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部人居环境期刊影响因子

2023-02-21 22: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部人居环境期刊影响因子

云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3300亩。

学院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YunnanNormalUniversity),简称“云南师大”,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ResourcesResearch》、《WaterResearch》、《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某宁,中科院院士杨某、郭某灵、戴某为、欧阳某某,经济学家吴某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正是强敌入侵、民族危亡的时代。“抗日救国,光复中华”就是西南联大的价值取向,于是西南联大制定了自己千古不可磨灭的校训“刚毅坚卓”。因此,“刚毅坚卓”的校训就是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普遍的大学精神的结晶。而在当今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继承西南联大的校训,更有其特殊意义。“刚毅坚卓”中的“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所谓的“无欲则刚”,对物质世界或其他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主体性,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创造丰功伟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不好为人师,不强为人师,而又谦恭和蔼,待人以诚,循循善诱,能移风易俗,成人之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续指引我们保持人类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以“刚毅坚卓”的校训不仅能满足特定的时代的需要而且具有超越具体时空限制的价值,使大学精神与大学独特的价值取向完美结合。

校庆日为每年的公历11月1日。

校歌

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沿用了原来西南联大时的校歌,联大校歌的歌词是按《满江红》词牌名创作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作词:冯友兰、作曲:张清常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贞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135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2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云南省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学、英语、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越南语、历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东南亚跨国创业型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原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音乐学、运动训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财政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秘书学、日语、新闻学、地理信息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书法学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运动训练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技术学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学、企“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重点学科

云南省级重点学科:心理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哲学与民族文化、农村能源工程、光学、汉语言研究、应用泛函分析、环境生物、金融数学、教育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地理学等

学位授予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教育学、光学工程、中国史

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体育、艺术、工商管理、应用心理、翻译、工程、农业推广、旅游管理、法律、会计、公共管理、金融、新闻与传播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

学术刊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15~2017年云南省主要社科期刊中影响因子数据排第一位;2014年中国边疆学研究栏目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名单,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7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云南省A级期刊。

校园环境

综述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在建万溪冲校区。其中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占地383亩,呈贡主校区占地2647亩。

呈贡主校区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昆明理工大学,校园成矩形状,东西两端生活区绕行约3.8公里。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校区设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校区内设有西南联大博物馆,馆区内现存西南联大时期遗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民主草坪、李公朴先生衣冠冢、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其中,博物馆所辖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景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气候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位于东经73°-135°,北纬18°-53°之间,地理经度较宽,纬度较窄,横贯中国大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其次,中国大陆西部有青藏高原,东部有海洋,南部有南海,北部有内陆,形成了多种地形,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岛屿等,这些地形结构影响着中国的气候环境。

此外,中国气候的形成还受到气候系统的影响。中国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上受到太平洋暖流和东亚冷涡的共同影响,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降水量大,常年有降水。此外,中国大陆西部高原上的冷空气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暖海洋气流的碰撞,也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后,中国气候的形成还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这些变化也会影响中国气候的形成。

总之,中国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理位置使中国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受到太平洋暖流和东亚冷涡的共同影响,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降水量大,常年有降水;地形结构使中国气候形成多样性;气候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中国气候的形成。

什么是生态环境?

问题一:生态环境指的是什么? 生态环境资源可以分解为2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生态环境”;二是什么是“资源”。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资源则是指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事和物。 从上述2方面的定义看,生态环境资源似乎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资源的组成之一。 生态环境这个概念原本是针对某种生物为中心而言的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把生态环境当作资源,主要是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保护(而并不侧重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里所涉及的“资源”概念,区别于一般意义(直接的经济价值)上的自然资源概念。 措施:1、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供给量过剩,而地区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所以,国家近年来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目的也是为了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只有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才能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均衡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首先就是要拓宽培训渠道。在进一步强化党校和行政学院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所谓纵向抓延伸,就是党校和行政学院在系统内,上对中央(上级)党校和国家(下级)行政学院,下对基层党校,按照计划安排,分层次、分类别抓好各级各类别干部的培训;所谓横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国内名牌高校,充分利用国民教育领域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和专业培训;所谓国内挖潜力,就是把干部送到沿海发述地区实地考察学习,送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集中教育培训,还可以送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等;所谓国外建基地,就是有选择地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及西欧国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又最缺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同时,要加大培训的投入,保证人才培训经费,是改善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此外,国家在高层......>>

问题二: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构成生态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是空气 、水 、土壤 、植物 、动物、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规 律 的 ,在不同的地域 、空间,各种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互相制约,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回答:2006-09-19 11:31

