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疆农垦科技是核心期刊吗

2023-02-21 23: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疆农垦科技是核心期刊吗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研究力量

院核定事业编制329人(不包括试验场和院中学),院在职编制人员286人,离退休人员19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8人,一线科技人员19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3人(正高18人,副高75人),中级职称7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人事部突贡专家3名、农业部突贡专家7名、自治区优秀专家4名、兵团学术带头人14名。全院占地面积320公倾(试验用地180公倾),固定资产净值4493万元。拥有高压液相谱、原子吸收、氨基酸分析等万元以上的先进仪器设备120余(套),藏书2万余册,主办有《新疆农垦科技》刊物一种,具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建院以来(至2008年底),共取得科技成果452项,获兵团级以上奖励27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34项。“十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3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5项。近20年来(至2008年底),育成麦类、杂交油葵、杂交水稻、玉米、大豆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肉用细毛羊等农牧新品种62个;研制成棉花铺膜播种机、通用精量播种机、中耕施肥机、联合整地机等农牧新机具26种。累计推广先进、实用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业机械等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10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近80亿元;院科技扶贫、科技特派、科技服务团还对自治区、兵团20余个贫困团场(县)开展的科技扶贫攻坚工程,已使其中5个农牧团场脱贫。对兵团农牧团场增产增效及职工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科技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振兴了团场(地方)经济。  “十一五”以来,共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鉴定、验收)61项,申请专利37项,已授权13项,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1个;在国家、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各类专业论文345篇。  “十一五”以来,全院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73项,获批170项,争取各级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现有在研科研项目14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项,兵团级项目81项,院本级项目29项。  “十一五”以来,科研条件新增投资1150万元,新增建设面积6000余平米,科研基础平台建设投入700余万元。目前拥有5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64台(套),价值1408.88万元。并拥有100万元以上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NGLIENT6460”、“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GENOMELAB GeXP”等高新尖端的实验仪器设备。 我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关系。通过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等渠道,聘请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来院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建有国家级和兵团级引进国外专家和技术示范基地,为引进智力、扩大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核心期刊村镇规划建设论文发表有不收版面费的吗

虽然大部分期刊现在都要收版面费,还是有些杂志免收版面费,小编我收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1、经济研究
2、世界经济
3、改革
4、经济管理
5、经济学家
6、经济学动态
7、管理世界
8、中国工业经济
9、《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
10、《企业研究》、《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11、经济导刊
12、商业经济与管理
13、国际经贸探索
14、南开管理评论
15、审计与经济研究
16、财经科学
17、财经问题研究
18、证券市场导报
19、探索,给稿费,并且喜欢那些具有创新性的文章,这对于年青的作者有很多机会
20、上海经济研究
21、中国改革
22、投资研究
23、财会月刊
24、上海会计
25、经济研究参考
26、财政研究
27、经济科学
28、财经研究
29、新疆农垦经济
30、石河子大学学报
31、改革
32、中国改革报•理论周刊
33、经济学消息报
34、决策咨询
35、经济评论
36、上海保险
37、世界经济文汇
38、当代经济科学
39、经济管理
40、北方论丛
41、财经研究
42、管理科学
43、金融教学与研究
44、中国经济问题
45、中国国情国力
46、企业管理
47、银行家
48、统计研究
49、江苏企业管理
50、广东商学院学报
51、消费导刊
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53、教育科学研究
54、中国教育报
55、远程教育杂志
56、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57、教育技术研究
58、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60、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61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
62、军事经济研究(中文核心)
63、社会科学
6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无版面费,有稿费
65、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不要版面费,而且还给稿费
66、宁夏社会科学(核刊),不收版面费,且主编很正直
67、中国教育报 不收版面费,稿费按字数计算。各个版面电子邮箱不同,杂志社有。
68、远程教育杂志 不收版面费,没有稿费。
69、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不收版面费,没有稿费。
70、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不收版面费,稿费100多。
71、教育科学研究 不收版面费,稿费200左右。
72、中国远程教育 不收版面费,有稿费。
73、浙江社会科学
74、浙江学刊 ,不收,给稿费。
75、浙江社会科学
76、浙江学刊,不收,给稿费。
77、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不收版面费,千字50元稿费
78、天津社会科学
79、人文杂志。
80、学术交流
81、山东经济

