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期刊

2023-02-21 14: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期刊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可以在:
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是北大核心期刊。是一份以刊登土地、矿产、海洋、水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的科技管理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其科技先进性,内容学术性,成果应用性为特色,力求文字看得懂,技术学得到,经验举措用得上以享读者。
2、《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是测绘地理学方面的省级期刊。主要刊载测绘高新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测绘行业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测绘生产技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教学经验介绍等。
3、《农家参谋》是比较容易发表的一类期刊,内容板块比较多,大多是涉及农业的,如果想发表农业方面的土地资源管理经营的论文,可以选择《农家参谋》,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水利工程等都是可以发表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2012年土地核心期刊有哪些

带“土地”二字的有两个核心
1、中国土地;
复合影响因子:0.434
综合影响因子:0.217
主办: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周期:
月刊ISSN:
1002-9729CN:
11-1351/F创刊时间:1982
2、中国土地科学;
复合影响因子:2.675
综合影响因子:1.691
主办: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周期:
月刊ISSN:
1001-8158CN:
11-2640/F创刊时间:1987
其他的如: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国土资源遥感
也是核心

土地资源管理属于什么类

土地资源管理属于什么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不属于公共管理专业。下面是我收集的土地资源管理属于什么类,欢迎大家参考。

土地资源管理属于什么类

专业介绍

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

专业特色

该专业为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学科分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显示地理与资源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掌握空间分析高科技手段的优势和特色。

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 月1 日)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 2 位)。

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60高等数学、619土地资源学选一

④819土地利用规划学、838土地经济学选一

(注:以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

(一)国土资源丰富,管理备受关注

在现代社会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 也不例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

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

(二)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积极保护,合理利用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三)紧密结合时下热点,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同时,因土地资源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耕地资源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无保障,有失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土地高度垄断经营导致房价快速上涨等等。

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因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广大毕业生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呢?

如果是男生,毕业可以到私企,做规划,评估,测量...或者考公务员,去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如果是女生,就不要学者个专业了,这一行很多单位都明确的说不招女生!(东北农大)

我现在工作了,在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 同学们有继续读研的,有到国土局厅里的,也有做规划的、测绘的、房地产开发的 也有转行的! (东北农大)

近评估公司,房地产公司,国土资源部,基本上都是这些了,除了研究生 有些近的别的公司,比如外企或者大公司,不怎么要求专业的那些 (中国农业大学)

我们班毕业后趋向大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上研究生的有十个左右,大部分都是本校的,,我也考过研,差两分

2、考村官,公务员,支援西部估计有6个左右

3、回家暂无工作者10各左右(估计)

4、去南方发展,大多从事别的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好象混的都一般

5、大部分都在太原,从事本专业行业,例如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预审,房产等很多方面,都与土地相关,工资大多都在1500以上还有奖金补助保险之类 我嘛,在山东找了一个月的工作,没合适的,最后又回山西了,现在在太原金瓯公司,试用期两个半月工资1000.现在刚转正工资2000,出差补助每天50,加上奖金等一个月平均3000多,公司在山西土地界数一数二,老板特有本事,公司效益特别好,我比较满意,春节公司组织去韩国旅游 总之土管还是蛮有前途的,相信自己,毕业后最好还是从事本专业,另外在学校里多学写专业知识,以前感觉没用,现在才知道,学的都能用上 (山西农大)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说好不好,说不好也好的专业,主要原因在于你家里有没有人际关系。

如果有关系,那么可以进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农林部门,这些都可以。

当然,如果你家里没有人际关系,这个专业就是一个很烂的专业了,工作非常难找的。

不同的学校,同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也不一样。

有的.可从事测绘、土地整理、土地估价、地勘、房地产策划、施工现场人员,等等。

(华侨大学)

测绘局 房产局 土地部门 都可以的啊 这是好的单位 一般是评估所 规划所什么的 要是 男生更好找了 (东北农大)

总体上来说,这个专业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别的学校的这个专业怎样我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反正是不怎么样,在学校时学的课程太少,又很杂乱,关于房地产的,关于建筑的,关于物业的,关于规划的,关于土地的。

