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怎么写

2023-02-22 07: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怎么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们自以为得意的程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做出来的大型系统。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在计算理论上。

  1)计算机语言
  随着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的发展步入了实用化的阶段。然而,在最初的应用中,人们普遍感到使用机器指令编制程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别扭,也不利于交流和软件维护,复杂程序查找错误尤其困难,因此,软件开发急需一种高级的类似于自然语言那样的程序设计语言。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Short Code出现。两年后,Fortran问世。作为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的最大功绩在于牢固地树立了高级语言的地位,并使之成为世界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诞生是计算机语言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该语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概念,如变量的类型说明和作用域规则、过程的递归性及参数传递机制等。而且,它是第一个用严格的语法规则——巴科斯范式(BNF)定义语言文法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与发展在产生了一批成功的高级语言之后,其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受到程序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的影响,也开始受到程序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实用化方面的影响。在“软件危机”的争论日渐平息的同时,一些设计准则开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后续出现的各种高级语言中得到体现。例如,用于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语言,适合于军队各方面应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设计语言ADA,支持并发程序设计的MODULA-2,支持逻辑程序设计的PROLOG语言,支持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LISP语言,支持面积对象程序变换的SMALLTALK、C等。而且,伴随着这些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为解决语言的编译和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可以证明,由高级语言的发展派生的各种思想、方法、理论和技术触及到了计算机科学的大多数学科方向,但内容上仍相对集中在语言、计算模型和软件开发方法学方面。

  (2)计算机模型与软件开发方法
  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和多媒体大发展的时期。在各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增加并发机构以支持分布式程序设计,在语言中通过扩展绘图子程序以支持计算机图形学程序设计成为当时程序设计语言的一种时尚。之后,在模数/数模转换等接口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扩展高级语言的程序库又实现了多媒体程序设计的构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并行计算机和分布式大规模异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将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并行编译程序、并行操作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试行软件的开发的关键技术依然与高级语言和计算模型密切相关,如各种并行、并发程序设计语言,进程代数,PETRI网等,它们正是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中支持不同阶段软件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支持这些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
  (3)计算机应用

  用计算机来代替人进行计算,就得首先研究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算法,进而编制计算机程序。由于早期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科学计算领域,因此,数值计算方法就成为最早的应用数学分支与计算机应用建立了联系。最初的时候,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很小,速度也不快,为了计算一些稍稍大一点的题目,人们常常要挖空心思研究怎样节省存储单元,怎样减少不需要的操作。为此,发展了像稀疏矩阵计算理论来进行方程组的求解;发展了杂凑函数来动态地存储、访问数据;发展了虚拟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覆盖技术在内存较小的计算机上运行较大的程序;在子程序和程序包的概念提出之后,许多人开始将数学中的一些通用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写成子程序,并进一步开发成程序包,通过简洁的调用命令向用户开放。子程序的提出是今日软件重用思想的开端。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是一个长久不衰的方向。该方向主要依赖于应用数学中的数值计算的发展,而数值计算的发展也受到来自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早期,科学计算主要在单机上进行,经历了从小规模数值分析到中大规模数值分析的阶段。随着并行计算机和分布式并行计算机的出现,并行数值计算开始成为科学计算的热点,处理的问题也从中大规模数值分析进入到中大规模复杂问题的计算。所谓中大规模复杂问题并不是由于数据的增大而使计算变得困难,使问题变得复杂,而主要是由于计算中考虑的因素太多,特别是一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使计算变得困难,使问题变得复杂,其结果往往是在算法的研究中精度与复杂性的矛盾难于克服。

  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数形结合。在计算机发明之后,人们自然很容易联想到了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使用计算机辅助产生图形并对图形进行处理的科学。并由此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等方向的发展。

  在各种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值得注意,即实时系统的开发。

  利用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向。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方向是研究一种不依赖于任何领域的通用解题程序或通用解题系统,称为GPS。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家系统的开发中发展了一批新的技术,如知识表示方法、不精确性推理技术等,积累了经验,加深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部分学者认识到了人工智能过去研究工作基础的薄弱,开始转而重视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研究,试图从总结和研究人类推理思维的一般规律出发去研究机器思维,并于1980年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表了一组非单调逻辑的研究论文。他们的工作立即得到一大批计算机科学家的响应,非单调逻辑的研究很快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成为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主流。

