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开展演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锻炼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言语交际能力。为此,在第二册里安排了系列演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掌握演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锻炼心理素质,培养现代人必备的交际能力。
关于演讲,教材设计了四个(组)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有特点,各有侧重,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可以达成不同的目标。
第一个活动是“情境演讲”。教材提供了活动情境,至于活动的具体形式可以自由、灵活一些。提供这一活动情境,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发挥并展示特长铺设一个平台,使学生演讲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第二个活动是“即兴演讲”。希望通过这一活动锻炼学生临场应对的心理素质,培养迅速组织语言并得体表达的能力。
第三个活动是“劝说”劝说与演讲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区别只是表现在形式和场合上。比较而言,演讲面对的是公众,劝说面对的是个体。究其实质二者是一致的,都是运用语言来打动人、说服人,达到改变他人情感、态度的目的。所以,教材把“劝说”安排在“演讲”活动的框架内。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场合,应对不同的心理反应,运用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
第四个活动是“专题演讲”。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演讲稿的文体和语体特点,学会写作演讲稿;同时通过实际登台演讲来感悟和学习演讲的“演”和“讲”的技巧。
以上几项活动与阅读单元都有或远或近的联系,可以关注它们联系,也可以独立开展活
动。
转变角色,规范行为,做一名合格的职校生
——08级新生行为规范教育
——毛泽武
同学们,我首先欢迎并祝贺大家成为我们惠灵教育的一员,成为我们乐山市计算机学校的学生。你们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幸运儿,进入我们学校,既能享受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又能享受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要珍惜在我们学校的学习机会,迅速实现从中学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刻苦学习,积极锻炼,提升素质,强化技能,作一名合格的职校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与市场对接的岗位人。为让同学们尽快了解学校,尽快融入学校,今天,我为大家做题为“转变角色,规范行为,做一名合格的职校生”的专题讲座。
一、了解学校的基本办学思想与理念
立校理念:着眼未来,追求崇高,抓住机遇,回报社会
办学理念:培养一名学生,致富一个家庭
校训:勤读书,重实践,修德行,图发展
学生成才八个需要: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需要增强的是信心,最需要培养的是兴趣,最需要学会的是学习,最需要获取的是知识,最需要强化的是技能,最需要提高的是素质,最需要获得的是成功。
学生成才“四三目标”:培养四种品质:吃苦、诚信、责任、合作;锻炼三种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二、转变角色,规范行为,提升职业素养
(一) 转变角色。同学们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习后,升入到我们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迅速实现四个转变,即实现从中学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实现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实现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实现从升学思想到就业思想的转变。
初中学习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考试分数;中专学习属职业教育,专业以市场为基础,学习以就业为导向,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重素质培养,强技能实训。初中学习时同学们是走读生,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在家有父母的呵护与监管;我们学校实行寄宿制,同学们远离父母的呵护与监管,老师就成为了同学们学习上的导师,行为上的楷模,生活中的朋友,帮助同学们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同学们,我们是职业教育学校,培养适应社会的岗位人,从你进校那天起,你就要清楚的意识到,在我们学校读书是为了就业,不是为了再升学。
(二) 规范行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行为改变他的习惯,习惯改变他的人格,人格决定他的命运。所以说,同学们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指导思想,矫正学习行为,端正学习态度,这样你才会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要求同学们从以下方面来规范自身行为。
1、语言规范。在校园内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脏话,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等。
2、就餐规范。自觉排队就餐,遵守食堂内规章制度,爱护食堂卫生,爱惜粮食,决不浪费。
3、寝室规范。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不带零食上宿舍楼,不往宿舍外扔杂物,按时就寝,不晚归,不夜不归宿,就寝后不讲话,不接打电话,不合床睡,不窜寝室;按时起床,按要求整理内务。
4、安全规范。自觉树立安全意识,行为符合安全要求。按标识上下楼道,不拥挤、不打闹;不攀爬围墙,不攀爬阳台,不翻越阳台隔墙;树立防火意识,不玩火,爱护消防器材;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在校外遵守交通安全,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到水塘戏水,不下河游泳;不与陌生人交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学习规范。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技能课遵守实训章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学生学习规范十不准》。
①不准上课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②不准上课无书本、无笔、无学习工具,上课铃声结束还打闹、喧哗,未做好课前准备。
③不准未进行师生上下课礼仪,擅自坐下或擅自离开教室。
④不准在课堂上不尊敬老师,顶撞打骂老师,不接受老师管理和批评教育。
⑤不准在课堂、实验室擅自走动、调坐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⑥不准上课睡觉,擅自讲话,吃东西,看其他书籍,使用手机、MP3(包括发出振铃),影响他人学习。
⑦不准在实验课中擅自玩游戏、聊QQ,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和纪律。
⑧不准不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或不按要求完成技能训练。
