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工程地质学报2020285

2023-02-21 03: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工程地质学报2020285

66、吴吉春,2006,开展含水层非均质性数据融合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 Vol.12,No.2,pp216-222。  67、吴吉春、、薛禹群、于军、朱锦旗,2006,苏锡常地区的地面沉降,人水和谐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p395-399。  68、吴吉春、薛禹群,2006,新形势下的中国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陈骏主编), pp440-444。  69、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2001,山西柳林泉域溶质运移二维数值模拟,水利学报,第8期, pp38-43。  70、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王玉海,2001,山西柳林泉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8, No.2,pp18-20。  71、吴吉春、薛禹群、黄海、张政治、王玉海,2000,山西柳林泉裂隙发育区溶质运移三维数值模拟,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 No.6, pp728-734。  72、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8,越流含水层系统中的溶质运移方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5, No.1。  73、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7,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地质流体专辑,pp136-143。  74、吴吉春、薛禹群、张志辉, 1997,太原盆地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 No.3, pp392-401。  75、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1997, 露天矿疏干的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勘察,总第149期,No.6。  76、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6,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3, No. 3, pp18-20。  77、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1996,改进特征有限元法求解高度非线性的三维海水入侵问题,计算物理,Vol.13, No.2, pp201-206。  78、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海水入侵含水层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数学模型,科学通报,Vol.41, No.1, pp90-93。  79、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实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 No.1, pp71-76。  80、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 1996,描述海水入侵过程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溶质运移方程,水科学进展,Vol.7, No.2, pp93-98。  81、吴吉春、薛禹群、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时洪文,1994,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演化与水化学特征,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Vol.30,No.1,pp98-110。  82、吴吉春、张志辉、薛禹群,1993,咸水入侵数学模型的研究,中国沿海资源工程系统与经济发展战略,地震出版社,pp189-194。  83、吴吉春、薛禹群、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 沿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监测-以龙口市黄河营海水入侵三维观测网为例,工程勘察,总第120期,No.1, pp.24-28。  84、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莱州湾地区的海水入侵,江苏地质,Vol.17,No.1,pp27-33。  85、吴吉春、刘培民、姜清波、王建基,1992,山东省龙口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Vol. 4, No. 1, pp93-100。  86、喻永祥,吴吉春,2006,利用ERT数据推求非均质多孔介质渗透系数初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3, No.2。  87、郭高轩,吴吉春,2005,应用GPR获取多孔介质水力参数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3, No. 1, pp18-23。  88、常福宣、吴吉春、薛禹群、戴水汉,2005,多孔介质溶质运移问题中的分数弥散,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Vol.20, No.1, pp50-55。  89、祝晓彬、吴吉春、叶淑君、赵建康、吴孟杰,2005,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地理科学,Vol.25,No.1, pp68-73。  90、郭高轩,吴吉春,2005,应用GPR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初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Vol.32, No.1, pp89-93。  91、祝晓彬、吴吉春、叶淑君、赵建康、吴孟杰,2005,GMS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工程勘察, No.1(总第192期), pp26-29。  92、常福宣、吴吉春、薛禹群、戴水汉,2005,考虑时空相关的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及其解,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Vol.20, No.2, pp233-240。  93、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2005,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研究,水科学进展,Vol.16, No.2, pp210-215。  94、陈彦、吴吉春,2005,含水层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水科学进展,Vol.16, No.4, pp482-487。  95、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姜蓓蕾,2005,含水介质各向异性对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统计的影响,水科学进展,Vol.16, No.5, pp679-684。  96、姜蓓蕾、吴吉春、杨仪,2005,张家港合兴地块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5(增刊),pp8-10。  97、常福宣、吴吉春、戴水汉,2004,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的分数弥散过程与Lévy分布,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0,No.3, pp287-291。  98、叶淑君、吴吉春、薛禹群,2004,多尺度有限单元法求解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三维地下水流问题,地球科学进展,Vol.3, pp437-442。  99、姜蓓蕾、吴吉春、杨仪,2004,常州市滆湖典型地块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1, No.6, pp29-32。  100、程诚、吴吉春、葛锐、叶明,2003,单裂隙介质中的溶质运移研究综述,水科学进展,Vol.14, No.4,pp114-120。  101、方瑞、吴吉春,2003,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5。  102、何芳、吴吉春,2003,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多元指示地质统计模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5。  103、祝晓彬、吴吉春,2003,地下水模拟系统(GMS)软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5。  104、韩涛、吴吉春、章华,2001,计算Darcy流速时第一类边界的处理,西安地质学院学报,Vol.23, No.4, pp41-43。  105、薛禹群、吴吉春, 1997,面临21世纪的中国地下水模拟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6, No.5, pp1-3。  106、张志辉、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 1997,含水层热量输运中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研究,工程地质学报,Vol.5, No.3。  107、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张永祥,1997,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及咸水入侵研究,科学通报,Vol.42, No.22, pp2360-2367。  