  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学技术等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新方向,即计算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布在全世界的各种计算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相互连接起来。网络上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商贸、科学研究与艺术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网络上大量信息的频繁交换,虽然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然而同时也使各种上网的信息资源处在一种很难设防的状态之中。于是,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下大力气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软硬件技术外,由于各种工作中保密的需要,计算机密码学的研究更多地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实际上,在计算机科学中计算机模型和计算机理论与实现技术同样重要。但现在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某些计算机操作技术,而忽略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并因为自己是“操作高手”而沾沾自喜,这不仅限制了自己将研究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而且有可能使自己在学科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我国随着计算机研制工作和软件开发工作的发展,陆续培养了在计算机制造和维护中对计算机某一方面设备十分精通的专家,他们能准确地弄清楚磁芯存储器、磁鼓、运算器、控制器,以及整机线路中哪一部分有问题并进行修理和故障排除,能够编制出使用最少存储单元而运算速度很快的程序,对机器代码相当熟悉。但是,当容量小的磁芯存储器、磁鼓、速度慢的运算器械、控制器很快被集成电路替代时,当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广泛使用高级语言、软件开发工具和新型软件开发方法后,这批技术精湛的专家,除少量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在工作中已有针对性地将研究工作转向其他方向的人之外,相当一部分专家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在替代原有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而被淘汰。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中,计算比实现计算的技术更重要。只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建立在高起点理论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才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我国计算机科学系里的传统是培养做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方向不见得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做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而计算机的理论研究,说到底了,如网络安全学,图形图像学,视频音频处理,哪个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这里我还想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有些数学研究工作者喜欢用一些现存的理论知识去推导若干条推论,殊不知其一:问题考虑不全很可能是个错误的推论,其二:他的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导实践。严格的说,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政治课上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指导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航标(至少我认为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当本着这个方向)。
  我个人的浅见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固然跟数学系不同,跟物理类差别则更大。通常非数学专业的所?高等数学",无非是把数学分析中较困难的理论部分删去,强调套用公式计算而已。而对计算机系来说,数学分析里用处最大的恰恰是被删去的理论部分。记上一堆曲面积分的公式,难道就能算懂了数学?那倒不如现用现查,何必费事记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a或是Matlab好了。退一万步。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不用我去多说,但是他这光辉的一生做得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几件事情:首先是它筹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是我们国家计算机科学的摇篮。在有就是他把很多的高等数学理论都交给了做工业生产的技术人员,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进步。第三件就是他一生写过很多书,但是对高校师生价值更大的就是他在病期间在病床上和他的爱徒王元写了《高等数学引论》(王元与其说是他的爱徒不如说是他的同事,是中科院数学所的老一辈研究员,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贡献全世界仅次于陈景润)这书在我们的图书馆里居然找得到,说实话,当时那个书上已经长了虫子,别人走到那里都会闪开,但我却格外感兴趣,上下两册看了个遍,我的最大收获并不在于理论的阐述,而是在于他的理论完全的实例化,在生活中去找模型。这也是我为什么比较喜欢具体数学的原因,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理论脱离了实践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正因为理论是从实践当中抽象出来的,所以理论的研究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不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我想是这样的:学校开设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滞后性,不要总认为自己掌握的某门技术就已经是天下无敌手了,虽然现在Java,VB,C,C++用的都很多,怎能保证没有被淘汰的一天,我想.NET平台的诞生和X#语言的初见端倪完全可以说明问题。换言之,在我们掌握一门新技术的同时就又有更新的技术产生,身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有紧跟科学发展的素质。举个例子,就像有些同学总说,我做网页设计就喜欢直接写html,不愿意用什么Frontpage,Dreamweaver。能用语言写网页固然很好,但有高效的手段你为什么不使呢?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unique? 我看真正水平高的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事物的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后的程序设计就像人们在说话一样,我想大家从xml中应是有所体会了。难道我们真就写个什么都要用汇编,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高,真是这样倒不如直接用机器语言写算了。反过来说,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并利用新技术关键还是在于你对计算机科学地把握程度。