⑨不准在考查、考试、考核中违反考场、考室的规定和纪律。
⑩不准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外出学习活动工中违反校纪校规,损害学校形象。
6、行为规范。行为端庄,举止文雅,自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
①不准无校牌进出校门,翻墙外出、晚归和夜不归宿。
②不准抽烟、酗酒、赌博、派款,打架斗殴,结伙滋事。
③不准与校外人员勾结,辱骂、欧打本校或外校同学。
④不准进入营业性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
⑤不准穿奇装异服;染发、烫发、留怪发(男生不留长发),穿拖鞋。
⑥不准携带管制刀具、器械进入校园。
⑦不准谈恋爱、在校园内勾肩搭背,损害学校形象。
⑧不准浪费粮食、水、电,损坏公物、乱扔垃圾。
⑨不准在楼道喧哗、跑跳、打闹。
⑩不准偷盗他人财物,私接私拆电源,私用电器。
三、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校生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脱离人群而独自生活下去,就像一滴水珠,如果仅有一滴的话,那么它很快就会干涸,而把它放入大海,它就不会消失。同样,同学们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职校生,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1、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千世界,有世界公约——每一个国家都要按公约执行,方能保障世界的和平进步;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社会方能稳定;任何一个企业、公司、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每一个员工无条件地按章程行事,企业、公司才能正常运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除教给学生文化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确保明天毕业的学生个个具有符合社会要求的品行。我们学校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都收编在《学生守则》里,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自觉遵守。
2、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必须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成就事业的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呢?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有“五湖四海”的精神,要团结所有的同学,不分地区、不分帮派;其次,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别人,谅解别人;第三,我们要有自控能力,在冲突即将发生的时候,能忍耐一时,冷静地处理;第四,要讲文明讲礼貌,避免粗俗的语言和不文明的举止。谈到做人,我们不能不弄清楚,我们究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政治觉悟的人,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人;应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应做一个文明有礼,遵纪守法的人;应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应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这就是我们做人的基本标准。以下为一些典型做人表现:
(1)有力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冲锋陷阵,不叫一声苦。
(2)有主见,敢做敢当,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不推诿责任。
(3)有气度,尊老爱幼,抑强助弱,有错就改,不斤斤计较。
(4)有能耐,打抱不平,特讲义气,很爱面子,能认错服输。
(5)勇者并非时时处处与众不同,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让人敬佩的举动。
(6)勇者做的是值得做的事,是有意义的事,绝并非鲁莽的逞能,更不是为个人利益。
3、学会求知。学会求知就是要热爱学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同学们要明确为谁而学:父母?老师?都不是。学习是为自己而学,是为了自己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为自己有美好的明天〈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在想清楚为谁而学的基础上,你们应更进一步明确选择职业教育目的。也许很多同学会很快地回答我:学技术、找工作,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在中职教育,我们既要掌握专业技能、强化动手能力,更要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职业素养,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如果我们在学校就重视这些方面的培养,以后在社会上可立于不败之地。同学们只要明确了学习目的,并为之而努力奋斗,那就可能创造明天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个人才可有大的发展。谁没有知识谁就会被社会淘汰。但是,现在就有一些学生在校浪费时间、浪费青春、得过且过,我们千万别学他们啊!同学们,我们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我们应该为自己定下人生的奋斗目标,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课外知识,掌握好一门技术,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会生活。学会生活就是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首先就是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间。你不去打饭,就没饭吃;你不去打热水,就必须洗凉水。遇到挫折不可以再象以前一样可以依靠父母了,只能自己面对,这就是独立。同学们,我们要学会独立,要树立信心,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爱劳动,讲卫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要热爱生活,要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要妥善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有益活动,如“微笑服务周”活动、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素质、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奠基。
同学们,职业教育是很有前途的,只要我们牢记学校学生成才的“八个需要”,培养四种品质“吃苦、诚信、责任、合作”和三种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我们的前途就一片光明。让我们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把握锻炼自己的机会,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求知,快快乐乐地生活。我坚信,同学们的人生将会变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同学们,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校生而努力奋斗吧!