108、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1997,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地质学报,Vol.71, No.2, pp186-192。  109、薛禹群、吴吉春, 1997,地下水数值模拟在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4, No.4, pp21-24。  110、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张志辉、刘风才,1996,元宝山露天煤矿地下水疏干数值模拟,煤炭学报, Vol.21, No.3, pp255-260。  111、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1996,水文地质数值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地球科学进展,Vol.11, No.5, pp472-474。  112、薛禹群、吴吉春, 1996,地下水数值模拟和电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3, No.6, pp49-51。  113、陈葆仁、吴吉春、刘淑芸,1994, 地下水管理模型在我国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1, No. 6, pp36-39。  114、张志辉、吴吉春、薛禹群,1995,井流影响下的对流-弥散问题研究,水利学报,第5期,pp60-66。  115、薛禹群、吴吉春,1992, 数值模拟是反映客观规律和定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19, No. 2, pp2-4。  116、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年5月,确定风险分析先验概率分布的最大熵方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第14卷增刊,pp318-325。  117、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自然灾害学报,Vol.15, No.1, pp103-109。  118、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黄河水沙特征及调水调沙下的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地理学报(台), 44: 55-65。  119、施小清、薛禹群、吴吉春、张云、于军、朱锦旗,2006,常州地区含水层系统土层压缩变形特征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3, No.3, pp1-6。  120、张云、薛禹群、吴吉春、李勤奋,2006,抽灌水条件下上海砂土层的变形特征和变形参数,水利学报,Vol.37, No.5, pp560-566。  121、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2006年9月,确定先验概率分布的最小偏差方法,人水和谐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p96-100。  122、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洪水的风险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12月,增刊,pp134-140。  123、王栋、潘少明、吴吉春、朱庆平,黄河花园口月径流序列的MEM1谱估计时序预报方法探讨,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pp302-305。  124、赵建康、吴孟杰、吴吉春等,2003,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30-151。  125、韩非、薛禹群、吴吉春、叶淑君、张永祥,2001,莱州湾南岸卤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成因,地质论评,Vol.47, No.1, pp102-108。  126、薛禹群、黄海、吴吉春、张政治、王玉海,2000,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三维数值模拟,地质学报,Vol.74, No.4, pp353-362。  127、许吉力、薛禹群、吴吉春,1998,太原市地下水酚、氰污染成因与途径分析及水质保护措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5, No.5。  128、张志辉、薛禹群、吴吉春,1995, 地下热水运移中的自然对流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 22, No. 4, pp16-18。  129、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1993,莱州湾及邻区海水入侵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环境地质研究,地震出版社,pp40-53。  130、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时洪文, 1993,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含水层的三维数值模拟,水利学报,第11期,pp20-33。  131、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王建基、姜清波、时洪文、宁丕海,1992,山东;龙口-莱州地区的海水入侵,地质学报,Vol.66, No.3, pp280-291。  132、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 1992,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水科学进展,Vol.3, No.2, pp81-88。  133、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2,海水入侵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19,No.6,pp29-33。  134、薛禹群、张云、叶淑君、吴吉春、魏子新、李勤奋、于军,2006,我国地面沉降若干问题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 Vol.12,No.2,pp153-160。  135、伍永钢、任洪强、丁丽丽、吴吉春,2006,新型聚乙烯填料生物滴滤床净化硫化氢气体的启动研究,环境科学,Vol.27, No.12, pp30-34。  136、张云、薛禹群、叶淑君、吴吉春、李勤奋,2006,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含水砂层变形特征及上海地面沉降特征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Vol.17, No.3, pp103-109。  137、朱君峰、黄海、薛禹群、吴吉春,1999,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有毒元素污染数值模拟-以太原盆地地下水汞污染为例,环境科学,第20卷, 第1期。  138、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张志辉,1999,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及其在储能模型中的应用,地质论评,Vol.45, No.2。  139、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9,考虑浓度梯度的达西定律理论推导,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26, No.1。  140、张勇、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9,高浓度条件下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5, No.3。  141、张志辉、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 1996,含水层中水岩间的热交换研究,水科学进展,Vol.7, No.2, pp99-104。  142、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吴吉春,1994,三维非稳定流含水层贮能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地质论评,Vol.40,No.1,pp74-81。  143、张志辉、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4,算子分裂法在对流占优三维对流-弥散问题中的应用,计算物理,Vol.11,No.1,pp38-44。  144、 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吴吉春,1993,交替方向特征线和匹配人工弥散系数联合法模拟地下水中的溶质运移,工程勘察,总第124期,No. 5, pp.22-36。  145、邵薇薇、王栋、潘少明、朱庆平、吴吉春,2004, 近50年黄河中游水量变化的初步分析——以花园口为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湖沼专辑II),Vol.32, 増刊, pp229-233。  (六) 教材与专著4本  146、薛禹群、朱学愚、吴吉春等,1997,地下水动力学原理(教材),地质出版社。  147、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刘培民、时洪文,1991,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面运移规律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48、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吴吉春等19人著,2000,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地质出版社。  149、张阿根、魏子新…吴吉春等11人著,2005,中国地面沉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50、吴吉春、薛禹群主编,2009,地下水动力学(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51、吴吉春、张景飞、孙媛媛主编,2009,水环境化学(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52、中国地下水科学战略研究小组著(吴吉春为小组成员),2009,中国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出版社。