  总的来说,从教育角度来讲,国内高校的课程安排不是很合理,强调理论,又不愿意在理论上深入教育,无力接受新技术,想避开新技术又无法避得一干二净。我觉得关键问题就是国内的高校难于突破现状,条条框框限制着怎么求发展。我们虽然认识得到国外教育的优越性,但为什么迟迟不能采取行动?哪怕是去粗取精的取那么一点点。

求一篇《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谢谢大家了,急用

软件工程方面的书目前是计算机科学图书的一个热点,这也是我国的计算机行业从手工作坊式的小规模开发转向工业化大生产方式进行软件产品生产的必然需要。从国外软件业30多年的发展来看,软件工程也是随着为国防、政府和企业开发大型软件系统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刚读完《软件工程概论》,感觉很多东西都曾经接触过,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理论要完全遵循可能还有些障碍,软件工程只是提供了理论上的一些结论,但对项目的具体可操作性的规范的制定方面却做的很少,所以现在很多同行都说:“我们都学过《软件工程》,但却不可能完全遵守它去做项目”,因为一个项目是否应该遵循《软件工程》还要根据项目的大小、规模、进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对于一个时间很紧的小项目,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瀑布模型一步一步的写各种文档,可能是很不现时的,很可能造成了那种“用1周写文档,用1个小时写代码,但期限是1天”的情况,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软件工程》发展了几十年,光是开发模型就达到了10多种,对不同的项目采用合适的开发模式,有些项目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可能还要转换开发模式,这对于我们这些做项目的人来说,是个不低的门槛。

看来关于软件工程方面的著作,我认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看重考察项目过程本身,一类是主要考察项目的参与者。一本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认实际环境中的种种局限,并在实际局限的基础上考虑合适的策略。

由于软件是抽象的、不可触及的、也不受物理定律或加工工程的制约,软件系统也就很容易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其目的就是在于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使软件系统向高性价比发展。软件工程虽然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软件工程从第一次“软件危机”(196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构成了软件工程的重要部分,软件工程已经找到了进行软件描述、设计和实现的有效方法,并极大地完善了我们对软件开发活动的认识,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而且我作为一名现代IT从业人员,软件工程已经成为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没有软件工程知识,很难想象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如何在大型开发团队中生存。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许多学校还在使用陈旧的软件工程教材,还在向学生灌输着已经淘汰的软件工程理论。使得软件工程的教学严重脱离了实际软件开发的需要。

现在国内外都重视《软件工程》是因为,人们都认识到了如果能够适当合理的利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可以减小开发成本和风险,风险降低了,成本就减少了,利润就提高了,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软件工程就是提高软件项目利润的理论”。但人们也都意识到《软件工程》的确更接近于理论,它所提供的可操作性太差,于是就有了现在流行的win系列和*nix系列开发理论,这两种理论就是根据《软件工程》的理论经过大量的试验总结出的比较成功的开发模式,

现在人们对RUP的诟病也开始心声怀疑,认为这种开发模式也是理论多于实践,管理过程比较繁琐,对于大项目还适合,对于小项目则不利于降低开发成本,所以现在国外提倡“敏捷开发”,而最受吹捧的就是“极限编程”(XP)。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开始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其他开发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将测试提到了一个几乎是最重要的位置,先写测试用历,然后编码,而且在测试过程中提倡使用一些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如对Java测试的Junit和对Delphi测试的Dunit。

我个人认为软件工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项目在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规避风险,适应客户灵活多变的需求变更。所以对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看过了一些讨论软件工程的文章,几乎一致认为“客户直接参与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传统的软件工程中提出的不论是“瀑布”还是“螺旋”模型都是进行阶段性的客户确认再开发,等开发完或者客户的需求变了,或者需求分析有错误,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几乎没有。所以我们是否考虑一下能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以后的项目的开发中多征求客户意见,而不是在一阶段完成后再请客户看,这有利于我们降低开发大规模修改的风险。这也是“极限开发”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这是经过证实的成功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

在前期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都做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做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了,我认为这部分很关键的一点是确定界面风格和关于代码复用的考虑。一个符合客户习惯的界面是最保险的方案,这里面包括客户的操作习惯和审美习惯。但对开发人员更需要注意的是代码复用,一个好的代码应该是注释详细、代码可读性强、代码复用率高的集合。而要做到代码的高复用率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和对类的粒度的划分,对于粒度的划分应该遵循很多教材上多次提到的“高内聚,低耦合”,也就是说一个函数或方法的功能越单一越容易被组合起来复用,和其他的方法或函数或其他类的关联越少越好,这样在与之关联的对象或方法改变后不需要改动或很少改动就可以被复用。