问题三:什么是生态环境设计 城市与建筑生态设计理念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实现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采取相应的生态策略削减生态赤字,达到生态平衡。
通过城市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
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确保城市基本的生态安全。并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以及相关法规的导向作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种生态技术的产业化,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技术经济支持。
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观
城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等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强调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社会生态系统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系统强调科学的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这里既要保持每个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又要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天地人和谐共生。
整体的生态建筑观
建筑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物质流动的一个环节。这就要考虑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并促进其和谐共生。
考虑时间因素,树立建筑发展全寿命周期的观念。
考虑空间因素,控制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
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在人居环境建设中要高效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从少费多用的非物质化,即减量化,到循环利用的再物质化,即资源化。
城市建设生态优先
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虽然系统建设的代价并不高,但系统本身却十分脆弱,破坏容易而恢复难,所以人们必须树立“自然生态优先”的思想,才能确保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平衡。
在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中,通过对城市资源的综合评价,建立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模型,根据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和碳氧平衡的原理,构建自然生态安全网络,为规划设计提供前提条件和设计依据。
自然生态安全网络应作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它在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中,处于先行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俞孔坚 2003)。
生态策略被动优先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往往要采取多种生态策略才能实现目标。在选择生态策略时,我们主张被动式策略(自然通风、相变蓄热体、阳光房等)优先、主动式策略(太阳能集热器、空调系统等)优化,这样才能更加简约、有效、经济,容易实施并可形成有特色的空间形态。
问题导向 因地制宜
在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由于城市的各种生态因子和城市的功能要求不同,因此所建构的自然生态安全网络和城市形态也会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
在生态住区设计中,不同的原生生态环境,不同的乡土树种和不同的设计条件,导致不同的场地设计策略和不同的住区特色。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不同的气候区对被动式生态策略的选择影响很大。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所在的气候区特点,挖掘和提升乡土的材料与技术,选择成熟有效的被动式生态策略,构建生物气候缓冲层,辅以优化的主动式生态策略,创建节材、节能、环保、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积极化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要持积极的态度,扑捉和分析矛盾,挖掘和显化积极因素,发现和转化消极因素,达到人居环境良性发展的目的。这......>>

问题四:什么是生态环境伦理 生态伦理,也可以称作环境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又蕴藏着人与人的关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问题五:生态环境指的是什么? 生态环境资源可以分解为2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生态环境”;二是什么是“资源”。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资源则是指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事和物。 从上述2方面的定义看,生态环境资源似乎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资源的组成之一。 生态环境这个概念原本是针对某种生物为中心而言的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把生态环境当作资源,主要是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保护(而并不侧重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里所涉及的“资源”概念,区别于一般意义(直接的经济价值)上的自然资源概念。 措施:1、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供给量过剩,而地区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所以,国家近年来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目的也是为了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只有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才能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均衡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首先就是要拓宽培训渠道。在进一步强化党校和行政学院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所谓纵向抓延伸,就是党校和行政学院在系统内,上对中央(上级)党校和国家(下级)行政学院,下对基层党校,按照计划安排,分层次、分类别抓好各级各类别干部的培训;所谓横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国内名牌高校,充分利用国民教育领域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和专业培训;所谓国内挖潜力,就是把干部送到沿海发述地区实地考察学习,送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集中教育培训,还可以送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等;所谓国外建基地,就是有选择地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及西欧国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又最缺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同时,要加大培训的投入,保证人才培训经费,是改善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此外,国家在高层......>>

问题六: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构成生态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是空气 、水 、土壤 、植物 、动物、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规 律 的 ,在不同的地域 、空间,各种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互相制约,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回答:2006-09-19 11:31

湖州的气候特点

湖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温同步,日照较少;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较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12.2~17.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4~5.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4~30.8℃,无霜期224~246天,10~10℃期间天数为200~236天,10~10℃期间活动积温3800~5130度,年日照时数1613~243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02~111千卡/厘米2,年降水量761~1780毫米,年降水日数116~1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盛行 西北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三月和九月是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一般以东北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7~3.2米/秒。

