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本科生培养方法研究的毕业论文

2023-02-22 02: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科生培养方法研究的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文献综合法和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纲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通用5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方法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用价值

1.3 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性化购物中心设计总述

2.1 购物中心人性化动线定义

2.2 购物中心人性化动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2.1 基于消费者体验角度的设计原则

2.2.2 基于商户营业角度的设计原则

2.2.3 基于商业物业角度的设计原则

2.3 购物中心人性化动线的设计元素及构成

2.3.1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基本术语

2.3.2 购物中心动线的分类

2.3.3 购物中心人性化动线设计的关键元素

2.4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布局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性化购物中心外部接驳动线设计

3.1 购物中心出入口动线设计

3.1.1 购物中心出入口动线设计方法

3.1.2 购物中心出入口设置类型

3.2 购物中心外部接驳动线的构成方式

3.2.1 与外部道路的连接

3.2.2 停车场动线系统

3.2.3 行人动线系统

3.2.4 货车动线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性化购物中心平面动线设计

4.1 人性化购物中心平面动线设计的主要内容

4.1.1 平面动线的基本模式

4.1.2 平面动线的基本骨架

4.2 人性化购物中心平面动线设计的基本类型

4.2.1 线形动线的布局

4.2.2 环形动线的布局

4.2.3 枝形动线的布局

4.3 人性化购物中心平面动线设计衡量标准

4.3.1 人性化购物中心平面动线的衡量指标

4.3.2 可达性和可见性的数学表达

4.3.3 回环度在动线构成中的存在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性化购物中垂直动线设计

5.1 人性化购物中心垂直动线设计的主要内容

5.1.1 以业态分布为主导的设计原则

5.1.2 以楼层人流分布为主导的设计原则

5.1.3 以垂直交通工具选择为主导的设计原则

5.2 人性化购物中心垂直动线设计的重点要求

5.2.1 垂直交通工具的形式

5.2.2 垂直交通工具的数量

5.2.3 垂直交通工具的位置

5.3 人性化购物中心垂直动线设计的分析要点

5.3.1 中庭的组织

5.3.2 尽端的处理

5.3.3 出入口的设置

5.3.4 立体车库的对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性化购物中心后勤动线设计

6.1 人性化购物中心后勤动线的定义

6.1.1 后勤动线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6.1.2 后勤通道独立设计

6.1.3 后勤通道的防火安全疏散作用

6.2 人性化购物中心停车场设计

6.2.1 人性化购物中心停车场的设置方式

6.2.2 人性化购物中心停车场的设计原则

第七章 人性化购物中心重要节点设计

7.1 特色中庭空间

7.2 多样化的商业广场

7.3 功能化的下沉式广场

7.4 综合屋顶空间

7.5 本章小结

本文结论

在购物中心发展的历程中,购物中的人性化设计,一直和招商、运营、地域文化的特性紧密集合。因此,一个好的购物中心,并非完全依赖于人性化的设计。如何将设计和商铺租户的利益完美结合,是一个购物中心成功运营的关键。进一步说,不同品牌的需求不同,对面积、位置、技术对接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能够平衡各个品牌之间的利益,将它们完美的组合在购物中心的不同层级,并通过先进的流线设计让客群实现共享,这都需要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建筑师永远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或是仅仅为设计而设计。区别于传统的住宅设计,购物中心的商业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建筑师不仅仅需要了解商业动线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各个业态之间对于具体建筑设计的参数要求,甚至需要熟悉各个品牌的特点以及其核心的聚客优势。这对建筑师全面的把控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做好购物中心的设计需要建筑师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需要真正熟悉和了解购物中心内部流线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流线模式。

2.需要了解不同业态的设计条件,在不同楼层放置合适的业态。

3.需要了解不同业态之间如何配置组合,实现人流的共享。

4.需要了解不同业态的租金模式,品牌风格,实现后期装修的统一。

5.需要仔细研究顾客心理,行走状态,从而通过设计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大发展的前提下,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建筑师,机会很多,挑战更多。本文作为自己三年以来,从事购物中心专项设计的总结,深感要走的`路还很长,而购物中心的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永无止境。

[摘要] 我国刑事诉讼中超期羁押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出台了的有关纠防超期羁押的制度也未得到真正落实。为此,本文在阐述了超期羁押的概念,危害性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一些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关键词] 超期羁押 概念 危害性 原因 对策

前 言

一, 超期羁押的界定

二,超期羁押的危害性

(一)超期羁押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

(二)超期羁押严重妨害了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

(三)超期羁押妨碍了刑事诉讼的效率,增加诉讼成本

(四)超期羁押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超期羁押形成的原因

(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仍较为严重

(二)过于强调惩罚犯罪刑事诉讼目的而忽视了人权保障目的

(三)立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救济机制

(五)落后的侦查手段和模式的制约

四, 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

(一)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2,转变"重惩罚,轻人权"的观念

(二)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

1,完善《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的规定

2,完善《国家赔偿法》中关于超期羁押发生后的国家赔偿的规定

(三)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

1,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机制

2,建立超期羁押的救济程序

3,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2

(一)欧盟东扩与欧洲的统一2

(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美国的霸权地位3

(三)美欧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3

(四)日本、东亚与世界经济的第三极4

二、我国经济的现状分析5

(一)中国经济的支撑因素5

(二)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6

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8

(一)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影响8

(二)对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影响9

(三)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9

(四)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1

(五)对我国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11

四、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12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2