职业教育也是成才之路的根本依据是: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级技术工人、技能型人才的瓶颈,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学术型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员工的巨大需求,而职业教育则成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的必要补充。同时,靠“手艺”吃饭的劳动者最光荣!
“职业教育助我成长”作文
进入职校已经一年了,在这个风风雨雨的一年里。我真的是成长了,长大了原来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已经不在了。现在的我已经经历了一年的磨练,已经变得成熟了,不会再有小孩子的脾气了。
刚进校门,对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第一学期我是住校生,在没有入校前,都向往着哥哥姐姐们住校的快活和悠闲。
但是当自己真正的走进这个校园时我才明白有什么叫做”自由“,在住校期间有许多的烦恼,刚进学校许多人都不认识,甚至哪是哪都不清楚,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我,要是真正离开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候我看到那些走读生,看着他们走出校门,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地滋味。
我用这第一学期的课余时间去认识了职校的一切生活,知道了一些事情,在上课期间应该怎么做,在课余时间又该怎么做。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我在第一学期间学到的很多,也慢慢认识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职校的生活我过的很好,很多事情本来做不下去,我就会想到一些给自己鼓励。
在职校里,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很喜欢在职校所学的一切。当我毕业时,我还怀念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总觉得,时间还很短,可是却已经毕业了。有时候想想,时间如果能停留,那该有多好。可是,那也是自己心中所想的,却不能成为现实。还是想想职校外面的生活。
所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记住一句话:“职业教育伴我成长”。
如何看待职校的学生
[按语]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如何看待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这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败与职业学校兴衰的根本性问题。因此笔者选择了一组相关的文章,希望对广大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所裨益。(程宝山)
走出人才误区――怎样认识职教人才
近年来,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形势下,职业学校毕业生却独领风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不少职校,学生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而且有着多种职业选择的机会。这一方面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说明,职校生以专业知识扎实、岗位能力强、工作踏实而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众多职校生以他们的专长在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在人生道路谱写了精彩的篇章。他们向社会证明着,职业教育同样是一条成才之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为什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时文化考试普遍分数不高,以致职教被不少人误认为没有前途呢?这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认识职教人才,走出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误区的现实问题。
误区一:只以文化分数论人才
目前,在我国因循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是否是“可塑之才”,只有一个尺度,就是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差学生。至于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分数上出现了差异,很少有人从根本上去探究原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因此决定了其成才的目标、方式和途径的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人才的思维类型决定了其接受知识的方式和发展方向的不同。然而,在不少普通中学的教育中,应试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只适应了具有抽象思维倾向的学生,而忽视了具有形象思维倾向的学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很多长于形象思维的学生接受知识缓慢,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落后。而这部分学生,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往往因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成为职业学校的生源。他们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培养成为人才?事实证明,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社会工作的过程和目标,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学术工程型人才由普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人才的外延很宽,并不仅指科学家、教授、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人都称得上是人才。因此从人才类型上来讲,无所谓好坏优劣;在社会地位上无所谓高低贵贱;在社会价值上无所谓孰轻孰重。既然人才类型不同,因此人才评价标准当然也不一样。若用统一的人才标准去衡量不同类型的人才显然是不合理的。
传统观念是制约人才培养的巨大障碍。过去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普教的一套模式套用于职业教育,导致职教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办学方向不清,办学局面不稳,教师教得没有信心,学生学得没有动力,社会上包括教育内部不少人都用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给职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包袱。
面对社会人才观念的错位,以及“普高热”给中职生源造成的冲击,不少职校迎风而立,坚定人才观念,按照德才兼备并具有技能特长的标准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了另一种人才的价值和意义。
