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3-02-21 20: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学院简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原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1979年12月创建。学院以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着国家重点企业和北京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党校函授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任务。1988年,成立北京国际语言培训中心;1991年6月,成立北京市工业党校(现为北京市国资委党校);2003年3月,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3年8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划转学院,设立学院南校区;2006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13个教学系部,在校生5000余名;设有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培训学院(培训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科研部等部门;拥有配套的以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经、管、工、文、法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包括高职和成人专科共计20余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财务会计”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会计”、“国际商务”高职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是具有接收普通高职教育、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院校,是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院校、北京市成人高校财会学科师资研修中心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
学院拥有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精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2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1%,39%的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59%的教师是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
学院北校区位于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校区位于永定河畔,紧邻北京野生动物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总占地1300余亩,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图书馆及多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各类标准化运动场、体育馆、医院、食堂及学生宿舍楼等配套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广阔的生活空间。

院系设置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13个教学系部,在校生5000余名;设有教务部、学生工作部、进修部、培训中心、国际部、党校分院、科研部等部门;拥有配套的以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经、管、工、文、法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创建于1982年,是学院建系最早、规模最大的教学系。现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四个专业,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拥有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电子商务实验系统、旅游酒店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以及较先进的教学设施。
工商管理系拥有一只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占到95%;8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先后有6人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知名学府其中部分教师还具有国际高等教育背景。该系还聘请国内企业管理专家担任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年来工商管理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共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20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项、专著6部、教材13部、译著6部、论文55篇、企业调研报告36篇。9篇科研论文被权威期刊转载。先后完成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II15—1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教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立项课题1项,并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编写出版了工商管理系列高职高专教材8部。《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务》、《管理沟通理论与实务》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管理经济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财务会计系:
财务会计系创建于1983年,设有会计、税务两个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4%;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8人,博士和在读博士7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7人,具有资产评估师资格2人,具有注册税务师资格2人,5人被本市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聘为财务顾问。有8人获得市本系统先进教师称号,1人获得“北京市先进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3人被评为市青年骨干教师。在北京市教育工会举办的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先后有3人获得文科一等奖,1人获得文科二等奖,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扎实、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师资队伍。
财会系开设会计和税务两个专业,其中会计专业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多年来,会计专业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高职教改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扎实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本系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与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八方利园会计事务所、北京现代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信成税务事务所、北京昆仑华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了优良的实践教学场所。
税务专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和社会需求,从2002年开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热门专业,每年招收两个班,现有在校班级6个班,共381人。
会计专业和税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目前财会系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余人,已为首都经济建设输送大专学历毕业生18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均在95%以上。
近年来财会系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计专业教改成果《深化教学改革 办出会计专业高职特色》和《〈纳税实务〉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2001年和200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纳税实务》课程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纳税实务教程》和《财务会计操作实务》教材被评定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会计实务系列”教材(15本)和“税务实务系列”教材(6本)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推荐教材。计划编写的《纳税筹划实务》、《税务代理实务》、《税收征管案例解析》、《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4本教材已列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经济贸易系:
经贸系目前拥有国际商务、金融与证券、法律、人文四个教研室。教职工24人,教学管理人员4人,专职教师20人。在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人(教授4人,副教授10人)。专业教师队伍中不少教师拥有良好社会知名度和较高的社会评价,被不少大公司和名校聘请为高级管理顾问和特聘教授。是一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系现开设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商务、金融与证券两个专业和成人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其中,国际商务专业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示范性专业建设项目。国际商务试点专业教师教学团队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双称号”。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创建于1993年。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拥有数字媒体实验室、网络应用实验室、计算机安装与调试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管理综合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实验设备先进,实验条件完备。信息系还聘请北京电视台、捷成世纪公司、中科大洋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事业的专家开展实训教学和技术讲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信息工程系由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数字媒体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网络应用技术教研室、信息安全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组成。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部分教师长期在企业兼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信息系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有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数名。
信息工程系重视科研工作,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发研制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工程系教师就开发研制了《Novell网络环境的 IAMIS 财务软件》,这是我国首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信息工程系教师又受企业委托,相继为北京市的企业开发了《建筑器材租赁管理软件》和《饲料成本核算软件》两个软件,在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一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自1998年以来,信息工程系共完成各类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论文80余项,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20余篇,有的论文被中国科学家论坛收录,有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编写教材30余部,其中2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信息工程系有三门课程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信息工程系现有在校生594余名。近三年来就业率连续达到95%以上。
外贸英语系:
外语系成立于1988年,同年开始招收经济类英语专业学生,1999年开始招生普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历届毕业生绝大多数在外资、合资企业,外国商社从事商务、外贸管理、文秘工作。本系现有商务英语 高职、业余两个专业。
本系共有教师21名,其中硕士11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3人、助教2人、多数教师毕业于北大、北外、北师大等名牌大学。外语系教师业务功底好、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创建于 1980 年。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营销方向)、工程造价三个专业。具有较完善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现设有机电控制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金相实验室、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电网监控实验实训基地、岩石矿物实验室、宝石鉴定实验室、宝石加工实验室、模型室、画室等十个实验(实训)室。
机电工程系现有教师 16 人 ,其中正教授 1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7 人。具有博士研究生 1 人,硕士研究生 4 人。多数教师具有“双师”证书。
机电工程系在办学理念上,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专业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时,可同时拿到毕业证书与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就业竞争力强。
电子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 1979 年组建,至今已有 26 年。设有电子教研室、电工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拥有单片机、电工、电子、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设施齐全。目前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三个专业。
电子工程系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中绝大多数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占本系教师总数的 60% 。多数教师具有“双师证书”。
电子工程系根据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本系专设的“大学生电子创新中心”,面对学生开放,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激励学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验证的目的。中心由专门教师辅导,注意引入先进技术及工艺,注意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二十余年来,电子工程系共培养出近千名毕业生。近三年普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0% 以上。
电子工程系近年参与了两项国家级数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的研发工作。编写由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出版的技能培训教材三套。

