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计算机维护论文2000字

2023-02-21 23: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计算机维护论文2000字

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计算机维护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维护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维护毕业论文 范文 一:高校机房计算机维护

摘要:利用机房实验室来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当下高校 教育 的重要方式,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为教学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已成为机房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要点。基于此,结合自身在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与维护的工作 经验 , 总结 了机房维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有效解决方案。提出机房维护应以预防为主,并给出了有效的维护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系统恢复;保护卡;冰点还原

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科学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业领域。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机房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不同的实验教学课需要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对机房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和高效的做好机房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为实验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1机房常见故障

1.1用户非法操作损坏计算机

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接触过计算机。但是系统学习过计算机系统的学生并不多。而且一些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软件,学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所以上机实验时操作水平比较有限。特别是开始的几次上机实验课程会出现很多误操作。有些专业课所涉及的软件运行起来占用的资源很多,若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出现程序无响应,或者程序出错无法运行,严重时系统会出现 死机 崩溃的情况,这对计算机造成很大伤害。还有些实验课程和上机实训需要添加或删除 操作系统 的注册表,或增删一些程序,这些操作会对计算机操作系统造成影响。

1.2学生频繁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导致病毒传播迅速

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上机实验的时候,往往需要拷贝仿真图形和实验结果,以备课后完成实验 报告 时使用。学生频繁的在计算机上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如果有病毒入侵计算机或移动存储设备,病毒就会在局域网的计算机中迅速传播。有些计算机病毒会直接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机房中计算机数量往往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易发生部分甚至全部计算机系统同时中病毒而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不仅会使上机实验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会给计算机维护人员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经常因为中病毒而重新安装或者恢复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硬件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2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方法

2.1计算机系统无法启动

当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时,想要通过硬盘版一键恢复系统是行不通的,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来安装计算机系统。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第一,机房的计算机大都没有光驱,或者光驱长久不用已经坏掉,无法使用光驱读取光盘安装操作系统;第二,使用安装光盘来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时较长,安装好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往往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维护起来效率很低。如果使用U盘跳过光驱,来恢复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以上两个问题。

2.1.1制作U盘启动盘使用U盘安装或恢复系统,首先需要下载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制作U盘启动系统有多种方法,如USBOOT、U盘量产工具、老毛桃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杏雨梨云U盘系统等,方法大同小异,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经过几分钟时间,U盘启动盘就制作完毕。

2.1.2将光盘映像文件或系统镜像文件复制到U盘U盘启动盘制作好了以后,需要下载一个系统ISO光盘镜像文件或GHO映像文件到制作好的U盘根目录下,或者新建的文件夹下。但无论什么路径下,所涉及的文件夹或文件的名字最好都是由英文或者数字组成,不要用中文,以免在恢复系统时找不到映像文件。

2.1.3安装操作系统从制作好的U盘启动计算机,在启动菜单中选择“WinPE维护系统”,显示桌面后,双击“一键恢复”,接着到U盘中找到ISO光盘镜像文件或GHO映像文件,单击“确定”就进入系统的自动恢复过程。

2.2计算机系统可以启动,但系统中病毒影响教学使用

计算机中病毒的现象是很常见的。特别是现在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难保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攻击,有些木马病毒隐蔽性很高,即便是实时更新病毒库的杀毒软件也无法将其查出。如果中毒的计算机系统无法支持实验课程的软件使用,我们就必须对中毒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首先,尽量购买可靠性高的教学软件,即使系统中毒也不会影响软件的使用;其次,给系统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实时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定期为计算机系统杀毒;最后,给系统安装硬盘版恢复软件,当软件无法正常运行影响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硬盘版恢复软件来恢复系统,当然也可以用U盘来恢复系统。

3机房维护策略

对于计算机机房的维护者来说,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再去处理,是一件很被动也很费时间的事情。所以未雨绸缪就显得更加重要,也就是在计算机还未遭到攻击破坏时,先保护好它。这里除了安装一些基本的杀毒软件之外,安装硬盘保护卡,或者安装还原软件显得非常重要。

