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文献检索论文1500字左右

2023-02-21 13: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文献检索论文1500字左右

信息检索报告
―――毕业论文《新型防水涂料的研究》文献检索报告
课题分析
防水涂料根据其用途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我本人毕业论文主要是研究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涂料以合成高分子材料,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无机材料等为主体掺入适量的助剂,改性材料,填充材料等加工制成.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施工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基面,并可形成致密无缝的涂膜,因此,防水涂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
1.1研究新型防水,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1)了解目前防水涂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前景.
(2)了解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应用状况,与国外相比存在缺点.
(3)目前国内外在防水涂料上所做出的进一步相关研究.
(4)新型防水涂料的研究状况以及应用状况.
(5)防水涂料应用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新型防水涂料研究制备
(1)目前已有制备配方研究
(2)实验室产品制备
(3)产品性能检测
(4)成本,大批量生产可行性,产品环保以及应用推广度进行综合核算评价.
1.3目前面临问题
(1)实验室条件限制
(2)各种原料的购买
(3)性能检测的费用
2.背景资料
2.1建筑防水涂料的概念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功能性材料,建筑物和构筑物之所以要采用防水材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潮,防渗,防漏.
建筑防水涂料,(简称防水涂料)是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将涂料单独或与胎体增强材料复合,分层涂刷或喷涂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即可在常温条件下形成一个连续无缝整体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涂膜防水层,从而能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和外墙等部位防水抗渗要求.防水涂料一般是由沥青,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与沥青,合成高分子与水泥或以无机复合材料等为主要成膜物质,掺入适量的颜料,助剂,溶剂等加工制成的溶剂型,水乳型或反应型的,在常温下无固定形状的黏稠状液态或可液化的固体粉末状态的含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复合材料,其发展概况见检索结果(1).
2.3目前防水涂料在研究和应用上仍待解决的问题
(1)防水涂料大多数是溶剂型,对环境污染较大,而水乳型聚合物改性防水涂料的质量还不够稳定.
(2)一些聚合物防水涂料在力学性能,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尚不是十分理想.
(3)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致使大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3.解决的问题
(1)检索建筑防水涂料制备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基础知识.
(2)检索到国内建筑防水涂料研究状况检索建筑防水涂料制备的背景知识.
(3)检索到建筑防水涂料目前的应用状况.
(4)了解到目前建筑防水涂料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了解到各种防水涂料的生产配方以及生产工艺.
4.检索过程与方法
4.1检索过程中甬道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
(1)检索过程甬道中外文献数据库有: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EBSCO数据库,CSA数据库.
(2)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搜索引擎:Google, Baidu.
4. 2检索途径
关键词:防水涂料
Google搜索引擎:
搜索词汇有:① 防水涂料
②在结果中搜索:建筑防水涂料研究发展
③建筑防水涂料 制备
cnki数据库检索:
①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②搜索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
③文献分类:建筑 化工
④跨库检索:
题名:建筑防水涂料 匹配:模糊 从1960到2006 目录:建筑 化工
万方数据库检索
①搜索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
③文献分类:建筑 化工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
主题:研究 制备
5.检索结果
(1)【主题】我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余剑英; 董连宝; 孔宪明;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原料处; 石油大学(华东); 湖北武汉; 山东济南; 山东东营;
【刊名】新型建筑材料, New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10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 现状; 发展;
【摘要】介绍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发展应由溶剂型向水乳型,由薄质型向厚质型,由深色向浅色,由低档向高弹性,高耐久性,功能性方向发展.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性能,高耐候,环保型防水涂料和多功能防水涂料,研究开发防水涂料系列产品,重点发展环保型聚氨酯,丙烯酸,橡胶改性沥青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提高中,高档防水涂料比例,加快施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
【DOI】 cnki:ISSN:1001-702X.0.2004-10-012
(2)【主题】浅议我国的建筑防水涂料
【作者】 广厦; 【刊名】 建材工业信息,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8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DOI】 cnki:ISSN:1002-9885.0.2003-08-003
(3)【主题】建筑防水涂料
【作者】 叶林标;
【刊名】 建筑工人, Builders' Monthl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DOI】 cnki:ISSN:1002-3232.0.2006-03-0
(4)【主题】环保型建筑防水涂料
【作者】 李长仁; 【报纸中文名】 科技信息快报, 2000-06-23
【版号】 002
【栏目】 技术市场
【DOI】 CNKI:PCN:42-0083.0.2000-06-230021
(5)【主题】 硅橡胶建筑防水涂料
【作者】 谭玉春; 【刊名】 砖瓦世界, Brick & Tile World, 编辑部邮箱 1993年 1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桂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的主要用途为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及各种储水构筑的防渗,存水,隔热等.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味,抗龟裂,抗老桂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的主要用途为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及各种储水构筑的防渗,存水,隔热等.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味,抗龟裂,抗老化,耐高温,耐低温,耐碱和无腐蚀性,1992年末通过鉴定.硅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系湖北金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引进的最新成果,在湖北独家生产.经武汉大学物理系实验室主体建筑的防水工程等施工表明,该防水涂料性能优越.经湖北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测试,其性能指标如下:
【DOI】 cnki:ISSN:1002-9885.0.1993-11-032
(6)【主题】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蓝仁华; 陈立军; 陈焕钦;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刊名】国外建材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verseas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防水涂料; 现状; 发展趋势; 【摘要】 防水涂料是一种建筑防水材料 ,广泛应用于屋面,地下室,厕浴间和外墙等的防水.介绍了防水涂料的概念及分类,防水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并对未来的防水涂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DOI】 cnki:ISSN:1006-4575.0.2004-04-001
(7)【主题】美国防水涂料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作者】叶林标; 曹乃明; 【作者单位】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100039;
【刊名】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ique Development, 编辑部邮箱 2001年 1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DOI】cnki:ISSN:1001-523X.0.2001-12-021