专业设置
高职和成人专科共计20余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财务会计”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会计”、“国际商务”高职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是具有接收普通高职教育、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院校,是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院校、北京市成人高校财会学科师资研修中心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精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2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1%,39%的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59%的教师是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对外开放吗

国家办,不错啊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原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研究所)是经北京市政府,教育学院和大学,在1979年12月大学建立部举办全日制职业教育,并承担了国家重点企业和国资委系统企业管理培训,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CPSC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任务。 1988年,成立于北京国际语言培训中心; 1991年6月,成立了北京工业党校(现为国资委党校)的; 2003年3月,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人员; 2003年8月,经远东研究所,成立学院南校区整体移交国资委河北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5月,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jwc.biem.edu.cn/

一、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79年建立的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1984年组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划转至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6年,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定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

学校现有望京和固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89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2亿元。教室全部具备多媒体教学技术环境,教学和办公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图书馆现有藏书50.96万册、电子图书32500GB,拥有校内实践基地52个,校外实习基地59处。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备的实训基地,为保障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二、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国际商务专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全国高职示范专业:游管理专业

国家高职专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会计

北京市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际商务

北京市特色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

一、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简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和1980年成立的华北石油职工大学。1984年,北京市公交职工学院(原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职工大学)整体划转并入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6年,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在四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为民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服务地方的责任使命,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面向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服务、经济管理、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北京望京和河北固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87亩。学校设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以及基础部、思政部12个教学机构。设有25个招生专业及方向,其中,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北京市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现有专任教师203人,在校生3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4人,占比46.3%,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市社科理论百人工程”人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创名师、教学名师等近20人。此外,学校还聘请其他院校知名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了“政校行企”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谋发展、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先后与西门子、联想、腾讯、航天金税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育人”协议,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联动、共育人才,产学研一体融合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以“做对学生最好的高职学院”为价值追求,以“幸福学园”为载体,以“六有”人才为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身心健康、职业操守、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系统性、针对性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终生幸福。2017年,学校入选首批中英创新创业职业教育联盟(北京)院校和首批中英创新创业教育北京示范学校,2018年,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金奖等荣誉。

学校2003年进入原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序列,北京经理学院在服务首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成长发展上,培训品牌优势明显。学校作为北京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具有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的安全生产培训一级资质。学校同时也是“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近年来,围绕首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首都安全生产稳定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持续开展社会服务与创新,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年平均培训近八千人次以上,培训水平始终保持较高层次和较大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作为最早开展国际教育的职业院校,已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5万余名留学生进行了汉语培训,对外汉语培训规模居北京地区高校前列。与美国、英国、泰国等院校和机构开展“2+2”、“3+1”、交换生等多种模式校际合作;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合作筹建“北京伦敦商学院”,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新平台。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加快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积学求是、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以勇于争先的精神和智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