矿山地质环境多级模糊识别模型评价方法研究

——以小秦岭矿区为例

邢永强1 郑钊2 宋锋1 薛良伟1 王卫1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16;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编号:1003-0972-(2008)-02-0240-03

摘要 应用多级模糊识别模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克服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而且以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基础,使隶属度、隶属函数的计算更加容易。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可行、可靠。

关键词多级模糊识别模型 地质环境评价 小秦岭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数学方法有多种,如地理信息系统(GIS)、BP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方法等都是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田婧等,2007)。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解决评价对象的多指标模式识别和排序问题,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在此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最大隶属度原则有时忽略某些信息,导致结果失真。陈守煜(1998)提出的多级模糊识别模型以相对级别特征值作为判断或识别的依据,克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使隶属度、隶属函数的计算更容易。因此,笔者采用多级模糊识别模型来评价某典型矿山的地质环境状况。

1 模糊识别模型介绍

1.1 指标相对隶属度公式

设某样本需要对模糊子集A进行识别,样本m个指标组成的特征向量为X=(x1x2…xixm)T,其中:xi为样本指标i 的特征值,i=1,2,…,m。

如样本依据m个指标c个级别的已知指标标准特征值进行识别,则有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式中:yih为指标i级别h的标准特征值,h=1,2,…,c,i=1,2,…,m。

通常将从1级至c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减小称为指标递减型;从1级至c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增加称为指标递增型,则递减型指标对A的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h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对A的相对隶属度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递增型指标对A的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h级指标标准特征值对A的相对隶属度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1.2 模糊识别模型的建立

