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蛋鸡的免疫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2023-02-21 06: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蛋鸡的免疫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等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下是商品蛋鸡的一个参考免疫程序:

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

7日龄:新、支(H-120)二联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4日龄:法氏囊苗饮水、点眼或滴鼻;

24日龄:新、支、法(小三联)苗饮水,小三联油苗胸肌注射(0.3毫升/只);

35日龄:鸡痘苗刺种(需两针约0.01毫升/只);

50日龄:慢呼(鸡毒支原体)苗点眼;

80日龄: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时肌注;

110日龄:注射新、支、减(大三联)苗(0.8毫升/只);

125日龄:注射鼻炎苗(0.5毫升/只);250日龄:大三联油苗胸肌注射(0.8毫升/只)。

如受禽流感威胁,安排7~10日龄首免禽流感,30日龄左右二免,开产前和300日龄分别追加1次禽流感多价灭活苗。

怎样制定蛋鸡的免疫程序?

免疫过程是动物体在抗原刺激下发生的极为复杂的反应,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制定免疫程序时,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周密安排。

第一,根据本场、本地区疾病发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接种的疫苗。一般说,当地有该病流行或可能受威胁时,才进行该种病的免疫接种,没有威胁的可不接种;否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会使疫病的血清学诊断复杂化,甚至因接种的各个环节处理不当,引起鸡群感染发病。

第二,疫苗接种的时间、用量、次数等与免疫效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根据鸡的日龄、免疫状态、饲养周期、疫病流行病学特点等确定适宜的免疫日期和次数。比如说,对雏鸡初次免疫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水平。过早接种,可能会因体内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而使疫苗失效或减效;过迟接种,则又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同样,如需强化免疫时,也必须注意到体内抗体的残存量。一般疫苗需间隔7~10天,类毒素需间隔6周以上;使用弱毒活苗时,常常只需一次接种,蛋鸡所有的免疫接种最好都安排在开产前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第三,确定合适的接种剂量和方法。剂量过小,不能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剂量过大,则又会抑制免疫反应,引起所谓免疫麻痹。接种剂量一定要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不能随意增减。免疫方法要根据养鸡规模、疫苗特性及使用要求决定,尽量做到方便、易行、保证效果确实。

第四,分别使用几种疫苗时,应安排适当间隔时间,以防止相互干扰作用,影响免疫效果。按目前的常用疫苗,现列举蛋鸡的免疫程序供参考:

出壳后24小时内: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注射。

7~10日龄: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滴鼻、点眼或饮水免疫。

10~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

20~24日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苗,饮水或滴鼻;鸡痘弱毒苗,刺种;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饮水或点眼(疫区使用)。

25~30日龄:鸡新城疫Ⅳ系油苗,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

50~60日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饮水;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饮水(疫区使用)。

110~120日龄:鸡新城疫油苗,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产蛋下降综合征油苗,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传染性支气管炎H52,饮水;鸡痘弱毒苗,刺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