网址:

请问农垦是个什么概念

农垦概况
2002-5-31 15:41:35
2000年,农垦系统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为重点,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经济稳步增长,效益明显提高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3.4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95亿元,增长3.05%;第二产业增加值164.95亿元,增长10.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4.56亿元,增长5.61%。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19元,同比增长7%。人均纯收入3036元,比上年增长5.45%。全系统亏损额由上年的43.2亿元减少到7.03亿元,减亏幅度达83.7%,效益持续下滑趋势得以遏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0年,全系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755.82千公顷,下降2.11%。粮食总产量为1465.21万吨,比上年减少13.67%,其中大豆总产量184.80万吨,增长47.96%,商品粮1115.43万吨,比上年减少13.46%,商品率为76.13%。天然橡胶生产克服特大台风灾害的影响,实现干胶总产量34.68万吨,下降4.59%。棉花总产量83.16万吨,增长13.22%。油料总产量71.25万吨,增长11.07%。
工业生产全年完成增加值178.31亿元,增长10.72 %,实现利润12.74亿元,全行业扭转亏损局面。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0.85亿元,增长6.30%;个体建筑业发展较快,年末拥有个体建筑企业5417个,从业人员达3.49万人。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共完成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516.32亿元。个体商、饮、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网点数已达13.92万个,从业人员25万人。全年出口商品总金额98.26亿元,增长22.97%。其中,工业品出口额71.26亿元,增长16.43%。主要出口商品的种类有:大豆、棉花、茶叶、水果、活猪、羊、牛、家禽、对虾、人参、枸杞、鹿茸、罐头、棉纱等农副产品。

(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0年,农垦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得新进展,非有国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全系统非国有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5.96%增加到28.4%。其中,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8.98%。天津、福建、浙江等垦区非国有经济已达50%以上。
1.农业改革方面。各垦区大力推进职工家庭农场“四到户、两自理”(土地承包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风险到户和生产费、生活费自理),进一步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多数垦区在签订新一轮承包合同时,延长了承包期,许多垦区的一些家庭农场的承包期延长到30年。黑龙江垦区以“四到户、两自理”为特征的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更加牢固,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到22.4万个,占全部农业生产组织的99.9%。橡胶等长期作物的家庭经营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对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海南垦区新开发的农业项目和非胶农业已全部实行职工家庭自费经营或股份合作经营,国有茶园民营化改革已全面铺开,一些农场通过拍卖,将全部或部分国有茶转让给家庭经营。
2.二、三产业企业改革方面。各垦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加强和发展了一批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并对这批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对80%左右的场办中小企业采取了以兼并、关停、转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黑龙江垦区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98.3%,其中产权制度改革面已达71.8%;海南垦区38.5%的场办企业进行了彻底改制,实行民营或私营;江苏垦区86%的场办企业完成改制。
3.在政企业分开,剥离企业社会负担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部分垦区的社会职能和办社会负担已邮彻底分离或部分分离。北京垦区随场乡体制改革到位,已将垦区原承担的办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青海、云南等垦区对所承担的教育、卫生等部分社会职能也采取了移交政府管理或经费由政府承担,具体事务由农场代管的过渡办法。其中,上海垦区的社会职能在垦区集团内部实现了分离,中小学教育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具体工作由农场社区组织代管。湖北襄樊市清河、车河、随阳3个国有农场和吉林省的梨树农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农场建立管理区作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设立一级财政,对管理区(农场)内行政、教育、卫生、民政、政法等事务进行管理,各项支出均由管理区财政负担。一些暂不具备条件实行政企分开的垦区,也在积极探索内部分离的有效途径。
4.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2000年底,已有19个垦区加入了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全国农垦共有269.55万职工、115.95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或系统统筹,分别占全系统的67%和79%。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垦区按照社会保部门的规定,强化纠缴力度,推进社会化发放;未纳入的垦区,重点加大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尽快将农垦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统筹。
5.各垦区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部分垦区对职工身份转换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浙江、重庆、成都、福建等垦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转换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继续社保”的做法,改变了农场与职工传统的劳动关系,使改制企业职工变成社会人,增加了农垦职工能进能出的流动性。