3.1安装计算机硬盘保护卡

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繁,在机房的计算机上安装硬盘保护卡是必要的。计算机硬盘保护卡大都即插即用,无需重做系统,使用方便简单。保护卡可以设定还原点,在每次开机时系统自动还原,能更好地保护系统。装有硬盘保护卡的计算机机房,可通过一台计算机维护所有计算机。硬盘保护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实现网络同传功能,也叫网络同步对拷功能,就是当我们需要安装新软件时,只需要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安装,然后通过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功能把全盘数据或单个分区数据发到 其它 计算机上就可以了。另外,硬盘保护卡还可以防止机器狗及其变种病毒和各种针对还原的解除软件的破坏,比还原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方面都要好。与还原软件相比硬件保护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同时并存,并且互不干扰。有了这个功能我们就能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分系统安装软件程序,来满足教学需要。

3.2软件还原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冰点还原精灵(DeepFreeze),与硬盘保护卡的功能类似,它可以自动将系统还原到初始状态,能够很好的抵御病毒入侵及人为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有意或无意的破坏,保护系统不被更改。冰点还原精灵的安装不会影响操作系统和硬盘分区。操作简单、安装容易、每次开机都进行系统还原。另外,冰点还原精灵的使用可有效减少计算机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与硬盘保护卡相比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冰点还原软件也有自己的弱点。与硬盘保护卡相比,冰点还原精灵更容易受到机器狗等病毒的攻击。除此之外通过特殊的方法,还可以绕过冰点还原的保护,进入系统进行分区、增删系统文件、格式化硬盘等破坏性操作。卸载冰点还原精灵时,需要登录控制台先设置“启动后解冻”,然后需重新运行一下同版本的冰点还原精灵的安装程序,选择卸载,就可以将冰点还原精灵从计算机中卸载。若更改或已忘记冰点还原精灵的密码,可以在PE或DOS下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和格式化。

4结语

无论通过安装硬盘保护卡,还是通过安装还原软件来保护计算机系统,都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实验室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在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对新的技术和新技能更加关注,这样才能做好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爱峰.U盘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23).

[2]冯亦东.浅谈高校机房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

[3]罗慧敏,杨春蓉.现代机房管理探析[J].软件导刊,2011(8).

计算机维护毕业论文范文二: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方法探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计算机也进入了千家万户,现代很多人需要有计算机才能工作,有的人需要计算机来娱乐。为我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拥有量的不断增多,其日常的维护和维修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随着 网络技术 的发展,电脑病毒也成为困扰现代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维护和维修问题

(一)电脑的日常维护。

首先是电脑的安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手法要轻一些,不能粗放式的安装,例如,在按照内存条的时候,先要将内存条的包装拆开,轻轻地擦拭内存条,同时清除一下,主板中的由于静电吸附的灰尘,最后才能轻柔地将内存条插入卡槽之中,听到“咔哒”一声响声才算安装成功。CPU的安装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先要将CPU的包装拆除,之后要以散热的那一边开始拆包装,然后还是清楚主板中相应位置的静电灰尘,轻轻压紧CPU,主板上有一个小小的杆子,将其落下来,CPU的安装才能完成。其次,保障电脑的工作条件。由于电脑是一种电子产品,很多的零配件有着一定范围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例如电脑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受到周围环境中电磁污染的影响,因此要将电脑与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合开。防治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最终的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等。电子产品属于一种防水的材料,一旦有液体进入主板,由于静电等磁场的作用,可能主板上的很多的电容器被击穿,最终导致电脑的瘫痪。还有就是电脑工作起来,温度较高,可能出现散热困难,虽然电脑中设置了风扇,但是还需要人为的选择一些通风条件较好窗户旁边。一旦主板过热,电脑可能就死机。最后,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例如电脑的每次开关对其中的元器件的考验是巨大的。所以尽可能减少开关机的频率,如果真有需要,需要开关时间间隔20分钟以上。尤其是在电脑处在存储或运用一些程序的时候,不要关机,等到结束之后在进行相应的关机操作。在计算机工作的时候,不要移动计算机,这样也可能对其严重影响,另外,开关电脑的顺序问题,开机一般是先开 显示器 等外部设备,在开主机,关机的时候要先关掉主机,再关外部设备等。这就是降低外部设备对主机电磁干扰和影响。另外,外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关闭对主机的影响也是有的。