(8)【主题】健康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研制
【作者】 戴永清; 李亚军; 【作者单位】 北京市顺义鹏程防水材料厂; 【刊名】 化学建材, Chemical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 编辑部邮箱 2002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聚氨酯; 健康型; 减量; 节能; 高性能; 防水涂料;
【摘要】 对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以期实现聚氨酯防水涂料达到健康型,减量,节能,多功能,高性能之目的.
【DOI】 cnki:ISSN:1004-1672.0.2002-05-014
(9)【主题】国外建筑防水涂料的发展
【作者】赵军;
【刊名】砖瓦世界, Brick & Tile World, 编辑部邮箱 1987年 2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在世界各国防水材料市场90%左右为沥青卷材和高分子片材的情况下,防水涂料仍以其多变的色泽,灵巧的施工,以及在特殊形状屋面,外墙及地下建筑的防水,防渗,防潮等方
【DOI】 cnki:ISSN:1002-9885.0.1987-22-019
(10)【主题】
【英文篇名】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Coatings for Architectures in China
【作者】 徐峰;
【英文作者】 XU Feng;
【作者单位】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刊名】 现代涂料与涂装, Modern Paint & Finishing,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7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防水涂料; 环保涂料; 施工机具;
【英文关键词】 waterproof coating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atings; application machines;
【摘要】 简要介绍了我国防水涂料的主要种类和应用发展情况.我国防水涂料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高性能防水涂料的发展与应用,环保型防水涂料的开发,多功能防水涂料以及新型施工机具等方面.
【英文摘要】 Main catergories,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coatings for architecture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briefly.The development thereof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ch and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environmentally friendly,multi-functional waterproof paints and the new type application machines.
【DOI】 cnki:ISSN:1007-9548.0.2006-07-014
(11)【主题】一种较好的新型建筑防水涂料
【作者】肖新莲;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十九冶建研所;
【刊名】中国建筑防水, China Building Waterproofing, 编辑部邮箱 1990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氯丁橡胶和沥青为基料,经加工而成的一种水乳型建筑防水涂料.特点它兼有橡胶和沥青的双重优点,具有成膜快,强度高,耐候性好,难延燃,基本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冷作业施工,操作方
【DOI】 cnki:ISSN:1007-497X.0.1990-02-0
(12)【主题】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标准操作探讨
【作者】朱志远;
【作者单位】 国家建材局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刊名】 中国建筑防水, CHINA BUILDING WATERPROOFING, 编辑部邮箱 1998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标准操作探讨朱志远1前言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为各种防水涂料产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尺码来衡量产品性能,规定了一致的试验方法作为产品检测的依据,有利于防水涂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推广应用.方法标准主要参考...
【DOI】 cnki:ISSN:1007-497X.0.1998-02-017
(13)【主题】新兴防水涂料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作者】 熊君放;
【作者单位】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刊名】中外建筑,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防水涂料的特性; 施工工法;
【摘要】随着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建筑防水涂料在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筑,城市建设,市政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几种新型建筑防水涂料的特性,施工工法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DOI】 cnki:ISSN:1008-0422.0.2004-03-073
(14)【主题】建筑防水材料的现状及新型防水卷材和涂料的应用
【英文篇名】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proof materials andapplication of new-type waterproofingroll-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paint
【作者】 石磊; 李青;
【英文作者】 Shi Lei Li Qing;
【作者单位】 茂名石比检修公司设计室;
【刊名】 茂名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dong Colleg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防水层; 防水材料;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英文关键词】 waterproof layer; waterproof materials; waterproofing roll-roofing; waterproofing paint;
【摘要】该文介绍了新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特点和应用.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characters and application of new-type waterproofing roll-roofing, waterproofing paint.
【DOI】 cnki:SCN:44-1451.0.19
【作者】 广厦;
【刊名】建材工业信息,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8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96-01-011
(15)【主题】防水涂料
【刊名】 涂料技术与文摘,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DOI】 cnki:ISSN:1672-2418.0.1995-03-022
6.小结
虽然我我们是化学系,但与化工中的防水涂料还是相隔很远.选择这个题目来自于自己的一个生活体会.实习时正好学校刷油漆,同学对那种油漆味真是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油漆是钢材防水涂料.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种环保型涂料来代替,没有这种难以忍受的味道,后来选题时候我看到了这个题目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导师接触以后才知道这个题目不是很简单,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精神.可对这个题目我可以说一无所知,就是其中最简单的成分也不清楚.学习了化学检索这门课程,对各大数据库的相互检索,我了解了建筑防水涂料的相关知识,制备方法和配方,一些相关涂料生产地,也知道了目前国外国内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些相关研究,激起了我对这个题目兴趣,虽然自己还是外行,但我相信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以后我会更好的利用信息检索这个工具,圆满的完成这个课题.
但有些地方我还感到不足,和很多同学一样,那就是外文检索,对于这个专业的一些英文词语很陌生,这也是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多熟悉相关的英文词语,中英文互通.
7.建议
学习文献检索课我受益非浅,对学校的数据资源库也不再是任其浪费,知道了怎么样去找自己需要的一些专业性的文献,对做毕业论文以及以后的课题研究有非常大的作用.而杨老师的课件更是做的很让人佩服,学习起来轻松多了.
但在教学上,可能因人而异,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时候仍然沉闷,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所有的同学都来参与教学,尤其是大四的学生.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应该适当和同学一起完成文献检索,多用一些实例,少介绍一点理论的知识,文献检索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多让学生动手, 而少记一些理论知识.
不过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这和杨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怎么写科技论文?1500字。求解啊!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

