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甘肃农业杂志社官网公司

2023-02-21 16: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甘肃农业杂志社官网公司

简介: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以甘肃农业杂志社为平台,整合《甘肃农业》、《农业科技与信息》、《甘肃畜牧兽医》杂志及“甘肃农业新闻网”、“甘肃农业期刊网”等而组建的甘肃农业类出版传媒单位。《甘肃农业》《甘肃畜牧兽医》《农业科技与信息》均创刊30多年,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年发行量近百万册。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家涉农非时政类综合性传媒,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将以出版“专、精、特、新”农业类期刊精品为目标,通过积极整合重组各类农业出版资源,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和产业建设,致力于打造农业类出版传媒企业。主办的所有媒体都属于省级性质的媒体,《甘肃农业》《甘肃畜牧兽医》《农业科技与信息》均属“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并全文上网。
法定代表人:文霞
成立时间:2013-06-08
注册资本:26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2000000001944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甘肃农业的介绍

《甘肃农业》,于1986年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甘肃农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的一份具有国际刊号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CN:62-1104/F。半月刊,上半月刊为学术版,下半月刊为综合版,通过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及时宣传报道,成为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平台。

甘肃农业传媒有限公司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面议,通过试用期后,合格即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以甘肃农业杂志社为平台,整合《甘肃农业》、《农业科技与信息》、《甘肃畜牧兽医》杂志及“甘肃农业新闻网”、“甘肃农业期刊网”等而组建的甘肃农业类出版传媒单位。

《农业科技与发展》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省级。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属于省级期刊。《农业科技与信息》创刊于1984年是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的农业类综合学术期刊。
《农业科技与发展》是2003年4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良恕。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简介

草业学院现下设6个系(草地资源与管理系、草地农学系、草坪工程系、植物病理系、昆虫学系和农药系),5个专业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植物保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草业科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草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设有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资源利用技术3个本专科专业,其中草业科学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4个完整的草业人才培养层次。建有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草坪研究所、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武威黄羊镇牧草试验站、兰州牧草引种试验站、兰州有害生物测报站、景泰牧草产业化基地、青海三角城羊场教学实习及科研基地、兰州市城关区五一山造林站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编辑出版全国性学术期刊《草原与草坪》杂志。原植物保护系2003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 。草业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6人,讲师(实验师)2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41人(其中校外兼职15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杰出人才1人,甘肃省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555创新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10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客座教授6人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76名,其中博士生51人,硕士生165人,本专科学生1160人,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先后为全国各地培养草业、植保方面的本专科生、研究生5000余人。其中草业科学学科点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人数分别占全国同类专业培养人数的40%和50%。毕业的研究生除农业系统的单位外,还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录用。全国著名的草坪企业家中,有70%毕业于本学院。草业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业学院的几代科技人员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与时俱进地创立了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综合顺序分类法,提出了高山草原划区轮牧、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畜产品单位指标系统、草原季节畜牧业、草业生态系统与系统耦合、草业是与农业和林业并立的第一性生产、营养体农业等重要科学理论,为我国草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九五”以来,我院共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培育成甘肃红豆草、甘农一号杂花苜蓿、甘农二号杂花苜蓿、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天蓝苜蓿等牧草新品种。出版各类专著、工具书和统编教材30余部。同时,有三项成果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草业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等国际组织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长期保持着合作与交流关系,依托项目选派青年教师出访、研修。学院也经常邀请中外专家来我院访问、参观、讲学,举办国际、国内各种研讨会和培训班。草业学院全院师生员工满怀信心,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对草业、植保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草业科学在全国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努力将草业科学学科点建成我国高级草业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国家基地,植物保护学科点建成甘肃省植物保护学科知识创新的龙头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更好地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草业界的“黄埔军校”——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