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拉,保尔的很多精神和行为可以教导我们.如: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时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于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年头,保尔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命精神,正显示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他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在对待友谊、爱情和家庭等问题上,他也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原则。
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时故事情节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程度。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正因为如此,手枪的枪口才那样“鄙夷地瞪着保尔的眼睛”,于是,他以冷酷无情的严峻态度谴责自己说:“老兄,你平时说什么要干出一番英雄事业来,原来全是纸上谈兵!……你有没有尝试过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即使到了生活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活下去。要使生活变得更有益。没有比掉队更可怕的了。”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青年共产党员来说,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保尔也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真多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辋川集》二十首诗,呈现了王维理想中的山水世界。
而《南垞》,则是一首关于水的诗歌,一首以水喻心的诗歌。
在“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这一句诗中,王维随一叶小舟飘荡在水上,已离开南垞,北垞又渺不可及,此时没有可供小舟停靠的边岸,简单质实的两句话营造出了“无所依”的旷然境界。水域不同于陆地,唯一可供诗人栖身的便是脚下的一叶小舟,这使我不免想起苏轼的诗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而在王维的笔下,这种“无所依”带来的并不是空虚感,反而是无穷宇宙处处可容我身的释然,这是一种常人所无法到达的超然境界。
禅宗强调水的流动自在、随物赋形特征。禅宗六祖慧能所开创的南宗禅更是直指人心,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1] 。佛教的《大般涅般木经》则提到:“若是行者为生灭法。譬如水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一切诸行亦复如是”,在禅、佛看来,水是永恒运动的,佛教中的生命就像是这永恒运动的水中的水泡,起灭更加不定与短暂。可是在这首诗中,王维的生命状态已经超越了水泡的形态,他未融入这运动的水中,而以一叶小舟作为自己的依托,王维身处小舟之上,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此的志向,并不在意它身处何处,又将去向哪里。南垞与北垞就像是人生出世与死亡的两个靠岸,而处于其间的人生就是南垞与北垞之间的水域,只是随水而动,相信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它应得的状态——乘舟的状态也便是王维处世的状态。
水在禅之中的一个特征是清净,常常被用来象征人自性的清净。在《南垞》这首诗中,王维将这种抽象的清净之心以具象的形式外化成水,并成为了本诗最重要的形象。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从具象的角度来看,这水是俗世与王维内心世界的一道屏障。“人家”之地,是世俗人情、喧嚣之所在,但在《南垞》一诗中,王维成了俗世的旁观者。他立于水上,与人家隔水而望,“遥遥”的距离感与“不相识”的人际关系,更让这种旁观减少了情绪的消生起伏。从抽象的角度来看,这水即是王维待世态度的体现。此时的王维已不再主动地融入世俗世界的浮沉之中,而是采取了带有距离感的观望态度,“不相识”是他主动想要达成的状态。
讲到此处,不得不提及“不相识”的人际关系也是《辋川集》的一个突出特点。《斤竹岭》中的“樵人不可知”,《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辛夷坞》中的“涧户寂无人”,以及本篇所论述的《南垞》中的“遥遥不相识”都体现出了诗人王维与世俗人的某种距离感。而《宫槐陌》中的“畏有山僧来”一句,则更体现出了王维有意避免与人来往的意图,即使对方是山中的僧人也不例外。由此可见,王维似乎在有意削减世俗定义中“我”与“他人”的存在,而把真正的“我”融于无穷的山水之中,用一种无影无迹的眼光去反映天地自然。
在《南垞》这一首诗中,水就像是一条从头至尾贯穿的线索。
诗人漂于水上,又隔着水域望向“人家”,因而在本诗中,水无疑是具有深意的介质。王维立于流动自在的水之上,隔水遥望人家,“个”与“众”在空间上的比照,突出了王维与世人的不同。水域苍茫,但只有王维一个人,淡然处之,而世人在地上碌碌奔走,但王维并不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给予褒贬评价,只观不论,就像是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王维将自己外化为自然,又将自然内化为内心,从而接近禅境。
动与静也是《南垞》这首诗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这样评价王维诗中的禅趣:“一切都是动的,非常平凡,非常写实,非常自然,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南垞》之动体现在水、舟之动与人家之动上,但它传达给读者的,却是静的感觉。这是由于作者将自身融入到了永恒运动的自然界中,主观上并不想要与外界进行对抗,因循自然的规律。想到慧能的“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一切动都是因心而起,又想到“大隐隐于世”,旁观人世却不因此而得喧嚣,所以天地间一切动静都取自于内心。
水是世间的灵动之物,如果水静止不动,就成了无趣的死水。王维托身于随水而动的小舟之上,却达到了禅静之境,这是内心与自然的相融。天地虽流转,我亦是流转本身。一切如水,皆有归处,一切皆平常。
[1] 刘艳芬.从水意象看儒、释、道、禅时间观的不同[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23卷第5期:40.
[1] 王瑞安. 关于非独立控制励磁的他励直流电动机采用双通道LQSF直流调速系统时励磁回路控制的探讨[J]. 冶金自动化, 1983,(04) .
[2] 冯方亮. 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实验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 1996,(06) .
[3] 邹宝钦. 浅析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可控硅调速[J]. 福建电力与电工, 1997,(04) .
[1] 孟祥霓. 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
[2] 甄光裕. 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估算分析[J]. 电机技术, 2002,(04)
[3] 刘荣林. 航空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无载测试[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4,(05)
[4] 董成明. 电驱动钻机的直流电动机选型[J].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0,(01)
[5] 陈明德, 魏(王美)琪. 直流电动机的f(I,M,n)特性研究[J]. 微特电机, 1981,(01)
[6] 李颖,赵振玉. 直流电动机倒拉反接制动机械特性测定[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94,(02)
[7] 刘建华. 确保复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的有效方法[J]. 电机技术, 1994,(04)
[8] 罗毅, 李莺. 浅析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要条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 杜广豫. 比例法在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计算和稳定运行状态计算中的应用[J]. 东方电机, 1995,(03)
[10] 徐专政. 使用直流电动机检验触发绕组[J]. 摩托车, 2004,(09)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语言学教研室主任. 1《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合著),语文出版社,1995年。2《语言学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3《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之第十三章“指称范畴”一、二、四、五节之原稿,商务印书馆,2010年。 主要论文1《谓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限制》,载《汉语学习》1993年第4期。2《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别V了”的意义是什么——兼论句子格式意义的概括》,载《汉语学习》1996年第4期,转载于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期。4《论〈马氏文通〉“字类假借”理论产生的原因》,载《语文新论》(《语文研究》创刊15周年纪念文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5《论语义指向分析产生的原因》,载《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6《汉语“规范过度”现象产生的认识根源》,载《语文建设》1998年第11期。7《动趋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载《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又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动词的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载《语文研究》1999年第3期。9《动结式述补结构在“把”字句和重动句中的分布》,载《语文研究》2001年第1期。10《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与郭继懋合作),载《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11《语义特征及其分析的客观基础》,《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12《“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13《关于若干语法理论问题的思考》(与马庆株合作),《南开语言学刊》第3期,2004年,又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5期。14《框架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又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7期。15《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载《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16《名称名词的句法表现》,载2005年第一期《对外汉语研究》,又载《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7《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汉语学习》2006年第1期,又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5期。18《指称不确定性产生的条件》,《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又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12期。19《施受歧义产生的条件》,《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20《论无指成分》,《语言学论丛》(第35辑),2007年,商务印书馆。21《“当作”与“看作”》,《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1期。22 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主持“网络语言”笔谈,并与张薇合写其中的《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23《“是”字句的话语功能》,《语文研究》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