通过隶属度分别把指标与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变换为A的指标与指标标准特征值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R=(r1r2… rm)T=(ri)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设样本A的各个级别相对隶属度矩阵为

U=(u1u2…uc)T=(uh)

式中:uh为样本对A的级别h相对隶属度,h=1,2,…,c。

由样本在级别区间[a,b]范围内,故矩阵U应满足规一化约束条件: uh=1,同时应有uh=0,且h<a或h>b。

为了求解样本对模糊概念A的级别h的最优相对隶属度,建立目标函数: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求解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求得模糊识别模型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1.3 相对级别特征值的求解

设级别变量h以对应的相对隶属度为权重,其总和H(u)= uh·h,称为相对级别特征值或相对状态特征值。

相对级别特征值H(u)是一个描述状态或级别的无量纲数,且1≤H(u)≤c,相对级别特征值由于利用了全部相对隶属度信息,其判断结论比最大隶属度原则更符合实际情况。据此,可应用相对级别特征值H(u)反馈得到相应的级别,对样本作出归属何种级别的判定。

2 应用实例

2.1 研究区概况

小秦岭矿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境内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矿业经济发展很快,矿区内有国家和地方黄金企业数十家,矿山坑口数千个,矿业已成为灵宝市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当地矿业资源的管理、开发体制不健全,小秦岭矿区矿业资源又作为淘金者的首选目标,该地区在淘金者的乱采滥挖下,不可再生的矿业资源和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人为的破坏还给该地区带来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以后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评价单元划分

结合对小秦岭矿区的实地调研结果,并遵照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矿区地质环境区域差异的原则,将评价区划分了87个评价单元。采用先定性分析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水系发育特征、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对矿区内问题比较突出地区划定评价单元网格;对于其余地区,则按照3km×3km的正方形网格来划分评价单元,在单元划分的同时还注意与行政界域、水系界域的相互包容以及对边缘单元、小单元的适当合并。此外,在遵循地质环境客观特征的基础上,还考虑到兼顾局部特殊要求的情况,如在豫陕两省交界的地区则按照行政分区边界来划定。划分结果如下:单元dx1和dx2为大西峪区间;w1~w4为文峪区间;单元z1~z3为枣香峪区间;单元dh1~dh3为大湖峪区间;单元zy为藏马峪和阎家峪区间;单元f为夫夫峪区间;单元g为观音峪区间;单元j为荆山峪区间;单元i1~i10为苍珠峪、白花峪、枪马峪、杨砦峪、朱家峪相应的区间;单元1~61是按照正方形网格与各类界域边界交汇并进行适当合并或裁减的评价单元。

2.3 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分级

在综合比较成天翔等(2007)、徐友宁等(2003)、蔡斌等(2006)关于选取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现状条件出发,综合考虑研究区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影响、资料收集情况等因素,选择了地表坡度、岩土体抗侵蚀性、植被覆盖率、年降水量、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地表水污染、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矿渣堆积量9个评价指标。

对于选取的评价指标,按照地质环境质量“优”、“良”、“中”、“差”、“极差”划分为5个级别,各级别相应指标的标准值如表1所示。

表1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Table1 Index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geology environmental in Xiaoqinling field

2.4 确定权重系数

目前系数确定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德尔菲、层次分析等主观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客观赋权法,运用主观赋权法掺杂了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而运用客观赋权法却缺乏决策者的意愿,故本次研究采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先由主成分—因子分析赋权法计算出一组初始权重,再带入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合理则直接采用该指标权重,如果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则在初始权重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微调,最终求出一组合理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Table2 Weighing coefficient of evaluation index

2.5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用VB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评价模型,结合各单元评价指标的量值和小秦岭矿区实地调研情况,给定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见表3和图1。

表3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Table3 Evaluative result of geolog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Xiaoqinling field

图1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效果图

将该评价结果与已知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相比较,仅有39号、55号、58号、dx2号、i5号、dh3号单元评价结果有偏差,且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 结论

多级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较物元分析、模糊理论分析等方法计算简便,又克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该方法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对属于相同级别的检测单元间的差别亦可分区,可以直接看出各单元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直接的信息。实践证明,用该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可行、可靠。

参考文献

蔡斌,胡卸文.2006.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67~74.