(二)电脑的日常维修问题。

首先,硬件问题。电脑是一种电子产品,经过长期的使用,很多元器件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触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由于电脑工作状态产生大量的静电,这些静电将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时间一长,灰尘集聚的就多了,一些元器件可能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这时候只需要将其拿下来擦拭一下,清除主板中的灰尘,再安装上去就可以使用了。其次,确实是硬件出问题了。硬件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更换,完成维修。现在的电子产品的维护也很简单,电脑中的元器件属于模块化的管理,一个东西坏了,更换器模块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再次,软件问题。CMOS信息数据是电脑各个部分使用的顺序控制,如果其设置出现问题,电脑将无法正常工作。另外,还有驱动安装中可以查到其硬件的问题,例如显卡可以通过查找驱动,进一步了解其基本情况。最后,维修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查看电脑自带的信息,例如CMOS的信息是否正确,有无异常,硬件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发出相应的警报声音。另外还可以使用最小的范围的方式和一一增加或去除的方式,都可以进行相应的电脑软硬件的维修。

三、电脑病毒的防治手段

电脑病毒主要就是一些通过互联网不断传播的恶意的小程序,编写这些小程序的人叫做骇客,他们就是针对一些电脑用户防范意识不强,通过这些小程序植入其电脑之中,盗取相应的信息,例如身份信息,企业资料,网银账号和密码等,最终可能造成电脑用户的经济损失。现在的电脑病毒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电脑瘫痪,无法正常工作,一些病毒传染上之后可能不会立即发作,当用户关机之后,骇客才从远程控制相应的其启动,盗取其中信息和资料。具体的防治方式。首先安装正规的杀毒软件,现在的360推出的免费杀毒软件可以有效的防治电脑病毒的入侵,其次,就是定期的开展查毒工作,清除电脑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对杀毒软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治造成更大的威胁。再次,对于硬盘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和信息要进一步保存在U盘等相对比较独立的存储介质中,另外还有就是电脑的防火墙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上网的时候,一定要将防火墙开启,对一些不良的程序入侵有一定的防范和提醒。最后就是要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病毒是在不断更新换代了,新的病毒一定比原来的病毒更加的可怕,杀毒软件开发企业会根据网上病毒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用户可以及时的下载这些病毒库,有效防止病毒改头换面出现在自己的电脑里。

四、结语

现代电脑的家庭化,使得其日常维护、维修和病毒防治成为很多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自己的电脑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维修,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计算机维护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计算机维护维修论文

2.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技术探讨论文

3. 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论文

4. 浅析计算机的维护论文

5. 浅谈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论文

6. 简论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论文

计算机维护论文

  

  计算机维护论文

  首先说明一下我自己的计算机的基本配置:Inter(R) on(R) CPU 1.81GHz ;内存260,580 KB RAM;硬盘60GB;显卡ASUS V7100PRO/SI416 v29.80。
  我的计算机有的时候,会出现蓝屏,我的计算机我个人感觉还是可以的,我于是很不明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经常的拆卸我的计算机,我对于我个人的计算机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也很大胆,大不了我再买新的就是了。在这期间我也学习不少的计算机维修的知识,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一门课的原因。下面我就罗列一下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无法找到硬盘的情况

  对于出现“HDD Not Detected”错误提示的硬盘,首先检查硬盘外部数据信号线的接口是否有变形,接口焊点是否存在虚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后,取下硬盘后盖,露出电路控制板。拧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丝,将控制板与硬盘主体分离。这时可以看见硬盘主体的两排弹簧片。一排作为主电机的电源,另一排作为硬盘主体的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电源以及硬盘主体与电路控制板间数据传输接口。对于无特殊封装的硬盘,往往可以看见弹簧片与控制电路板对应部位均有灰尘。用脱脂棉蘸无水酒精清洁,对弹簧片变形的部位校形,并除去氧化层,一般情况下均可恢复正常。