北京商贸学校张香永校长说,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培养技能技术类人才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学生因为分数低没能上普高和大学,并不能说他们就不是人才,因为这些学生可能不适合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商贸学校把学校、学生、家长的人才观念重新定位,纠正了原来的错位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希望,感受到孩子通过职业教育正在成才,从而使家庭教育能够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校内外的全面贯通,能力导向教育得以全面渗透,学生重新找回了自我,学习热情高涨,能力显著提高。在科学的人才观指导下培养和塑造人才,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学生和家长、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良性循环的办学局面。
张校长强调,观念摆正了,位置找准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才能落实。周密完善的培养思路是促成职校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成才不是单纯凭个人意志就可完成的,它是通过个人努力吸收外界施加的有益影响从而增长个人才智,最终在适当的机会将个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一个多方参与的动态的过程。
误区二:只以高考中榜论成才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仿佛孩子只有考上了普通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才能成才;仿佛只有上完大学当了官、坐了办公室才算有出息。因此对技能、对岗位操作持鄙视态度;对职业教育,无论是中等职教或是高等职教,都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求学选择。所以,长期以来单纯用文化课的分数作为衡量所有学生的标准有欠公允,在分数的重压下,职教生被冤枉地判入“另册”,人们不禁为职教生喊冤:考不上普高和大学难道就意味着不能成才吗?
既然职教生和普教生的区别只在于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的不同,而没有智力高低的区分。因此,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授不同类型的学生,也就是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智能类型施加不同类型的教育,能使每个人都走上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人才的类型不唯一,成才之路更是千万条。北京商贸学校教务处邹兰玲主任认为:人才,关键还是在于培养。从社会需求来讲,人人都应具有一项技能之长;从人的智能水平来讲,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当,使所有人都在原有智力基础上不断进步,在各自适合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多年来,许多职业学校就是本着坚定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各项改革,一路走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据了解,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一次就业率已超过90%。许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得到重用或提升;在工作岗位上出类拔萃的、创业致富的、走上领导岗位的、享受专家待遇的毕业生不胜枚举。可见,职业教育的突出技能的素质教育已使职教人才具有了竞争制胜的法宝;针对人才类型施以知识和技能教育,能够夯实人才成长的基石。
北京商贸学校王永春副校长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有很多潜力,就像肉眼看不到的“暗物质”一样。比如一些职校生,其实是有很多潜能的,因为一些外在原因,始终没有被开发出来,大家开发的都是以分数为代表的显性潜力。我们现在所开发的就是学生以往未被开发的、被正规的普教体系所忽略的“暗物质”。正是这些 “暗物质”,构成了学生极强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在职业市场的竞争中出类拔萃。
其实,这个形象的“暗物质”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优势智力”如出一辙。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力是多元的,并不是以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力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个体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合适的发展方向和领域,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职校生虽然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只是说明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不在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职校生也有他的强项;每个人都有可塑性、可教育性,重要的是在于挖掘;每个人都是既独特又出色的,教育就应该采用多种途径去发现独特点加以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以开发学生潜能。
误区三:只以传统模式论教育
说起职业教育的生源,人们往往用老实听话的标准与他们对比,以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个别人有不良习惯等以偏概全,似乎上职业学校的就不是好学生。其实,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很聪明能干,比如动手能力强、善于人际交往等等。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虽然在抽象逻辑方面未能发挥,却在其他智力领域得以体现。只是这些优势,由于不适应普通教育模式而在课堂上被压抑了。而这些潜质,使他们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得以发挥,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怎样通过教育调动内因,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艺术”。
既然职校生不适应普通教育模式,那么就必须探索出一个有职教特色的既尊重学生的特点,又符合职教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步进行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北京酒店管理学校李刚校长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现在已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在学校围绕职业岗位精选教学内容,在文化课教改方面提出了“够用再适当延伸”的思路,文化课也围绕岗位要求而教,不过分强调学科学习的深度。学校根据各专业特点打破学科体系界限,按照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教学内容都更加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并且不同专业的文化课侧重点也不同,在此基础之上再适当延伸,为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这样不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