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人类工效学是科技核心期刊吗

2023-02-21 05: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人类工效学是科技核心期刊吗

1 徐进, 赵军, 杨奎, 邵毅明, 彭其渊. 适于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J].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 2014, 44(6): 619-630. 国内工程技术科学类最顶级期刊.EI 收录的期刊论文 2 徐进, 邵毅明, 杨奎, 罗庆. 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山区复杂道路大型车辆行驶适应性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已录用.3 马骉, 毛雪松, 刘保健, 张洪亮, 杨宏志, 陈仁朋, 陈昌富, 季节, 俞建霖, 郝培文, 徐进, 谈至明, 崔新壮, 曹文贵, 章定文, 黄卫东, 傅鹤林, 程建川, 蒋应军, 韩森.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3): 1-35. (徐进参与综述第4部部分:道路几何设计的撰写和统稿)4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4): 43-56.5 徐进, 罗庆, 毛嘉川, 赵军, 吴国雄.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5): 47-57.6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陈泳汐. 回旋线设置对弯道行驶速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1): 25-33.7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直线路段积水路面车辆事故产生机理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1): 97-113.8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路线及路面条件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仿真系统[J].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20(6): 36-42.9 徐进, 赵军, 邵毅明, 陈泳汐. 基于“人-车-路”协同的复杂公路/赛道行驶轨迹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5): 1311-1323.10 徐进, 杨奎, 彭其渊, 罗庆. 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实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9(3): 536-545. EI收录11 徐进, 彭其渊, 罗庆, 邵毅明. 单曲线弯道几何参数对小客车转向行为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78-687.12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运行车速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2): 238-248.13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在平曲线驶出路面的机理[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02): 177-181.14 彭其渊, 徐进, 罗庆, 邵毅明. 公路平曲线参数对车辆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1): 45-50.15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李时华. 山岭区低等级低指标公路路线的使用质量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2): 245-251.16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蒋朝哲. 公路线形的操纵负荷分析及设计控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4): 867-872.17 徐进, 邵毅明. 风压中心位置对汽车侧风稳定性影响的虚拟试验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15): 1877-1881.18 彭其渊, 徐进, 郑升宝, 邵毅明, 邓天铭. 隧道洞口路面两种材料交替对行车的影响及交替位置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6): 1497-1503.19 鲁工圆, 闫海峰, 徐进. 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作业组合仿真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94-701.20 邵毅明, 毛嘉川, 刘胜川, 徐进. 山区公路上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1):79-88.21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遗传算法 [J]. 铁道学报, 2010, 32(3): 9-15.22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局部邻域搜索算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3): 486-494.23 邵毅明, 胡燕, 于志刚, 徐进. 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2): 30-33.会议论文 24 Shao Yiming, Xu Jin*, Li Benwang, et al. Modeling the Speed Choice Behaviors of Drivers on Mountainous Roads with Complicated Shape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93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2014. (*通讯作者)25 Xu Jin, Peng Qiyau, Shao Yiming. Effect of changing 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speed bumps on impact applied to pavement and vehic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26 PENG Qiyuan, XU Jin, Kelvin C.P Wang, and LI Bing. Analysis on usage comfort of highway alignment quality based on ay and ay’s change rate[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9. ChengDu.27 YANG Cheng-lian, XU Jin, PENG Qi-yuan, CHEN Yong-xi.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obi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ChengDu.28 Wang Yuhui, XU Jin, Peng Qiyuan. Coordinated optimal of transportation - inventory with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vehicle[C]//ICLEM’2010, ChengDu.29 Shao Yiming, Xu Jin, Peng Qiualn. Improvcmcnt of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3D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oadways[C]// ICIC 2010, WUXi.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论文 30 李成兵, 徐进, 邹祥莉. 减速垄几何参数对车及路冲击性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1):119-124.31 李成兵, 徐进, 陈卫东, 田俊丽. 基于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山区公路改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4): 133-139.32 徐进, 宋大成, 邵毅明, 彭其渊. 用速度的连续与均衡性来评价道路安全以及判定危险位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2): 155-161.33 徐进. 用于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的仿真模型和动力学指标[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11): 114-119.34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考虑轮胎侧弯变形迟滞特性的S形平曲线设计控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40(4): 89-93.35 徐进, 邵毅明. 驾驶员驾驶行为对制动安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J]. 人类工效学, 2007, 13(4): 29-32.36 徐进. 生成三维连续路表曲面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17): 209-212. 37 邵毅明, 徐进. 弹簧刚度和车速对某微型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2): 217-219.38 周均, 甘守武, 徐进.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车辆性能影响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0, 29(2): 272-275.39 周均, 张卓, 徐进. ADAMS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6): 55-57.40 刘唐志,周静,唐伯明,徐进. 仁赤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以及限速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 2014, 34(3): 326-329.科技核心以及其它期刊论文 41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大客车和小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工况分析[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8(4): 45-58.42 刘胜川, 毛嘉川, 何晓文, 徐进. 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型、轴载以及运载容器形式调查[J]. 公路与汽运, 2012, (4): 108-111.43 邵毅明, 谭丹萍, 束海波, 徐进. 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0, 26(1): 79-84.44 彭其渊, 徐进, 陈泳汐. 径向基函数用于复杂路形3维重构时的算法改进[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3(10): 756-760.45 张海涛, 谢展, 徐进. 侧向力干扰情况下轮胎刚度变化对制动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3): 17-19.46 张敏, 徐进, 邵毅明. 载荷因素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影响的虚拟试验研究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2): 62-64.47 潘益威, 徐进, 邵毅明. 某型号微型车转向回正性能的虚拟试验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 35(5): 101-104.48 徐进, 周均, 丁养燕. 车轮附加转角成因的虚拟试验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6(1): 73-77.49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实验的实现及评价[J]. 汽车科技, 2006(1): 24-28.50 徐进, 李鸿炜. 项目施工法中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J]. 建筑机械化, 2005(3): 54-56.51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胡燕. 载荷转移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 上海汽车, 2005(8): 31-34.52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周均. 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仿真分析[J]. 北京汽车, 2005(6) 20-25, 47.53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的控制研究[C]//. 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下册, 2005.54 徐进, 邵毅明. 基于多体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及预测的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63-66.55 李鸿伟, 肖盛燮, 徐进.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在汽车乘坐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公路, 2005(2): 70-72.56 胡燕, 邵毅明, 徐进, 束海波.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5(3): 66-68.57 周均, 杜子学, 徐进, 张林. 虚拟样机技术在整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71-73.出版专著 58 徐进, 罗庆.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新理论与实现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年1月发明专利 59 鲁工圆, 徐进,彭其渊. 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车站站场网络拓扑模型建模方法. 专利号201310187382.960 徐进,鲁工圆,杨奎. 一种基于影响因子修正的曲线路段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授权号201310180920.161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毛嘉川. 基于前视断面选点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轨迹预测方法. 专利号:201310632659.4;62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路军富. 一种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山区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号: 201310632643.3软件著作权 63 徐进. 复杂公路(道路)空间路面三维模型解析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6015, 2014年2月;64 徐进. 山区复杂道路空间三维线形汽车运行速度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5074, 2014年2月.65 鲁工圆,闫海峰,杨奎,徐进,邓念. 铁路车站站场布置图建模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2014SR062373,2014年5月.