  如果以上处理无效,那就得打开硬盘主体。选择一个灰尘很少的环境,拧开硬盘前盖的螺丝(有的是用胶粘 牢)。取下硬盘的前盖,这时就可清楚地看到盘面。首先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是否断路。该线圈的正常阻值为20Ω左右。其次检测磁头上的连线是否断开。每张盘面的两侧均有一个磁头,每个磁头均有两根连线接到磁头机械臂上的集成芯片上。该芯片常见的型号为H1710Q,作用是将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送到电路控制板处理。磁头阻值应在23Ω~26Ω之间。若磁头阻值较大,说明磁头损坏。磁头连线与芯片H1710Q相连,H1710Q对应脚阻值应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说明该芯片已被击穿,可与排线一起更换。

  若磁头上的连线断路,可用直径0.2mm的优质漆包线取代。一端压在磁头的金属弹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应的脚上。注意将漆包线卡在机械臂相应的卡槽内,并用少许502胶水固定,防止硬盘转动时与漆包线相摩擦。将硬盘各部分复原后,最后用702硅胶将硬盘周围封死,防止灰尘进入。由于磁头体积很小,不易将漆包线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镜下操作。这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造成磁头损坏,所以要小心加小心。经这样修复开机后硬盘可恢复正常。

  提示硬盘出错的情况

  对于出现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错误的硬盘,大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硬盘主引导记录(MBR)上文件受损。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上,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若MBR受损,微机会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实际上是零磁道上文件损坏,这时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用专用软件来处理。首先用系统盘在A盘启动后,运行Scandisk命令检查C盘。

  若 零磁道未损坏,只需用Norton8.0将该磁道上的文件修复即可。具体做法为:找一台内置硬盘与待修硬盘型号规格完全相同且装有Norton8.0版软件的电脑,将待修硬盘与硬盘电源线相连接,但硬盘信号线不接,跳线不变。①开机后运行Disk Edit命令,从菜单Tools中点取CONFIGURATION项,将Read Only项取消;②从下拉菜单O-biect中选取Driver项,将Hard Disk类型设置为Physical Disk,点击OK项确定;③从Ob-ject菜单中选取Partition Table项,将接在完好硬盘上的信号线拔下,接到待修硬盘上,点击OK项确定;④选择Hard Disk1点击OK项确定,再从Write Ob-ject to Physical Sectors对话框中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0、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软件,这样就将硬盘的主引导信息恢复。重启后硬盘恢复正常,原硬盘内的文件也不会丢失。

  若零磁道损坏的硬盘,先仍按上述步骤用Norton8.0软件处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时,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1、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软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在BIOS设置硬盘自动检测一栏中可以看到,CYLS数值减少了1个。如原来CYLS为2112,则变为2111。说明原硬盘分区表是从C盘的0柱面开始,现从1柱面开始。保存BIOS设置后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后硬盘恢复正常。另有一些硬盘,自检时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采用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只能报废
  计算机中最娇气的部件应该是硬盘了。虽然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一些硬盘厂家如昆腾也发布了相关的新技术,比如昆腾七代开始使用的为减少硬盘受到的冲击力而开发的SPS震动防护系统,以此指望硬盘的身体“ 强健”起来。但硬盘易坏的缺点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对于喜欢追新的个人电脑用户来说,硬盘的更新频率一般没有CPU 或显示卡那么快--即使要买新硬盘,老硬盘也要挂在机箱里发挥余热,所以人们特别不愿意看到硬盘出故障,尤其是硬盘中保存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时。硬盘属逻辑损坏倒也罢了,大不了重装软件,但物理损坏呢?其实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用一些方法处理,一般也能解决问题。

  首先来看看硬盘有了物理损伤,也就是有了坏道后有哪些现象。

  1.读取某个文件或运行某个软件时经常出错,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耳的杂音,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坏。

  2.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盘引导,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3.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

  对于前面3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有办法作或多或少地补救。以下提供了几种方法来对硬盘的坏道作修复,要注意的是,应该优先考虑排在前面的方法。

  1.首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在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硬盘盘符,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在“工具”项中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对于以上第2种情况即不能进入 Windows98的现象,则可以用Windows98的启动盘引导机器,然后在“A:>”提示符后键入“scand isk X:”来扫描硬盘,其中“X”是具体的硬盘盘符。对于坏簇,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