一、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本市位于北亚热带季风盛行的地区。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和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一样,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东南风,气候湿热。这种冬夏季风的交替转换,形成了一种中气候明显的季节变化。气候上一般以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我市四季分布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开始于十一月下旬,止于次年三月中、下旬。夏季始于五月下旬,止于九月中、下旬。冬夏季平均日数120天左右,春秋季平均61~71天。因秋季冷空气活动早,来势猛,降温快,所以秋季比春季更短些。季节不同,气候各异。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初冬(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下旬)天气干冷,雨雪较少,多霜冻。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5~6℃。隆冬(一月到二月上旬)是全年最冷时期,极端气温一般可达到零下7~9℃,少数年份在零下10℃以下。冬末(二月中旬到三月下旬)是全年日照最少的时段,多阴冷天气,升温缓慢,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时有乍暖骤冷天气发生。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但不稳定,冷暖起伏大,天气多变。初春时有强冷空气影响,造成"倒春寒"和晚霜冻。四月到五月中旬,雨水明显增多,常有连阴雨天气。持久低温阴雨,会影响早稻秧苗正常生长,而多雨寡照的暖湿天气又极易诱发麦类赤霉病的流行。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降水较少,天气相对晴好。有利于春花收晒、早稻返青、分蘖。少数年份春雨结束迟,梅雨来得早,春雨连梅雨,阴雨时间长,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夏季:是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初夏(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天气闷热潮湿多暴雨,俗称梅雨期。盛夏(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晴热少雨多高温天气,是全年最热的时段。七、八月出现≥35℃高温日数约占全年≥35℃高温日数的87%以上。该时段也是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时段。城、郊区年极端最高气温高于37℃出现机率为59%,平均十年六遇,安吉几乎年年都出现。这一时期除台风和局地雷阵雨外,降水较少,常有伏旱出现。

秋季:前期多雨,后期秋高气爽。九月是初秋多雨期,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资料表明,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372.2毫米,最大过程降水量达505.6毫米。九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个月,降水以台风暴雨降水为主。台风暴雨极易造成洪涝。十月,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活动频繁,气温下降,降水显著减少,多晴朗天气,白天温度高,夜间辐射降温快,日较差大,对晚稻灌浆结实有利。冷得早的年份,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最低气温可降到4℃以下,出现初霜冻。

二、雨热同季,降水充沛

本市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61~18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雨、梅雨和秋雨期。

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4%,温度也最低。这一时期春花作物正处在越冬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一般较少。

春季,随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加,三至五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8%,其中四至五月为春雨期,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21%,此时正是春播育秧阶段,作物的需水量也有所增加。

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六至八月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4%,其中梅雨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6%。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早稻关键生育期,适逢梅雨期,雨量较多,有的年份因降水过多,温湿适宜,导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蔓延。

秋季,气温渐渐下降,九至十一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4%。九月为秋雨期,秋雨量约占全年的14%,不少年份的秋雨量超过同期晚稻的需水量。此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南侵,十月起,气温下降较快,降水明显减少。十月底至十一月,进入秋收冬种阶段,作物需水量大大减少。

在整个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我市各季降水基本上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雨热基本同季,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每年季风的强弱变化和进退迟早,造成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大。以城郊区为例,最多的1977年降水量可达1734.9毫米,而最少的1978年仅762.5毫米。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洪涝或干旱。

三、光温同步,日照较多

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也是作物生长重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多少,除了决定于地理纬度、太阳高度外,还与大气透明度、云量等气象条件有很大关系。根据计算,本市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是102~111千卡/厘米2。年内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以夏季最强,冬季最弱,与气温的年变化基本一致。从图1~1可以看出,冬季(12~2月),太阳辐射量少,温度低。三月起,太阳辐射量逐月增多,温度回升。六月处于梅雨季节,多阴雨,少日照,太阳辐射量相对减少。七、八月,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温度高。八月太阳辐射量为全年最多的.一个月。九月起,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太阳辐射量逐月明显减少,十二月太阳辐射为全年最少。由于冷空气活动增强,气温也不断下降。由此可见,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变化一致,光温同步,有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

本市各地年日照时数为1613~2430小时,是我省日照较多地区之一。年内日照时数以八月最多,二月最少。由于每年气候各异,气象条件多变,使得日照时数年际差异较大,例如城郊区最多的1971年日照时数达2430小时,而最少的1982年只有1721小时,极差达709小时。

四、气候温和,空气湿润

我市除丘陵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在15.6~16.1℃,稳定通过10℃初终日间的活动积温(简写为10~10℃活动积温,下同)在4900~5130℃,持续天数230~236天。热量条件虽比不上浙中、浙南,但与纬度相近的上海、安庆相比,积温略多于上海,略少于安庆,与毗邻的杭州市较为接近。我市东部河网平原、西部斗区平原、及沿太湖的滨湖平原基本上能适应粮食三熟制的种植,其它地区种植三熟制,则嫌热量条件不足。一年之中,夏季最热,冬季最冷。但夏季高温持续时间不长,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11~14天,极端最高气温高于37℃出现的频率,城郊区为59%,平均十年六遇,安吉几乎年年都有。39℃以上高温只有极少年份出现,城郊区29年仅出现过一次。冬季低温持续日数短,全年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平均在10天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低于-7℃的低温出现频率长兴57%,平均七年四遇,城郊区平均六至七年一遇。因此,我地基本上冬冷少严寒,夏热少酷暑。各地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一年四季不乏降水,还有湖荡水体调节,空气湿润。由上所述,我地气候冬冷夏热,年温适中,气候温和而湿润,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