陈守煜.1998.工程模糊集理论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成天翔,张骏,杜东菊.2007.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5(1):33~37.

田婧,韩秀丽.2007.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河北理工大学大学学报,29(1):125~128.

徐友宁,袁汉春,何芳,陈社斌,张江华.200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地质通报,22(10):829~832.

Research of Multi-Classification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odel in Mine Ge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The Case of the Mine in Xiaoqinling Field

Xing Yong-qiang1,Zheng Zhao2,Song Feng1,Xue Liang-wei1,Wang Wei1

(1.Henan Land and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Zhengzhou 450016;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and function,the model of multi-classification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is applied in assessment of mine geo-environment quality,which counteracts the defects of maximum membership degree law and makes it easier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and function.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assessment model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 and uses it to assess the mine geo-environment quality of Xiaoqinling field.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multi-classification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odel;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Xiaoqinling field

彭建兵的学术简历

现学术兼职为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学哲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水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勘测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学报》编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灾害学》副主编。自80年代晚期开始,先后主持完成了渭河盆地及西安市、黄河积石峡、黄河黑山峡、福建厦门等重大城市及重大工程场地的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通过10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将区域稳定工程地质推进到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层面上,系统地提出了区域深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浅层稳定动力学、区域表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活动构造动力学、区域地震动力学的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地震工程效应、岩体失稳效应、建筑物断错效应的定量分析评价方法体系。自90年代以来,先后主持完成过黄河积石峡及黑山峡、四川宝兴河、陕西黑河、山西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川藏公路等大型水电工程和交通工程的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工作。研究中注重高陡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动力学机制、动力学过程、稳定性评价与预测,以及防治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其中,在积石峡库区发现并厘定了“高速飞行弹射型滑坡”及其动力学机制;在陕西黑河坝址发现并厘定了“侧翼锁固的旋转变形体”及其动力学机制;在四川宝兴河发现并厘定了“剪抽式滑坡”及其动力学机制。多年来,先后在陕西关中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陕南山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开展过大量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以渭河盆地为案例,揭示并发现了活动断层对地质灾害的控制规律;在滑坡灾害研究方面,先后为黑河水库工程解决了库区、坝址的一系列滑坡稳定性计算及防治设计问题;在四川宝兴河大板桥滑坡研究中,探讨了利用滑体筑坝的可能性,为滑坡体的工程利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承担着交通部“探测湿陷性黄土暗穴技术研究”、中国地调局“西部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及陕西省交通厅“陕南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预测评价信息系统”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

矿井水防治需进一步采取的技术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勘查技术

该技术主要由水文地质测绘、钻探、试验、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技术构成,服务于煤矿建井前的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生产阶段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和矿井充水水源、通道及其他专门问题的探查,是研究矿井水害形成条件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其中,钻探也是疏放水钻孔、注浆钻孔等成孔的必要手段。

2.渗流理论与矿井涌水量的计算

矿井涌水量计算是以地下水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正常用水量计算和最大突水量计算两大类。

(1)在传统渗流理论的基础上,各种数学方法被大量应用到矿井涌水量的计算中,但大多不够成熟。

(2)2D数值模拟法和3D数值模拟法是目前矿井涌水量计算应用的最高水平。

(3)理论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许多矿区仍主要采用比较粗略的水文地质比拟法。

3.矿井水害的形成机制

不断深化对矿井水害形成机制的认识,特别是对底板突水机理和控制性影响因素的认识,是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林南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差别较大,所以应开展进一步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水文地质规律的研究。

4.突水预报预警技术

矿井突水预测预警对于矿井水害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突水事故,矿井防治水工作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临突预警是矿井突水预测预警研究期望达到的目标。通过监测突水前兆因素的有关参数变化,建立突水发生标准的识别模型,对突水的发生做出判断,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5.矿井水害的灾后治理技术