  2.实际上,第1种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因为Windows98对“坏道”的自动修复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坏道而言,而不能自动修复物理坏道,所以有必要考虑对这些坏道作“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这些坏道上作标记,不去使用,惹不起还躲得起。记住第1种方法中坏道的位置,然后把硬盘高级格式化,将有坏道的区域划成一个区,以后就不要在这个区上存取文件了。要说明的是,不要为节约硬盘空间而把这个区划得过分“经济”,而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因为读取坏道周围的“好道”是不明智的--坏道具有蔓延性,如果动用与坏道靠得过分近的“好道”,那么过不了多久,硬盘上新的坏道又将出现。

  3.用一些软件对硬盘作处理,其中最典型的是PartitionMagic了。这里以4.0版本为例:扫描硬盘可以直接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来完成,但该命令无自动修复功能,所以最好在Pa rtitionMagic4中调用Windows98的相关程序来完成这个任务。标记了坏簇后,可以尝试着对它进行重新测试,方法是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坏簇分成一个(或多个)区后,可以考虑把该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98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 Part 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经过格式化而直接将有坏簇的分区隐藏的话,那么该分区的后续分区将由于盘符的变化而导致其中的一些与盘符有关的程序不能正确运行,比如一些软件在桌面上建立的快捷方式将找不到宿主程序,解决之道是利用Tools菜单下的DriveMapper菜单项,它会自动地收集快捷方式和注册表内的相关信息,并对它们作正确的修改。特别指出的是,在较新版的PartitionMagic5.0 Pro中,DriveMapp er也升级成了3.0版本,从而使该项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简洁。另外,DiskManager这个软件也能做这个工作。隐藏了分区后,不要试图把坏道所在的分区的前后分区合并--那是徒劳无益的,因为这两个分区在物理上并不连续。

  4.对于硬盘0扇区损坏的情况,看起来比较棘手,但也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行了,完成这项工作的理想软件是Pctools9.0,具体地说,是Pctools9.0中的DE工具,要注意的是,修改扇区完成后,只有对硬盘作格式化后才会把分区表的信息写入1扇区(现在作为0扇区了)。

  5.不到万不得已,这一招最好不要用:即对硬盘作低格。因为对硬盘作低格至少有两点害处:一是磨损盘片,二是对有坏道的硬盘来说,低格还会加速坏道的扩散。

  6.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主板BIOS的相关内容要设置得当,特别是对于一些TX芯片组级别以前的主板,由于没有自动识别硬盘规格的能力,往往会因设置不当而影响硬盘的使用,轻则硬盘不能物尽其用,重则损伤硬盘。

  以上介绍的是硬盘有物理损伤时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是消极的,是以牺牲硬盘容量为代价的。硬盘有了坏道,如果不是因为老化问题,则说明平时在使用上有不妥之处,比如对硬盘过分频繁地整理碎片、内存太少以致应用软件对硬盘频频访问等。而忽略对硬盘的防尘处理也会导致硬盘磁头因为定位困难引发机械故障。另外,对CPU超频引起外频增高,迫使硬盘长时间在过高的电压下工作,也会引发故障,所以,平时对硬盘的使用还应以谨慎操作为上策。

