评职称要什么等级的这个具体要看贵单位的规定与要求。更多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 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 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