五、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较明显

我市山地面积较大,地形起伏,垂直气候差异较明显。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季节的分布上。一般随高度升高,夏季缩短,冬季延长。因此山区具有冬长、夏短的特点。如莫干山的冬季比德清长30天,夏季比德清短56天。其次,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积温减少。如海拔20米处年平均气温15.5℃,海拔800米只有12.2℃,10~10℃的活动积温800米处仅3800度,比平原少1000多度。因此,我市山区从低到高经历着温、凉、冷的变化,同地异季。即便是同一高度,也还会因坡向、坡度及山峰、山谷、岗地、盆地等不同地形而有局地气候的差异。再次,山区有丰富的降水资源,一般随着海拔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丰富多样的山地气候,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广泛的适生生态条件,为择优发展多种经营,搞活山区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农业气候条件。

综上所述,我市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稻、麦、油、桑、鱼、茶、竹、果、木等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由于每年季风进退迟早、强弱不同,本市气候年际差异较大,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特别是洪涝、干旱、低温、台风、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是影响我市农业稳产的不利气候因素。

位置境域

湖州市位于地处北纬26°29′~28°30′、东经115°35′~117°18′之间,东西长度126公里,南北宽度90公里,处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紧邻江苏、安徽两省,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湖州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东部为平原水网区,平均海拔仅3米左右。有东苕溪、西苕溪等众多河流。湖州的地形,西倚天目山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龙王山高1587米,覆盖着生态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现出黄红相间的暖温带夏绿林景观,森林面积达2063平方公里。

水文

湖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西苕溪、东苕溪、下游塘、双林塘、泗安塘等;境边南接东苕溪上游,北濒太湖,东联大运河及黄浦江。平原河网湖荡密布,山区建有山塘水库,库容10立方以上水库149座。域内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约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积496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和源于天目山麓的东、西苕溪纵穿横贯湖州全境。苕溪东经由页塘,流于黄浦江,北经56条溇港注入太湖。

1.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历史悠久,河流镇而过。南浔自古富人居多,建筑也都是富户的优美庄园,而且由于西洋风曾经在此盛行,所以南浔也是唯一的中西风格合璧的古镇,高贵优雅。

2.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浙江北部的德清县境内,山上不仅有茂密的竹林,还有两百多幢颇有韵味的老别墅,宛如世外桃源。毛泽东、蒋介石等众多名人也曾在此驻足,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巨大的名人效应,使之成为江浙沪热门的避暑地。

3.藏龙百瀑

藏龙百瀑景区位于安吉县城以南25公里处,是夏季赏瀑登高的度假胜地。这里有浙江最大的瀑布群,一路有成群的溪流瀑布伴你上山。你还可在此体验刺激的漂流和滑车项目,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4.中南百草原

中南百草原是位于安吉县内的一个大型综艺度假园,里面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游乐项目、大片的草坪竹林,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适合周末带家人和小朋友来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