  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写科技论文。所谓创新,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及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研究结果应该是显著的。

  (2)科学性:实验数据、推理论证,必须严谨、准确;写作过程中要经过周密思考,论点应经得起推敲。

  (3)再现性:又称重复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实验设备,重复作者的实验时,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但是,应明确的是,一些带有专利性的内容,或者是应该保密的内容,不应写入文中。

  (4)可读性:文字通顺、语法正确、概念准确、表达清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等。

  (5)规范性:就是要符合期刊投稿的规定。

  科技论文的撰写

  1 标题(Title)

  标题又叫题目、题名。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标题要简明、准确、醒目,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对标题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应用最少的词语反映出最为确切的论文内容。

  GB7713—87规定,标题一般不直超过20字。因而切忌用带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词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也要避免过分笼统,以致于无法反映论文的主题特色。但近年来,专业期刊也有以句子形式的标题,如:

  The GTP-binding protein Rholp is required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olarization of the yeast cell

  若题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还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实用信息和下层内容,使其准确。

  2 作者署名(Signature)

  作者署名一般应列于标题之下。

  署名的作用:表明作者对成果有优先权,是论文法定主权人;表明作者的责任,是论文的负责者;便于读者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目前,在研究论文署名上存在不少的问题,属于违反科学道德规范:

