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cssci

2023-02-21 05: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cssci

你是什么学科的学生?本科生,发些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决策与信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才智,华章,商品与质量等可以

肖晞的主要学术论著

1.“Chinese Education in Diplomacy”,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SSCI journal), Volume 10 Number 1(April 2012): pp.77-922.《关于中国安全战略的若干思考》,载《理论视野》(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6期,第51-54页(《新华文摘》2011年第21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3.《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载《国际观察》(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第60-66页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188-194页5.《当代中国外交教学的缺失与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66-79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23期论点摘编)6.《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第78-83页7.《中国实施良种战略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载《社会科学战线》(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2期,第154-158页8.《中国国际角色与结构性认知》,载《求索》(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8期,第88-89页9.《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分析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8页10.《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基于外部环境与国家利益的分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70-72页11.《“和”:中国外交理念的植根之道》,载《吉林日报》2009年10月17日理论版12.《对中国外交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载《高教研究与实践》2003年第3期,第16-18页 13. 《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第二作者),载《中国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14.《安全的获得与维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安全问题的思索》,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105-110页15.《冲突与战争的根源:三种主流国际战争观的分歧及其比较》,载《甘肃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124-127页16.《文化、情感与理性选择政治学:一个政治学的难题》,载《公共管理研究》(CSSCI来源集刊)第8卷(2010年8月出版),第53-6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17.《结构主义战争观:一个基于历史研究的评估》,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第149-155页18.《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23-28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19.《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5期,第41-45页20.《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范式中的安全合作模式》,载《学习与探索》(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5期,第69-72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21.《和谐世界与权力政治观初探》,载《理论探索》(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41-43页 22.《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教学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7期,第75-80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23. “DPRK Integrity Important for Peace” (co-author), China Daily, March 1, 2011, A9.24.《冷战后东亚秩序的转型与中美两国的东亚战略》,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第34-4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学术卡片论点摘编)25.《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与合作模式》,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42-48页26.《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日关系》,载《理论探索》(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第131-132页、144页27.《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载《教学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9期,第64-69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28.《中美在东亚安全结构中的冲突——2006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一种解读》,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6期,第62-66页29.《后冷战时期的中俄关系:回顾与展望》,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第69-73页30.《冷战后美日同盟:从“漂流”到强化》,载《现代日本经济》(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12-16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1.《21世纪初东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地缘战略》,载《黑龙江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5年第4期,第73-75页32.《后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三大理论范式的多重解析》,载《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44-46页3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4-26页34.《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解析》,载《史学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00年第3期,第70-74页 35.《西班牙巴斯克民族主义问题论析》,载《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63-68页36.《从英国自由党的没落看政党的政策与政策理念》,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28-30页 1.《东北亚地区安全战略研究》(合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参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3.《东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0)》(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中国外交史》(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第二章、第三章5.《地缘政治学》(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撰写第七章

洪业应的学术论文

[1]洪业应.社会工作视角下单亲母亲的生存困境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53—155。[2]洪业应.浅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机制: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7):17—19。[3]洪业应.浅析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证券期货.2009(12):71—73。[4]洪业应.洪亮吉的人口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98—101。[5]洪业应.清镇市“十二五”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研究[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216~236。[6]洪业应,陈景信.区域人口-粮食-耕地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1卷):32—36。(北大核心、CSCD)[7]洪业应,安和平.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毕节地区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64。[8]洪业应,安和平,等.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影响的计量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4(4):218~222。(北大核心、CSCD)[9]洪业应,安和平.基于粮食安全与化肥投入的协调发展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577~580.。(北大核心、CSCD)[10]洪业应.基于人口承载力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7::159~164.[11]HONGYeying, AN Heping.Research o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Coupled with Land Resources in Bijie District[C].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USA,2011:29-32.(核心)[12]洪业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低碳经济”的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卷):171-174.。(北大核心、CSCD)[13]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13(3):(北大核心)[14]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15]洪业应.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8-31.[16]洪业应.浅谈产业集群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J].世纪桥,2012(8):45-47.[17]洪业应.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12年9月1卷2期  [19]洪业应.新时期环境视角下农村社会转型与变迁[J].世纪桥,2012年第10期[20]洪业应.农业经济与化肥投入强度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时序数据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3(4):(北大核心、CSCD扩展版)[21]洪业应.农业非点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1):(北大核心,CSCD)() [22]洪业应.新型城镇化视阈下产业集群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分----—以涪陵区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4):115-118。[23]洪业应.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中心城市涪陵区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60-63。[24]洪业应.重庆市社会管理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7:58-60。[25]洪业应.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基于涪陵生态文明城市的思考[J].中共遵义市委党校学报,2013,45(1):31-34.(备注:内刊)[26]洪业应.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综合评价分析--以毕节市为例[J].党建与党校论坛,2013(1):25-30.(备注:内刊)[27]洪业应.学习邓小平的民主法治理论 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学习十八大报告的现实思考[J]求索学刊,2013(4):33-35(备注:内刊)[28]洪业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涪陵集约型跨越式发展[J].昆明社会科学,2013(5):55-57(备注:内刊)[29]h洪业应.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现实思考--基于十八大报告的现实思考[J].求索学刊,2013(5):39-41(备注:内刊)[30]洪业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M].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干部读本--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讲座(参与章节撰写),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13.08[31]洪业应.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及路经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3(10):117-1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32]洪业应.农业经济增长与化肥投入关系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3(5):8-1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3]洪业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涪陵集约型跨越式发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0):56-58[34]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关系——基于贵州省的实证检验[J].改革与战略,2014,30(09):105-1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35]洪业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检验[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36]洪业应.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07):(北大核心,CSCD,中国科技核心) [37]洪业应.粮食生产与化肥投入对环境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南岩溶山区重庆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北大核心,CSCD,中国科技核心)[38]洪业应.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农业发展路_省略_研究--以三峡库区涪陵区的个案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9):28-31[39]洪业应.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06):36-41)(中国权威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40]洪业应.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加快转变西藏经历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4卷:173-178(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41]洪业应,陈景信.重庆市人口规模、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5(02)(CSSCI) [42]洪业应.基于投入视角的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西南岩溶山区重庆市为例[J].上海农业学报,2015,31(4):125-130.(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中国农业科学核心)[43]洪业应.西藏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9):1664-1670.(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中国农业科学核心)[44]洪业应.西藏农业碳排放的实证研究:测算、时空特征、因素分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45(19):(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 [45]洪业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城融合问题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01):33-36 [46]洪业应.推进涪陵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02):72-77(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 [47]洪业应.贵州毕节试验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4):47-49 [48]洪业应.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综合评价分析——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49]洪业应.工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J].河南科学,2015,33(10);1873-1877.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学出版社)[50]精准化旅游扶贫的理论与实践——以涪陵区为例 [J].劳动保障世界 ,2015(5):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是省政府直属单位,院长一般是由省政府领导同志兼任,单位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至于学报嘛,当然是该学院的下属机构为正处级。看学报不是看级别,是省级还是国家级之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