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论文

2023-02-21 16: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论文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的观念也产生新的变化。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的快慢因材施教,因人而宜。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从教多年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如何做到因材施,因人而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精心备课,教学内容要力争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在教师备课不仅是备教材,选教材,其实最主要的是备学生。对于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哪些是学困生,哪些是中等生,哪些是优等生,分别安排什么样的练习内容,设置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都值得提前考虑周到。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有新的评价信念,课堂教学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运动成绩的高低,而是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及创新思维的综合表现。所以,教师必须注重练习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活动中,力所能及的内容中,发展身心、培养兴趣,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比如,我在上八年级跨越式跳高课考评时,把学生男女生各分三个等级,高度各分三种,这样考评时,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满意度,学生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很和谐、活跃。

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有所提高与发展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与要求。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基础技能学习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1.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喜欢上体育课的。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技能的信心,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其次,要做到分层次、分能力的个别差异教学。由于学生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和后天影响,学生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反映为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风格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此,尤其是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有人选材,有针对性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与课余训练工作。

2.要正确处理教学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其实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实施,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对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学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来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时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状况,让学生在同一片绿茵场上享受同一片阳光——平等对待学生

今天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与其他人一样的利益,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为此,体育课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尊重和关注的和谐氛围,不应出现因个体某一方面的不足或欠缺而受到与他人不平等的对待,甚至冷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可以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师生的合作互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课堂教学应设置有效的练习方法,如男女分组、分层次等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具体实施要注意:

1.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所规定的要求,转化有效评价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改善。

2.切实做好转化学困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学困生问题。首先,要关心和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客服自卑心理,建立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其次,多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辅导学困生,帮助他们认识到不足与缺漏并想方设法弥补。逐步培养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在教学中,暂时采取降低高要求来转化学困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课程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亲自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因材施教要要鼓励优等生尽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对于优等生一要防止骄傲自满,要求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二要适当给他们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去尝试,去挑战。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我们的体育课堂必然在追求教育和谐的基础上,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真诚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教、学行为是和谐的互动,学生不在是教学过程中的接受者、模仿者,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应是传授者、命令者,而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是生产者、服务者,教师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才能在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个体在思想、知识、身体、品质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

因材施教即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原则,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是爱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兴趣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季 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大春.《实验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高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科目之一,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介绍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对目前好笑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简要概括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 关键词 】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加快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改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应加强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意识,完善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和水平。

一、教学能力基本内涵

教学能力,即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专业能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衡量,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教学能力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显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促进作用,在教师进行实际教学中,利用教师的专业技巧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因此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当中[1]。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要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培养,还要求学生应该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新课改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我国的体育事业进步保驾护航。

三、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需求

(一)教学研究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质量,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对教学的深入研究,教师的专业技能会快速提高,这样一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将最规范的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规范动作要领,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教学时,基本以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体育常识[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也有了很大变化,教学过程中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深入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处理信息能力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来临,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在社会中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教育行业中很多科目的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频或者视频,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样不但提升了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教师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三)融合学科能力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不断将各门学科进行整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具备融合学科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认知程度,掌握各门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友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教师为培养自身的融合学科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要努力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体育与其他知识融为一体,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还要经常做出教学反思,总结融合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找寻改正的方向,如果是由于教师对某项学科知识掌握不足,便加强学习该学科;如果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就要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与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沟通和学习,从而快速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能完美的'将学科知识与体育融合在一起,不但培养学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4]。

(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阶段,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诸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等等,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身体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教材驾驭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为绕教材进行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编写,因此需要教师对于大学体育教材全面掌握,同时,教师在熟悉和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体育动作和技巧进行演练,学生跟着教师进行模仿和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严重桎梏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身份定位,作为引导者和掌控者参与到教学当中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和心理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5]。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培养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融合学科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驾驭教材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加快高效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邱蓁蓁.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赤子,2016(11):67.

[2]王林毅,于巧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发展对策的研究[J].运动,2015(6):70-71.

[3]谢辉.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97-99,79.

[4]李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分析[J].运动,2016(17):63-64.

[5]马浩鹏.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04-105.