  (1)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科研工作,但为了达到评职称等目的,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使其署名。

  (2)有的人为了使文章顺利发表,把没有参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任何工作的知名教授的名字加上去。

  (3)有的人为了使其低水平的文章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不惜采取拉关系等手段,把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名字写上去,使其文章顺利发表。

  (4)有的论文署名多达十余人,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或保管员,不管他们是否参加研究工作,统统列上,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

  (5)几个人共同参加一项研究工作,在撰写研究论文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甚至争执不休。

  关于署名的资格,普遍的看法是:①作者应是自始自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②作者应能对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答辩的能力。③作者必须参与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④作者必须阅读过论文全文,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

  邹承鲁等院士指出,研究论文署名作者必须对科学研究论文从选题、设计、具体实验,一直到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并确实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仅只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的人,不能署名,可以由作者在文末或以加脚注等方式致谢,因为他无法对研究论文负责。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在其署名的文章中也时有发生剽窃、伪造数据等恶劣现象,给这些科学家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作者署名,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荣誉。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有时也可以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或系列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应以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研究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往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时,在作者署名上要遵循国际惯例,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以避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交往时出现的尴尬局面;避免国际同行引用我国科学家论文时出现的混乱情况。

  3作者单位(Department)

  标明作者单位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加索取复印件,商榷某一观点,邀请讲学等。同时也为其作品提供负责单位。署名单位应写全称,加上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名下,用小一号字体印出。如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则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清楚。有的刊物要求将通信联系作者用“*”注明,列入到第一页脚注内,并提供Fax号码和e-mail地址。

  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均应按其完成论文的所在单位署名。著者署名时应在姓名后用符号标记,并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加脚注说明其现在单位。

  4 摘要( Abstract)

  4.1 摘要的用途

  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的学术期刊都要求刊中的调查报告、实验方法、技术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研究论文等在正文中附上中英文摘要。这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英文摘要还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不懂中文的国外同行,起到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

  摘要也是检索工作的需要,文摘期刊社对其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二次文献。

  4.2摘要的构成

  摘要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简要陈述研究目的和济究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步骤。

  (3)研究结果简要描述实验主要发现和主要结论及其论文的价值。

  4.3 摘要的位置

  摘要应放在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之下,这样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该文章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阅读。关于英文摘要,目前,国内的专业期刊中,有的刊物将摘要放在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有的放在文章的最后,还有的把刊中所有的摘要放在该刊最后的文摘页上。从习惯上来看,还是应当把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为好。

  4.4 摘要的长度

  摘要不应分段。但长篇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摘要可分段。摘要的字数视需要而定。一般中文稿250~300字左右;英文稿以1 000印刷符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全文的3%。写论文摘要时,应尽量将文中的内容和理解这些内容的主要要素写入摘要中。

  4.5 摘要的写作

  许多人在编写摘要时都习惯以“本文”、“本研究”等作为摘要的开头,摘要来自该研究论文,这些是无信息的词语,应去掉。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不要用第一人称写成“我校……”、“我所……”、“我院……”。撰写研究论文的学术价值应实事求是、客观。

  4.6 摘要的译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需附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因此,我国现有的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在文章中都添加译写英文摘要,从而加速国际学术交流。目前,国内学报级刊物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以一个印刷页为宜,目的是让国际同行多了解我国科技成果。

  现将国内外期刊上学术论文摘要中常用的句型作一介绍。

  (1)表示研究目的的行文方法

  This paper presents…

  This paper repor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be to(do)…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is paper is limited to…

  The authors report…

  The authors(writers) made observation on…

  Investigation on … be carried out in…

  … b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2)表示研究方法

  The experiment be performed using…

  The approach be ba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started in 时间 to(do)…

  …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 be determined by…

  … be based on the use of…

  … was used to(do)…

  … be collected from…

  … be grown during…

  … be observed by(using)…

  … be studied by measuring…

  … be characterized by…

  Analysis of… by… revealed that…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撰写
的要求

  
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写科技论文。所谓创新,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及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研究结果应该是显著的。

