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申报表

2023-02-22 05: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申报表

普通学前教育课程与特殊学前教育课程整台的意议及价值

普通学前教育课程与特殊学前教育课程有着不可分割
的内在联系,有着很大的包容性,一致性,我们将两类课程进
行有机整合基于:
一、整合背景
我国在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后,正在逐步普及学前
教育.天津2005年普及学前教育,北京2010年普及学前教
育,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制定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时间
表。一场轰轰烈烈的普及学前教育的工程正在全国各地展
国际特殊教育进入80年代以来,明显地向着三个一体
化的方向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医疗康复、教育训练和社会就业
的一体化。所谓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是指特殊教育与
普通教育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优势互补,进而形
成教育的合力,力求使每一位特殊儿童享受平等教育的机
会,并且能够使每一位特殊儿童身心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
展。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分到合的过程。早期人们为了
开。在普及学前教育中,特殊幼儿的教育是难点。而国际上把 保障特殊儿童能够受到正常儿童同样的教育,把特殊儿童独
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作为衡量基础教育普及的重要参
考标准。因此特殊幼儿的普及教育要与正常学前幼儿同步,
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普及
特殊幼儿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需要那些具有特殊教育专
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目前我国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大
多是通过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培养,杯水车薪,与巨大的特殊
教育师资的需求不成比例,因此培养大批的懂得特殊教育专
业知识的师资刻不容缓.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单靠特殊教育师
范院校根本不能实现,我国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数量有限。因
此在普通的师范院校普通的学前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不
失是解决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对普通学前教育专
业和特殊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有机整合,发挥课程的最大效
能,培养合格的教师。
二、意义及价值
(一)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立成校,独立编班。后来人们发现这样并不利于特殊儿童的
成长。∞年代人们反思特殊教育,提出了“最少受限制的教育
环境”。以及“回归主流”的特殊教育的思想。1994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
会”,通过了《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霓},提出了“全纳性教育”
和“全纳性学校”的教育思想,将特殊教育定格在“全纳性教
育”思想的框架之中,它要求:特殊儿童尽可能的回到普通学
校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一起活动、交流,让他们尽
可能地与正常儿童在一个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
的学习、生活、交流,由封闭、隔离走向开放、融合,与正常儿
童融合为一体.实现全纳性教育的目标,实现特殊儿童与普
通儿童融合教育,需要大批既能够从事普通教育又能够承担
特殊教育的教师。而两类课程的整合正是顺应国际特殊教育
发展的趋势.
(二)对普学前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普及学前教育,已经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也是
各级政府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为此各级人民政府都在花费
大气力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普及学前教育教已成为人民关
注的热点。但是特殊幼儿的教育始终不尽如人意,甚至在某
些地区成为普及学前教育的死角。据资料载,2004年广州市
0巧岁轻度残疾儿童2000多名。能进入托幼机构的不到三
成,虽近几年有较大发展,但是与正常幼儿比还是不尽如人
意。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适龄特殊幼儿的入园率很低。并且巩
固率很低。我们对一个东部中等实力的县级市进行调查.该
市没有一所接收特殊幼儿的学校,市区15所幼儿园O所公
立,12所私立)都没有接收特殊幼儿。即便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特殊幼儿的入园率也大大低于正常幼儿的入园率。我们对35
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仅有一所幼儿园有特殊幼儿入园学
习。在对加位幼儿园园长的调查问卷中,愿意接收特殊幼儿
入园学习的仅有lO位,在调查不愿接收特殊幼儿入园的原
因时,大部分园长认为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是
原因之一.因此特殊幼儿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普及学前教育的
瓶颈。如果依靠建立特殊学校来解决特殊幼儿的入园问题,
但就教育经费的筹措就会很成问题,也会增加各级政府的经
济负担。据我们调查,一个六百万人口的地市,仅有五所特殊
学校,(都是接受适龄入学特殊儿童)在校人数不到四百多
人,没有一所接收特殊幼儿的特殊学校.显然建立特殊学校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殊幼儿入园的问题。解决特殊幼儿入园
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特殊幼儿随园就读,这样也利于特
殊幼儿的成长,为他们搭建与正常幼儿交流的平台,以便将
来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奠定心里基础.接收特殊幼儿入园学
习,关键是要有能接受他们学习的教师。所以培养双专业的
师资(既具有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具有特殊教育专业
知识)对普及学前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普通学前教育
专业课程与特殊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据具有极大的价
值及意义。
(三)解决学前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从我国特殊幼儿入园的实际情况来看,90%的的特殊幼儿
要在普通的幼儿园接受教育,特别是中小城镇及农村,建立
大批的特殊幼儿园既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目前的财力也难
以达到,所以这些地方的特殊幼儿大部都要随园就读.特殊
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与正常幼儿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在教育教学中凸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幼儿入园就读,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教