摘要: 近年来,高校体育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老师具备符合要求的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以下介绍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高校体育实行课改的必要性,探究了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目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科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主要能力。老师在具备新课改需要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能够使所培养的学生及时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能够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因此,课程改革视野下探究分析高校体育老师教学能力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师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具备科目教学的专业能力,进而又有教师职业能力之称。职业能力是老师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制定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目标以及完成教学任务中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从中可以看出,理论知识和技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老师要想提高职业能力,就要在兼具两者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高校体育中,老师的教学能力要具备一定条件,其中,技能和知识是必要条件,心理和生理是支持条件。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能力又可以细分为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彰显职业魅力和优势[1]。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新形势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校体育学科作用与以往传统的体育学科作用相比具有多元性,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只是侧重培养学习者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现如今,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在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学习者的理论知识,培养学习者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今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了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高校体育实行课程改革是极为必要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较为漫长、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较为系统,在进行每一阶段的课程改革时,都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学校的发展方向相协调,进而当前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的改革能够促进社会正常、有序运行[2]。新课改中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调动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目的性培养。从中能够看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向越来越明确,学生参与新课改体育课程学习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能够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我国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促进我国实现社会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加快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3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要求

3.1驾驭教材的基本能力。老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和新课程标准为前提,进而老师要对体育学科的教材进行全面掌握、细致了解,有侧重的梳理教材知识,在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传统高校体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于体育理论知识,老师基本是照本宣科,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传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于体育技能,老师经常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体育动作练习,老师在教学中占据着绝地的主导地位。新课程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老师能够将体育教材的理论知识熟记于心,并且能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与以往相比,老师的教学角色实现了从传播者到指导者、参与者的巧妙转变,在充分开发教材资源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进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及时完成,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因此,高校老师只有具备驾驭教材的基本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才能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3]。

3.2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效果,就需要老师发挥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授课,虽然课堂学习井然有序、课堂管理比较有效,但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会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逐渐削弱,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老师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老师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能够合理分配自身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关系,老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老师能够有效组织体育教材,即有意识的将教材进行由繁到简、有难到易的组织和转化。此外,老师还能为学生有序组织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到活动的乐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4]。

3.3融合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目前,教学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因此,老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加强自身综合知识的积累,巩固综合知识的学习基础,这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跨学科问题,而且能够拉进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树立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老师要想着实提高自身的融合学科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各个学科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融合与统一。老师在进行融合学科学习之前,一定要正视自身在某一学科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对知识进行及时补充学习,同时,老师要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融合学科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老师掌握融合学科知识以后,要巧妙的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进而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3.4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现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信息科技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参与体育教学。备课阶段,老师要运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根据需要适当插入视频和音频,进而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后阶段,老师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总结、体育评价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记载、文字信息储存。老师提高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能够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3.5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体育老师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教学研究能力越高,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越强,反之,教学研究能力越低,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就越弱。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不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只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算达成教学目标。现如今,老师在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老师具备教学研究能力,不仅能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培养优秀人才[5]。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想发展教学能力,一定要重视驾驭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融合学科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这五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课程改革视野中发展体育老师教学能力,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及时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升,范凯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评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3):61-64+68.

[2]全世民.休闲体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141-143.

[3]张祝平.新《纲要》指导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1):57-58.

[4]王林毅,于巧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发展对策的研究[J].运动,2015(6):70-71.

[5]杨文敏.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3):82-85.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论文