  (2)科学性:实验数据、推理论证,必须严谨、准确;写作过程中要经过周密思考,论点应经得起推敲。

  (3)再现性:又称重复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实验设备,重复作者的实验时,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但是,应明确的是,一些带有专利性的内容,或者是应该保密的内容,不应写入文中。

  (4)可读性:文字通顺、语法正确、概念准确、表达清晰、论点鲜明、
充分等。

  (5)规范性:就是要符合期刊投稿的规定。

  科技论文的撰写

  1 标题(Title)

  标题又叫题目、题名。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标题要简明、准确、醒目,读者阅读和
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对标题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应用最少的词语反映出最为确切的论文内容。

  GB7713—87规定,标题一般不直超过20字。因而切忌用带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词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也要避免过分笼统,以致于无法反映论文的主题特色。但近年来,专业期刊也有以句子形式的标题,如:

  The GTP-binding protein Rholp is required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olarization of the yeast cell

  若题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还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实用信息和下层内容,使其准确。

  2 作者署名(Signature)

  作者署名一般应列于标题之下。

  署名的作用:表明作者对成果有
,是论文法定主权人;表明作者的责任,是论文的负责者;便于读者联系。《
》(1991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
属于作者”;
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目前,在研究论文署名上存在不少的问题,属于违反科学


  (1)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科研工作,但为了达到评职称等目的,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使其署名。

  (2)有的人为了使文章顺利发表,把没有参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任何工作的知名教授的名字加上去。

  (3)有的人为了使其低水平的文章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不惜采取拉关系等手段,把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名字写上去,使其文章顺利发表。

  (4)有的论文署名多达十余人,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或保管员,不管他们是否参加研究工作,统统列上,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

  (5)几个人共同参加一项研究工作,在撰写研究论文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甚至争执不休。

  关于署名的资格,普遍的看法是:①作者应是自始自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②作者应能对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答辩的能力。③作者必须参与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④作者必须阅读过论文全文,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

  邹承鲁等院士指出,研究论文署名作者必须对科学研究论文从选题、设计、具体实验,一直到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并确实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仅只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的人,不能署名,可以由作者在文末或以加脚注等方式致谢,因为他无法对研究论文负责。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在其署名的文章中也时有发生剽窃、伪造数据等恶劣现象,给这些科学家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作者署名,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荣誉。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有时也可以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或系列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应以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研究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往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时,在作者署名上要遵循国际惯例,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以避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交往时出现的尴尬局面;避免国际同行引用我国科学家论文时出现的混乱情况。

  3作者单位(Department)

  标明作者单位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加索取复印件,商榷某一观点,邀请讲学等。同时也为其作品提供负责单位。署名单位应写全称,加上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名下,用小一号字体印出。如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则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清楚。有的刊物要求将通信联系作者用“*”注明,列入到第一页脚注内,并提供Fax号码和e-mail地址。

  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均应按其完成论文的所在单位署名。著者署名时应在姓名后用符号标记,并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加脚注说明其现在单位。

  4 摘要( Abstract)

  4.1 摘要的用途

  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的学术期刊都要求刊中的
、实验方法、技术性文章、
性文章、研究论文等在正文中附上中英文摘要。这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英文摘要还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不懂中文的国外同行,起到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

  摘要也是检索工作的需要,文摘期刊社对其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二次文献。

  4.2摘要的构成

  摘要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简要陈述研究目的和济究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步骤。

  (3)研究结果简要描述实验主要发现和主要结论及其论文的价值。

  4.3 摘要的位置

  摘要应放在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之下,这样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该文章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阅读。关于英文摘要,目前,国内的专业期刊中,有的刊物将摘要放在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有的放在文章的最后,还有的把刊中所有的摘要放在该刊最后的文摘页上。从习惯上来看,还是应当把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为好。

  4.4 摘要的长度

  摘要不应分段。但长篇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摘要可分段。摘要的字数视需要而定。一般中文稿250~300字左右;英文稿以1 000印刷符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全文的3%。写
时,应尽量将文中的内容和理解这些内容的主要要素写入摘要中。

  4.5 摘要的写作

  许多人在编写摘要时都习惯以“本文”、“本研究”等作为摘要的开头,摘要来自该研究论文,这些是无信息的词语,应去掉。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不要用第一人称写成“我校……”、“我所……”、“我院……”。撰写研究论文的学术价值应实事求是、客观。