另外“设计模式”也越来越被开发人员所重视,“设计模式”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其他人经过多次试验证实成功的可以放心使用的解决套路,能够按照“设计模式”的思路开发系统可以获得很好的扩展性和强壮性,这也是经过无数案例证明过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将获得数据的部分和显示数据的代码混在一起,如果将来在改动显示部分或改动获得数据部分则要到混在一起的代码中去挑自己要改动的部分,这可能造成不该动的代码被改动了,或者因为一部分改动了,另一部分必须被改动,这样也带入了被迫改动代码的正确性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改动需要在测试时增大测试力度,才能保证代码是正确的,当然这是以增大测试成本为代价的。用另一种方式,使用设计模式,遵循MVC模式,将获得数据部分作为C

由于现代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断增加,软件过程的重点不再是代码的设计和编写,需求工程、质量管理、软件进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将这些主题作为本书的讨论重点。同时作者在全书贯穿面相对象的思想,对象模型全部采用UML来描述,其“面相对象的设计”、“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等章节则体现了软件工程与开发实践的紧密结合,反映了软件行业的主流趋势。

关于软件工程专业

分类: 电脑/网络 >> 软件 >> 其他软件
解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能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进行软件规划、设计与开发及应用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或 *** 机关等从事计算机软件规划、咨询、监理、生产、软件技术研发、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维护等方面技术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有关基础理论、建立从事软件工程方面工作的必要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包括计算理论基础、计算机系统及其硬软接口、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方法与工具等。通过四年时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工作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 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具备软件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

3. 了解信息系统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技术方法和法规;

4. 具备进行软件系统规划、设计、咨询、软件测试与评估以及软件工程管理和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5.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

6. 精通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较强专业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毕业和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

最低毕业学分:16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修读要求

1. 全校公共课分为公共必修课(34个学分)和公共选修课(11个学分)。公共必修课34个学分必须全修。公共选修课应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类课程中各选修4个学分,在社会科学类中修2个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2. 学科基础课共计52个学分,包括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全修。

3. 专业必修课共计21个学分,要求学生全修。

4. 选修课学生必须修读不低于34个学分,其中限选课程模块为必选模块,不够部分的学分可在任选课模块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模块中选择。

5. “学科前沿讲座“为学科导引课程,以讲座形式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

6. “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7. 本专业设置六门双语教学课程(课程方案表中课程名称前打*者),本专业不再单独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8. 课程计划表中课程名称前打者为综合设计类课程。

9. 专业技能与实践共计8个学分,学生可在课程结构比例表中自主选择课程设计内容或专业实习,如选择专业实习,则学生必须再选修至少2个课程设计。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的比例 学分数 占总学分的比例

全校公共课(45学分) 公共必修课 784 26.3% 34 21%

公共选修课 170 5.7% 11 6.8%

学科基础课(51学分) 大类基础课 558 18.7% 27 16.7%

专业基础课 490 16.4% 24 14.8%

专业必修课 353 12.9% 18 11.1%

专业选修课 578 20% 34 21%

专业实习或专业技能与实践课程 8周 8 4.9%

毕业论文(设计) 12周 6 3.7%

总计 2933/18周 100% 162

100%

六、 课程方案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数 学时数 学期、教学周数、周学时 备注

辅修:1

双专业:2

双学位:3



计 理

论 实

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6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6



全校

公共

课 必修

课 4400001 大学英语 16 352 352 5 5 5 5

3602001 大学体育 4 144 144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 5.5 126 72 54 4-3春秋

2601021 思想品德修养 1 36 18 18 1-1

01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5 54 36 18 2-1

220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36 36 2

2100058 法律基础 1 36 36 2

3106020 军事理论 2 2W 2W

小计 34

786

选修

课 自然科学类 2 34 2春秋

人文社会科学类 4 68 2春秋

艺术类 4 68 2春秋

就业指导课 1 4-6次讲座

小计 11 170

学科基础课 大类基础 2110202-1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 1 16 16 1