  硬盘逻辑锁详解
  不知道你是否曾碰到过bios里面能够检测到硬盘,但是你从软盘和硬盘都启动不了计算机的情形?也许这时候你就会认为是硬盘坏掉了,可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你的硬盘中了逻辑锁。
  硬盘逻辑锁总共有三种,本质都是对硬盘的分区表作了修改,以前只是一些黑客程序使用它,开始大范围对计算机造成危害是在臭名昭著的KV3000反盗版事件的时候,那时江民公司为了**盗版。在KV3000新版升级程序植入了一个黑客程序,当检测到用户使用了盗版的KV3000以后就将硬盘的分区表锁住,被称为“主动逻辑锁”,其实就是硬盘逻辑锁的一种,当时却使无数无辜的人受害,江民公司也因此被定罪。这是旧事不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三种情况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盘的分区表。硬盘分区表位于磁盘的0磁头0柱面1扇区,这个扇区从01BEH开始的64个字节就是分区表。分区表共64字节,分为4栏,每栏16个字节描述一个分区。如果用FDISK程序分区,那最多只用两栏,第一栏描述主引导分区,第二栏描述扩展分区。分区表的结构与各字节的含义如下:
  00H—标志活动字节。活动DOS分区为80H,其它为00H。
  01H—本分区逻辑0扇区所在的磁头号。
  02H—逻辑0扇区所在柱面中的扇区号。
  03H—逻辑0扇区所在的柱面号。
  04H—分区类型标志。
  05H—本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磁头号。
  06H—最后一个扇区的扇区号。
  07H—最后一个柱面的柱面号。
  08H—硬盘上在本分区之前的扇区总数,用双字节表示。
  0CH—本分区的扇区总数,从逻辑0扇区计数,不含隐藏扇区,用双字节表示。
  分区表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它的有效标志,改变后将无法从硬盘启动,这就是第一种简单的锁住硬盘的方法。不过比较容易解决,只要从软盘启动就一切正常,启动后用Debug或Diskedit等软件将硬盘分区表中的标志恢复就可以了。第二种方法是修改分区参数,如果将分区参数全部变为0,则启动后由于找不到分区参数无法从硬盘启动,用启动盘从软盘启动后也不认硬盘,不过机器毕竟能够启动,我们可以在启动后用软盘里的debug等工具修复被改动的分区表参数,重新启动后就没问题了。
  我们重点要讲的就是第三种,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主动逻辑锁”,它是因为分区表参数被修改成了一个死循环。正常启动时DOS接管硬盘后查找分区表,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C盘,然后查找逻辑盘,定义为D盘,然后是E、F、G,而这个主动逻辑锁就是将第一个逻辑盘(一般是D盘)的下一个分区指向它本身,不断读取下一个,其实就是读它自己,结果陷入死循环。因为DOS启动必须包含基本输入输出文件io.sys(我们在windows下也可以看到,位于C盘根目录下)。而它是有些固执的,启动以后非要把硬盘分区表读完然后接管不可,所以无论我们用什么启动,它一查找逻辑盘就死循环,我们就看到了硬盘灯常亮系统挂起的情况了。
  那么我们如何解开它呢?从根本上讲就是让io.sys不起作用或者在它起作用以前将分区表参数修改回来。
  1、debug法。
  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要能启动机器,我们可以在一台正常的电脑上修改启动软盘中的io.sys文件,查找到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用这张启动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该硬盘的分区表已经不正常,所以我们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而且仍然无法用正常的启动盘启动系统,这时可以用DEBUG来手工恢复。具体命令如下:

谈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 求2000字论文就行了!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电脑,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是我们广大电脑爱好者非常关心的话题。
一、环境
环境对电脑寿命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电脑理想的工作温度应在10℃~35℃,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计算机配件的寿命,条件许可时,计算机机房一定要安装空调,相对湿度应为30%~80%,太高会影响CPU、显卡等配件的性能发挥,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如:在南方天气较为潮湿,最好每天使用电脑或使电脑通电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使用电脑的次数少或使用的时间短,就能延长电脑寿命,这是片面、模糊的观点;相反,电脑长时间不用,由于潮湿或灰尘、汗渍等原因,会引起电脑配件的损坏。当然,如果天气潮湿到一定程度,如:显示器或机箱表面有水汽,此时绝对不能给机器通电,以免引起短路等不必要的损失。湿度太低易产生静电,同样对配件的使用不利。另外,空气中灰尘含量对电脑影响也较大。灰尘太大,天长日久就会腐蚀各配件、芯片的电路板;含量过小,则会产生静电反应。所以,计算机室最好有抽湿机和吸尘器。
电脑对电源也有要求。交流电正常的范围应在220V±10%,频率范围是50Hz±5%,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条件允许时,使用UPS来保护电脑,使得电脑在市电中断时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二、使用习惯
良好的个人使用习惯对电脑的影响也很大。请正确执行开、关机顺序。开机的顺序是:先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UPS电源、MODEM等),显示器电源不与主机电源相连的,还要先打开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开主机;关机顺序则相反:先关主机,再关外设。其原因在于尽量地减少对主机的损害,因为在主机通电时,关闭外设的瞬间,会对主机产生较强的冲击电流。关机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频繁地开、关机,因为这样对各配件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对硬盘的损伤更严重。一般关机后距下一次开机时间至少应为10秒钟。特别要注意当电脑工作时,应避免进行关机操作。如:计算机正在读写数据时突然关机,很可能会损坏驱动器(硬盘、软驱等);更不能在机器正常工作时搬动机器。关机时,应注意先退出Windows 10操作系统,关闭所有程序,再按正常关机顺序退出,否则有可能损坏应用程序。当然,即使机器未工作时,也应尽量避免搬动计算机,因过大的震动会对硬盘、主板之类配件造成损坏。
三、硬件故障
一般情况下,一台刚安装完毕的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大,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故障率相对降低。对于硬件故障,我们只要了解各种配件的特性及常见故障排除的方法,就能逐一排除各个故障。
1.接触不良的故障 接触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种板、卡、内存、CPU等与主板的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等的连接不良。其中各种接口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的现象较为常见,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确设置参数 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等等。由于参数未设置或设置不当,系统均会提示出错的警告。
3.硬件本身故障 硬件出现故障,除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关外,也可能是因负荷太重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电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均可能引起计算机的故障。
四、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引起的。
1.未安装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间产生冲突 则会在Windows 95/98操作系统下的资源管理器中发现一些标记,其中“?”表示未知设备,通常是设备没有正确安装;“!”表示设备间有冲突,“×”表示所安装的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
2.病毒防治 病毒对电脑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轻则影响机器速度,重则破坏文件或造成死机。为方便随时对电脑进行保养和维护,必须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如360等,以应付系统感染病毒或硬盘不能启动时使用(现在的360除了杀毒功能之外,还有类似QQ的看新闻的功能)。此外还应准备各配件的驱动程序,如光驱、声卡、显示卡、MODEM等。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关于计算机维护的论文