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的喜爱。开展起来也十分方便,所以深受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少年儿童的喜爱。从体育课教材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适当结合地方实际选择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一些项目不仅具有健身意义,还具有教育价值。我校是一所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县区小学,学生特别喜爱喜闻乐见又简便易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活动的“走进”,既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受学生的喜爱。
一、民间体育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通过收集整理、创编的民间体育较适合于小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开展,这当中有适合儿童的趣味体育活动,有修身益智的智力体育活动,有闲暇娱乐的健身体育,也有生龙活虎的竞技体育,这为县区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素材。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组织等要求不是很高,简单、方便、易教、易学、易练,深受县区小学生的喜爱,它对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谐的团队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也不无裨益。在县区小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学校进行传播与推广,可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功效和教育价值。
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经过整理和改编后的民间体育完全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也可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体育进入课堂,首先要在本学科组内上好一节研究课、示范课、组内公开课,让全体教师观摩,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讲解讨论,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并尝试开展全校性体育大课间民间体育活动。例如:我校在普及实施全国中小学生集体舞时,就根据地方民间体育创编了8分钟的“回族、彝族”舞蹈在大课间实施;其次,在组织体育教学时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将创编后的民间体育作为主教材或辅助性教材内容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大组、小组、自由组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民间体育活动,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再次,在民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当好观察者,观察学生的行为、发展水平、需要和困难,以此作为指导的依据;最后,要当好学生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提供语言上、材料上、技能上的帮助,以推进民间体育游戏的延伸,分享民间体育游戏中情绪体验,交流经验,掌握必要的规则等。
三、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时机
本文定义了“走进”二字,也就是自然的意思,至于其“走进”到教学内容的什么地方,那就要根据教材制定的意图了。如:在我参加的一节以《健康快乐跳起来》为主题的水平(一)小学二年级“徒手操”教学课中,我将创编后的地方彝族集体舞引入到准备活动中,运用这种办法使学生在3——5分钟的时间内达到适合本课教学所需要的心率、兴趣及活动量,起到了以往跑圈、徒手操、游戏的作用;在基本部分教材学习中我又将其作为辅助性教材来处理,把创编后的彝族“蹲斗”游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开展活动。学生在优美的《西班牙斗牛曲》中尽情享受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特别是教师的参与更让课堂掀起高潮.另外也可以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以素质练习游戏的形式辅助到课堂中去,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等等。在课的结束部分,师生共跳回族舞蹈,更让学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民间体育在课堂上的确是有较大生存空间,它进入课堂是一种趋势,至于该采用何种时机进入课堂,我认为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2、对民间体育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实际
民间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标准,它的评价是灵活多变的。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实时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民间体育活动,是否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民间体育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投入等等。
3、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由于民间体育活动本身就对学生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所以它的组织形式应该表现出最大的自由度,鉴于民间体育活动进入课堂其进入方式、内容选择的灵活多样性,也就带来组织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1)、以内容决定组织形式。(2)、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组织形式。(3)、按掌握动作情况(技术水平)来决定组织形式。(4)、撇开自然班,以大课间的形式开展。作为我们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
4、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既然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它的评价体系也就是一个“活动”的标准,体育教师在评价时应该以鼓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不能去挑剔。只要是学生参与完成了此项活动或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毕竟民间体育活动本身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例如:学生在跳民族集体舞蹈时,看上去动作虽然不是那么整齐划一,但学生的那种认真劲和跃跃欲试的冲动无不让我们送去欣赏的眼光。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中评价应该在自我评价、组内评价中得到运用,就算是教师的一句简单评价也可以给学生无穷的财富。
总之,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民间体育活动“走进”小学体育课堂教一种趋势,它的到来给学校校本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学校体育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只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肯去想,肯去实践与创新,相信不久的将来,学校体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格局。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体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一门学科。下面我整理了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及影响

  一、体育游戏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产生的影响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单一,而且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体育游戏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锻炼,不仅能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且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调节学生消极情绪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不平衡的阶段,往往会出现叛逆心理,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经常会产生负面情绪,尤其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反感。而通过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就可以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舒缓。而且体育游戏又具有竞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还会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游戏比赛,例如对抗赛、选拔赛等都可以使学生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活力,从而能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在游戏竞赛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参赛者之间需要有凝聚力,观赛的学生也要有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缺少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需要学生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与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是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1.做好准备工作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很突出,但是为了保障体育游戏顺利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每个班级的同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就要设计不同的游戏,设计低年级体育游戏时,要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目标,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大的游戏;设计高年级体育游戏时,可以有一定难度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内容设计好之后,体育教师应提前准备所需要的器械,并确保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做好硬件准备工作。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才能为游戏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2.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的引入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学生,而是通过游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趣味性,要把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3.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就是因为游戏都带有竞争性,通常情况下,参赛者的积极性高低与否取决于比赛竞争因素的多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师应设计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多融入一些竞争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但是竞争中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再加上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因此,体育游戏的应用应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教学目的。

  4.真实性与鼓励性相结合

  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结束后,对比赛结果当然也十分关注,此时,教师要对游戏结果进行评判,为了做到公平公正,教师要依据游戏规则认真观察游戏进行的整个过程。对于赢得比赛的一方,教师要对其优良表现进行表扬和赞许;对于比赛失利的一方,教师也要积极鼓励,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对于比赛中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要严厉批评。

  三、总结

  为了使体育游戏更好的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后对游戏的比赛结果作出公正的评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二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意义及措施

  一、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还应该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彰显独特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2.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素质拓展教育能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增强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先进性。素质拓展教育的引入,能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初中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完善。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处在成长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如果过分依赖学生课堂活动,容易制约学生个性发展。而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多种多样,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训练,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1.加强拓展训练基地建设。

  初中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素质拓展训练具体要求,挖掘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校设施开展素质教育,为学生进行训练创造条件。要注重与其他学校合作,加强相互合作与交流,推动资源共享。还可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素质拓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将训练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规划,争取社会资金赞助,完善训练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开展训练创造便利条件。

  2.合理选择拓展训练项目。

  学校可根据教学具体需要,设置必修和选修拓展项目,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保证训练课程时间的充足,确保课时落实到位,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技能,掌握本领。还可以组织各类游戏,激发学生对拓展训练的热情。例如,集体训练项目可以高台演讲、寻宝游戏等为训练内容。为增进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可以风火轮、解手链、信任百步行为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增进了解,更好地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3.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为推动素质拓展项目更好地开展下去,要坚持适应性原则,促进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进行。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调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情境,注重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让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初中学校要重视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的引进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管理,让他们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责任意识,总结教学经验,能熟练应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发现不足,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让素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5.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现实,严格落实各项规定,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在授课和组织学生训练时,要将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保证教学组织管理的严谨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促进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训练时要听从指挥,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三、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体育理论和技能教学,更要注重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课程教学。教师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教学要求采取有效对策,更好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三
  浅谈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