2209306-7 高等数学(A) 9 204 204 0 6 6

2209312 线性代数 3 48 48 3

2209313 概率与数理统计 3 54 54 3

普通物理 5 144 108 36 4/1 2/1

2110202-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5 92 64 28 4/2 1

学科前沿讲座 1 0 分散春秋

小计 27

558

专业基础 2110307 电路与电子学 4 79 63 16 3.5/1

2110208 *数字电路 4 70 56 14 3.5/1

2110210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79 63 16 3.5/1 1

2110209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61 45 16 2.5/1 1

2110301 离散数学(I、II) 5 122 90 32 2.5/1 2.5/1

2110203 数据结构 4 79 63 16 3.5/1 1

小计 24

490

专业必修课 2110415 软件工程方法学 3 54 54 3 1

2110204 *操作系统 3 65 51 14 3/1 1

2110417 *计算机网络 3 65 51 14 3/1 1

2110206 *数据库系统原理 3 65 51 14 3/1 1

软件管理工程 3 50 40 10 2.5/1 1

2111406 *算法设计与分析 3 65 51 14 2.5/1 3

小计 18

364

选修课

限选课程模块 2110205 编译原理 3 65 51 14 2.5/1 3

2110211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 54 40 14 2.5/1

软件工程项目测试与评估 3 48 32 16 4/2 1

面向对象技术 3 61 45 16 2.5/1 2

软件设计模式 2 36 36 2 3

中间件技术 2 34 24 10 1.5/1 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2 36 36 2 2

软件设计案例分析与软件工程实践 2 42 32 10 4/2 1

2114404 计算机安全技术 3 48 48 6 2

2110427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48 48 6 3

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 2 40 30 10 5/2 2

小计 28

512

任选课程模块 JAVA语言程序设计 2 38 24 14 1.5/1 2

可视化编程 2 36 36 2 2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3 50 40 10 5/1 3

大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设计 3 46 32 14 4/2 1

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技术 3 54 54 3 3

互联网原理与应用 2 36 36 2 2

网络协议与软件 3 62 48 14 3/1

电子商务导论 2 36 36 2 2

管理模型与方法概论 2 32 32 2

组合数学 2 36 36 2

计算方法 3 54 40 14 2.5/1

典型操作系统内核分析与设计 3 50 40 10 2.5/1

管理信息系统 3 62 48 14 3/1 2

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 2 36 36 2

小计 34 710

专业技能与实践

(6-10学分) 大型程序综合设计 2 1W 双专业、双学位学生至少修读2学分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2 1W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2 1W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 2 1W

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2 1W

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 2 1W

微机与接口课程设计 2 1W

小计 14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 8 8W 8W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6 12W 12W 23

七、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说明

本专业招收软件工程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学生。学生修读完所要求的课程学分,即可获得软件工程专业的辅修毕业证或第二专业毕业证或工学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辅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需要,具有较好计算机科学素养,具有一定自我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能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工作技能的第二专业人才。辅修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技术辅助主修专业从事专业科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应用等,并能一定程度适应于信息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或技术或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与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的双专业和双学位培养能系统地、较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与系统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及项目管理人才。

2、 培养规格及教学安排

本专业辅修学生主要来源于我校或石牌六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辅修教育原则上二年,从第二学年开始到第三学年结束;在二年的辅修教育过程中,学生需按指定的课程指引修满不低于35学分,本专业辅修的先行课程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本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学生的修读年限原则上为三年,从第二学年开始到第四学年结束;双专业学生需修满不低于55个学分,并且必须在专业课程计划的选修课程模块中完整修读选课指引所示的学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必须已经修读完双专业,双学位修读学生必须在双专业课程修读的基础上再加修10个学分。

本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的先行(或平行)课程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等。

在专业教学课程计划中备注栏的“1” 标示为辅修专业课程,“2” 标示为本专业双专业修读课程,“3”标示为双学位修读课程。

八、课程简介(另订成册)

责任人: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 孙强. 基于ASP.NET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Michele Leroux Bustamants.Secure your ASP.NET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 肖建编. ASP.NET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 巴兹拉等. ASP.NET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Jesse Libert.Programming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米切尔的等编著. ASP.NET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 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二:参考文献