(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2000年农业部制定下发了《农垦系统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调整热作产业结构的意见》。一年来,农垦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
1.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为:(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2000年,粮食作物3163.8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29%;棉花527.8千公顷,增长7.05%;油料作物461.19千公顷,增长11.00%。(2)品种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新疆垦区一、二级皮棉率达到80%;湖南、湖北垦区杂交棉面积增加,棉花产量和品级得到提高。北方春小麦面积减少,优质率提高,黑龙江垦区春小麦播种面积299.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7.13%,优质热带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热带水果优质品率达40%以上。(3)橡胶布局得以进一步的优化。在保持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海南、广东、广西重风重寒区植胶面积调减6667公顷,云南垦区一类植胶区增加橡胶面积4000公顷。
2.高效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扩大规模、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海南垦区建设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形成大农业产业格局;黑龙江垦区在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河北和天津垦区在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发展精品养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以稳步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沈阳、北京、上海、天津和广洲5大城市的“学生饮用奶计划”试点工作已先后正式启动。2000年末,学生饮用奶每天进校规模已达40多万份。全系统奶牛存栏51.32万头,比上年增长2.13%;牛奶产量116.50万吨,增长7.08%。

(四)企业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绩
1.扭亏责任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全系统推进垦区专场增盈责任制的建立,并加强考核,定期对各垦区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通报。指导有条件的垦区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强化资金统一调控,并推广江苏垦区的做法,在垦区实行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制度。
2.垦区大力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进一步学习邯钢和亚星经验,建立层层分解、人人有责的成本控制体系,推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了成本管理。黑龙江垦区广泛开展成本逆控活动,各类农作物每公顷成本比上年下降180-300元,综合成本下降270元,全垦区可比决成本降低43831万元。
3.农垦系统列入3599户中的重点脱困企业82户,到2000年底,累计脱困的企业56户,脱困率为68.3%,比上年增加近38个百分点。在56户脱困的企业中,扭亏为盈的21户,占37.5%,比1999年7增加户,共实现利润5297万元,增加盈利3589.2万元,其中有10户连续两年保持盈利。有35户企业是通过破产、兼并、重组、关停等形式摆脱困境的,占62.5%。
4.在剥离企业不良资产、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2000年,农垦系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债转股)剥离企业不良资产达100亿元左右。
5.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2000年,138个边境贫困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6.40%,是“九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17.99亿元;第二产业3.93亿元;第三产业7.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0.44%、28.85%和31.03%。人均收入较上年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138个边境贫困农场盈亏相抵后,亏损1.3亿元,比上年减亏63%。其中,盈利农场达到65个,比上年增加14个。

(五)科技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2000年引进和推广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奶牛繁殖管理配套技术、胶园覆盖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等20余项新技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棉花生产中,大力推进机械化采棉新技术,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了棉花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黑龙江垦区通过引进优质稻选育技术、优质奶牛繁育技术、鲜奶加工技术、激光平地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000年农垦系统有5个项目被列入农业跨越计划项目(全国共28个),3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丰收计划项目;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获国家科教基金农技推广奖和农户奖。
积极开展了干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垦系统各级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水平。2000年全系统共培训各类管理人员10万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垦干部的技术、管理和决策水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