(二)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12

(三)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12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

(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积极作用13

五、结语14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摘要:当前北京会展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发展环境。来自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使北京会展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北京会展业垦需认清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且,由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会展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北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迅速开展的时期,这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亦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上几个因素使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本文首先概述了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引言

一、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会展经济的界定

(二)会展经济的功能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一)与国际接轨,科学地组织、经营展览会

1.展览会的项目决策、展览实施和展览形式

2.展览主办机构的组织模式

3.展览主办机构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规划建造现代化会展中心

1. 展览馆位置

2.展馆的实用原则

3.展馆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和完善展览业市场

1. 会展业管理机构的作用

2.会展业管理体制上的改革

(四)以人为本,加快展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 会展业的人才需求

2.展览人才的培育措施

结语

1、舞蹈的地面训练,是舞蹈训练的一种空间占有形式。

2、地面训练显现出在不承担自身体重的情况下,采取动力性和静力性训练。

3、地面训练从柔韧训练(又称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方面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和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

一、选题说明:地面训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它为舞者解决身体柔韧度,培养良好的动作意识,奠定坚实的基本功基础,是一个不可忽视,不可小看的部分。

二、正文:

1、地面训练的概念。

(1)地面训练是舞蹈训练的一种空间占有形式。

(2)地面训练主要包括柔韧训练、力量训练和技术技巧训练。

(3)地面训练一般采取动力性和静力性训练。

2、地面训练的教材内容。

(1)基础训练

(2)能力训练

(3)技术技巧训练

3、地面训练在不同年级中的特点表现。

(1)低年级

(2)中年级

(3)高年级

4、地面训练的作用。

(1)对舞者的柔韧度的提高有着独到的作用。

(2)对中国古典舞技术动作、身法舞姿起到基础的规范练习作用,培养舞者正确而良好的动作意识。

(3)对扶把和中间动作练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4)对舞者能力的增长起着良好而积极的作用。

(5)进入高年级后,使中国古典舞的空间层次处理更加丰富、富于变化起着明显的重要作用。

三、地面训练

作为相对独立存在的系统,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有着独到的训练价值,它主要集中在软开度训练和能力训练以及由此而综合的综合性训练,它在不承担自身体重的情况下,采取动力性和静力性训练,运用压、搬、踢、耗以及外力辅助等多种手段,有效的解决人的各部分关节的松弛度和柔韧度,有效的提高肌肉力量,培养正确而良好的动作意识和良好的舞蹈意识。为扶把动作和中间动作的开设与完成提供能力上的支撑,所以地面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基础,是每个舞者应该重视的!

四、致谢。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论文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论文

【摘要】 毕业论文是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为学生今后的业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指导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任务。本文就当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毕业论文 综合能力 质量

当前为了使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集科研、设计、实际工作的综合培养训练阶段。通过毕业论文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科研创新能力[1]。但由于近几年扩招,学生数量激增,教师队伍变化不大,办学条件跟不上,毕业设计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难以体现综合能力的训练。此外,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一方面要参加毕业环节的学习,做课题、论文;另一方面要找工作,这给时间和任务本就紧迫的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整体下滑的趋势。出现了取消毕业论文的呼声。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亲身经历,就当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即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与此有关:

1.1 学生方面

第一,自身素质不足。首先,由于学生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之前,未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老师给定的论文选题,不知道如何开展深入的研究。不知道如何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从有限的资料中归纳并提炼有用信息。因此一味的等待老师安排。其次,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不愿意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同时学生普遍没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科学道德。在进行毕业论文时,经常发生剪切和复制现象,相互之间抄袭现象也比较严重。最后,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不足。由于平时写作机会少,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毕业论文中逻辑关系不严密,条理不清楚,语法结构不正确、观点不明晰的情况比比皆是[2]。

第二,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这首先体现在学生无法保证完成毕业论文的充分时间。毕业论文工作通常都被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学生面临就业和毕业论文之间的矛盾,这无形中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其次,在毕业论文的开始阶段,学生经验不足,从接受任务到主动工作,往往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所剩自主设计时间有限,这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最后用于查阅、分析整理文献的时间不足。从历年的毕业论文看出,参考文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参考文献少。一般提供的参考文献不足10 个。二是参考文献层次低。引用高质量的专著和国内外权威性期刊文章少。参考文献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2]。