貌似很多,可是每一种也就学个一两本书,说句不客气的话,连个皮毛都没学着。

找工作时一点也不好找,几乎是就业率最低的一个专业。

当然,找工作有一部分也靠运气。

我们同学,做房地产销售的最多,开始有几个做物业的,没两天都辞了,物业太没劲,也没前途。

做销售的压力很大,天天加班到很晚,也不是什么好工作。

有两个干房地产评估的,还凑合,但是评估不愿要女生,因为经常出差,女生麻烦。

还有转行做了别的的。

还有一部分人就直接没有找到工作,现在还晃悠着。

我的工作算是比较对口的,在房地产公司做前期开发,但是工资太低,只有1200元每月。

倒是有一个人花好几万进了土地局,那种是少数,一般人没这待遇。

我们专业,虽然是本科,还不如造价专科。

(青岛理工)

最近两年工作都还不错,去年全部签完了,收入我不清楚,今年好像签了80%,收入在4000元/月左右,(青岛理工)

拓展

土地资源管理属于什么类

专业名称:城乡规划

专业代码:82802

专业类别:建筑类

门类:工学

学科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城乡规划有什么不同?

专业类别不同

城乡规划属于建筑学大类,开设院校基本上以建筑类院校和建筑学比较强的工科院校为主,同济、天大、清华、东南等,这一点在学科评估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学制为5年。既然建筑学大类对美术基础有一些要求,比如有些学校可能会在进校后进行素描和手绘测试(要看该校招生说明),不过关会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所以被录取的考生一定要在暑假里去学一下美术基础课,感受一下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潜力,勉强过关可能会学的比较困难。

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则属于交叉型专业,学制一般为4年,以前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南大、武大、中大为代表,从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和区域资源学发展而来的,对美术基础没什么要求。

城乡规划属于08工学,有大量的作图工作,所以要求具备一定的美术或作图基础。城乡规划更偏微观,比如街道如何规划,做一张图出来。

学习内容不同

城乡规划和建筑学关系极为密切,大一大二有大量的美术、工科、建筑类课程,比较重视空间把握能力的训练,更微观和具体。建筑概论、建筑美术、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构造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项目管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比较偏地理学、经济学、资源、政策、发展战略等方向,更宏观和广博。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西方经济学、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人文地理、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学总论、土地资源学等。也涉及经济、计算,还有地理信息系统属于技术类,设计的比较多。

就业去向不同

规划,属于理学,更偏向于宏观,一般是不需要做这样的图,或者说很少。

两者有一定的重合度。

城乡规划去向基本上是建筑和规划设计院、建筑和规划设计咨询公司、地产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去向也是建筑和规划设计院、建筑和规划设计咨询公司,但是国企和政府背景的居多,做公务员的也不少,毕竟专注宏观领域,更适合政府项目。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重头在公务员。

学建筑其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学的内容都很有意思,而且出路不错,但是建筑学的分数是不低的。

地理科学类都属于理学这个学科门类,但是很多学校招生也会招文科。

以上是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城乡规划有两个专业从三个方面的分析,以终为始,想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学科能力优势选择适合的专业。

园林专业可以投什么核心期刊

1.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会刊,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园林》本刊集学术性、综合性、权威性于一体,主要刊登风景园...

2.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主要刊登林业、果树园艺、园林、蚕桑、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及有关基础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简报、专题综述等。读者对象是林业、果树、园林、蚕桑等专业及生物、环境等学科的科研、规划设...

3.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学术期刊,综合因子为:0.453,是省级期刊。西南林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

3.林业科技开发

京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等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林业技术期刊,综合因子为:0.430,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林业科技开发主要报道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园林绿化以及木竹材加工、人造板制造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经验。

4.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土壤与肥料、烟草科学、园艺园林、生物学、植物保护、茶学、微生物、农业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食品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研产亮点、学者风...