  1、激励手段运用的时机

  新的课堂改革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要学会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中还要学会全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学生在我们体育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机会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才会主动的学习,并在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2、激励手段的种类

  激励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显示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而不是吝啬。激励的方法很多也很有科学性,所以在激励的运动时也要做到科学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自己的激励艺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激励。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对常用的激励方法进行介绍。

  2.1运用目标激励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目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也有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有学生在了这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了动力,在学习中为了完成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目标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在目标的制定时,要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所差异,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激励下,以目标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这种动力就成为了一种动机,不断朝这个方向而努力。

  2.2树立榜样进行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树立榜样有很多方面可以影响学生,比如给学生树立体育方面的明星,刘翔、姚明等都是学生心中的体育明星,这些明星的事迹可以多介绍给他们,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争光。但是,这些明星离我们很远,很多同学心中也没有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身的榜样激励他们,比如一次运动会上,我们把破纪录的同学加以宣传,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另外,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在教学中或者生活中,教师要学生树立榜样,处处在学生面前表现优秀,让学生把你看作心中的英雄。教师以一种榜样,给学生怎样的激励。首先是出色的体育教学技术技能,从讲解到示范,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的人物在面前时,要做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感觉教师无所不能;其次是教师的言行要一致。如果要把学生作为榜样,就要选择那些些品学兼优,特别是具有一定体育能力的学生,时时起到示范作用,并让其担任小组长起到指挥与协助教师的作用。

  2.3给学生以信任感来激励

  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会觉得能看得起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如果信息度高,那么学生也会有较高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信任从而就会成为一种激励,进而激起了学习体育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差生,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比其他学生差,教师也不会关心自己,久了便会成为一种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其自信心,这样越是没有信心就越是没有学心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学生给一些信任,从语言、表情、行动上多鼓励,让他们感觉是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是鼓励,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逐步形成体育兴趣。

  2.4投入情感进行激励

  情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友好相处,形成一种融洽而又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那么学生才能带着一个愉快的心去学习。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课堂会主动而又细心的听教师讲课,课下会积极的去锻炼,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在学习跳高或者跳箱时,学生有胆怯心理,教师要用微笑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每一个学生克服困难。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与激励。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特别提出了情感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激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勾通,让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信任感。如果在教学中对某个学生不关注,他完成的学习情况、动作情况等不闻不问,也不给以鼓励,但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却看在眼里,而且会给以严厉的批评,这样会大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变主动为被动,学习时就会缩手缩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宽严适度,在与学生保持情感的基础上快乐学习。

  2.5通过体育竞赛进行激励

  有体育就有竞赛,这是我们意识中所首先想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时时有一些竞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但是竞赛也要有始有终,竞赛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如果没有总结,学生不知道竞赛后得到了什么,胜的得到了,失败的也要总结教训以下次取得胜利。比如在一次迎面接力的游戏结束后,胜方很显然除了体力好以外,还要其他的优点,教师加以鼓励,而对于失败者,我们除了让学生理解自己身体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还要一定技巧来取胜,比如接棒的时候要快、注意力要集中等等。等下一次比赛时,败方却反败为胜了,而这时教师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下一次的胜利,这给了学生信心。

  2.6施以适当的惩罚进行激励

  有人对新课标下的无劣性评价进行了质疑,说如今的体育课只有激励而没有惩罚,这些质疑的声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对学生有奖励,还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把这种惩罚看作是一种激励,但是激励的前提是最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好好努力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在进行“注意力”的反口令练习时,在比赛前向学生声明,但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对其进行惩罚,或者是跑100m,或者是蹲起跳10次等等,还要告诉他们,这些惩罚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可强求。

  2.7利用合理评价进行激励

  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不可少,科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评价时要以激励为副,以建设性的评价为主。学生都具有自尊心,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都对他们较高的评价会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而且要采用即时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特别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具有激励作用。

  3、总结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猜你喜欢

1.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体育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文

4.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5. 大学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6.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7.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论文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小学体育老师来说就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笔者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教师要进行良好的体育德育教育
教师要对我们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德育教育,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可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等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体质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从体育课程的学生主体中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3、教师要实现教与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同时,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4、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提高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年龄比较小,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这样,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就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因而,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们要改变观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