育专业素质.要有爱心、耐心。同时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
识与基本技能。我们曾经对35所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被
调查的近300名教师中,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具有特殊
教育专业基本技能仅有5人,绝大数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特
殊教育专业培训,具有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师很少,只有
3%的教师通过自己读书学习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特殊教育专
业方面的知识,。在问卷中近50%的教师不愿接收特殊幼儿
随班就读。一个有着6000多万人口的大省。仅有一所特殊教
育师范学校,而且由于面临招生困难的困境,最后并入了其
它学校。因此普及学前教育急需既精通普通教育又懂得特殊
教育的教师。而目前解决特殊教育的师资问题.最好的方法
就是在普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将两类课程
进行有机整合,所培养的学生,即掌握了普通学前教育的知
识与技能,而又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他们
走上工作岗位便能胜任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共班学习的教
育教学工作。因此将两类课程整合,进行科学调配,不用增加
教育投入,就能解决学普及前教育中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的问
题。即省钱又省力,一举两得,利教利民。
(四)为特殊幼儿家庭解决困难,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
献。
一个家庭若有一个残疾幼儿,会给家庭带来莫大的不
幸,我们曾对20个有残疾幼儿的家庭做过调查,大部分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尽管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但是找不到能够
接收孩子的幼儿园,所以母亲只好放弃工作在家照顾孩子。
导致大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社会上屡有残疾幼儿被父母遗弃
的事件发生。在普及学前教育中要关注特殊幼儿的教育,要
让能够入园的特殊幼儿入园学习,接受教育。为本来不幸的
家庭带来党和政府的关怀,带来社会的温暖。如果我们普通
幼儿园都能接收一定数量的特殊幼儿,我们的幼儿教师中有
一定数量的既是普通学前教育的能手,又是特殊教育的行
家,那么特殊幼儿接受教育就不是问题。这些特殊幼儿家庭
孩子入园教育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可以安心地去工作,家庭
就不会再困难,也是从某一个侧面保障了社会的和谐。因此
普通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整合凸显出它
的社会价值.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导语:学前教育是对0岁至小学前的儿童大脑开发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培养儿童学习最基础最最要的阶段,所以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探讨如何培养儿童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就为大家探讨一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哪些问题。

一、学前教育论文写作格式如下

论文的总体结构应分为以下几部分:题目、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论文应力求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和观点,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整篇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迹要工整清洁。其写作格式如下:

(一)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题目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原则上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二)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三)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涵盖论文中三级标题及页码。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四)正文

论文正文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正文的行文方式根据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而定,可参照《学前教育研究》当年发表的同类型学术文章执行。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六)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表、访谈提纲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七)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二、打印格式如下:

(一)排版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mm)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成都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每页下方居中插入页码。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均分别单独成页。

(二)题目、摘要与关键词

中、英文题目、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前,编排上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中文题目使用小二号黑体,居中;英文题目使用小二号"TimesNewRoman"加粗。中文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五号黑体字,内容用五号宋体;英文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内容用五号"TimesNewRoman"不加粗。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三)目录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目录内容由Word软件的"插入目录"功能按默认格式生成。

(四)正文

正文文本使用宋体五号。

各级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标题级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为三级标题。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按照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排。参考文献格式参照《学前教育研究》当年的学术规范执行。其文字字体字号同正文要求。

(六)附录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文本,直接采用"附录"(视为一级标题);如果有多个附录文本,在"附录"一级标题下,采用"附录1"、"附录2"逐一编排(视为二级标题)。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同正文要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