5.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林业基础理论、林木育种造林、森林培育与经营、森林资源及其保护、水土保持、防风治沙、园林绿化、森林旅游、经济林栽培、林产化学、林业机械、木林学及木材加工、林业经济及管理、林...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的系部设置

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系是在上世纪初焦作工学院建立的测绘基础上,历经8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于2005年由测量教研室改名而来。早在1923年,就已开设《矿山测量》、《地形测量》、道路测量等课程,拥有经纬仪等测绘仪器二十台件,为国内建设最早学科之一,于1958年开设矿山测量本科专业,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博士授予点,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在测绘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目前本系已成为河南省属高校中唯一具有测绘工程本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系。本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工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4人。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拥有多台套高端GPS接收机、各种类型的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影像处理软硬件等,承担全校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工程测量学、地下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法、建筑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学、测量学、开采沉陷学等专业技术课程。近年来,本系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10余项,完成地方科研或技术推广3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2项、二等奖2项、3等奖6项;有多人次荣获“河南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优秀中表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本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1.现代矿山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 2.“三S技术应用研究3.工程测量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4.数字矿山5.开采沉陷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本系学科建设目标:(1)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通过学科的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国内领先、具有特色的测绘学科教育和科研中心,提高为全国和河南省经济服务的水平;(3)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掌握现代测绘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结构合理和师资队伍;(4)建立矿山资源开采沉陷、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全国和全省矿山的开采、等沉陷变形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与方法。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系是在1991年房地产管理专业基础上,于2005年由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转建而成。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系河南省高校同类本科专业中最早开设的专业。2005年取得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现成为河南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系在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承担了学校土地资源学、土地开发复垦学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技术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共计培养了2000多名土地资源管理高级人才,有力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在校本科生200余名。本系现拥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年龄学历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全系教师共有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6人,硕士5人。近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多项,校级优质课程4门。注重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本学科共完成纵横向研究课题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69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了《土地资源评价及开发管理》、《平顶山土地资源》、《农用土地定级估价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7项。研究方向与特色:1. 土地资源规划与评价的理论研究2. 3S在土地资源规划与评价中的应用3.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学科建设目标:(1) 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力争获得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2) 依托国土资源部广泛开展实践中的各类土地问题研究,使本系成为国内先进、特色明显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与国内领先水平相当的年青师资队伍,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4) 积极服务于河南省土地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使本学科成为成为河南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服务和先进技术应用基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设置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随着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经校、院论证,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于2001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承担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村镇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和开阔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视野,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从事资源环境评价、城乡规划管理,以及村镇旅游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本系拥有一支较高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3人。近年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由本系老师主持或参与完成或在研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学技术攻关课题、河南省科学技术攻关课题和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多项,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等一级学报和其它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EI、ISTP检索5篇。学术研究方向:1. 区域土地利用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 区域生态评价与规划;3. 区域经济分析与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建设目标:(1)力争2010年前拥有2个以上二级硕士点;(2) 通过学科的整合和建设,在资源利用评价、区域生态规划等方向成为省领先,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3)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争取2010年之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0%,博士学历拥有者达到40%;(4) 紧紧围绕国家“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旗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管理与技术复合性人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系,是在1996年设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成立。设有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2001年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承担了全校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培养了数百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本系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师18人,其中双聘院士1名,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1人。近年来,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有:1、建成省级精品课程——《GIS原理与应用》;出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等多本专著和教材;科研项目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累计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篇,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50多篇,国际会议30多篇。研究方向与特色:1. 空间数据服务理论与应用。2. 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3.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与质量控制。学科建设目标:(1) 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并成功申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点;(2)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建立一支有特色、国内知名的专家梯队。(3) 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增强为矿山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培养特色人才和提供信息产业服务的能力。遥感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系组建于2006年,是集遥感、测绘、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工科系。现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南省地方高校该学科方向的唯一一个硕士点。本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兼职研究员2人、副教授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总数的84%。在全系老师的努力下,教学和科研有了快速的发展。承担了学院所有的遥感、摄影测量以及部分计算机、地图制图和GIS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还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的研究课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我系与中国测绘科学院合作开展的“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研究”项目在国内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科研成果,并实现了该科研成果的初步生产性转化。近3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并编写专著和教材多部。研究方向与特色:1. 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2. 数字摄影测量与立体建模;3.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4. 资源环境遥感监测;5. 微波遥感技术及应用;6. “3S”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学科建设目标:(1) 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在测绘大比列尺地形图的应用研究;(2) INSAR在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3) 基于RS的数字城市建设研究;(4) 努力争取获得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