矿井突水发生后的灾后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突水水源的快速判别技术、突水水量的估算方法、高精度定位钻孔实施技术、突水通道注浆封堵技术等。

6.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

传统的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充分重视了水的灾害性一面,而忽略了水的资源性一面。按照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钱鸣高院士提出了“绿色开采”的概念,并已形成广泛和重要的影响。水资源保护性开采是“绿色开采”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防治矿井水害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强调水资源地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白晨光,黎良杰,于学馥.1997.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煤炭学报,22(2):149~154

蔡振宇,杨本生,刘新河.2003.水体下煤层开采的相似模拟研究.中国矿业,12(3):62~63

陈占清等.2004.采动围岩中参变渗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1):129~132

程宜康,陈占清,缪协兴.2004.峰后砂岩非Darcy流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12):2005~2009

段水云.2003.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计算公式的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100

冯启言,陈启辉.1998.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动态模拟.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3):71~73

高延法,李白英.1992.受奥灰承压水威胁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煤炭学报,17(2):33~38

高延法,施龙青,娄华君.1999.底板突水规律与突水优势面.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高延法.1991.岩石强度理论与采场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韩宝平,冯启言等.2000.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碳酸盐岩渗透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8(2):127~128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等.2005.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4(16):2804~2813

虎维岳.2005.矿山水害防治理论与方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黄润秋,王贤能,陈龙生.2000.深埋隧道涌水过程的水力劈裂作用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9):573~576

姜振泉,季梁军.2001.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3(2):153~156

靳德武,王延福,马培智.1997.煤层底板突水的动力学分析.西安科技学院学报,(4)

黎良杰,钱鸣高,李树刚.1996.断层突水机理分析.煤炭学报,21(2),119~123

黎良杰,钱鸣高,殷有泉.1997.采场底板突水相似材料模拟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5(1):37~40

李白英.1999.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山东矿业学院学报,8(4):11~18

李白英、弭尚振.1988.采矿工程水文地质学(上册).山东矿业学院教材

李鸿昌.1991.矿山压力的相似模拟试验.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李世平,李玉寿,吴振业.1995.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对应的渗透率-应变方程.岩土工程学报,17(2):231~235

李树刚,徐精彩.2001.软煤样渗透特性的电液伺服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3(1):68~70

刘伟韬,武强.2008.范各庄矿F0断层滞后突水数值模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7(2)

缪协兴,陈占清,茅献彪等.2003.峰后岩石非Darcy渗流的分岔行为研究.力学学报,35(6):660~667

缪协兴,刘卫群,陈占清.2004.采动岩体渗流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缪协兴,刘卫群,陈占清.2007.采动岩体渗流与煤矿灾害.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2(2):74~77

彭苏萍,王金安.2001.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钱鸣高,缪协兴,徐家林等.2000.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施龙青,韩进.2004.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宋振骐,蒋宇静,杨增夫.2003.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的动力信息基础的研究.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孙方斌.2006.断层对底板突水的影响作用(PHM).青岛:山东科技大学

田开铭.2000.开展对低渗透介质的水文地质学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7(2):27~28

王成绪.1997.研究底板突水的结构力学方法.煤田地质与勘探,(增刊):48~50

王连国,宋杨.2000.煤层底板突水突变模型.工程地质学报,8(2):160~163

王延福,靳德武,曾艳京.1999.矿井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新方法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4):33~37

王作宇,刘鸿泉.1992.承压水上采煤.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魏久传,李白英.2000.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煤田地质与勘探,28(4):57~59

仵彦卿,张倬元.1995.岩体水力学导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武强,刘金韬,钟亚平等.2002.开滦赵各庄矿断裂滞后突水数值仿真模拟.煤炭学报,27(5):512~515

杨栋,赵阳升.1998.裂隙底板采场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煤炭学报,23(1):37~41