【摘要】判断计算机故障是维护的第一步;计算机维护靠的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的日常清洁能够减少故障的发生率。计算机维护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计算机维护技术是通过积累而成熟,通过分享而传播。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从事计算机维护的工作者或于计算机维护不熟悉的广大群众有所帮助,使大家少走维护上的弯路。

  【关键词】故障判断;维护方法;日常清洁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计算机,最大限度地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经常面临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向你介绍最基本的的计算机维护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让你的计算机常常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一、维护计算机的第一步先不要忙着打开机箱,首先得观察
  观察主要包括:
  1.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计算机位置、电源、连接线、计算机外设、温度与湿度等。
  2.计算机表现出的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及其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计算机内外的物理情况——灰尘是否过多、线路板和元器件的颜色状况、部件的形状有无变形、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等。
  4.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哪些硬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的版本等。
  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故障产生原因
  判断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先想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故障是什么故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故障和应该如何处理。
  2.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网上类似故障处理方案,这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3.在分析故障时,尽量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但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应当先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或在硬件论坛发帖提问。
  三、坚持“先软后硬”的原则
  即在整个维护判断的过程中,本着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在能正常开机的情况下可先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确认软件环境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四、维护环境很重要
  要保证你的维护环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即电源接地是否正常,工作电压是否稳定,工作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五、对计算机故障要“先主后次”逐一排除
  在观察分析故障时,有时可能会遇到一台故障机不止一个故障,(比如:系统启动时会自动重启,重启后能进系统,进入系统后会有死机现象,显示屏又出现无规则波纹),此时应该先从主要的故障开始维护,当修复主要故障后再维护次要故障,很多情况下可能在主要故障问题解决后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护了。以下为计算机维护的方法及心得:
  (一)观察法
  观察,是维护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护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周围的环境;
  2.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软件环境;
  4.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护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1.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2.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3.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比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护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1.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2.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3.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离法
  是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护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机连线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温法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升降温法由于工具的限制,其使用与维护间是不同的。在上门服务中的升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计算机的通风能力,靠计算机自身的发热来升温;降温的方法有:
  1.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
  2.使计算机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
  3.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计算机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护方法。
  计算机日常清洁的注意点:
  灰尘是计算机的杀手,日常生活中很多计算机故障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计算机的清洁除尘,防患于未燃。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注意风道的清洁
  2.注意风扇的清洁。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润滑。
  3.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
  4.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5.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
  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6.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应想办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电风扇、电吹风等,也可让其自然风干。
  7.液晶显示器的清洁:擦拭液晶显示器屏幕尽量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化学溶剂,因为屏幕表面出厂时涂有一层保护膜,使用化学溶剂的话反而会造成损伤,所以建议用无尘布稍稍蘸一些清水擦拭。
  参考文献
  [1]王红明.计算机组装维护完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卓文.3天学会计算机维护.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3]熊巧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实训.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5.
  [4]陈艳灵等.计算机故障自维护.科学出版社, 2004.
  [5]导向科技.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精讲1000例(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题目: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维护分析