唐智慧的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国内刊物或会议论文集 :【1】Tang Zhihui, Wu Haitao,LEI Lan, ZHANG Karran, CORRELATION ANALYSISBETWEEN DRIVER’S PUPIL AREA VARIANCE AND ROADHORIZONTAL ALIGN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ICTE),CHENGDU,2011,ASCE,(EI);【2】Tang Zhihui,Wu Haitao,STUDY ON SETTING OF HIGHWAY SPEED LIMIT SIGNSBASED ON DRIVER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ICLEM), CHENGDU,2010,ASCE, (EI);【3】Tang Zhihui,ZHANG Karran,CHENGXueqing,DRIVE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MENTAL WORKLOA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ICTE),CHENGDU,2009,ASCE, (EI);【4】Tang Zhihui,Zuo Tingliang,WuHaitao,APPLICATION OF PPP MODE IN RAIL TRANSIT FIELD OF CHINA,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ICTE),CHENGDU,2007,ASCE, (EI)【5】唐智慧、陈华斌、周美玉。“机车电路动态图形仿真系统其开发平台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2月。(EI)【6】唐智慧。“智能记录仪及耗电量评价指导系统”。“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年。(中文科技核心)【7】唐智慧、李家武。“电力机车耗电量记录仪及运行操纵评价系统”。“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年。(中文核心)【8】唐智慧、左廷亮、周美玉。“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EI)【9】程杰、刘杰、唐智慧。“城市道路网络修复策略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CSCD核心,中文核心)【10】程杰、唐智慧、刘杰、 钟流。“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出租车合乘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中文科技核心)【11】唐智慧、程杰、方争楠。“基于FSDT的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致因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EI)【12】唐智慧、兰婷、程杰、朱翠翠。“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检测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中文核心) 【13】唐智慧、方争楠、程杰。“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差异性研究”。“人类工效学”,2014年。(中文核心) 【14】程杰、唐智慧、李小玲、刘 杰、刘飞燕。“驾驶中听音乐对驾驶安全的影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CSCD核心,中文核心)

人因工程详细资料大全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套用领域十分广阔。因此,在本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学科、各领域、各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该学科下定义、定名称,反映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套用范围,至今仍未统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