[1] 冯燕奎, 赵德奎. JSP实用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70-100

[2] 王家华 软件工程[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303页

[3] 王宜贵 软件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79

[4] 孙卫琴 精通struts[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50-70

[5] 孙卫琴 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4月 100-120

[6] 张洪斌 java2高级程序设计[M]中科多媒体出版社 2001年11月 85-90

[7] Jim Arlow UML2.0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30-40

[8] 林信良 spring2.0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50-100

[9] 熊节、林仪明、峰、陈玉泉等主编[《CSDN社区电子杂志——Java杂志》创刊号]

[10]《程序员》杂志 2007 年第4期

[11] 耿祥义编著.JSP基础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5-162

[12]徐建波,周新莲.Web设计原理于编程技术[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85-193

[13] 孙鑫编著.Java Web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89-274

[14] 林上杰,林康司编著.JSP2.0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6

[1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6] 蔡剑,景楠.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和Tomca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三:参考文献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2]建模的价值IBMRational技术白皮书[R].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郑红军.张乃孝.软件开发中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科学.1997,24(6): 90-96.

[5]王一川,石纯一.基于n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J].计算机研宄与发展.2003, 40(2): 163-168.

[6]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失败的调查报告[R].

[7]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8]陈鑫,李宣东.基于设计演算的形式化用例分析建模框架[J].软件学报.2008,19(10): 2539-2549

[9]夏志翔,徐中伟,陈祖希等.UML模型形式化B方法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1): 15-20.

[10]袁晓东,郑国梁的面向对象扩充COOZ的设计[J].软件学报.1997,8(9):694-700.

[11]周翔.邵志清.顺序图与状态图的递归语义一致性研宄[J].计算机科学.2010,37(8):172-174.

[12]周翔,邵志清,薛炳蔚.基于ASM的活动图一致性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 4536-4539

[13]王红英.基于Petri网的软件模型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黄正宝,张广泉.UML2.0顺序图的XYZ/E时序逻辑语义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8): 249-251.

[15]汪文元,沙基昌.谭东风.基于Petri网和UML活动图工作流建模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2): 504-510

[16]Kroll P,Kruchten P.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ade easy: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RUP[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3.

[17]Seung Mo Cho,Hyung Ho Kim, Sung Deok Cha etc al. A semantics of sequence diagram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84. 2002: 125-130

篇四:参考文献

[1]王仁宏,数值逼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永雷.Web服务自动协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3]程昱.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8.

[4]程皇.高济.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协商决策模型.软件学报.2009,20(8):2160-2169.

[5]郭静.陈英武.1-多交互协议本体的描述.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2-166.

[6]翟社平.魏娟丽.李增智.基于概念语义协商的服务Agent划分.电子学报.2010,38(9):2030-2034.

[7]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宄(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王斌.李艳.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95-98.

[10]甘早斌.朱春喜.马务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议题并发谈判.软件学报.2012,23(11):2987-2999.

[11]侯薇.董红斌.印桂生.基于Bayesian学习的适应性优化协商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721-730.

[12]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宄(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8.

[13]吴国全.基于模式的复合服务监管关键技术研宄(博士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4]程志文.赵俊.李田等.Web服务QoS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9,8(8):180-211.

[15]于卫红.基于JADE平台的多Agent系统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6]甘健侯,姜跃,夏幼明,本体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篇五:参考文献

[1]徐福成.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宄[D].四川:西华大学,2014

[2]娄彦翔.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复制攻击的高效分布式检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孙琳.基于车载无线自俎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传输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4]孙赫.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宏伟.田新广,李学春,等.一种改进的IDS异常检测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4,26(11):1450-1455.

[6]詹杰,吴伶锡,唐志军.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0,50(4):83-87.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宄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J N. Mobile ad-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J]. Ad-hoc Networks,2003, 1(1): 13-64.

[9]Choi S J, Youn H Y. An efficient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 for secure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C]//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UC 2005 Workshop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5;1088-1097.[39]Naor M,Pinkas B. Efficient trace and revoke schemes[C]//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1:1-20.

[10]Katsaros D, Dimokas N,Tassiulas 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ad-hoc network protocoIs[J]. Network, IEEE, 2010,24(6): 23-2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