张文秀的著作论文

1、张文秀:人口增长制约大特区经济发展 《海南技术经济信息》19902、吴月良、张文秀:四川粮食生产预测和跟踪研究 《农村经济》1995.103、张文秀:长江上游山地综合开发初探 《山区经济》1996.54、吴月良、张文秀:开县移民前后的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72辑》19965、张文秀:蚕业产业化初探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73辑》19966、张文秀: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 19977、张文秀:川西北高原牧区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山地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98、张文秀: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09、张文秀:雅安地区农村小康工程建设浅议 《农村经济》1997.210、张文秀:四川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1998.611、刘学贵、张文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12、任大廷、张文秀:浅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技术经济》2001.513、张文秀:青储饲料养猪效益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1.614、王燕、张文秀:刍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过程中的问题 《农村经济》2001.715、陈波、张文秀:从供求出发推动农地流转 《农村经济》 2002.616、明辉、张文秀: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应用 《农村经济》2002.617、陈波、张文秀:绵阳市丘陵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农村经济》 2002.818、唐勇智、张文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决策咨询通讯》2003.319、唐勇智、张文秀:试论政府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村经济》 2003.620、张萍、张文秀:浅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国土经济》 2003.721、周伟、张文秀: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理论初探 《国土经济》 2003.922、张婷、张文秀:四川甘孜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开发 《国土经济》 2003.923、王小红、张文秀: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探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124、陈丽霞、张文秀:四川盆地丘陵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125、王燕、张文秀:攀西地区优质稻生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与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6、张萍、张文秀:土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7、马其芳、张文秀:加快我国土地复垦的对策浅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8、何格、张文秀:农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的模式、技术依据及程序《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9、张婷、张文秀: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农村经济》2004.630、王燕、张文秀:提高优质稻品质,发展攀西优质稻产业 《农村经济》 2004.731、刘远新、张文秀:刍议加强城市土地资产管理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1032、张良、张文秀:川西高原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 《农村经济》 200433、陈丽霞、张文秀: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农村经济》 2004.增刊34、邢姝媛、张文秀:当前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 200435、刘远新、张文秀:四川省盆周山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4.11.36、高成风、张文秀:成都平原区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4.37、张文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2005.138、何格、张文秀: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 《农村经济》 2005.139、张颖聪、张文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农村经济》2005.4.40、刘远新、张文秀:浅析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安置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5.41、张良、张文秀: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探讨 《农业经济》 200542、金小琴、张文秀:成都平原地区农地流转中几种现象的思考《农业经济》 2005.增刊43、李启宇、张文秀:当前农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 2005.944、薛森、张文秀: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0.45、李启宇、张文秀:从农地价值构成看征地补偿 《农业经济》 200546、尹科、张文秀:农地流转中的业主经营浅析 《农业经济》 200547、杨奕、张文秀: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农村经济》 2005.7.48、冷奕明、张文秀: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西南农业学报》 2006.249、张文秀、张婷: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50、尹科、张文秀: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 2006.552、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6.8.53、刘自娟、张文秀:四川省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2006.854、戎晓红、张文秀: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 (2)55、潘安兴、张文秀:四川省生态足迹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新疆农垦经济》2006.1156、罗才军、张文秀: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治理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57、潘安兴、张文秀:经济发展对四川房价的影响分析 《中国物价》2007.258、薛莉娜、张文秀: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评价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 .259、薛森、张文秀: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7.460、潘安兴、张文秀:四川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非农化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461、戎晓红、张文秀: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7.562、余桂南、张文秀:房地产投机与房地产价格 《商场现代化》2007.1063、赵本宇、张文秀:新形势下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7.1964、潘安兴、张文秀:郫县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子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7.965、樊小红、张文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966、潘安兴、张文秀:成都市住宅市场有效供求非均衡研究 第三届中国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7.1067、刘媛媛、张文秀:微观主体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168、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安全的消费需求与最少耕地保有量预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69、常春水、张文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区域发展创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7 (2)70、常春水、张文秀: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小麦1995-2006年生产效率研究 《世界农业学术》2008.871、郑华伟、张文秀:阿坝州草地退化中的牧户行为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972、徐旭、张文秀:基于农户视角的成都平原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分析《世界农业学术》2008.1073、郑华伟、张文秀:甘孜州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理塘县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008.1276、郑华伟、张文秀:四川省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9.377、张文秀、郑华伟、刘东伟: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378、郑华伟、张文秀: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区域差异特征《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479、陈倩、张文秀:辽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480、郑华伟、张文秀:川西北牧区草地建设保护的外部性分析《乡镇经济》2009.581、郑华伟、张文秀:甘孜州草地生态足迹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分析《乡镇经济》2009.682、牛艳春、张文秀:矿区土地复垦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平顶山市的调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2009论文集83、李启宇、张文秀: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9.10.84、张文秀、郑华伟、司秀林: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生产问题及对策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 2009.10.85、张文秀、王冲: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的影响因素分析《软科学》 CSSCI 2009.1186、李启宇、张文秀: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述评《经济纵横》CSSCI 2009.1287、李莉、张文秀: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价格理论与实践》ASPT 2009.1188、李丹、张文秀: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89、周福星、张文秀: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郑州市地价预警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90、李启宇、张文秀: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特区经济,2010.691、李启宇、张文秀: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CSSCI 2010.5.92、黄凯、张文秀:四川丘陵区耕地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经济》CSSCI 2010.6 93、WU Jing, ZHANG Wenxiu:Total-factor cultivated land efficiency in China “2010 Internation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国际会议论文集(EI检索)2010.894、ZHANG Wenxiu,SI Xiulin,ZHENG Huawei:Analysis of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Province.《Agricultural Reformation and Rural Progressing》 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0.995、JIA Yanbing, ZHANG Wenxiu, XIAO Jun,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 Related Policy from Sichuan Province,3r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cs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mposium,Weihai,China, 国际会议论文集,(ISTP检索)201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