杨善安.1994.采场底板断层突水及其防治方法.煤炭学报,19(6):620~625

杨天鸿,唐春安,朱万成等.2001.岩石破裂过程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3(4):489~493

杨天鸿,唐春安,谭志宏等.2007.岩体破坏突水模型研究现状及突水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6(2):268~276

杨天鸿等.2003.承压水底板突水失稳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探.地质力学学报,9(3):281~288

杨为民,李智毅,周治安.2001.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及活化导水分析提出泥石浆型堆积是煤系段陷落柱的主要充填特征.中国岩溶,20(4)

杨为民,司海宝,吴文金.2005.岩溶陷落柱导水类型及其突水风险预测.煤炭工程,(8)

杨延毅,周维垣.1991.裂隙岩体的渗流-损伤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工程应用.水力学报,5:19~27

尹尚先,王尚旭,武强.2004.陷落柱突水模式及理论判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6):964~968

尹尚先,王尚旭.2003.陷落柱影响采场围岩破坏和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分析.煤炭学报,28(3):264~269

尹尚先,吴文金等 . 2008. 华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及其突水研究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尹尚先,武强,王尚旭 . 2004. 华北煤矿区岩溶陷落柱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 1) : 120 ~123

尹尚先,武强 . 2006. 陷落柱概化模式及突水力学判据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8( 9) : 812 ~816

尹尚先 . 2004. 华北岩溶陷落柱突水的水文地质及力学基础 . 煤炭学报,29( 2)

张建华 . 1992.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的基础研究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张金才,刘天泉 . 1997. 裂隙岩体渗透特征的研究 . 煤炭学报,22( 5) : 481 ~485

张金才,刘天泉 . 1990. 论煤层底板采动裂隙带的深度及分布特征 . 煤炭学报,15( 1) : 46 ~54

张金才,王建学 . 2006. 岩体应力与渗流的耦合及其工程应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5( 10) : 1981 ~1989

张金才,张玉卓,刘天泉 . 1997. 岩体渗流与煤层底板突水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张玉卓,张金才 . 1997.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试验研究 . 岩土力学,18( 4) : 59 ~62

赵阳升,胡耀青 . 2004. 承压水上采煤理论与技术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赵阳升 . 1994. 矿山岩石流体力学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郑少河,赵阳升,段康廉 . 1999. 三维应力作用下天然裂隙渗流规律的实验研究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8( 2) : 133 ~136

郑少河,朱维申,王书法 . 2000. 承压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问题研究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7) : 421 ~424

郑少河,朱维申 . 2001. 裂隙岩体渗流 - 损伤耦合模型的理论分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 2) : 156 ~159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 2001.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学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左人宇,龚晓南,桂和荣 . 1999. 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的研究 . 东北煤炭技术,( 5) : 16 ~19

( 波) M. 鲍莱茨基,M. 胡戴克著 . 于振海,刘天泉译 . 1985. 矿山岩体力学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苏) N. A. 多尔恰尼诺夫 . 赵义译 . 1984. 构造应力与井巷工程稳定性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Brown S,Caprihan A,Hardy R. 1998.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fluid flow channels in a single fracture. J. of Geophy.Res,( 103) : 5125 ~ 5132

B 斯列萨列夫 . 1983. 水体下安全采煤的条件 . 国外矿山防治水技术的发展和实践: 冶金矿山设计院

Christian Wolkersdorfer,Rob Bowell. 2004. Contemporary Reviews of Mine Water Studies in Europe.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23) : 161

Gao Yanfa,Shi Longqing,Lou Huajun. 1998. A theoretic study about the superior plane of water inrush from mining floor. JOURNAL OF GEOSC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1)

Haztor Y H ,Talesncik M ,Tsesarsky M. 2002.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bell-shaped caverns at bet gu vrin,israel. Int. J. Rock Mech. Min. Sci,39( 7) : 867 ~ 886

Wang J A ,Park H D. 2003. Coal mining above a confined aquifer. Int. J. Rock Mech. Min. Sci. ,40( 4) : 537 ~ 551