1.2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指导不够。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后,一个老师同时要带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老师时间和精力有限,老师与同学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和管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难以体现综合能力的训练。其次,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指导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2]。最后,部分指导教师受学校重视就业率思维的影响,在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时,放松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导致基本上每个毕业设计论文无论好坏都能通过。再加上每个教师的专攻方向是有差异的,而指导的学生是随机分配的。学生的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专长经常会存在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就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毕业论文的质量也难以保障。

1.3 管理部门方面

首先,学校管理部门出于学生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视不够,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和监控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以及组织管理程序等相关制度。但面对学生就业与毕业之间矛盾时,学校通常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没有做到有“法”必依。长此以往,助长了师生轻视毕业论文的风气,严重影响到了论文写作质量。其次,重就业、轻论文。高校就业率是高校优劣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招生的砝码,给高校创造了许多向社会展示和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在目前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给毕业论文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校普遍为了保证较高的就业率,而放松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因此各高校中不存在毕业论文设计不通过的现象。

2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产生需要三个方面即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间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因此寻找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也应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加强教师的指导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首要的一条是教师应当加强指导。

首先,能否正确的选题是毕业论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一环。论文题目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扩大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让学生感觉不太难。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选题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可以把毕业论文选题纳入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得到更具体的指导,并为之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同时可以使学生接触所在学科的最新前沿领域,接受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其次,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在确定选题后,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查阅文献写综述→作开题报告→提交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整理和分析数据→提交论文写作提纲→交论文初稿→交多次修改稿→准备答辩→交最后定稿。规定每一时段的任务,给与一定的压力,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最后,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小组讨论和汇报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最新的与论文课题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进行完整阐述报告,介绍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提炼和发现科研活动的创新点 ,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做铺垫;对前期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指导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所撰写材料的文笔、语句、措辞、格式给以正确的辅导,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2 引导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1)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低。创新能力仍然是本科毕业论文中一个模糊而不被重视的问题,它即不被指导教师重视也不被学生掌握[3]。毕业论文应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过分依赖指导教师, 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但也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指导教师应发挥启发引导作用,防止学生走弯路而导致资金和时间的浪费。

(2)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

调研是科研能力的基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是任何科研与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告知学生调研的方法、途径,使学生能掌握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加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是试验成功的前提[4]。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实验笔记,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素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便于对实验的失败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改进实验提供支持。

2.3 强化学生规范和标准训练

指导教师要注意辅导学生熟悉并正确应用相关标准,包括图符、图例、数据流图、文档等相关的规范书写格式。在学生论文正式打印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论文的审核和修改,并把文中的问题、错误和不足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懂得科技人员依靠标准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4 妥善解决就业和毕业论文的矛盾

大多数大学都将毕业论文的教学放在最后一学年或最后一学期进行,而最后一学年又是大学生毕业求职活动的较集中的时间,这样就发生了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求职活动相冲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解决给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毕业论文的工作提前进行[5]。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工作安排在本科生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开始,提前分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确立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提前进入指导教师的实验室,接触毕业论文相关课题。这样可以解决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验不足,从开始熟悉任务到主动工作,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所剩自主实验时间有限的问题。这样还可以使毕业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并在学习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结合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最后的一年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求职活动,而又基本不影响做毕业论文。

2.5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学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应提高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检查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各方面投入,有效解决学生扩招和教师队伍相当减少的矛盾,使指导教师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应转变思维,严格执“法”,在毕业论文的质量评定方面给予指导教师绝对的权力,对毕业设计和论文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通过。积极引导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使毕业设计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学评论,2005,4:40-42.

[2] 庞淑芬.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11-112.

[3] 纪蓉琴.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创新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 2009,1:67-69.

[4] 易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尝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0,4:35.

[5] 刘秀玲.强化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0,9:35-36.

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4、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5、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问题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量,又表现为一定的质。

因此,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质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据事论理,划清事物质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规模、范围、数目等数量关系的情况及变化,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分析、对比,就是弄清事物发展中量的变化关系。

6、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7、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扩展资料:

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没有研究方法的科学研究是不存在的,没有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是真正的研究。

1、培根用实验法最早发现了热的运动本质;

2、笛卡儿用他提出的直觉——演绎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3、伽利略用实验——数学方法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运用理想实验出现了惯性定律,开创了动力学研究的先河;

4、牛顿用公理化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

5、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用模型化的方法揭开了物质微观粒子的结构,建立了各种原子结构模型;

6、爱因斯坦运用理想实验方法、演绎方法和各种非理性的直觉、顿悟方法创立了相对论;

7、康德和拉普拉斯运用思辨的方法与假说方法提出了天体演化学说;

8、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理论思维方法创立了氧化学说;

9、凯库勒以基本灵感与想象发现了苯的环状结构式;

10、门捷列夫用分类、比较法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11、海特勒与伦敦等把量子力学的理论引入了化学研究,创立了量子化学。

达尔文用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提出了进化论。从中不难发现,这些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实现的。吴文俊的数学、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最新研究成果也都是采用新的方法取得的,因此,要想做好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必须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