  【摘 要】本文围绕医院常见计算机网络设备、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网络设备 管理 维护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为其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是确保医院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的关键手段.因此,必须全面做好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计算机网络设备能够为医院提供更高质的服务,推进医院一切事务的顺利进展.

  一、医院常见计算机网络设备

  医院中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由服务器、边际设备、中心机房以及网络布线所组成,要想确认信息系统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观察上层数据库以及服务器是否可以为下层计算机提供持续稳定的数据.因此在对医院服务器进行设置时,须对电源进行连续性安装,这也是确保医院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即使医院突然停电,也可以防止数据库中的信息受到损坏,在对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设置时还应在其中的内部系统内使用 网关,防止网络数据在相互交换过程中发生信息泄露,必须在受到医院批准后才可以访问.在选择计算机网络机房时,必须对电磁、温度、湿度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针对其中一些关键工作环节进行严密管控,防止其受到雷电、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还需定期检查网络布线情况是否合理、安全,避免因布线问题而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出现.

  二、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

  (一)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除尘管理以及网络协议管理

  医院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处于长时间不间歇运作状态中,运作过程中由于静电作用会向外界吸附大量灰尘,计算机网络设备表面的灰尘聚集量一旦达到某种程度,便会干扰其正常工作,若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清理这些吸附在设备表面的灰尘,就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行速度,导致医院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医院内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定期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除尘处理,随时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洁净,保持机房的整洁和干净,尽量避免计算机网络设备受到灰尘的吸附.此外,在局域网的运行过程中,TCP/IP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协议,它能够保证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其中.Netbeu就是在Microsoft网络下获得支持的一种网络协议,它具有运行速度快的特征,在使用TCP/IP这种共同协议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所有计算机设备设备设置相应的静态TCP地址,这样有助于工作站实现更高效的维护管理.

  (二)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站管理

  医院需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一些奖惩规则,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形成严谨的网络信息管理意识以及网络安全意识.在日常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过程中,开机时应注意先开启外设电源,随后再开启主机电源,而关机时的操作顺序和开机恰恰相反,工作人员应注意不要出现直接关机的现象,同时也应避免非正常关机操作的发生.此外,医院还应针对每个部门的计算机用户设置不同的登录密码,并定期进行修改,以防非法份子盗取密码信息,严格管理密码动态口令,确保用户使用权的协调和统一.对医院工作站实施硬性保护措施,例如去除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的光驱及软驱,针对CMOS进行密码设置并禁止USB接口的非授权使用,通过机箱上锁来预防CMOS放电,这些措施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工作站受到人为攻击及破坏.

  三、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措施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基于它的工作环境和实际运行情况来开展.要想全面确保网络设备的运行处于安全环境中,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操作系统的维护工作,在对操作系统进行维护之前需针对医院内部各种不同的网络系统展开具体的分析,其中绝大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医院应针对所有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设置访问权限,这是做好操作系统维护工作的第一步.另外还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内的病毒信息库,以此来识别不断变化的病毒,防止新型病毒的侵入.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医院内部计算机设备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维修,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识别出多余的数据端口也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屏蔽,为医院数据信息提供一个安全的储存环境,久而久之,计算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最后,医院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维护制度,结合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安全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安全维护条例,认真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确保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合理性维护.例如可以对医院使用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分组管理,以组为单位进行维护,对维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维护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工作,使工作人员的设备维护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还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来调整维护频率及内容,使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更加灵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医院有效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自我优化措施,它可以不断推进并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医院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医院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是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伍毅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99.

  [2]汪忠乐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5,07:55-56.

  [3]张波.试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和维护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29.

  作者简介:张伟(197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工程.

  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