Wang J X,Zhang J C. 2003.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 of fracture aperture,permeability and stress repationships.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 China) ,9( 2) : 13 ~ 16

Li S P,Wu D X. 1997.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pore pressure and specimen dimension on permeability of yinzhuang sand-stone. Int. J. Rock Mech. Min. Sci. ,34( 3 /4) : 435 ~ 441

Lou Huanjun,Shi Longqing,Gao Yanfa et al. 1998. A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underground water network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forecast of water inrush from coal floor. JOUNAL OF GEOSCIENTIF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7)

Marco Salis,Lucien Duckstein. 1983. Mining under a limestone aquifer in southern Sardinia: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1( 4) : 357 ~ 374

MaritnezJ D ,JohnsonK S ,Neal J T. 1998. Sinkholes in evaporate rocks. Amercian Scientists,86: 39 ~ 52

Mordecai M ,Morris L H. 1971.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es of permeability occurring in sandstone when failed under triaxial stress conditions. Proc. U. S. Rock Mech. Symp. ,( 12) : 221 ~ 239

Nevolin N V,Shilkov B P,Potepko V M. 2003. Sudden rock failures in mining coal seams of the kizel basin.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39( 1) : 21 ~ 28

Oda M T,Takemura A,Aoki T. 2002. Damage growth and permeability change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India gran-it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34) : 313 ~ 331

Otto S,Till P,Hartmut K. 2001. Development of damage and permeability in deforming rock salt. Engineering Geology,( 61) : 163 ~ 180

Peach C J,Spiers C J. 1996. Influence of crystal plastic deformation on dilatancy and permeability development in synthetic salt rock. Tectonophysics,( 256) : 101 ~ 128

Singh R N,Jakeman M. 2001. Strata Monitoring Investigations A round Longwall Panels Beneath the Cataract Reservoir.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 20) ,55 ~ 64

Kuznetsov S V,Trofimov V A. 2002. Hydrodynamic effect of coal seam compression.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39 ( 3 ) ,205 ~ 212

Shi longqing,Gao yanfa,Lou Huanjun et al. 1998.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induction height in Feicheng coal field. JOUR-NAL OF GEO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7)

Stoemont J C,Daemen J J K. 1992. Laboratory study of gas permeability changes in rock salt during deformation. Int. J. Rock Mech. Min. Sci. ,( 29) : 323 ~ 342

Tang C A,Yang T H,Tham L G et al. 2001. Coupled analysis of flow ,stress and damage( FSD) in rock failure-Part Ⅰ: Fun-damentals. Int. J. Rock Mech. Min. Sci. ,( 39) : 477 ~ 489

Wang J A,Park H D. 2002. Fluid permeability of sedimentary rocks in a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 Engineering Geology,( 63) : 291 ~ 300

Wong R H C,Leung W L,Wang S W. 2001. Shear strength studies on rock-link models containing arrayed open joints. Rock Mechanics in National Interest,Elsworth,Tinucci and Heasley eds. Swets & Zeitlinger Lisse,843 ~ 849

Wu Q,Wang M ,Wu X. 2004. Investigations of groundwater bursting into coal mine seam floors from fault zo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41) : 557 ~ 571

Yang T H,Li L C,Tham L G et al. 2003. Numerical approach to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eterogeneous and permeable rock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43 ~ 244,351 ~ 356

Yuan S C,Harrison J P. 2006.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modelling progressive mechanical breakdown and associated fluid flow in intact heterogeneous roc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43) : 1001 ~ 1022

Zhang J C,Bai M ,Roegiers J C et al. 2000.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stress-permeability relationship. Pacific Rock Girard,Liebman,Breeds & Doe,Balkema,Rotterdam,817 ~ 822

Zhang Jincai,Shen Baohong. 2004. A Coal mining under aquifers in China: 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41) : 629 ~ 639

Zhu W,Wong T F. 1997. The transition from brittle faulting to cataclastic flow : permeability evolu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2 ( B2) : 3027 ~ 304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