  4.6 摘要的译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需附有一篇
的英文摘要。”因此,我国现有的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在文章中都添加译写英文摘要,从而加速国际学术交流。目前,国内学报级刊物
的英文摘要以一个印刷页为宜,目的是让国际同行多了解我国科技成果。

  现将国内外期刊上学术
中常用的句型作一介绍。

  (1)表示研究目的的行文方法

  This paper presents…

  This paper repor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be to(do)…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be to(do)…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is paper is limited to…

  The authors report…

  The authors(writers) made observation on…

  Investigation on … be carried out in…

  … b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2)表示研究方法

  The experiment be performed using…

  The approach be ba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started in 时间 to(do)…

  …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 be determined by…

  … be based on the use of…

  … was used to(do)…

  … be collected from…

  … be grown during…

  … be observed by(using)…

  … be studied by measuring…

  … be characterized by…

  Analysis of… by… revealed that…

信息检索论文/文献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检索技术论文 – 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 1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上信息资源愈来愈庞大,且信息具有量大、分散、异构等特性,因此,传统的Web信息检索工具开始暴露出它性能低下的一面,具体体现在现有的信息检索工具对用户的要求常常是找出了几千甚至上万条记录,根本无法从中再细找,或者找到的内容和要找的内容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造成信息无效的现象。但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增强,对信息内容及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对获取信息的专业化、实效性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专业领域中特定的用户群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度身量造的信息服务,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内容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网格计算、集群系统、XML等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体系结构,它能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的信息按地区按专业内容从逻辑上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为用户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一种方法。 2 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体系结构的设计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目的是将网上各种资源组织在一个统一的大框架下,为解决大型复杂计算、数据服务和各种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一个方便用户使用的虚拟平台,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为解决不同领域复杂科学计算与海量信息服务问题,人们以网络互连为基础构造了不同的网格,他们在体系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类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网格计算至少需要具有三种基本功能:资源管理、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本文设计的信息检索体系结构,围绕网格计算的基本功能及信息检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组成:见图1 (1) 网格结点:结点是网格计算资源的提供者,本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的集群系统组成,它们在地理位置上是分布的,构成了一个分布检索群体,作为信息共享的基础结构平台。集群系统负责整个集群范围内的信息管理,维护和查询。 (2) 网格计算中间件:中间件是信息资源管理和用户任务调度、任务管理的工具。它是整个网格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用户的信息请求任务,在整个网格内负责信息资源的匹配、定位,实现用户任务到集群系统的映射。 (3) 网格用户层:主要为用户应用提供接口,支持用户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创建、提交等。 图1 本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在逻辑上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的信息划分、组建成多个集群系统,集群系统对集群内的资源进行管理和任务调度,再利用网格中间件对各集群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对整个网格资源的管理,并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这种管理模型既可以尊重各个集群系统的本地信息管理策略,又可利用中间件在全局意义上对网格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2.1 集群系统的设计 由于Web信息资源数量十分庞大,用户在利用现有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时面临一个海量数据的查询问题,往往造成在消耗巨大的通信资源后依然存在资源查不准、查不全的问题。目前基于单一系统映射的Web服务器集群系统能把若干服务器用局域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其从客户端看来就如同一台服务器在服务,这使得在逻辑上合并、组织地理位置分布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首先考虑采用分布协作策略,将Web信息资源按地区按专业内容分割,一方面使信息资源数量相对缩小,便于数据的组织、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按专业内容易于制定一个公用的XML规范,便于集群内各类信息资源的描述,从而可建立一个基于XML的面向专业内容的信息集成系统。集群系统的具体结构见图2。 集群服务器主要由接口Agent,基于专业内容的XML信息集成系统、资源服务Agent、资源发布Agent等组成。其中接口Agent根据任务提供的接口参数登记、接收、管理各种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并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资源服务Agent根据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利用XML信息集成系统提供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实际的资源检索操作,并将检索结果信息发送给用户。资源发布Agent用于向网格中间件提供本地信息资源的逻辑数据及接口参数。 下面主要说明基于专业内容的XML信息集成系统的构造方法: XML(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 W3C于1998年宣布作为Internet上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新标准,它是一种可以对信息进行自我描述的语言,它允许开发人员通过创建格式文件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定制标记来描述自己的数据,DTD规范是一个用来定义XML文件的语法、句法和数据结构的标准。 XML使用普通文本,因此具有跨平台的优点,XML的优点在于(1)简单、规范性:XML文档基于文本标签,有一套严谨而简洁的语法结构,便于计算机、用户理解;(2)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具有特定意义的标签,自定义的标签可以在任何组织、客户、应用之间共享;(3)自描述性:自描述性使其非常适用不同应用间的数据交换,而且这种交换是不以预先定义一组数据结构为前提,因此具有很强的开放性;(4)互操作性:XML可以把所有信息都存于文档中传输,而远程的应用程序又可以从中提取需要的信息。XML数据是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平台的应用,因此它为基于特定专业内容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手段,可以作为表示专业内容的语言。 目前人们研制Web信息集成系统其基本方法可分成两类:存入仓库法(the ware-housing approach)和虚拟法(the virtual approach),可使用这两类方法利用XML在数据组织和交换方面的优越性,采用格式文件DTD和XML文档表示基于专业内容的集成模式和集成模式与资源之间的映射,建立基于XML的Web信息集成系统,其结构与获取信息的工作过程参见文献[2]。 图2 2.2 网格中间件的设计 图3所示的网格中间件的主要功能是(1)消除不同用户与集群系统之间数据表达的差异,使信息资源数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2)管理、维护Web上分布的各集群系统,网格中间件以关系数据库方式记录所有集群系统及其所包含的专业内容的逻辑信息,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可维护集群系统的分布式逻辑,使本结构在可变性和扩充性上具有柔性;(3)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任务,能快速定位于满足要求的集群系统,通过对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实现用户信息请求任务与集群系统的对应关系。 内部主要功能模块说明如下: (1) 接收Agent模块:主要用于登记、接收、管理各种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并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 (2) 关系数据库及数据服务Agent:关系数据库记录了所有集群系统及其所包含的专业内容的逻辑信息。数据服务Agent提供集群系统对关系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和对数据记录的增加、删除、检索和修改等操作。 (3) 格式转换Agent模块:提供用户信息资源请求文档与各集群系统中文档的格式转换功能。由于XML是自定义的,各用户对同一数据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对信息资源描述存在差异)由于XML文档中这种格式差异体现在与之相关的DTD/Schema上,因此经过格式转换,可使信息资源的格式对用户是透明的。 (4) XML文档分析Agent模块:提取格式转换后的XML文档中各个标签,通过查询网格中间件中的关系数据库,实现用户信息请求任务与集群系统的对应关系,并得到满足条件的集群系统的相关信息,获取各集群系统的接口参数。 (5) 发送Agent模块:将转换过的信息资源请求XML文档发送到相应的集群系统中。 其中Agent技术是解决分布式智能应用问题的关键技术,Agent是指能够自主地、连续地在一动态变化的、存在于其它系统中运行的、且不断于环境交互的实体。在系统中引入Agent可使系统具有人的特征,代表用户完成用户的任务,并能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

文献检索的论文是什么格式的,怎么写

1、封面:(由文印中心统一制作)。

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300字以内。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广义的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Storage and Retrieval)。信息存储是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

扩展资料:

按照检索结果内容划分为以下三种:

1、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如查找某种材料的电阻,某种金属的熔点;

2、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如查找鲁迅生于某年;

3、文献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

关于学习信息文献检索心得体会的论文

科技文献是科技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科技情报源。而科技文献检索是获得科技情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主要包括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和最后亲自上网查阅科技文献期刊,让我受益匪浅。我所查阅的三篇文献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让我对文献的检索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对文献的检索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什么方式查询会查到什么样的结果。
科技文献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是拓宽知识面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一定的文献,阅读并参透别人的思想。对自己的文献的发表,对学生的论文都有一定的助力。而且他的作用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你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的文献可以知道计算机或者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最近发表的文献和明白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自己以后的方向的定位提供了很好很实用的方向标。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里,朝着这个方向提供动力,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不仅仅如此,他可以让你的英语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一些国外的文献不仅有科研价值,而且还具备了最前沿的潜质。因此,通过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只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读的懂一些大型甚至是高深的文献。赞同2| 评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